新書推薦:

《
中国人口经济史(近代卷)
》
售價:HK$
261.8

《
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全五卷)
》
售價:HK$
1078.0

《
潮起: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 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有温度、有细节的沉浸式思想碰撞之旅
》
售價:HK$
151.8

《
美丽的罗马尼亚蕾丝
》
售價:HK$
64.9

《
颜真卿传:时事只天知 近观系列
》
售價:HK$
74.8

《
一封情书
》
售價:HK$
47.1

《
俄罗斯北极地区: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开发战略
》
售價:HK$
198.0

《
第一次管人
》
售價:HK$
68.2
|
編輯推薦: |
在这本不到20万字的小书中,伯克特想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实质上是:人类的精神结构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为此,他选择从古希腊的神话及与之相关的仪式入手,探究神话和仪式的概念、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勾勒神话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与意义,并为神话学与人类学、古典学与人文科学等更大的学科乃至思想危机提供自己的思考。
|
內容簡介: |
全书不仅讨论神话和仪式的概念与本质,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改往日古典学家将其分开处理的习惯,而且分析了正处于变迁过程中的两个原生神话案例,还从古代近东和古风希腊相互影响的视角探讨神话进行历史传播的轨迹。
作者认为,人类精神的结构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由在错综复杂的生活方式中形成并传承的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的精神依赖于那些与周而复始、生死攸关的问题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播进程,因此,历史学视野比数学模型更能洞悉神话和仪式的奥妙。伯克特的研究与结构主义、神话-仪式学派既有一致之处,又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论,时而大胆,时而平易,对希腊宗教研究学界关于神话与仪式诸多难解的问题,提出大量全新的见解,令人惊奇的同时也使读者受益匪浅。
|
關於作者: |
瓦尔特·伯克特(Walter Burkert,1931—2015),德国古典学家,苏黎世大学古典学教授。美国哲学学会成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古希腊神话与崇拜,将考古学发现与诗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相结合,由此影响了宗教学研究。著有《古希腊献祭仪式与神话人类学》《希腊宗教》等。
|
目錄:
|
前 言
缩写表
第一章 神话的组织
第二章 仪式的延续性
第三章 替罪羊的转变
第四章 赫拉克勒斯和动物之主
第五章 大女神、阿多尼斯和希波吕托斯
第六章 从泰勒皮诺斯到泰尔普萨:寻找德墨忒耳
参考文献
索 引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问世要归功于我应邀出席萨瑟讲座(Sather Lectures)所带来的挑战,而此书以眼下这种形式问世则要归功于伯克利大学那种独一无二、令人振奋的校园氛围。因此,本书不仅在内容上未加改动,在形式和风格上也保持了1977年春天讲座时的老样子,仅仅做了少量的润色和修订,我觉得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这次讲座不是一次史料文献、相关成果、各种理论和参考书目的简单堆积,它本身就是一次神话潜在力量的现实表达:促进有意义的交流,甚至跨越语言和学科的鸿沟,就像在伯克利校园正在发生的事情那样。本讲座采用的方法,可以称为宏观研究,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巨大的时间跨度均被纳入研究的视野。这样做,并不是要抹掉细节问题,书中旨在对相关证据详加辨析考证的注释就是明证,不过,为免枝蔓,注释力求精简。实际上,偶或在一些意味深长的语言学细节上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以求搞清楚我们在进行宏观研究时置身其中的语境,让传统获得意义,实属必要。
世界急骤变化,传统日渐式微,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无所不在,历史学好景不再,已经失去了它声称自己曾经拥有的在人文科学中的特权地位,结构主义的、共时性的方法取而代之,许诺将关于人类精神及其创造物的研究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语言学和历史学这些“古典”学科必须对这一挑战做出回应。
神话,毫无疑义是一种植根于遥远的过去的传统,却被结构主义当成自己拿手的研究对象,这事本身就有点儿吊诡。不过,由于历史学方法的史料堆积把神话研究领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漫无头绪,而结构主义则将神话作为一个独居机杼而无关事实的交流体系进行分析,希望这种方法能够给神话学带来突破,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尽管如此,这门新“科学”在不断强化其独立自足的系统性之同时,能否像古老的谕令所说的那样“保住现象”(preserve the phenomena),却仍在未定之中。
简单地讲,本讲座的基本论点是,即使是人类精神的结构也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由在错综复杂的生活方式中形成并传承的传统所决定的。本讲座的方法跟结构主义有一致的地方,如果结构主义不是将任何神话孤立起来进行观察,而是试图按照语义结构上的同一性对神话进行分类;本讲座跟“神话- 仪式学派”也有同调之处,都强调神话与仪式在其历时性结构方面表现出的共生同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但是,本讲座的方法并不认为精神是自治和自组织的,而是认为精神依赖于那些与周而复始、生死攸关的问题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播进程,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历史学视野比数学模型更能洞悉神话和仪式的奥妙。
本书开头两章旨在按照传统的理解确立神话和仪式的概念,由此得出一个不可避免的结论是: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先行的概念。接下来两章分析了两个正处于变迁过程中的原生神话案例,即替罪羊经验和魔术师或英雄助手与“动物的主人”讨价还价的神话。最后两章则从一个更为限定的区域、在古代近东和古风希腊相互影响的视角下探讨传播的历史踪迹。
我们的探究将毅然跨越古典希腊文明的边界线,但仍会时不时地回到这边来。“神话”(myth)和“神话学”(mythology)的名词和概念都是由希腊人用希腊语发明的,这一点并不是偶然的,正是在希腊文明中,我们看到神话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统领着艺术和诗歌,由此形成的复合体反过来又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构成力量,并为未来数个世纪奠定了标准,我们看到理性语言和理性思维努力要从神话中挣脱出来,却自始至终没能与之一刀两断。在其他许多文明中,都有较之希腊神话更为丰富多彩的神话结集,更具奇风异彩也更具繁枝缛节的仪式活动,但是,希腊人却有资格声称,在古风时代他们是最高级的,在高级文化中他们又是最具古风的。
萨瑟讲座的宗旨在于阐发古典文学之奥义,人们期待在此发表的这些关于神话学的漫谈能够为解读某些著名文本带来启迪。“古典的”(classical)这个术语隐含着一个理想的标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这个术语本身却久已成为问题。当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正在迅速瓦解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恒定不变的“人性”观念,与“古典的”对应的另一个概念——“人文科学”——也同样陷入危机之中。对于乐观主义者而言,这意味着人类是可以不断完善的,对于悲观主义者而言,人类是可以被毁灭的,并被某些经过改良的构成物取而代之。就此而言,我们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情境可以称为史无前例的历史时刻,因为这个时代正经历着最为深刻的变化。那些一直被认为构成“人类本性”的东西,最终证明不过是在一个持续至今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形成的人类传统,由此看来,人文主义迟早将会消融于人类学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