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1. 关于“情绪劳动”的鼓舞人心又令人愤怒的研究之作
“睁开你的眼睛看看,为什么每个你认识的中年女性都活得筋疲力尽、怒不可遏。”——读者评论
2.知名英国记者罗斯·哈克曼处女作
罗斯·哈克曼的作品常见于《卫报》等知名媒体,涉及性别、种族、劳工、住房和环境等话题,这部作品被《出版人周刊》评价为“巧妙地将案例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起来,这是对重新定位‘我们的基本价值体系’的深刻呼吁。”
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婧、复旦大学教授陈云等联袂推荐
“该书阐释了情绪劳动及其对人们生活、工作和价值感的影响,尤其揭示了情绪体验等级系统与父权制的关系,观点立场鲜明,文笔生动有趣,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引发反思自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傅小兰
|
內容簡介: |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迫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以便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特别是女性群体,会被更多地要求完成这项没有报酬且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
罗斯·哈克曼将案例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起来,以此揭示情绪劳动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探究情绪劳动在两性间的不平等现象——女性被期待承担更多的情绪劳动。同时,她进一步阐述了女性群体在父权制社会的弱势处境。此外,她还探讨了情绪劳动背后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案,为我们指明改变现状的道路。
情绪劳动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需要成为心理负担。认识到情绪劳动的价值,是全人类获得自由的关键。
|
關於作者: |
驻底特律的英国作家、记者,作品常见于《卫报》等媒体。
罗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卫报》上发表关于性别、种族、劳工、住房和环境等话题的研究,使国际社会关注到被忽视的美国政策问题、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不公正和复杂的社会习俗。
《情绪价值》是她的处女作,主要研究“情绪劳动”这一社会学概念,《图书馆杂志》评价其为“一项鼓舞人心又令人愤怒的研究”。
|
目錄:
|
推荐序 情绪劳动与情绪价值 席越 / III
推荐序 关于情绪劳动的阴谋与企望 杜素娟 / V
推荐序 当我们要求情绪价值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携隐 Melody / IX
译者序 你的情绪劳动值得被看见 徐航 / XV
引 言
第一章 作为工作:情绪劳动的价值
第二章 权力分配:不为情绪价值付费
第三章 历史溯源:剥削性的情绪价值
第四章 社会规训:好女孩要为他人而活
第五章 暴力威胁:被压制的情绪负担
第六章 那男性呢:人类共情的情绪价值
第七章 情绪市场:恢复情绪劳动的客观价值
第八章 情绪不公:弱者迎合强者的情绪体验
第九章 情绪价值:重新思考价值体系
结语
致谢
注释
|
內容試閱:
|
引 言
我十八岁那年夏天,母亲说了一句话,我花了很多年才完全理解。
当时,她坐在我们二手车的驾驶座上,坚定地赞许道:“罗斯,你是出色的男人管理者。”我们正开车穿过布鲁塞尔,去一个叫莫伦贝克的街区,我当时的男友住在那里。我还没有驾照,而我母亲,一位单身寡妇兼全职公司行政人员,声称很乐意在没有工作时开车送我去约会,把它当成一段高质量的亲子时光。在我父亲去世,两个姐姐离家上大学后的三年里,我和母亲成了彼此唯一的“室友”,变得愈加亲密。就像其他比利时人一样,“车上的陪伴”,对她来说是一份宽容且慷慨的礼物。而让她比较遗憾的是,大部分时候她是送我去比利时法语区参加篮球赛,那里是后工业化的瓦隆乡下人迹罕至的角落,像金属箱子一样的体育馆周边散落着悠闲吃草的奶牛,篮球弹跳的声音在田间回响,却无人注意到。
但今天,赛季结束了,我要去见这三年间分分合合的男友埃里克。他邀请朋友来庆祝他从父母家搬进他的第一间公寓。车开到一半时,我的诺基亚手机响了,一连串惊慌失措的语句从埃里克的来电中传来。
“我不会烹饪鸡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朋友们一小时内就要到了!请人过来这个主意真是太愚蠢了!我不应该这么做!都是你的蠢主意!”
