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HK$
132.2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HK$
88.5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2019年度“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学科建设—电影学”项目最终成果之一。
|
內容簡介: |
《时代与形象: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2020届硕士论文集》收录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2020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之所以结集出版,一是尝试以其研究课题和内容为电影理论研究专业师生时下的关注视野和兴趣热点做出某种标识;二是希冀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体现出的研究角度能够增进有兴趣者对中外电影从产业到创作,再到接受多维度的理解和历史认知。
|
關於作者: |
贺红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电影学系系主任,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访问学者。
李彬,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电影学系副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
目錄:
|
泛教育化视角下“十七年”电影教育研究
香港早期电影教育研究(1897-1945)
美国主体与苏联“他者”形象塑造
——“冷战思维”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历史渗透
黑色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的重塑
——好莱坞的模式与好莱坞之外的发展
电影中的人物动作叙事研究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本文集收录的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2020 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
文。之所以结集出版,一是尝试以其研究课题和内容为电影理论研究专业 师生时下的关注视野和兴趣热点做出某种标识 ;二是希冀所涉及的研究对 象和体现出的研究角度能够增进有兴趣者对中外电影从产业到创作,再到 接受多维度的理解和历史认知。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历程,在这历史进程中,中国的 电影创作早已经蔚为大观,电影的艺术形式、类型美学、影迷文化以及产 业和科技的发展,都已经成为青年学子们研究的高光热点。相比之下,电 影教育的研究则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尤其在史论研究中,电影教育始终处 在较为边缘的位置。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电影教育的脉络一直存在,作为一条暗线贯穿 着历史进程。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某些时间段,甚至成为电影发展的 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与促进着这些地域电影的创作生成。何东煜、王法 严等同学,对中国电影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从电影教育的维度,选择 了中国电影中较有代表性的时间段作为研究对象,彰显着年轻学子的新锐 学术观点与对电影史的责任感。
何东煜同学选取了 1897 年至 1945 年香港的电影教育作为研究对象。 这一时间段,香港涌现了电影教育的诸多观念、事件、实践,清晰地贯穿 着“电影教育”的线索。香港影人对电影专业(职业)教育的重视与香港
电影产业的发展始终密切关联。艺员养成所的表演人才教育到专业细化的编剧人才教育尝试,背后是香港电影深刻的市场商品属性——为影业发展 而培养专业人才,这一逻辑长久地作用、影响着香港电影、香港电影教育 至今的发展。从传统单一的师徒制专业教学方式到精细、系统的美国电影 教育经验的涉入,这些历史都与现实产生对话,启发着今天的电影教育, 依旧需要中西交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而为我所用。从香港电影清洁运 动的发起,到“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香港中国电影笔会”等电 影教育性质的组织成立,都让人思考和重视电影教育化改造的社会意义和 现实困境。始自《华字日报》最初刊载讨论“儿童与电影教育关系”的短 文,到《银光》杂志上成规模刊登的相关电影教育主题的文章,香港的报 纸、杂志为“电影教育”在电影本身外又开辟出观念传播和思想争鸣的诸 多平台,传递着可贵的媒介之声,同时更丰富着香港早期电影理论与批评 的建设与成长。创作方面,从最早的故事片《庄子试妻》《胭脂》及北伐 纪录片摄制,到战前主流故事片类型——社会教育片、战时主流故事片类 型——抗战爱国电影的高产,其背后是香港电影人“电影即教育”一派观 念的传承与弘扬。