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自我、科技与未来:数字时代人格和身份演变的多棱镜

書城自編碼: 39202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科學世界
作者: [美]杰伊·弗里登伯格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23577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7.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浪潮将至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8.2
《时间:从永恒秩序走向量子纠缠(2022年度宇宙奖获奖作品)》
+

HK$ 78.2
《外国专家科学讲堂:送给青少年一粒科学的种子 中英双语科普图书》
+

HK$ 90.9
《探索观》
+

HK$ 124.2
《永不停歇的时钟》
+

HK$ 63.3
《牛顿驾驶学校:藏在汽车中的物理学(“物理学与生活”三部曲)》
+

HK$ 147.2
《科学通史:从哲学到功用》
編輯推薦:
人工智能会进化出自我意识吗?
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人与机器,如何共生?
1 一本人机共生时代新技术背景下关于“自我”变身的百科全书。
2 一位天才的世界心理学教授从多学科角度讲述人工自我的起源、发展以及趋势,全面展现数智时代新技术背景下人类意识与肉身融合升级之路,警醒人类在颠覆性新技术出现并发力之前应该做好必要的角色转换和应对准备。
3从人的本性与技术的底层逻辑出发,重新审视数智时代“人”的定义及行业趋势。
4作为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心理学研究者,以前瞻性和深度系统化的思考,带领读者预见人类的新未来。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作序!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知名学者以及研究人员跨界联袂审读推荐!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从人的本性出发,面对数字时代发展的狂热浪潮,探秘人机共生时代自我变身的指南性读物。
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人格和身份不再仅仅根植于对自身的狭义认知上,还建立在与各类数字化产品的软硬件连接上。社交媒体、数字人和元宇宙拓宽了我们对人类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认知边界。本书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融合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知识,探究了脑、身体和高技术之间的连接如何在未来让我们的人格和身份呈现新形态。
關於作者:
作者
杰伊?弗里登伯格,曼哈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一位天才的研究者、作家,人工心理学领域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他曾出版多本关于认知科学、感知和人工智能主题的教科书,并且是经验美学领域的研究者。
译者
孙强,国内人工智能知名学者、科普中国专家,心理学、教育学、翻译学、认知科学、科技哲学和古诗词爱好者,城市漫步运动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代表性科学人文译作有《感受与认知》。
目錄
第一章? 走进自我的世界 / 001
1 主题词:人格、自我与身份?/?003
2 人格心理学?/?005
3 人格面面观?/?006
4 非西方的自我观?/?014
5 关于自我的几个进一步观点?/?016
6 人工自我?/?018
7 本书概述?/?029
第二章? 自我哲学面面观 / 031
1 人格与自我的历史概念?/?033
2 其他三个自我哲学概念?/?044
3 个人身份?/?048
4 自我认识?/?055
5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060
6 延展心灵论?/?065
第三章? 心理学中的自我 / 069
1 自我的多样性:现代方法概览?/?071
2 形形色色的自我心理学理论?/?079
3 自我障碍?/?101
第四章? 自我与脑科学 / 111
1 自我的神经科学研究?/?113
2 脑有专门关乎自我的系统吗??/?114
3 一个还是多个神经自我??/?122
4 关于自我的神经模型?/?127
5 关于自我的神经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138
6 对有关自我的神经科学研究问题的响应?/?140
第五章? 脑与硬件的交汇 / 143
1 赛博格?/?145
2 修复学?/?152
3 神经修复术(脑机接口)?/?166
4 人工记忆?/?173
5 机器人学?/?175
第六章? 脑与软件的融合 / 193
1 技术?/?195
2 网络心理学?/?200
3 花样繁多的网络行为?/?208
4 电子游戏?/?234
第七章? 化身与“阿凡达” / 243
1 什么是化身??/?245
2 化身的类型?/?248
3 “宫殿”中的化身行为?/?250
4 化身的具身化?/?257
5 视 角?/?258
6 普罗透斯效应?/?260
7 网络自我的呈现与构建?/?262
8 游戏中的化身?/?265
9 化身与角色扮演电子游戏?/?267
10 化身与身份?/?269
11 化身案例研究?/?272
12 化身的未来?/?278
第八章? 虚拟世界与元宇宙 / 281
1 增强现实?/?283
2 虚拟世界?/?285
3 虚拟空间?/?286
4 虚拟世界简史?/?292
5 存在与终极显示器?/?295
6 虚拟现实系统的年表?/?297
7 《第二人生》?/?302
8 化身、虚拟世界和数字自我?/?319
9 虚拟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好处?/?321
10 虚拟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问题?/?325
11 虚拟世界的未来?/?326
第九章? 人工自我的数字化生存 / 329
1 生命是什么??/?331
2 人工生命?/?333
3 生命与意识?/?338
4 意 识?/?339
5 人工意识?/?341
6 人工意识可能存在吗?——若干观点概述?/?352
7 人工智能?/?354
