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73.8
《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日本社会心理发展史
》
售價:HK$
86.9
《
康德希望问题研究
》
售價:HK$
107.8
《
十倍创新:企业十倍增长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85.8
《
艺术家的调色板
》
售價:HK$
184.8
《
大数据开发实战
》
售價:HK$
130.9
《
中国史纲(张荫麟先生带你学历史!)
》
售價:HK$
53.9
《
如何避免成为病人:世界著名医疗机构院长三度获奖的就医指导和健康守护指南
》
售價:HK$
69.1
|
內容簡介: |
30篇采访及其校对手记是身份各异的亲历者从不同角度讲述的广州湾历史,也是一群青年学人数年来对家乡往昔的追寻与探索。我们将多元叙事汇集在一起,尽可能搜集中外史料佐证,以期为读者呈现清末至民国动荡历史变迁中法国租借地的复杂面相。我们对大大小小的人名、地名和事件仔细考据,却不刻意追求全书形成某个统一结论。我们愿与读者通过一篇篇叙事来感知鲜活的个体生命历程,并开启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希望本书既有益于学术研究,亦有助于社会公众认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
關於作者: |
吴子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博士生,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主编,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法国殖民史和中法越关系史,专于广州湾和粤西南区域史,相关论文发表在《海洋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参与《湛江通史》等史志修撰工作。
|
目錄:
|
序我国口述史学的新探索
弁言
引论
一昔日法国管治
孤城心向“自由法国”——让-马克·尼科尔忆军医父亲
·校注手记·
马克先生寻乡记
八十年前广州湾一场隐秘的反法西斯抗争
法文教育与天主教会——李河忆安碧沙罗学校
·校注手记·
对法国文化的回忆
育婴堂的儿童生活——邱月明忆法国修女
·校注手记·
圣若瑟今世缘
居住在西营的家庭故事——妮可乐·盖利尔忆法国侨民
·校注手记·
东方汇理银行内外的日常生活
二亦官亦商亦民
麻斜走出首席师爷——张永廉忆伯父张明西
·校注手记·
从个人生命史到地方社会史
犹记岑霞村人面树——林国富忆父亲林质甫
李家园的两代娱乐业——李河发忆父亲李宗泽
·校注手记·
疫情中的跨境访谈
三四方来客会聚
赤坎商埠的大千世界——陈翼忆明安公司
·校注手记·
我的老乡“翼哥”
为广州湾留下著名地标——梁爱棠忆建筑师父亲梁日新
·校注手记·
棠棣之华
做海人在赤坎埠——陈家如忆潮州会馆
·校注手记·
跨越三个世纪的兴与衰
西营枇杷街咖啡飘香——祝宇忆法国风情
·校注手记·
岁月催人偏不老,心如朗月不沾尘
缅怀祝宇老先生
富甲一方大商人——林一经忆祖父两代人
·校注手记·
联结古今的乡情
四多元市井风情
赤坎武馆威风时——张岐雄忆国技馆
·校注手记·
百岁武师的江湖人生
叮叮作响大通街——陈惠珍忆祥顺隆
·校注手记·
赤坎老街的昔日风貌
租借地外围的缉私——于振东忆雷州关与父亲于金榜
·校注手记·
海关视角下的民生百态
五高雷革命斗争
从同盟会起义到解放湛江——杨少珍忆杨家三代人
·附录·
杨君益三墓碣
杨公益三墓志铭
同盟会员杨益三公事略
·校注手记·
家族史中的广州湾变迁
近代高州名人与广州湾——陆景武忆父辈
·校注手记·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抗战重燃南路革命——陈超忆武装斗争
·校注手记·
高举红旗战南天,纵横驰骋粤桂边
六乡间生活变迁
墟市社会的方方面面——陈侠勇忆坡头
·校注手记·
坡头墟市秩序与农民政治生态
走私在洋界唐界之间——李树茂忆三柏墟
·校注手记·
边界墟市的盛衰
蓝带兵驻守渔港——罗阿山忆三合窝
·校注手记·
寻找“鬼佬山”个体记忆
南三岛上捕贼、行医与教育——黄焕元忆族人
·校注手记·
族谱中的海岛家族史
岛上灯光百年常亮——周振华忆硇洲灯塔
·校注手记·
记忆似是无波澜
华工在锡矿十三年——陈康宝忆父亲陈云初
·校注手记·
一本“猪仔证”所见之南洋劳工史
七逃难广州湾
寸金桥头亦故乡——沈定庵忆书画生涯
·校注手记·
八十年墨海因缘
绍兴文人播迁文化——胡锡骥忆联合书局
·校注手记·
怀念一位老知识分子
一纸“立卖女契”的乱离——梁玉莲忆澳门逃难
·校注手记·
澳门嫂与抗战历史
培才的恩果——王曦忆演艺时光
·校注手记·
最后的奉献
抗战时期的物资运输——陈家骐忆侨商父亲陈庆筹
·校注手记·
爱国爱乡爱家人的华侨
从时代广场回看广州湾——何均发忆城市建设
·校注手记·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
|
內容試閱:
|
序我国口述史学的新探索
王钦峰
王钦峰,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前常务副院长。
口述史是一个关涉获取、阐释和保存来自口头讲述的历史信息的学术领域,各类口头讲述一般来自过往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或至少与其同时代的间接经验者,并作为来自不同视角第一人称叙事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和记忆资源,提供给专业历史学家和社会大众。广义的口述史方法,中国和外国均古已有之。自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建立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以来,口述史已在国际上作为新的学科分支进入更多历史学者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者的学术视域。
近二三十年来,口述史在国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与田野调查一起,成为我国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迄今已有一大批高水平、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口述史著作(含口述史料和理论研究)问世。近年来,随着定宜庄、冯骥才、陈墨、崔永元等人的推动,以及大量口述史研究成果和资料文献的推出,我国档案学、中共党史、劳工史、华侨史、汉语方言学、文学艺术、民族学、文化遗产学、妇女及性别史、教育史等领域研究者,以及各地的宣传文化部门纷纷组织开展相关资料搜集工作,使口述史研究方法备受重视,在国内几乎形成口述史学运动。上述的口述史转向自然影响到我国的租界、租借地和通商口岸史学界,其中就包括对广州湾租借地历史研究的影响。
自2012年、2013年湛江市相继成立广州湾历史研究机构(岭南师范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广州湾研究所、湛江市广州湾研究会等)以来,湛江内外的学人在整理明清至民国的相关中文史料,以及译介法国各档案馆和图书馆所藏相关法文史料的同时,也在酝酿如何赶在老一代广州湾亲历者谢世之前尽快搜集与抢救口述史料。经多年努力,我们终于有了这方面的厚重成果,这便是由“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学术团队倾力打造的《口述广州湾》一书。该团队牵头人、本书主编吴子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