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編輯推薦:
一场全新的图像革命已悄然兴起, 这会对我们当代全球化媒体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 汇集来自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国际知名学者对21世纪的图像世界的精彩论述。
★ 一部在这个以观看为主的世界里培育视觉及媒介素养必不可少的读本。
★ 一个对当代视觉性进行反思的极好资源,运用图像科学和数字人文的新工具和分析形式,呈现出一套全新的视觉分析策略。
★ 未来的无知者不会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知道如何看待和理解视觉的人。本书理解并领会了瓦尔特·本雅明的预言。
內容簡介:
我们被前所未有的图像包围:互联网上的各类网站、数以千计的电视频道、数字游戏和虚拟世界……如果没有对这些复杂的思想、结构和系统进行全新的视觉化思考,我们将难以管控当今的信息爆炸。本书对这些新的图像世界和新的视觉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和跨学科的思考。
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者考察了各个领域的视觉化革命,他们探索并讨论了多学科范围内的新的核心术语:从数据库经济到超媒体的戏剧构作,从神经科学的可视化到生物艺术中的图像。他们在人类意识的发展中思考图像的力量,追求视觉现象的新定义,并且检验了用于图像研究和视觉分析的新工具。总之,他们完成了对我们这个时代图像的意义和影响的深入诠释。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奥利弗·格劳(Oliver Grau),奥地利克雷姆斯多瑙河大学图像科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体艺术史、沉浸感(虚拟现实)和情感,以及远程呈现和人工生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著有《虚拟艺术:从幻觉到沉浸》(Virtual Art: From Illusion to Immersion,2003)、《媒体情感》(Mediale Emotionen,2005)等。
托马斯·魏格尔(Thomas Veigl),曾在维也纳大学文化和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媒体技术的起源及其对社会演变的依赖和影响。
译者简介
肖伟胜,1970年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西方美学、视觉文化和艺术学理论。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t Klagenfurt)客座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等学术专著6部,译有《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视觉文化面面观》等学术著作4部。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20多篇被全文复印或转载。
目錄 :
总序
1 导论:21世纪图像
第1部分 21世纪的图像形态
2 现行显示屏
3 揭开图像的假面:不合时宜的电视脸
4 生物艺术:从《创世记》到《谜的自然史》
5 引擎电影:一项全新视觉媒体技术的发明和创新
6 走向协作视频的步骤:时间与作者身份
7 成像科学:生物神经科学中的图像转向
8 在迷恋可见性和形象的时代,建立血流量可视化的新常规
9 整个大学的视觉实践:一份报告
第2部分 21世纪的核心术语
10 论源代码,或作为恋物的代码
11 文化界面:重审互动
12 感知影像:关于情动的一些批评札记
13 Web2.0与博物馆
14 卡哇伊:可爱的互动媒体
15 通用合成器与窗口:元胞自动机作为一种新的控制论图像
16 相互依存与后果:走向超媒体传播设计语法
第3部分 我们的新工具:图像分析的策略
17 可视化变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计算机图形学
18 “上帝在细节之中”或卡片箱的回答
19 媒体艺术对我们社会的挑战
第4部分 尾声
20 从时间闪进闪出:赛博太阳底下还有新事物吗?
