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HK$
85.8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HK$
107.8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HK$
86.9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HK$
74.8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HK$
129.8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HK$
54.8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編輯推薦: |
《爱心与教育》,一个永葆童心的教师和一群孩子的爱的故事。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的成名作,出版20年,畅销50万册。
30多年前,李镇西领着“未来班”的几十个孩子,写下了一个永远美丽的教育童话。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教师、教授、学者、公务员、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和自省,从此改变态度,因而改变了人生。
1999年,《爱心与教育》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追捧,《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
內容簡介: |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本书是其20周年纪念版。
《爱心与教育》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30多年前,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年轻班主任——李镇西,一个新奇的初中班级——“未来班”,一群朝气蓬勃稚气未脱的娃,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乐章——爱心与教育。
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却把送来的鸡蛋每天煮上一个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生活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并带着学生步行30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教师、教授、学者、公务员、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和自省,从此改变态度,改变了人生。
1999年,《爱心与教育》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追捧,《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本书新增作者感言、读者感言以及部分学生现状。精彩内容精品形态以飨读者!
|
關於作者: |
李镇西,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任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现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区新教育办公室主任。
作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理念。他在语文素质
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的教育事迹震动了教育界。
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数百堂,出版了几时部作品。他的书成为近十多年来教育类的畅销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把他的作品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其赛课、论文、著作曾获各种大奖,本人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待遇。他在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
目錄:
|
001 / 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出版20周年随想
007 / 序言: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余心言
010 / 引言:高扬民主、科学、
个性的教育旗帜
——我的教育思想历程/李镇西
手记一:爱心和童心
——我和学生的感情故事
003 / 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
015 / 生日的祝福
024 / 宁玮:祝你一路平安!
040 / 爱的升华
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
——“后进学生”的转化
053 / 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
——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
058 / 把更多的关注投向他们
——我对“后进学生”的认识及转化
062 / 我和万同的故事
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
——“优秀学生”的培养
099 / 对“优生”培养的思考
104 / 程桦:让思想飞翔
117 / 王铜:男子汉的追求!
131 / 杨嵩:在顺境中不断战胜自我
144 / 黄金涛:日记中的心路历程
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
——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157 / 负重的心灵向谁求救
162 / 教师要优化学生的心理教育
164 / 心理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171 / 心理辅导通信选
177 / 心灵,是这样打开的
179 / 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
手记五:沉重的思考
——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
185 / 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
200 / 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
手记六:生死两地书
——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
209 / 杨守丰:一个普通而伟大的灵魂
234 / 闻春晓:我的朋友,我的同志
242 / 冯珉娟:从少女到法官
手记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
261 / 关于“爱”的见面礼
264 / 教学生捕捉幸福
268 / 拨动心弦的《凤凰琴》
275 / 爱,意味着对人的尊重
278 / 感受父母如山的爱
283 / 手拉手,同在一片蓝天下
290 / 学会感动,学会感恩
296 / 附一:提高师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查有梁
302 / 附二:爱心创造奇迹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朱永新
304 / 附三:读者感言
|
內容試閱:
|
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
——《爱心与教育》出版20周年随想
李镇西
一
时间不知不觉飞速流逝,整整20年过去了……
当年写《爱心与教育》时,我还属于大小伙子,而今临近退休;第一批《爱心与教育》的读者,大多是风华正茂的师范生或大学毕业生,而今已步入中年;而《爱心与教育》的故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大多已经为人父母,许多读者都很惦记的宁玮,甚至已经当奶奶了。
但我依然忘不了1997年那个夏天。八月下旬,我从成都市玉林中学调到成都石室中学。在搬家的过程中,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和一本本教育随笔触发了我的回忆,这些充满感动的回忆全是关于我和我的学生们的故事,我决定把这些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当时我学电脑打字不久,每天下班后,我便坐在阳台上的台式电脑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夕阳将余晖打在我的流汗的背上。经过一个月在电脑前的“零敲碎打”,《爱心与教育》一书写成了。几个月后正式出版,已是1998年。
当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激起那么强烈的社会反响,更没有想到它会一直畅销至今。
二
《爱心与教育》并非我的处女作,却是第一本引起强烈反响因而给我带来巨大声誉的著作。关于这本书,我要感谢的人太多,其中最值得我感谢的有两位老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郭孝平和漓江出版社的文龙玉。郭孝平老师是《爱心与教育》文稿的第一位读者,也是该书的责任编辑,正是在她逐字逐句地反复打磨、精心编辑下,《爱心与教育》由一份粗糙的手稿变成正式的著作。郭老师是《爱心与教育》出色的“接生婆”——或者用一个文雅的称呼叫“助产士”。正是由于郭老师的精心呵护,《爱心与教育》得以问世。
《爱心与教育》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合同到期后,漓江出版社的文龙玉老师找到我,主动提出要将《爱心与教育》重新打造,修订出版。在文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对《爱心与教育》进行了修改充实,以更完美的形式呈献给了读者。作为一名优秀的责任编辑,文老师还具备出色的营销能力,所以后来《爱心与教育》的发行量不断攀升。如果说,没有郭老师就不会有《爱心与教育》的出版;那么,如果没有文老师,就不会有《爱心与教育》的畅销。我将永远铭记和感谢郭孝平老师与文龙玉老师!
