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性、股市与兴衰周期
》
售價:HK$
72.6
《
来自苏格兰的帝师:庄士敦爵士的生平与时代(1874—1938)
》
售價:HK$
96.8
《
海德格尔文集:宗教生活现象学
》
售價:HK$
151.8
《
案析口腔黏膜病学(第3版)
》
售價:HK$
391.6
《
光年
》
售價:HK$
79.2
《
面向2035特种加工技术路线图
》
售價:HK$
96.8
《
不可能的戏剧:洛尔迦先锋戏剧三种
》
售價:HK$
60.5
《
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73.8
編輯推薦:
《科学研究的艺术》是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因作者所研究领域的关系,本书首先是为即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业已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乃至有经验的科学家所写,但其中所涉内容适合任何专业的青年读者,尤其是即将开始专业学习、研究,甚而初入职的青年人阅读。因为,作者所分享的是其在研究工作中为宝贵的思维、学习等等方面的经验总结。细细体味,定然受益良多,加之作者严谨的治学,该书值得一读再读。
內容簡介:
《科学研究的艺术》本书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与思维技巧方面综合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分析了在科学上做出新发现的方法,总结了科学研究中有益而又有趣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可供各种学科参考的指导原则与思维技巧。本书的对象首先是即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但对于业已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乃至有经验的科学家,也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威廉·I·B·贝弗里奇(1908—2006),澳大利亚微生物学家和动物病理学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顾问。他早发了现猪流感和20世纪初西班牙大流感二者之间的联系。 2006年,其著作《科学研究的艺术》《发现的种子:〈科学研究的艺术〉续篇》荣登“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100本书”之列。
陈捷:美国电气电子学工程学会 (IEEE) 终身院士。主要著作有:《雷达成像与信号分析时频变换》(Time-Frequency Transforms for Radar Imaging and Signal Analysis),《雷达中的微多普勒效应》(The Micro-Doppler Effect in Radar)等。
目錄 :
序言(版) 01
序言(第二版) 05
序言(第三版) 07
章 准备工作
学习 001
着手研究问题 010
小结 014
第二章 实验
生物学实验 015
实验的部署与评估 021
给人错误印象的实验 025
小结 028
第三章 机遇
实例 029
机遇在新发现中的作用 035
认出机遇的机会 038
利用机会 041
小结 046
第四章 假说
实例 047
假说在研究中的运用 053
运用假说须知 055
小结 059
第五章 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 061
虚假的线索 067
好奇心激发思考 071
讨论激励思想 073
受条件限制的思考 075
小结 077
第六章 直觉
定义与实例 079
直觉的心理学 085
探索与捕获直觉的方法 089
科学鉴赏力 092
小结 093
第七章 推理
推理的限度与危险 095
在研究中运用推理的注意事项 100
推理在研究中的作用 106
小结 110
第八章 观察
实例 111
观察中的某些一般原则 113
科学的观察 118
小结 121
第九章 困难
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 123
与新发现的对立 129
解释的谬误 133
小结 138
第十章 战略和战术
研究工作的计划和组织 139
不同类型的研究 144
科学研究中的移植法 147
战术 149
小结 157
第十一章 科学家
研究工作要求的性格 159
鼓励和报酬 162
科学研究的道德观 165
各种类型的科学头脑 169
科学家的生活 173
小结 182
附录: 机遇在新发现中起作用的其他实例 183
参考文献 193
书中引证的著名学者索引 201
译者后记 219
內容試閱 :
再版前言
《科学研究的艺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我与此书结缘于五十二年前刚进中科院做研究生之时,导师郭永怀先生推荐阅读这本书。我借来原著,反复研读,获益匪浅;1979年5月在上海出席学术会议期间觅得陈捷学长的中译本,如获至宝,从此形影相随,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如今它已破破烂烂,其貌不扬,它的主人却依旧敝帚自珍,爱不释手,而且时读时新,每翻阅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其中的警言妙句已牢记在心,不断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为本人指点迷津。我的一位学有所成的朋友说过:“人这一辈子应该熟读几本书。”诚哉斯言!这里要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为了让大家了解此书的概貌,照录《科学研究的艺术》1979年译本的内容简介:
