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售價:HK$
97.9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
爱的流动
》
售價:HK$
64.9
《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售價:HK$
85.8
《
史记全本注译(布面精装,全套9册) 附赠“朕来也”文创扑克牌1副!
》
售價:HK$
715.0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
售價:HK$
140.8
《
心理韧性:你总是能整装待发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课程内容组织编写的。全书坚持问题导向,强调研究“问题”和诠释“主义”相结合,力求拓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深度,专题式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九个问题的基本内容,动态考察了其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等特征。本书共有九讲,以专题的形式,分类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这九讲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
關於作者: |
张爱武,江苏海安人,1964年5月生,毕业于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
目錄:
|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研究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及其与“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及本质属性
五马克思主义生成与发展的整体性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六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二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
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
一现实的人:马克思研究人类历史的出发点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基本内容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超越
二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
三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
四资本和市场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非人性
五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在当代及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
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性和过程性
第五讲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基本思想
二当代世界阶级、革命和国家问题的复杂性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当代价值
第六讲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的缘由、维度、方法论及其科学精神
二唯物史观与东方社会理论
三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条件及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
五马克思关于中国历史、社会状况及社会矛盾的论述
六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七讲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思想
一资本和市场对破除封建专制和使地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历史意义
二唯物史观与世界历史理论
三马克思视野中的世界历史的内涵及其实质和意义
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与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关系
五世界历史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共产主义的关系
六思考问题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第八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
二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问题的根源
三西方生态理论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态问题及解决前景
第九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二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方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原创贡献、理论建构和历史地位
四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的内涵、实质和关系
五“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关乎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这就不仅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要求我们做好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得到不断推进和加强。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取得了新成效。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研究和教学队伍建设;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政治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升格为法学门类下独立的一级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和教育被推进到了新阶段。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指出,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
自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话语权不断提升。但是,一些基础性、内涵性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呼唤着我国教育事业必须卓有成效地推进内涵式建设,推进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