三
我知道围绕这本书,20年来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许多年轻人的确因为这本书爱上了教育并成长起来。
去年我去贵州省兴义市讲学,一位中年女教师拿着一本翻旧了的《爱心与教育》让我签字,我一看封面就知道是最早的版本。扉页上有她当年购书的时间记录:2000年7月1日。我再翻了翻,里面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看得出她读得很细。她说:“当时我去成都旅游便买了这本书。这么多年来,我经常翻看。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推荐给了许多人。我曾经走进成都石室中学,特别想拜见您,还托人找到您的电话,但没敢联系您。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我可以说出太多太多的情节……”现在,她已经是贞丰中学的校长了。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故事,我还听到过很多很多,但即使我“听到过很多很多”,我也知道还有更多类似的老师和故事我没听说。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爱心与教育》的确影响了千千万万年轻教师的教育人生,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并非我的初衷——当年我写作时不过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教育故事而已,但当拙著产生了我意想不到的良好社会效果之后,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自豪。
四
同样不必掩饰的是,这本书对我自己的改变与影响,也是巨大的,而且也超出了我的意料。
这本书出版后的第三个月,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编导李潘老师,以专题片的方式向全国观众推荐;出版后的第二年,《爱心与教育》同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至于该书所获得的省级市级荣誉就更多了。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好评如潮。
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来自官方的荣誉,而1998年以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由普通教师成了“教育专家”,这是《爱心与教育》带给我的改变。
《爱心与教育》还给我带来了自信——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写教育的书!不必堆砌理论术语,不必追赶学术时髦,不必生造晦涩概念,不必搭建宏大框架,朴素、自然、真诚叙事,紧贴校园、面向孩子,让情感和故事从心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这都可以成为我的写作风格和手法。
正是《爱心与教育》的成功,让我继续自己的真诚写作——20年来我又写下了《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我的教育心》《教育所思》《教育为谁》《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自己培养自己》《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等70余部著作。
五
《爱心与教育》是对我教育之爱的理解与实践,但该书出版后又促使我更加自觉地维护甚至捍卫教育之爱。这种“维护”和“捍卫”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呼唤”上,而是更加深入地思考“爱心”与“教育”的关系。如果说,在写《爱心与教育》之前,师爱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质朴的体验和源于良知的流露;那么,《爱心与教育》出版后,面对巨大的反响和由此引发的各种关于师爱的讨论,我更多的则是理性地思考与深入地追问。
拙著《爱心与教育》出版十多年来,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被有些人好心地贴了一个标签——“爱心教育”。对此,我一直不认可。这是对我的一种误读。
我不否认教育之爱,特别在这教育爱心越来越被忽略甚至被冷落的时代,强调爱心是必要的。爱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话绝对是站得住脚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教育的爱在某些老师眼里已经淡化了。人们从书中读到了久违的温馨故事,因而热泪盈眶。本书出版二十年了,它依然能够让一些读者感动流泪,这说明人们依然呼唤着教育的爱。
六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结论。从逻辑上说,“爱”只是教育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说“没有米,就做不成饭”,但不能说“只要有了米,就能做成饭”,因为要做成饭还得有其他条件:水、火、锅以及“巧妇”等。教育同样如此,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把“只有……才……”(“只有有了爱,才有教育”)当成“只要……就……”(“只要有了爱,就有了教育”)——好多对教育爱心的误解,都源于此。
所以说,“只有爱,也没有教育”这也是真理。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
因此,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爱,它绝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而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和智慧的爱。
七
教育之爱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爱。
民主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因此充满民主的爱同样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