8 作为思维克隆体和数字基因形式的人工自我?/?371
9 数字身份、人格和权利?/?374
10 人类对人工自我的态度和行为表现?/?376
11 数字化永生?/?381
第十章? 自我的未来 / 389
1 改变自我?/?391
2 自我的未来?/?398
3 遥远的未来?/?412
4 总结及主要问题?/?422
参考文献 / 425
原著致谢 / 465
译后记 / 466
內容試閱
推荐序一自从人类发明赛博空间以来,信息高速公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社交网络、数字货币、元宇宙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新概念、新模式陆续开始涌现,并与现实的物理空间交汇和融合,这些都是人类走进数字时代的鲜明标志和里程碑。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的自我意识与身份不再仅仅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上,还建立于我们与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软硬件接口上。电子人、网络社交、网络虚拟角色、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拓宽了我们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与觉悟。本书以“数字时代的自我”为中心,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延伸到智能科技与社会心理,阐述了“自我认知”的发展。进一步来说,本书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数字媒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数字人格与身份的核心概念,揭示了身体、大脑与技术之间的连接如何产生人类身份的新形式。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再次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普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在中国科普事业进入了具有更高历史使命的新发展时代之际,急需大量与时俱进且喜闻乐见的智能科技人文作品以飨大众。本书充分阐明了数字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时期大众心理的演变规律与形态特征,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将前沿科学与大众人文有机结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兼具。2021年1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其后,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些方针政策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以及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数字经济时代走上历史舞台,此书的问世恰逢其时!孙强老师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活跃学者,又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和国内其他重要科普组织与机构的主要成员,既懂科技又晓人文,善于科普写作、翻译和讲座等工作。他曾以精品微课形式为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做了多场智能科技领域的科普讲座,反响很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国内高端科普图书出版名社,在科普界家喻户晓。我相信该作品一定不负众望,为智能科技、科技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甚至教育学等各界人士带来启迪和妙悟。是为序!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尧学 推荐序(二) 由孙强老师翻译的《自我、科技与未来:数字时代人格与身份的多元演进指南》一书将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我十分有幸,提前收到样稿,先睹为快。仔细通读该译著之后,即刻留下如此的印象:原著内容丰富、跨界多元,主线清晰、一以贯之;译文准确流畅、专业无缝,语言通俗、科普高级。我坚信这是一本很重要的译著,它的出版将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心理学也必将受益匪浅。我的职业生涯全部用于学习、教授和研究心理学,应该说对传统心理学还是有着较全面的了解;近两年又率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心理学哲学”专业研讨课程,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们超越心理学各个分支专业的具体内容,而从底层的哲学角度了解人类理性、特别是科学理性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课程中的一讲谈及“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数字和数学常被认为是实在世界的符号表征和符号逻辑的表征,自然属于“非实在”的一方。科学理性便是要通过建构数字表征“非实在”系统去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但是,《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的作者杰伊·弗里登伯格(Jay Friedenberg)通篇告诉我们的却是:在即将来到的数字时代,数字和数学计算将实实在在地与我们人类共存,并将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社会、文化和数字的“人”终将融合为一种存在——既物质也精神,既实在也虚在,这或许就是宇宙和人类自然演化的“终极”命运。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专业分化已将“人”分割成切面和片段:知、情、意成为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即便在“知”的领域中,也有着感觉与知觉、注意与意识、记忆、思维与语言、学习与行动等等的领域之分。