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外译受到热切关注。本书立足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基本问题,从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历史观、翻译定位与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翻译价值的把握、中国文学外译中的异质性问题、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等多重维度展开理论探讨,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就中国文学外译涉及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批评性研究。其中对汉学家葛浩文、杜特莱等代表性个案的深入探讨,对莫言作品在异域焕发新生命的考察,更展现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学构建的可能与希望。
內容簡介:
本书关注现实,对当下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文学外译实践展开批评性研究。针对中国文学外译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在整体把握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基础上,本书聚焦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中的翻译定位、翻译方法、译本接受与审美批评等核心问题,深入剖析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代表性案例,力求构建翻译历史观、翻译价值观与翻译伦理观,深刻认识中国文学外译的本质特征与价值目标,全面观照整个文学译介的动态过程。
關於作者:
刘云虹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翻译研究》集刊主编,教YU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兼任教YU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出版Le sens du texte et la critique de la traduction littéraire、《翻译批评研究》、《葛浩文翻译研究》、《批评之批评:翻译批评理论建构与反思》等学术专著和编著近10部,《批评与临床》《被诅咒的部分》《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真实幸福的形而上学》等译著10余种。
目錄 :
001 前言
001 第一章 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003 第一节 中国文学主动外译的必要性问题
010 第二节 中国文学外译的方法问题
015 第三节 中国文学外译的接受问题
023 第二章 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历史观
025 第一节 中国文学外译的困惑与挑战
029 第二节 功利性翻译与文学译介的阶段性
034 第三节 翻译历史观之下的中国文学外译
043 第三章 翻译定位与中国文学外译语境下翻译价值的把握
046 第一节 翻译定位:本质把握与历史观照
061 第二节 翻译的精神性与翻译价值观
066 第三节 在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彰显翻译价值
069 第四章 中国文学外译中的异质性问题
072 第一节 作为翻译缘起的“异”及其基本属性
080 第二节 尊重差异:中国文学外译的伦理守望
091 第五章 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
094 第一节 中国文学外译审美批评的必要性
096 第二节 主体的审美批评意识
102 第三节 中国文学外译审美批评的若干要点
113 第六章 文学翻译的生成性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接受
118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生成性
133 第二节 从节译到全译:文学接受的阶段性
136 第三节 “变形”与“新生”:文学接受的时代性
142 第四节 “异”的考验:文学接受的发展性
147 第七章 译研互动与翻译主体的探索——雷威安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
151 第一节 以全译本揭示作品真实面貌
155 第二节 翻译与研究的深刻互动
158 第三节 在“不可能”中拓展翻译的可能性
169 第八章 中国文学外译的方法——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
173 第一节 莫言获奖与葛浩文的翻译
178 第二节 葛浩文翻译方法与文学译介
185 第三节 文学译介的复杂性与不平衡性
198 第四节 从独特经验到普遍意义
203 第九章 翻译主体的选择与坚守——杜特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
206 第一节 相遇、发现与选择
211 第二节 翻译伦理的坚守
221 第十章 文学外译与中国作家的新生命——以莫言为例
225 第一节 莫言作品的异域生命空间
230 第二节 阐释参照与莫言作品的经典化
235 第三节 原作生命丰富性的拓展
243 第十一章 文学翻译批评事件与翻译理论建构
247 第一节 “问题性”与翻译理论建构的驱动力
254 第二节 “转捩中的事件”与翻译理论深化的契机
258 第三节 如何构建翻译批评事件?
265 结语
273 附录
275 走进翻译家的精神世界——关于加强翻译家研究的对谈
292 中西翻译批评研究的共通与互补——以许钧和安托万·贝尔曼为例
312 主要参考文献
33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