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8.9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目前市面上以“成语”或“历史”为主题的读本并不少见,有“成语故事”,也有“少儿历史”,还有“成语 历史片段”,但是,“成语 通史”的组合,《成语说<资治通鉴>》是第一部!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是连通文史的钥匙,短小精悍的形式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BI读书,里面的成语成千上万,其中很多成语的原始出处就来自这部史书,如口蜜腹剑、老奸巨猾、大有人在、为所欲为、请君入瓮、罄竹难书,等等。
《成语说〈资治通鉴〉》共8册,通过成语这个载体把卷帙浩繁的大部头史书变成引人入胜的连续故事。它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按照时间的顺序,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头尾衔接,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整套书读下来,就像在看精彩的连续剧,让孩子们在获得海量历史知识、掌握大量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故事开始前的“成语出处”和故事结束后的“成语学习”板块,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到当下的日常表达和写作当中。
除了历史、语文,还有地理!这套书还精心嵌入上千
|
內容簡介: |
《成语说<资治通鉴>》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成语这个载体,用358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全书共8册,本书为第8册——《残唐五代》。
安史之乱后,宪宗的元和中兴,武宗的会昌中兴,使唐朝国势稍有复振,宣宗即位后,更是为晚唐带来了安定繁荣的大中之治。然而,之后的懿宗、僖宗都是无能昏君,朝政的腐败最终引爆了民变——黄巢起义。在平叛过程中,梁王朱温趁机壮大实力,于公元907年建立后梁,大唐就此灭亡,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中原地区之外的十个割据政权。
本册通过53个故事,如天子写检讨,李愬雪夜袭蔡州,甘露之变,牛李党争,黄巢起义,昭宗卸磨杀驴,朱全忠不得善终,“李天下”不能理天下,石敬瑭甘做儿皇帝,郭威黄旗加身,柴荣三征南唐等,生动地呈现了这段帝国崩裂、战乱不断的历史。
|
關於作者: |
刘娟,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后进入出版行业,做了五年童书编辑,同时从事专业写作,代表作为百万字少儿历史普及读物《少年读<资治通鉴>》(全20册)。另著有《中华成语故事》《国学启蒙经典》等。
|
目錄:
|
1.不战而溃:魏博崛起
2.曲尽其妙:杨炎生度鬼门关
3.誓死不屈:“颜骨”亦铮铮
4.络绎不绝:奉天保卫战
5.独当一面:天子写检讨
6.全军覆没:尚结赞一石三鸟
7.苟合取容:反吐蕃大联盟
8.移东就西:哄骗皇帝的高手
9.无所顾忌:二王八司马
10.宵衣旰食:宪宗拆碑楼
11.孤军深入:李愬雪夜袭蔡州
12.意气自若:连环恐袭案
13.不识一丁:大唐再失河朔
14.博古通今:滑稽的染匠暴动
15.相见恨晚:诛灭宦官的卧底
16.泣下沾襟:甘露之变
17.日新月盛:“内宫传诏问戎机”
18.车马辐辏:唐武宗灭佛
19.有害无利:牛李党争无赢家
20.从谏如流:“傻子光叔”的帝王路
21.亡命之徒:王式智平裘甫
22.物议沸腾:懿宗宠女成灾
23.横行天下:满城尽带黄金甲
24.持久之计:“鸦儿军”来了
25.同休等戚:马球状元
26.冠盖相望:上源驿的一把火
27.人尽其才:“贼王八”逆袭记
28.后悔无及:围剿沙陀人
29.痛心疾首:昭宗卸磨杀驴
30.举枉措直:杜让能代君受过
31.泥首谢罪:冲动的惩罚
32.半济而击:清口之战
33.时不可失:流浪天子
34.喜怒无常:奴才囚禁主子
35.挟天子令诸侯:“回天再造大功臣”
36.恸哭流涕:大唐终结者
37.自相鱼肉:风云帐下奇儿在
38.开门揖盗:德威大显神威
39.言听计从:开国即灭国
40.事急计生:朱全忠不得善终
41.有隙可乘:一次错误的拆分
42.威震天下:后唐灭了后梁
43.土崩瓦解:“李天下”不能理天下
44.噍类无遗:运去英雄不自由
45.怒不可遏:文盲也能治国
46.出生入死: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47.兴利除害:徐知诰建南唐
48.寂若无人:“孙皇帝”的十万横磨剑
49.不谋而合:最后的沙陀王朝
50.乌合之众:郭威披上了黄旗
51.民不聊生:柴荣绝地反击
52.避实击虚:五代第一明君
53.各为其主:向天再借三十年
|
內容試閱:
|
出版前言
为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伟大战略,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到少年儿童群体中,我们倾力打造“成语说史”系列图书,最先推出的便是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300多万字,与《史记》合称“史学双璧”,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BI读书,虽已经司马光之手,“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但仍“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令人望而生畏。而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是连通文史的钥匙,短小精悍的形式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为了让孩子们读懂并喜欢上《资治通鉴》,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语境,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我们精心制作了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
