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HK$
143.4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HK$
221.8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全景式阐释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
在全球变局中把握产业强国建设新机遇
读懂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逻辑
|
內容簡介: |
纵观大势,中国产业发展仍将拥有战略机遇,但也面临短期性问题与长期性问题叠加、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交织、外部风险与不确定性增加的重大挑战。本书在研判中国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基础、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数智经济、物流业、健康产业、生物产业、应急产业、地区产业等方面深入分析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战略,并就产业政策的演变与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对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给出集中建议。
|
關於作者: |
魏际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社会政策、发展战略研究,参与了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运输、物流、数字经济、健康、能源、应急、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发展等领域100余项课题研究,多份报告得到中央领导批示,3次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
目錄:
|
目录
序 产业强国建设的内涵、战略与政策/001
上篇 战略篇
第1章中国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003
1.1新产业革命与全球产业变局/003
1.2解码中国的新产业革命/009第2章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018
2.1产业发展战略的高质量/019
2.2产业发展过程的高质量/020
中篇 产业篇
第3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029
3.1促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029
3.2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033第4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039
4.1提升制造业质量/039
4.2加强工匠精神与工匠队伍建设/048
4.3重视工业设计发展/055
4.4重视工业技术改造/060
4.5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072第5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078
5.1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078
5.2保障重点产业供应链安全/082
5.3构建强大制造业供应链体系/096
5.4完善现代流通体系/102
5.5制定国家供应链战略/106第6章推动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123
6.1保持第五代通信网络全球领先/123
6.2加快推动新一代计算产业发展/127
6.3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根技术发展/131
6.4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139
6.5稳妥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146第7章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150
7.1把握物流业发展大势/150
7.2构建强大国家物流系统/167
7.3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176
7.4推进物流现代化/182
7.5推动物流平台规范健康持续发展/189第8章推动健康产业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198
8.1经济社会统筹的国家医药发展战略/198
8.2加快推动原料药产业升级/211
8.3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215
8.4加快推动生物产业发展/228第9章推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240
9.1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40
9.2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252
9.3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257第10章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266
10.1推动河北产业结构优化/266
10.2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273
10.3推动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80
10.4构建良好的地区产业生态/289
下篇 政策篇
第11章中国产业政策的演变与经验/301
11.1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的演变/301
11.2中国产业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328第12章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方向/332
12.1产业政策属性与各国实践/332
12.2新形势对中国产业政策提出新要求/333
12.3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思路/338
12.4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341
12.5健全产业强国政策体系/344
12.6形成有利于产业强国建设的高标准市场体系/357后记 /364
|
內容試閱:
|
序
产业强国建设的内涵、战略与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21世纪风雷激荡、大潮滚涌,竞争与变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些竞争激烈万分,有些变革冲击尤剧。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唯有强者,才能顺应潮流,引领变革、超越竞争,不断革故鼎新,立于不败之地。
0.1产业强国的内涵与逻辑