初期道德规劝、伦理教化的公民启蒙到后期唤醒民众的 家国意识、民族身份,这是香港早期电影人的行业自觉与担当,更是香港 影界自诞生就客观存在的优秀传统——电影是教育大众的有力武器,电影 应该负起社会教育的现实责任。1897 年至 1945 年的香港电影教育,无论 观念还是实践都有着蓬勃的发展,在完善中国电影教育史和研究香港电影 教育发展两个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它与同时期的内地电影教育 相关联呼应,参与建构中国电影教育史的完整框架 ;更与从 1945 年至今 香港电影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为香港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催 化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法严同学聚焦中国电影教育,选择极有时代特色的“十七年”期 间。这一时段的电影教育,在观念上承袭了近代以来大众文艺泛教育化的 思潮,在学习苏联电影教育观、融合党的教育观和文艺观的基础上,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以文教宣一体化为特征的泛教育化电影教育观。在这样一种 电影教育观的影响下,“十七年”学校电影教育方面,积极迎合教育现代 化的潮流,促进电影人才培养由经验化向正规化转变,同时在一定程度 上,贯彻了人民化、大众化的教育精神,以抵消苏联精英式教育的弊端, 但是由于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包含的宣教系统与技艺传承之间的矛盾,也为
学校电影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障碍和挫折。最重要的是,“十七年”电影的教育性方面,在电影学院和经过教育化改造的电影生产发行放 映体系的保证下,于各类政治、社会、文化等宣传教育活动中,电影都起 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十七年”电影的教育性体现出了社会 主义国家独有的特点,并以跨类型、跨片种、跨国别的姿态,显示出教育 性的一致性。全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描绘出电影教育思想、学校电影教 育和电影教育性三个广义电影教育内涵的不同侧面。作为广义电影教育研 究的一次尝试,王法严同学的论文为读者勾勒出了关于“十七年”电影教年”电影的教育性方面,在电影学院和经过教育化改造的电影生产发行放 映体系的保证下,于各类政治、社会、文化等宣传教育活动中,电影都起 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十七年”电影的教育性体现出了社会 主义国家独有的特点,并以跨类型、跨片种、跨国别的姿态,显示出教育 性的一致性。全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描绘出电影教育思想、学校电影教 育和电影教育性三个广义电影教育内涵的不同侧面。作为广义电影教育研 究的一次尝试,王法严同学的论文为读者勾勒出了关于“十七年”电影教 育较为全面的景观。
总体上来说,两位同学对于中国特殊时间段的电影教育的热切关注和 深入分析,在努力带领我们重返历史现场、以新的视角审视中国电影史。 相信本书的出版,也能试图为重写电影史,以及思考中国电影发展的内在 动力等问题,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本文集收录的另外三篇论文属于电影本体论维度上常规化,同时也 是比较核心性的形象研究系列。一篇对美国电影如何在“冷战思维”影 响下把苏联塑造成为价值观的对立面和戏剧冲突的支撑点进行分析,阐 发出好莱坞在道德表达上的某些时代特征(柳亚群);另一篇对好莱坞黑 色电影中的男性形象集群加以鉴别,阐明其与相关理论观念的联系,同 时更进一步,跨越时代和文化,与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相似源流表现加以 互鉴(赵楚靖);第三篇则立足于分析中外电影的实践经验,尝试对动作 叙事的理论内涵及其强化人物形象的实践意义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阐发(孙旭东)。。
在指导和评审这些论文的时候,导师和专家们都清楚地看到,学生 们所选取的课题和研究成效尚不能说具有思想的前沿性和足够的学术深 度,在研究方法上也不能说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创新意义。毕竟对电影的 理论研究在任何时期都是学界的热门,对中外电影关注与借鉴的热情在 学生中也一直都未曾消退过。研究著述与探索尝试称得上是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在学识与经验尚且相对局限的求学阶段,超越他人的洞见与 开创都还属于对这些学生未来的预期。有兴趣、有投入、有坚持的“现 在进行时”,这已经是值得肯定、值得欣慰的了。我们也希望有兴趣的读 者能够在本书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学生们的那种真诚付出和对成功的热望,再次体验探索求真路途上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获得论文以内和 论文以外的启发。
为方便读者阅读,上述论文在编入本文集时对格式进行了适当调整, 删去了一些学位论文格式方面的规定性内容。特此说明。
贺红英 李 彬
2022 年 6 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