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HK$
261.8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陈志华先生的一生,在两个研究领域中均获得了很高的成就。1989年之前,陈先生一直从事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述颇为丰厚,是从事外国建筑史研究中,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学者。1989年退休年限一到,陈先生便放下了之前的工作,从研究外国的东西,一步跨界到了中国乡土建筑的学科,并成立了乡土建筑研究组,将学术方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陈先生也成为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一面旗帜。
——李秋香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教授。在作者的学术生涯中,其前期一直从事外国建筑方面的研究,但自退休之后,便一头扎进中国乡土建筑当中。在他看来,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是乡土文化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本书集合了作者有关乡土建筑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著述,一是乡土建筑研究的论述,一是精选了序跋中的七篇。文章学术观点清晰,短小精悍,优美抒情,可读性强。在这一篇篇饱含深厚感情的文章里,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受到家园故去甚至遭受摧残的伤痛,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根基被点滴侵蚀的忧虑,更有一份为“为抢救传统村落‘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决心。
|
關於作者: |
陈志华(1929—2022),浙江省宁波人,祖籍河北省东光县。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转营建系。1952年毕业于建筑系,当年留母校任教,直至1994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北窗杂记》《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还编译了《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现代西方建筑美学文选》等书。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的调查与研究,与楼庆西、李秋香共同成立“乡土建筑研究组”,出版《中华遗产.乡土建筑》系列丛书和《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等著作。
|
目錄:
|
目 录
代 序
乡土建筑研究
兰江岸边
来到了关麓村
徽商村里的生活
初到黄土高原
婺源掠影
清华彩虹
芙蓉村
到张壁村去
重回楠溪江
曲径通幽处
俞源村
九龙山下人家
苍坡村
岩头村
蓬溪村
楼下村掠影
狮峰寺一日
岭南的暖冬
洞主庙
告别俞源村
从哥老会说起
走好,福宝场
碛口恋
序跋选摘
《古村郭峪碑文集》序
《江南明清门窗格子》序《走近太行古村落》序
《宁海古戏台》序
《乡土屏南》序
《福建土楼建筑》序
《故园——远去的家园》序
|
內容試閱:
|
陈志华的乡土情结
李秋香
《乡土漫谈》是陈志华先生有关乡土建筑著述的一本“大家小书”,希望让更多的人能轻松地读到大家们的精品,感知大家们的思想动态与学术的追求,利用点滴时间随时翻看,不受大部头著作阅读冗时的拖赘。本书为陈志华先生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著述,一是乡土建筑研究的论述,一是精选了序跋中的七篇。文章学术观点清晰,短小精悍,优美抒情,可读性强,可供读者细细鉴赏品读。
陈志华先生的一生,在两个研究领域中均获得了很高的成就。1989年之前,陈先生一直从事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述颇为丰厚,是从事外国建筑史研究中,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学者。1989年退休年限一到,陈先生便放下了之前的工作,从研究外国的东西,一步跨界到了中国乡土建筑的学科,并成立了乡土建筑研究组,将学术方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当年陈先生正值六十岁,他便诙谐地称这次跨界为“六十变法”。
这次跨界让很多业内的人不解。守着外国建筑史的至高领域,可轻松辉煌地走完一生,变法岂不是大忌?的确,那个历史阶段,中国乡村还是个落后、愚昧、脏乱差的代名词,人们对乡村、乡村建筑及乡土文化关注甚微,乡土建筑究竟能研究出什么来?面对人们的质疑,陈志华却很冷静地说:“外建史研究很好,但只是图书馆研究。”中国乡村的生活多么有趣!他回忆第一次下乡时说:“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清爽的环境……看来我身上流动着的还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父母的血。这一身血早晚要流回土地里去。”在给学生讲课或撰文时也常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还小,为了躲避日本人,老师带着我们避乱在乡下,吃住无定所,是广大的农村,是农民把我们养大的。乡土建筑,是我几十年来牵魂的心爱。”