布鲁塞尔的灰色街道一闪而过。我安静地听着他的话,脑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画面:埃里克,一个相信如果不吃动物蛋白质就不能算正经吃饭的男人,买了鸡肉,准备做晚饭,然而他并不会做。而从八岁起就是素食主义者的我,显然也不会烹饪鸡肉。我很确定这不是我的主意,而是他自己想做的事,但我没这么说。
“完全不用担心,肯定会没事的。等我到了,我可以烹饪鸡肉。这非常简单。你的冰箱里还有什么?你准备别的东西了吗?”我问。
“甜点。”他回答。这时,他平静了点。如果我感到愤怒,我不会让这种感受持续一纳秒。我应该给予他耐心、安慰和爱,而我也是这样表达的。
“太棒了!”我用轻快的语气说,“我超爱你做的甜点。好了,别担心其他的了。等我到了,我会做鸡肉,再做些配菜。我还带了香蒜酱,我们可以用它做点儿好吃的。”
他的情绪变了,我几乎能听到他情绪的转变。他现在完全平静下来了,不再恐慌,语速也变慢了,这说明他变得更放松、更快乐了。
“你还好吗?抱歉你经历了恐慌。”我继续说,给我的工作一个安全的收尾,“我很快就到。”
他顺从地嘟囔,可能是在感谢。我说:“我等不及要见你了。”然后我按下按钮结束通话。
我把手机放到腿上,垂下肩,呼出一口气,卸下刚刚一直压抑的焦虑,同时为我的从容表现感到宽慰。我脑中甚至还没开始想该怎么烹饪晚餐。我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生鸡肉,想象那种肉乎乎的粉色食材就已经足以令我反胃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让我男友重新感到愉快、冷静、镇定。我一接电话就知道,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事态已经得到控制,哪怕事实上还没有真的得到控制,前面的具体烹饪活动则完全是次要的。
我看向我母亲。她笑了。我记得她当时说:“你是出色的男人管理者。这件事你处理得很棒,让我印象很深刻。”
“男人管理者。”她说完,我又重复了一遍。我从副驾座位上转身面向她。我以前从没听过这个词,也没意识到这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更不可能意识到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但我感到她在夸我,她的话里有某种转变、某种认同,甚至是某种新形式的尊重。
我们的话题转向了怎么烹饪鸡肉,以及用香蒜酱能做什么。
她教我烤鸡需要的时间和温度,甚至怎么切鸡肉。顺带一提,出于健康原因,我母亲也不吃肉,但她已学会怎样准备和烹饪肉类食品以取悦周围人的胃。
尽管听起来稀松平常,但我却难以忘记与母亲就香蒜酱、鸡肉和男人管理者而展开的交流。现在的我意识到,这其实是作为女性的我为男人的利益而进行的情绪劳动,并且我首次因此获得肯定和褒奖。
当然,我那时不知道它叫什么。事实上,过了十年,我才在学术文本中读到“情绪劳动”和“情绪工作”这类词。还要过更久,“情绪劳动”才会进入大众视野,并被用来描述一种被忽视的工作形式,而我们理应在被它压垮前就认识到。但那天,我相信母亲说的那些话意义重大,因为事实上,这段简短的评价是我与母亲有过的最重要的母女谈话之一。这些话标志着我通过了一个从来没人告诉过我的秘密成人测试,我被接纳为女人了。
*****
我可能是少数能明确意识到被上了这样一课的人之一,但世界各地的女性从小就被教育要管理、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感受,以对他人的感受产生积极影响。女性被不断告知要微笑,并有义务让他人开心。女性不仅要对自己的情绪表达负责,还要对他人的感受负责。
这会发生在家庭中,女性会被期待要不知疲倦地投入精力、努力和时间,为家庭打造愉快的情绪氛围,例如,默默地营造或重塑个人情感、归属感或彼此的联结感,或悄悄承担起那些没人想做却对大家有益的杂务劳动。这会发生在关系中,女性被训练要管理易变的情绪和脾气,并一直要将他人的感受、经历和欲望置于自己之前。这会发生在工作中,女性被迫扮演本职工作以外的角色,比如为取悦他人而扮演母亲或性感女郎,但很少能获得实际好处。这会发生在荧幕上,女性的才智、道德和人性取决于观众对这些女性的表情与表达方式的感受,而不是基于她们所说或所做的事情。这甚至会发生在大街上,女孩和女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陌生男性告知要微笑,最终,她们通过痛苦的经历学会:如果不笑,惩罚就可能随之而来。
这就是情绪劳动。这种训练很早就开始了,女人和女孩要修饰她们对情绪的表达,以迎合和提升他人的情绪体验。四十年前,社会学家阿莉·霍克希尔德首先提出了这一术语。在服务业大爆发并缓慢替代制造业的时代背景下,这个词被用来描述美国工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她指出,工作的关键不再只是体力劳动、智力劳动甚至创造性劳动了,情绪劳动显然也包括在内。员工被期待改变情绪外显方式以影响顾客、消费者、乘客、债务人或病人的情绪。霍克希尔德将这种工作与一个等效的、女性化的“情绪工作”联系在一起。而我们早已习惯女性在私人领域无偿地承担
这种工作,和承担其他无薪工作一样。她当时写道:“由于缺少其他资源,女性将感受作为资源,并将其作为礼物提供给男性,
以换取她们所缺的其他资源。”
自“情绪劳动”这一术语首次提出以来,对情绪劳动的研究和理解始终局限在学术界。这一事实非常不利于针对这种持续存在且有害的不平等问题进行对话,而这种对话是整个社会迫切需要的。通过持续的以情绪为中心的行为,女性在职业和私下环境中的角色在世界上被固定下来:照顾者、劝解者、倾听者、共情者、从属者。表达同情很糟糕吗?不。用情绪帮助他人很糟糕吗?不。但期待女性应该主要负担这种角色的行为应该停止。女性的情绪账户已透支,但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前行,却需要继续做这些不被重视的工作。这种期待指向一种习以为常、令人不安却持续已久的权力分配。这些期待不只是生存在男权社会的后果,也是我们依旧在男权社会中的重要原因,我将在这本书中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