《成语说〈资治通鉴〉》共8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成语这个载体把卷帙浩繁的大部头史书变成358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特点,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这套书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在这里,历史不是一个个事件和人名组成的,而是有着丰富的细节。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按照时间的顺序,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儿童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进而树立“通史”意识:历史是连贯的,有继承,有发展。
一千多个成语既是帮助读者打开厚重“通史”之门的钥匙,也是记录历史故事的载体,甚至是历史故事本身。“成语 通史”的组合,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形式。
此外,这套书还针对重要的历史地名做了相应的注释,帮助少年儿童从空间坐标上更好地理解时间坐标上的历史。
简言之,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成语为媒介,循序渐进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让孩子们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史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观念,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一类知识,更是一种定义,了解历史对个人乃至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有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曲尽其妙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译文
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处理多变的事情,能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而又充分地表达出来。他常以优厚的待遇招募善于奔走的人,并设置了前后相望的驿站,以探测和上报各地物价。虽偏远之地,不出几天,也都能报到转运使司来。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变,全部控制在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担忧。
杨炎生度鬼门关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唐代宗因病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为唐德宗。
德宗素有鸿鹄之志,梦想着复兴大唐,考虑到自己根基未稳,他想免去神策军都知兵马使[1]王驾鹤的兵权,交给司农卿白志贞。不过,王驾鹤掌控禁军十余年,朝廷内外都畏惧他的权势,德宗担心他发动兵变,就找宰相崔祐甫商议。
“陛下放心,王驾鹤不难对付!”崔祐甫很有智谋,当场和德宗定下计策。
第二天一上朝,崔祐甫就召王驾鹤到政事堂,说有事相商。王驾鹤不敢怠慢,立即前往。见了面,一番寒暄之后,双双坐定。可崔祐甫东拉西扯,就是不谈正事。王驾鹤心生疑虑,又顾虑对方是宰相,只得耐着性子听。等王驾鹤从政事堂出来,白志贞已经顺利接管了禁军。
“新天子还挺有手腕!”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听说此事后,心生畏惧,上表说要献上三十万缗钱,祝贺新君登基。
三十万缗可是一笔巨款!德宗很想收下,又担心遭到李正己的戏弄,便问崔祐甫的意见。
“当然要收!”崔祐甫微微一笑,见德宗疑惑,他又意味深长地说,“然后派个使者前往平卢,宣布把这笔钱赏给那里的将士。这样一来,平卢将士就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其他藩镇的节度使也会觉得朝廷不看重财物。”
“好一招借花献佛呀!”德宗龙颜大悦,依言行事。
果然,平卢的将士全都感动得涕泗纵横,朝着长安的方向,不住地叩头谢恩,有的还扔掉兵器,互相看着说:“明君出现了,我们还用得着造反吗?”
看着眼前的一幕,李正己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懊恼过后,他又对德宗充满好奇:“难道新天子真的视金钱如粪土?”
恰恰相反,德宗内心渴望钱财,从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钱财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一直想找个能人狠抓经济。崔祐甫知道德宗的心思,顺势建议道:“陛下,让杨炎来管理财政,再合适不过了。”
杨炎是凤翔人,人长得玉树临风,文章也写得行云流水,对时政常常有独到见解。代宗时,杨炎担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命。宰相元载爱惜杨炎的才华,又得知他是自己的老乡,便提拔他为吏部侍郎。后来,元载又想培养杨炎做接班人,对他的亲近和重用,超过旁人。等到元载倒台,杨炎也受牵连,被贬为道州[2]司马。德宗早就听过杨炎的才名,就接受崔祐甫的推荐,拜杨炎为宰相。
任命诏书送到道州时,杨炎有点儿蒙。他本以为自己要在穷乡僻壤了却残生,没想到时来运转,直接入阁拜相。他立即来到京城,准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财政改革。
