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HK$
132.2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HK$
88.5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HK$
66.1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著名经济学家、跨学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课程讲义
国际前沿思想与本土商业经验的碰撞
基于生命与社会的演化,求解未来中国的合作伦理与群体创新
什么是三重转型期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其置于三重转型期的三维理解框架之内。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几乎没有第二个。
社会演化至稳定的伦理生活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演化、文化变迁,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扩展问题。
承诺、宽容、正义,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合作秩序的条件。
为何宽容最难?如何从局部开始,向善发展,实现“允执厥中”的智慧?
人工智能时代,怎样才能激发与保护群体的创造性?
群体创造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群体领导者的人格气质。
优秀领导者的人格气质有利于群体间竞争与人类合作秩序的不断扩展。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汪丁丁教授2021年出版的《情理与正义》的姐妹篇,内容同样出自他为北大国发院开设的EMBA课程,但完全不重叠。西方学者阐述的演化伦理学始终难以摆脱哲学的规范视角,而作者更愿意在科学的实证视角下阐述演化伦理学,故而,在浏览了西方文献之后,决定编写一部新的演化伦理学。在一贯的跨学科视角下,本书首先讲述地球的演化史与生命的演化史,其次是社会的演化与伦理的演化,尤其侧重于生命系统各层级各子系统的“内平衡态”。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的目前阶段,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20年,任何不从事创新的人类成员,以极高的概率将被机器智能取代。这意味着创新能力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有鉴于此,未来伦理学应是关于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创新能力的伦理学。于是在最后一讲,作者讲解了自己的“创新伦理学”。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演化、文化变迁,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扩展问题,也就是说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乃至群体创造性的问题意识,都是“合作何以可能”,作者将这一伦理学原理表达为“合作伦理三要素”——承诺、宽容、正义,其中又以宽容最难获得。
|
關於作者: |
汪丁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财新周刊》以及“财新传媒集团”唯一的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情理与正义》《收益递增》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
目錄:
|
自 序
第一讲 导 论
一、课程概述与参考文献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合作伦理三要素
三、转型期中国社会伦理学的“问题意识”
四、中西伦理学的基本思路
附录 1 _x005f从 E20“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学员 35份作业当中得分较高的10份作业探讨企业内部的合作伦理问题
附录 2 生命,技术,行为
附录 3 逝者:马洪
附录 4 什么是“精英意识”
第二讲 演化伦理学:地球与生命
一、生命的演化
二、合作的先天与后天因素共生演化
三、表观遗传学与基因遗传学
四、灵长类动物的生态龛位
五、饶敦博的“社会脑”研究
附录1 演化—“中心法则”学派与“共生演化”学派
附录 2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附录 3 广义的技术与创新
附录 4 从生命系统论到系统生物学
第三讲 演化伦理学(续篇):人类行为与合作
一、行为与秩序的共生演化
二、达马西奥:演化理性与内平衡态
三、三层次生命系统
四、文化层次的选择
五、竞争与创新的智慧
附录1 转型期中国社会与世界秩序(第一部分)
附录 2 汪丁丁与布坎南1998年对话摘要
附录 3 生命系统—纪念米勒夫妇辞世十九周年
附录 4 从系统生物学到意识发生学(中篇)
第四讲 再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
一、领导力与人格学
二、嫉妒之为一种演化场景
三、智力—创造性—智慧
四、群体创造性
附录1 思想史方法—历史情境与重要性感受
附录 2 观念纠缠
附录 3 互联与深思
附录 4 暗黑心理学
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要
|
內容試閱:
|
自 序
我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开设的这门课程,两个周末,
授课四次(16课时),旨在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不
论是稳态期还是转型期,社会演化都有路径依赖性。基于常识,社会
演化的三个主要维度—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自都有路径依
赖性。虽然,复杂系统的演化总是由许多偶然因素驱动的。伦理学,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各有自己的悠久传统。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
伦理学原理,必须兼顾中西伦理传统及其转型和交会,以及未来可能
的演化路径。
沿着上述思路,由“世纪文景”于2021年10月出版的《情理与正