索引
內容試閱 :
图像世界的变化从未如此之快,我们从未接触过如此之多的不同图像形式,图像的生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发生如此彻底的变化。图像正向新的领域突进:私人平台,如上载了数十亿计照片的网络相册(Flickr),或拥有数亿用户的脸书(Facebook),它已经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图 1.1,彩插 1)。网络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微电影或视觉骑师(vj-ing)成了图像无处不在的关键词。如今,电视是一个拥有成千上万个频道的全球性领域(图 1.2,彩插 2);投影屏幕已进入我们的城市生活(图 1.3,彩插 3);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新视频在诸如 YouTube 视频社区和交互式三维图像世界中发布:一个虚拟的、看似真实的平行宇宙正在膨胀。本书试图对新形式的图像和可视化(visualization)进行系统和跨学科的思考。图像在创新、反思和打破传统之间发展,在 21 世纪达到了全球复杂性的新水平。社会面对这些变革所带来的冲击显得手足无措。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进一步发展新的可视化形式和“可见秩序”(orders of visibility),我们将无法应对这个时代的知识爆炸。数字图像业已成为全球劳动力重组中无处不在的工具。
数字图像给予建筑学的旧梦想以新的动力和全新选择。我们正在目睹图像作为一种虚拟的、空间化的图像而崛起——这些图像似乎能够交互地,甚或“自主地”改变,并形成一个栩栩如生、包罗万象的视听和感觉领域,在那里,时间和空间的参数可以任意改变。在 3D 图像中穿越时间,新媒体公司 ART COM(图 1.4, 彩插 4)让我们潜入历史景观的深层,而谷歌地图(图 1.5)则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将地表空间展现在我们眼前(图 1.6,彩插 5)。
数字图像为操作提供了无数选项。这些选项也适用于政治图像志(iconography),这在艺术史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但直到最近它才被政治科学家发现。此外,科学、政治和娱乐都受益于图像创造的新维度及其情感效果(图 1.7)。
这些新的图像世界正在创造民主的机会和风险,这需要敏锐灵活地处理和扩展存档项目。科学史家明白,自然科学中的图像不仅是实证的工具,而且是知识创造和“事物秩序”(order of things)——用福柯的术语来说——的基石。图像当然可以成为政治霸权的工具,只要想想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图像便知晓,为了让这场战争合法化而人为操纵卫星图像。批判性图像科学的目标是揭露这种出于政治动机的可视化策略,暴露操纵性的图像政治,并动摇人们对所谓客观纪实图片的真实性的普遍天真信念。
历史学家不再把图像仅仅看作简单的插图,而是自成一体的历史文献。数学沉迷于可视化算法的美和它们变幻莫测的混沌形式(图 1.8,彩插 6),而天体物理学家和纳米科学家分别接收了来自宏观和微观宇宙深处的图像。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发展使复杂的思想、结构和系统可视化,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知识爆炸将不可控。这一过程在许多学科中引发了关于图像的重要讨论。图像越来越多地定义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广告、娱乐、政治,甚至在科学领域,图像正努力超越语言把自己推到前台,特别是大众传媒,每天都吞噬着我们的感觉。看来图像已赢得了与文字的争夺战:图像会拥有最后的话语权吗?(图 1.9,彩插 7)
整合如此广阔的视觉领域,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图像是什么,它们做什么,它们如何起作用,以及它们有什么效果——甚至图像这个概念也不能用本体上的或基本的定义来阐明。图像不能简化为一种具体技术(凸版印刷或 X 射线)、类别(肖像或剪影)、惯行(照相或编程)、具体的仪器或设备(铅笔或显微镜)、象征性形式(透视图)、一种社会功能(教诲或诊断),以及物质性或象征主义——但图像在所有上述这些中都起着作用。为了管控确确实实的图像泛滥,拥有图像方面的素养显得至关重要,但在我们仍以书写为主导的文化中,这方面的素养却付之阙如。在大多数国家,尽管大部分文盲已被扫除,但相应的图像盲(aniconism)——无法充分解读图像的能力——直到最近依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
因此,一种系统性梳理对理解新的图像现象而言就显得必不可少。人们已经认识到,对网络的研究和对这些网络的可视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就像考古学离不开自我反思的艺术史一样,因此要使我们的可视化方法系统化,就必须进行复杂网络研究(图 1.10)。最近在葡萄牙召开的人文学科高峰会和在波士顿举办的 2010 年网络科技(NETSCI)论坛就聚焦于这个主题。