2012年12月陈志华先生获得了“走向公民建筑——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杰出成就奖,那阵子正赶上他腰腿疼发作,让我代他去深圳领奖。临走前我到陈先生家,他再次深情地念起他的母亲:“一位大字不识,连名字都没有的乡下妇女,但她是织布能手。我享受了她一生的慈爱,晚上闭起眼睛等她过来给我轻轻整一整棉被。”“在乡下我们也如此享受着乡民的照顾。抗战八年,随学校上山下乡,在祠堂里住宿,在庙宇里上课,在老乡家里洗衣服,每周还煮一大锅开水烫虱子。乡村的生活虽苦,但太有趣,太好玩儿,太丰富了,印象太深了。我永远永远,时时刻刻都忘不了乡村,忘不了农民。……”那句“这一身血早晚要流回土地里去”的渴望,正是滋养他成长的乡土情怀,把对母亲、农民和乡村的热爱融为一体,在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对乡土大爱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便抽枝发芽,变成他笔下的一本本饱蘸真情大爱的乡土建筑研究著作。
乡土建筑研究小组成立于1989年。当年,师生们就奔赴农村调研、测绘。那时,乡村交通、通信、商业都不发达,下乡走村调研都凭脚力,电话多是手摇机,村里没有旅店和商店,住宿要自己号房子在老乡家里,十几二十天洗不上个热水澡。为振奋青年学生们的精神,让他们理解和认识乡土建筑的价值,陈先生常常会讲他儿时在乡村的印象,以及乡下的房子,村里的习俗文化,但常常讲着讲着,就会情不自禁地讲起农民的淳朴和对他们的厚待,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偷白薯的故事:“我们把从田里偷来的几块小小的白薯请她们煮,她们会端出一大盆煮白薯来,看着我们吃下肚去。我们发烫的脸都不好意思抬起来对她们说声谢谢。这岂是此生能忘记的!”这故事每一届学生都听过,我不知听了多少遍,每听一次都会加深乡村乡民在我心里的分量。而陈先生则把这种情感全部倾注到乡土建筑研究中,倾注在字里行间,不论研究、保护的文章,还是杂文闲谈,读者们都能被他的深情打动。
陈先生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一批历史价值很高而濒临毁灭的乡土聚落受到学者、公众与官员的关注,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先生也成为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一面旗帜。随着众多研究成果的出版,2000年前后出现了乡土建筑的出版热潮,众多高校的建筑系也将乡土建筑纳入研究与教学体系。
那些读过乡土建筑研究的读者们,纷纷来信来电话赞叹,给予高度的评价。乡土情结在读者心中生成,他们专门跑到乡下探访古村落,寻找逝去的乡愁,甚至自筹经费保护修缮传统村落。那时候,常有地方致力保护家乡的人邀请陈志华先生,希望助力乡村,每次他都毫不犹豫地前往,为传统村落的抢救保卫战加油鼓劲,并为此写下大量村落保护的杂文和散文。
在二十几年中,陈先生始终步履匆匆,笔耕不辍,带着团队与时间赛跑,进行着研究、保护、记录,尽最大努力拯救传统村落,因此,除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著述外,还涉及国际文物保护文献的翻译、乡土建筑的杂文等。但不管哪一类,即使是批判性、纪实性很强的文章,虽针砭时弊,却又笔端生情,尤其面对传统村落的破坏,他愤愤之中注满强烈的爱怜情怀,全力呼吁保护,留住农耕文明的遗产。急迫的心情,随处可见。他多次把自己比作一只啼血的杜鹃,为抢救传统村落“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决心,让读者无不为之动容。春天的江南,勃勃生机,山河锦绣;秋日里,收获喜悦,硕果累累。
为了乡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他一只眼睛近乎失明也无怨无悔,却为失去乡间的老房子、老朋友落泪感伤,他的心里装着乡村和那里的人。八十岁以后,陈老师每年会随我们的团队下乡一两次,或春或秋,每次住上三两天。一踏上那熟悉的乡村小路,望见满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听到远村近舍鸡鸣犬吠之声,他就会异常兴奋和激动,挥舞着手臂指点着:这里美呀,快拍下来,拍下来!很多次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著名诗人艾青的诗)眼里泪花涌动。而今,年逾九旬的陈志华先生,很多往事都难以记起,唯独儿时八年乡下的生活经历及六十岁之后上山下乡的事,还记忆犹新。每次我去看望,他总不忘问一问村子里的老房子、老朋友,也自然念起母亲的慈爱。我相信,他是用对母亲的热爱拥抱着那片乡土大地,这才有了“六十变法”后乡土建筑研究的升华。
这篇短文没有对陈志华先生文章本身、其思想脉络等做分析阐述,只简单地叙述了陈先生于甲子之年跨界的内在渊源,目的是希望广大读者在了解了跨界背景后,通过阅读原文,细细咀嚼,读懂陈先生这本“大家小书”背后的故事,得到更深透的体会和感悟。
李秋香于清华园
2017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