何谓“强”?维度不同,认识不同。《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四书集注》亦云:“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表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均要效法于天,自强不息。《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墨子》言:“志不强者智不达。”《商君书》云:“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这些都表明强的内涵不但在于力量的外观外比,更外延至意志与思想的内视内省,意志坚定是强的重要特性。《道德经》常论及“强”“弱”之关联,如“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见小曰明,守弱曰强”。《淮南子》也有“弱而能强,柔而能刚”的相似观点。表明包容、顺势的重要性,柔弱中隐含着潜在的刚强,柔弱不是弱小、真弱,而是一种能够容强、避强、化强、胜强的智慧方式,“强”“弱”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转化、相生相克的。《中庸》谓:“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表明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状况,意志始终坚守中正之道,就能体现出强的性质。《孙子兵法》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在战争、竞争中先“知”而后“行”,了解事态、人我之全貌,继而采取正确的行动来达到“强”的目的。《孙子兵法》还谈到,“强弱,形也”,表明强弱是实力与形势的对比。《淮南子》曰:“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表明得人心是事业强大的关键。《道德经》言:“知其雄,守其雌。”《孙子兵法》亦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说明强者没有致命的弱点,或能防守住其弱项,即守住安全的底线。从上述各家论断可知,不能在狭义、片面、静止、术的层面去理解“强”,而要从广博、全面、动态、道的层面去领悟“强”。“强”是(有形与无形)力量、意志、韧性、智慧、境界、格局、关系等多方面综合的体现。
基于上述对“强”的认识,强国可以理解为那些兼具硬实力、软实力、韧性能力的国家。产业强国的内涵可概括为: 其重要、关键、核心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领先的硬实力、软实力、韧性能力。其中,硬实力包括制造能力、科技能力、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软实力包括思想力、知识力、影响力、规则制定能力等;韧性能力包括抗冲击能力、抗风险能力、快速恢复能力等。
产业如何变强?产业形形种种、千行百业,不同产业属性不同、定位不同、变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不同。不同类型的产业变强,无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中长期系统工程。因此制定正确的战略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智慧之光照亮产业前进的方向。具体而言,五个方面对产业强国建设影响深远,即“见性、因势、循道、厚德、得法”。
(1) “见性”。产业发展首要的任务是认识自身,明晰产业的本质属性,清楚产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农业有农业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制造业有制造业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商业有商业的本质属性与价值,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信息、能源、医药卫生等各行业亦然。“见性”就是明白“我是谁、我为谁、我与谁,从哪来,往哪去”。千行百业,各具特征,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各尽其用。例如,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业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制造业是通过原材料、中间品的加工处理提供实体产品的行业,涉及原材料、中间品的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上市流通、售后服务等环节;交通运输则是提供空间位移这一无形产品的服务行业,涉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服务等共同协作。“见性”就是要清晰行业的属性、功能、结构与总体,深刻理解行业的内涵、外延与特征,从而知产业的本质。不偏离本性,才能定位正确,不失根本,坚守发展的初心与宗旨使命。一个产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有别于另一个产业的本质属性与技术经济特征,也决定了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产业来自社会、归于社会,这种属性决定了其是为大众提供所需的产品与服务,为民众之幸福提供支撑,即不仅考虑“利”,也要考虑“义”。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互促共生,这是体现产业的自然观、天地观。“鱼不可脱于渊”,鱼脱离水而去陆地生存,其结果可想而知。现实中,不能正确认识产业自身,偏离本性,定位不准、格局狭小的现象比比皆是。若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终不可得。
(2) “因势”。产业发展不仅要认识自身,还要认识现实、认识世界,把握“时势、位势、态势、趋势”,清楚产业处于生命周期什么时段,面临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处于什么地位,面对什么样的竞争态势,未来发展可能的趋势等。识时务者,观天下大势,必审时度势,识势通变,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识势者更进一步谋势、用势乃至造势,为产业发展主动助推有利环境。不同产业的起点、基础、禀赋、实力、潜力不同,所处的时代形势、地域空间、问题症结、机遇挑战各异,因此产业发展需要因时因地因势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如何全面认识变化及变化中的利与害,如何在变局中趋利避害、平衡好安全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是因势的核心内容。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某一国的发展理论或经验,机械地受理论与经验的局限与束缚。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产业发展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标准。例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国外的工业化理论等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简单地运用于中国的发展实践,就会犯刻舟求剑、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国产业的发展要因自己独特国情与时代背景这个“势”,走中国式的产业发展道路。
(3) “循道”。产业发展要遵循产业之道。“色类自有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产业形形种种,各有其性,各行其道。产业发展之道,意味着产业需要遵循发展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走合乎规律的道路。充分认识和运用供需规律、竞争规律、生命周期规律、变化规律、创新规律,以及事物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规律,知本末、终始、先后、动静、虚实之理。产业发展战略制定要“抱一为天下式”,有全局观、整体观、系统观,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兼收并蓄、系统辩证,尽可能洞悉一切,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利益相关主体、上中下游、有利不利、机遇挑战、短期长期、直接间接、国内国际等因素。产业发展战略制定需进行成本效益计算,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国家在谋划产业发展时,不仅要寻求某一产业发展,更要从经济体系视角,促进不同产业之间协同,实现各类产业发展的总体。不仅考虑本国产业发展,也关注他国产业发展,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放、有序运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