此外,对可视化方法进行分类和分析的项目也层出不穷。格尔德·戴莫瑟(Gerd Dirmoser)对图表进行了很棒的研究,他在《表演艺术语境》(Performance Art Context)中对纪念碑式图形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例,这一研究展现了艺术家、作者、体制和美术馆之间的复杂网络(manifold network)。这里不得不提到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的《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tics)、克里斯塔·松默尔(Christa Sommerer)的《一网情深》(Netlife),以及杰弗里·肖(Je-rey Shaw)的《T-虚拟性》(T-Visionarium)等,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另一个前卫课题“通天眼”(Many Eyes)是一个公共网络项目,它允许用户搜集数据并将其可视化,然后讨论它们的可视化问题。该平台对可视化能否促进人们的交流和社会互动进行了测试,并对这些活动如何产生对数据的新见解予以质询。
还有一些正在进行的关于“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的研究:一些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帮助学生发展视觉素养的重要性,以便让他们能够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交流。然而,正在进行的图像革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备与图像打交道的能力,并有机会继续我们的图像教育。一旦我们离开了学院或大学,我们的知识就丧失了它的效力和影响,面对知识在时效上越来越短的情形,终身学习(LLL)的概念就相应地提了出来。尽管我们的书面文化已产生一种差异化的、专门的教学方法,但我们的社会仍然缺乏致力于理解图像的教育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是视觉文盲(visual illiteracy)。我们对视听媒体的起源严重缺乏了解,这导致了当前文化政策的另一个核心问题。这与目前要求具备与更多媒介和图像打交道的能力完全背道而驰。
图像在生产、转换和传播上的大量新机会导致新的图像类型得以形成。从创新、理解到偶像破坏的图像历史的螺旋式运动,导致在21世纪形成了一种全球性交织的组织(globally interwoven fabric)。许多人都能娴熟地使用图形和图像编辑软件制作家庭视频和创建网站,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正在与视觉文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打交道。先前文化产品的接受者业已变成积极的行动者,他们从所见的产品中获取他们自己的意义。本书力图追溯观看在社会层面上意味着什么,其中既有对艺术品的鉴赏,也包括在流行图像世界中的观看。对此的答案就蕴藏在下列一些基本问题之中:这些新的图像世界从艺术和 / 或科学中获得了什么灵感?现有媒介对图像的形象特性有何影响?图像的“流动性”给图像经销商和博物馆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在名为“凝望21世纪”(Gaz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国际会议期间开始酝酿,它旨在分析新的图像现象,比如游戏引擎电影(machinima)、集体制作的视频、生物艺术和生命科学的图像、神经生物学和其他不同学科的科学图像,讨论一些新的关键术语,像Web 2.0革命、界面、软件、可爱的工程学、数据库经济、创造情感图像世界的新策略、超媒体的戏剧构作(dramaturgy of hypermedia)等。本书汇聚了一些在目录学、分类学和史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他们对宣传、艺术、娱乐和科学上的最新图像世界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和批判性的学术反思。
一般来说,我们必须扪心自问:图像力量是否会取代我们当前的反思能力和反思品质,抑或新的图像世界是否会为人类意识的发展提供新动能?我们正在寻找对图像现象有更深入理解、更合适和更有用的定义。最后,本书考察了一些在 21 世纪初期的图像研究新工具,考虑到它们作为科学工具的潜力,这些潜力能有效地解决现在和今后数十年对人文科学构成挑战的问题,这些工具不仅可以用于研究,也可以服务于博物馆、大学和学院。本书旨在对图像现象予以充分讨论,在扩展事关新的图像世界的视觉能力上树立一个标杆(landmarks),并建立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交流。
每一章节并不是分立的,而是彼此映照的。其中的理念和模型从不同的角度会重复出现。本书应被视为一个协作文本,每一部分是对一个特别主题的一致讨论,不过,要是把它与其他部分结合起来,那么所代表的集合就胜过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视化”(visualization)意味着运用成像技术获得认知性知识,但它还有另一个更不确定的定义:可视化是将不可见的东西转化为可见的东西。这可能来自“偶像破坏恐慌”的触发,因为即使在技术和科学的成像中,生成的图像也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图像构造上的解释性扭曲甚或审美设计上的考量,导致人们对其特性感到困惑。不过,在这里,可通达和似乎在现场的幻象,能够制造一种轻易的骗术。图像分析对人们的能力要求远超以往。通过技术调整促成可视化——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在“视觉的”和“可见的”东西之间做了重要区分——的实现,这一点有助于人们提升相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