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是在16课时的限制下,我为北京
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2019级学员讲授的内容。而现在的这本书则
是我为2020级学员讲授的内容。就内容而言,这两本讲义是“姊妹篇”,
构成一部完整的讲义。就授课的方法而言,这两本讲义迥然有别。
网络课程的授课效果敏感依赖于技术,从而也塑造了我的授课方
法。我常用两种方法绘制课程的“心智地图”:(1)首先在苹果笔记本
电脑上使用“iThoughtsX”,这款软件最适合呈现课程各讲的主旨及相
互关联。与其他思维导图的制作软件相比,这款软件的优势在于可方
便地贴入大量插图,同时还可方便地写许多文字。(2)将大致成形的
心智地图输出为PDF格式,在iPad Pro(必须是最高配置)上使用“Pen
& Paper”,输入PDF格式的心智地图,补充各讲内容细节,我喜欢大量
使用插图。这款软件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沿对角线放大64倍,而其他软
件通常只放大16倍(远不足以显示插图细节)。与方法(1)相比,方
法(2)不适合写许多文字。
我的伦理学讲义“姊妹篇”,上篇所用的心智地图使用上述方法绘
制,下篇所用的心智地图使用新方法绘制:首先在苹果笔记本电脑上
使用思维导图制作软件“Xmind”构想课程的脉络,这款软件最适合读
书笔记,清晰呈现思维脉络。它的劣势在于空间利用率极低。同样的
视窗面积,它只能容纳不到10个主题,且不能有插图,许多分支必须
被隐藏,这些分支仅在大范围移动视图时才可呈现。为提高空间效率,
我用这款软件绘制课程的四讲主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称为“印刷版
心智地图”;然后输出PDF格式到电脑,改用“PDF Expert”,大量贴图
并写文字。这款软件不能沿对角线放大64倍,但仍可清晰显示最小号
的文字。借助这一方法,我在心智地图里贴了大约250幅插图,并写了
数千字,称为“课堂用心智地图”,PDF文档尺寸约为230MB。通常,
我交给教务老师拿到复印店去制作的印刷版心智地图,面积大约1平
方米。贴了250幅插图的“课堂用心智地图”,若由“PDF Expert”沿
对角线放大10倍,就相当于面积从1平方米扩展为100平方米。网课的
共享屏幕(13英寸)需要10至30秒的时间才可清晰显示细节,而且,
这也是对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散热能力的考验。检索
旧文档,我2018年在北京大学讲授“行为经济学”课程使用的心智地
图,以方法(2)绘制,大约450幅插图,PDF文档尺寸为830MB。那
时,我在课堂的投影屏幕上清晰显示细节常要等候30至45秒。我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2018级学员讲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
伦理学原理”使用的心智地图,以方法(1)绘制,大约350幅插图,
iThoughtsX文档尺寸大约750MB,在投影屏幕上移动地图,需要20至
40秒才可清晰显示细节。
选课同学人手一份“印刷版心智地图”,外加我在课程讨论群里发
布的250幅插图,由这些课件组成一部教材,辅以提前两个多月开始
的微信群课程讨论(参阅本书后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
要”)。我在课堂上使用的心智地图,为便于在共享屏幕上讲解,可将
每一讲的核心插图集中在同一屏幕,减少大范围移动视图时不可避免
的时间延迟。
浏览《情理与正义》的目录不难看到,那里讲述的,是这一学科
的常规内容。第一讲是“伦理”考源,中国的和西方的。第二讲和第
三讲介绍伦理学主要流派—西方的、中国的、印度的。第四讲探讨
“尼采之后的伦理学”,我向学员们推荐荣格的“自性化”学说—我
称之为“每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姊妹篇,下篇与上篇的内容几乎完全不重叠,因为演化与创新不
是这一学科的常规内容。在2011至202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以“演
化伦理学”为主题的不过5种,我从中选了3种,算是参考书。关键
是,西方学者阐述的演化伦理学始终难以摆脱哲学的规范视角,而我
更愿意在科学的实证视角下阐述演化伦理学。故而,浏览了西方文献
之后,我决定编写一部新的演化伦理学。当然,我的演化伦理学是跨
学科的。首先是地球的演化史与生命的演化史(4课时),其次是社会
的演化与伦理的演化,尤其侧重于生命系统各层级各子系统的“内平
衡态”(4课时)。在社会文化层级上,内平衡态的一系列漂移,可视为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两千年世界经济史的视角下,是19世
纪中期以来的世界经济转型期的一部分—在这一转型期的目前阶段,
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20年,任何不从事创
新的人类成员,以极高的概率,将被机器智能取代。这也意味着,创
新能力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有鉴于此,未来伦理学应是关于
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创新能力的伦理学。然而谷歌检索“创新伦理
学”,几无例外,都是关于创新活动应符合伦理规范的条目。于是,我
有充分理由占用最后的4课时,讲解我自己的“创新伦理学”,当然,
以我一如既往的博采众长的讲课风格。创新有个体与群体之别,企业
创新兼顾二者,与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
在“导论”(4课时)部分,我概述将要展开的课程主题,并讲解
学期论文的要求。我要求每一位选课学员根据自己的企业经验写一篇
关于合作伦理的作业(占总分的60%),我手绘示意图并详细讲解了
“合作伦理”三要素—承诺、宽容、正义。在转型期社会,三者难以
兼得,退而求其次,在局部社会网络寻求合作秩序。选课学员在课程
微信群(2021年9月11日建立)的讨论(占总分的40%),两个多月的
时间(网课开始日期是2021年11月20日),表达相当充分。我整理的
书末所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要”,为这本讲义提供了不
可或缺的铺叙。
最后,我感谢文景出版公司的两位老友—总编姚映然和编辑李
頔,我与她们的合作,一如既往地体现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合作伦理”
的三要素。
2021年12月18日,帕克兰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