探索这种种分领域的研究,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实验操作范式,乃至出现“隔行如隔山”的情景。但只有关于“自我”和“人格”的心理学却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没有了内在的“自我”和外显的“人格”概念的支撑,心理学关于“人”的理论架构恐怕就要散架了。因此,在现代心理学中“自我”与“人格”是十分重要的整体性概念。《自我、科技与未来》定义了数字自我(人格)及其特征和运作规则,它们似乎全然映射着心理学所描述的人类自我和人格。因此,数字孪生的“人”将为心理学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的镜像世界,当下绝大数的心理学家们对此当然都还没有做好“实实在在”的准备。可以设想一下,当碳基的心理学家面对硅基基础上的数字心理学家自我时,他们会不会就真地陷入一个“自我”无限递归的德罗斯特效应之中,不知哪一个为“真我”、哪一个为“虚我”,从而彻底丧失“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意识、“自我”的认知和“自我”的身份呢?当下的心理学大厦会不会因此而真得“坍塌”下来?我不再复述《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的内容,该书作者从跨学科(而不仅仅心理学)角度对数字自我和人格等相关问题给予了全面和详尽的回答,并对数字时代发展的未来作出了某种预期:因为有了数字和数学,人类是否就能够最终摆脱向物理学的质量和能量方向进行还原的进程呢?若想对此类问题有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回复,那就请与译者孙强一起来读《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吧。我相信,你一定会不虚此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我是一定还要再读的! 张建新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国际心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文版前言如今,我们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中。在这个时代,自我意识早已超出了身体的界限,拓展到了互动科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虚拟空间中,不仅为了社交,还想表达自我。像虚拟化身这样的网络形象可以作为我们是谁以及想成为谁的替身。从许多意义上讲,社会媒体、游戏及虚拟环境正变得和“真实”世界一样真实。这项技术正以我们刚刚开始理解的方式塑造着人类身份。《自我的未来》一书就是在探讨这些变化。本书聚焦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一个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与软硬件不断融合的时代,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人格、自我及身份这些概念复杂难懂,仅从单一视角无法将其充分理解。因此,本书首先从西方及非西方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定义。从苏格拉底的思想到后现代主义思想,都涉及到了关于自我的历史概念。本书总结了有关自我的哲学文献,解决了持久性、能动性、自由意志和扩展心智命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关于自我心理学的经典和新近工作做了回顾,包括网络空间相关的障碍。同时,本书也探讨了神经科学视角的相关工作,既有理论上关于自我的神经模型,也有实证意义上对自我概念的神经科学研究。本书采用向外拓展的方式展开讨论。首先,聚焦于大脑,其次讨论了自我是如何随着各种软硬件的添加而变化的,最后概述了与人体无关的主题——包括人工生命、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数字权利和数字永生——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有两大章全都在探讨化身心理学以及它们在虚拟世界的应用情况。此外,本书也总结了最新的赛博心理学领域的工作,涉及到有关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使用情况、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成瘾障碍的现代研究。全书贯穿了众多跨学科的主题,包括自我是否必须受到身体的限制,自我是否由记忆或体验来定义,以及自我是一个单一的还是分布的实体,等等。从理念上讲,学科之间相关联的其他例子有: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以及主观意识问题。另外,本书也涉及到以技术为基础的精神病理学新形式,以及可能会革新我们过去理解自我方式的一些问题。本书还探讨了诸多重要话题:我们有可能创造人工生命吗?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上传至电脑并获得某种永生吗?我们能创造一个真正有知觉的人造人吗?由于此书涉及学科众多,且涵盖主题广泛,因此对于诸多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说,都有可能感兴趣。这包括前面提到的哲学、心理学与赛博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若干领域。技术、工程和其他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学者也将会从此书中发现有趣的内容,因为其中调研了虚拟现实显示技术、肢体及神经修复以及人工感觉器官的进展。本书既讨论规范行为也阐述了障碍症,其中有几个章节涉及到游戏与网络困扰的话题。因此,本书对于临床及治疗性医学人士也有吸引力。最后,感谢中国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邹莉及译者孙强,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而有意义的劳动。作者:杰伊·弗里登伯格(Jay Friedenberg)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