唐朝立国以来,国家的钱帛都贮存在左藏[3],皇帝的私人财物则存放于大盈内库。每个季度,左藏的官员都会上报财物的数额,再由审计部门复核收支情况。到了第五琦主管财政时,京城里一些骄横的武将,仗着对国家有功,毫无节制地索取赏赐。第五琦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将左藏的财物全部搬到内库,交给宦官管理,皇帝也觉得这样支取方便,就一直没有再搬出。此后二十余年,国家的财赋收入成了皇帝的私人储藏,财政官员不知道具体数额,也无法核查盈亏情况。至于前后掌管内库的三百多名宦官,往外转移了多少财富,更加没有人知道了。
国库乱象,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杨炎下定决心,进宫叩见德宗,说:“财赋是国家的根本,与百姓的命脉、国家的盛衰安危息息相关。以前各朝都派重臣掌管,即便如此,财赋损耗,管理混乱的情况也无法避免。现在朝廷却让宦官掌握,大臣根本不知道国库的收支情况。朝政的腐坏,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了。臣恳请陛下将国家的财赋搬出内库,交还主管部门。”
“那宫中的用度怎么办呢?”德宗犹豫了片刻,问道。
“先估算好宫中每年的开销,再一分不少地划拨进内库。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治理财政。”杨炎早有准备。
德宗欣然同意,当日颁下诏书:“把国家的财赋收入交还给左藏,每年从中挑选出三五千匹精良的布帛,敬献内库,作为宫廷的花销。”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又想改革国家征收赋税的制度。唐朝建立以来一直实施租庸调法[4]。有田地便要交租,即“租”;有人丁便要为国家服劳役,为“庸”;有户口便要缴纳绢、绵、麻等物,叫作“调”。一开始,这种轻徭薄赋的制度确实利国利民。然而到了武周时期,地主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安史之乱后户籍又遭到破坏,加上战事四起,到处征收赋税,农民苦不堪言,纷纷逃亡,租庸调法便无法继续执行。
杨炎建议,先估算出国家每年的开支,以此为基础向百姓征税。住户不论是本地土著还是外来客,均按居住地登记,再依据人丁、财产划分等级,制定相应的税额,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这就是经济史上著名的“两税法”。德宗采纳了这个建议,颁布实施该法。从此,国家财权才由朝廷掌握。
杨炎一上任就干了两件漂亮的大事,德宗对他十分倚重。恰逢崔祐甫病重,不能管事,另一位宰相乔琳也因为碌碌无为而遭到罢免,杨炎便独掌相权。
有了名望、地位之后,杨炎还想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快意恩仇。“恩”,是元载的知遇之恩,元载已死,无处报恩,只能竭力报“仇”。而这个“仇”,则落到了当年元载一案的主审官——刘晏[5]的头上。
刘晏小时候就很聪明,号称神童。他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做事懂变通,处理问题总是能曲尽其妙,代宗很欣赏他,让他掌管财务工作,前后达二十年之久。任职期间,刘晏在盐政、漕运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绩斐然。在他任职初期,财赋每年收入不过四百万缗,到他任职后期,每年达一千余万缗。
撇开要为元载报仇的理由,刘晏杰出的理财能力,极大威胁到杨炎的相位,必须除掉。杨炎在心里盘算一番之后,开始在德宗面前说刘晏的坏话。一开始,德宗没有理会,可听多了,心里不免有了疙瘩,就免了刘晏的官,贬他到忠州[6]。
这不是杨炎想要的结果,他又授意心腹、荆南节度使庾准上奏德宗:“刘晏贬官后大发牢骚,暗中联合藩镇,准备起兵对抗朝廷。”
“真有此事?”德宗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就指着奏书,问杨炎。
“庾准是刘晏的上司,对他了如指掌,奏书上说的句句属实。”杨炎赌咒发誓。德宗信以为真,马上派宦官前往忠州杀死了刘晏。
天下人都认为刘晏死得冤枉,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最先跳出来,上表质问朝廷:“刘晏到底犯了什么罪?请朝廷严查,一定要揪出幕后凶手!”
做贼心虚的杨炎只得派遣多名心腹分别到各道去,名义上是安抚地方,实际上是让他们暗中向节度使诉苦:“刘晏的死,全都是皇上的意思!”
堂堂天子竟然成了替罪羊?德宗火冒三丈,产生了诛杀杨炎的念头。不过,德宗正准备讨伐多次抗旨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就没有立即对杨炎动手,而是提拔卢杞为宰相,以制衡杨炎。
卢杞出身名门,祖父是玄宗朝的名相卢怀慎,清廉自守,父亲卢奕官拜御史中丞,当年安禄山攻陷东都,官员争相逃散,只有他坚守洛阳,最后为国殉难。虽然家境优越,奈何卢杞长得既矮小又丑陋,面色蓝如鬼魅,令人望而生畏。杨炎打心眼里不想见到他,常常假托有病,避免跟他在政事堂一起吃饭。卢杞为此怀恨在心,准备报复。
这天,德宗召集众臣,商议派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讨伐梁崇义一事。杨炎规劝道:“李希烈这个人凶狠暴戾,六亲不认,一旦他平定了梁崇义,以后就不好控制了!”德宗不听。杨炎坚持己见,并再三争论,德宗对他愈加厌恶,执意派李希烈出兵。
由于连日降雨,李希烈的部队无法如期推进,德宗很生气。卢杞就悄悄地对德宗说:“李希烈之所以拖拖拉拉,是因为心里恨杨炎。依臣之见,不如暂时免除杨炎的相职,让李希烈高兴,等平定梁崇义之后,再起用杨炎。”德宗当即照办。
没过多久,卢杞又向德宗进谗言:“杨炎在有帝王之气的曲江修建家庙,摆明了想谋反呀!”德宗大怒,发配杨炎到最偏远荒僻的州郡——崖州[7]。
这年冬天,杨炎动身前往崖州,经过鬼门关[8]时,他见前路崎岖,人迹罕至,便绝望地写下一首《流崖州至鬼门关作》:“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诗刚写完,德宗派来杀他的使者就到了。
成语学习 曲尽其妙
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而又充分地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造 句: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以“橙黄橘绿”比喻人生的收获期,真是意蕴深刻,曲尽其妙。
近义词:出神入化、跃然纸上
反义词:直来直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