本书从科学研究的实践与思维技巧方面综合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分析了在科学上做出新发现的方法,总结了科学研究中有益而有趣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可供各种学科参考的指导原则与思维技巧。
书中选用的素材简明易懂,语言生动活泼。
本书的对象首先是即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生,但对于业已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乃至有经验的科学家,也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中列举的实例,大多属于生物学和医学范畴。然而,大部分内容对于其他学科的读者仍适用。
我们不妨对原书书名中的“art”做一番解读。英语中的“art”的含义比汉语中的“艺术”要广,也含有“a skilful method of doing something, esp. something difficult”之意,在这一层面上也可译作“技巧、巧妙方法”(见《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因此,本书书名也可译成《科学研究的技巧》,但“技巧”的“含金量”还是偏低,所以我们不妨广义地理解“艺术”这个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方法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问世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6年,三联书店曾就“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100本书”做过一番调查,《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名列其中。
下面简略描述此书的特点。
1.面向学子 语重心长
作者W·I·B·贝弗里奇是剑桥大学的名教授、澳大利亚裔动物病理学家。他非常关心青年学者的成长,以诲人不倦的态度向青年学子传授科研方法和思维技巧。在原书序言中写道:
人们固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和武装科学家的头脑,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在技术细节上却几乎未加注意。在科学研究的实践和思维技巧亦即艺术方面,尚无一本令人满意的书,把有关知识顺利成章。这种不足促使作者写此书作为研究工作入门的导引。这本书是对这一复杂艰深论题的小小贡献,对象首先是即将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但也希望能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由于我个人的科研经验得自对传染病的研究,所以本书首先是为这一学科的学生而写。但对于实验生物学的其他专业,本书也几乎全部适用,其大部分内容则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
作者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他说:“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旷世稀才不会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工作者多数不是天才,给这些人以若干科研方法的指点,较之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经验事倍功半地去摸索,应有助于他们早出成果……人们普遍认为:多数人的创造能力很早就开始衰退。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假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这些话对我们这些涉足于科研的学人而言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书,视之为指路明灯。
另外,在一般的科学方法论的论著中,很少谈及科研工作的准备,为了满足初涉科研的青年学子的需要,作者在章中,用了很大篇幅讲了准备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提及批判地阅读、广泛阅读、学会略读、注意写作技巧、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正确选题等等,这些内容对青年学子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高屋建瓴 言简意赅
正因为本书以即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为主要读者,讲述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全书采用归纳法的思路来演绎,尽力避免空洞说教。作者苦心孤诣地搜罗了大量实例,来说明一些深,奥的道理。例如,为了说明科研中如何发现和利用不期而遇的机会,在关于“机遇”的一章里,他开宗明义地列举了10个生动的例子,接着细致分析了如何“认出机遇”和“利用机会”,给出一些一般原则。他还嫌不过瘾,在附录里补述了另外19个例子,说明机遇在新发现中所起的作用。读了这些内容,读者不能不心悦诚服地承认作者所引述的生物学家尼科尔的话:“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贝弗里奇的高明之处在于:善于利用一些浅显的实例来阐明科学研究中的若干指导原则,而非停留于那些有趣的例子的陈述。在每一章的结尾,他都给出了一个画龙点睛的提要。比方说,在讲“机遇”的那一章的提要中说:“新知识常常起源于研究过程中某种意外的观察或机遇现象。这一因素在新发现中的重要意义应得到充分的认识;研究人员应该有意识地去利用它。积极、勤勉,尝试新步骤的研究人员遇到这种机会的次数更多。要能解释线索,并认识其可能的重要意义,就需要有不受固定观念束缚的知识,要有想象力、科学鉴赏力以及对一切未经解释的观察现象进行思考的习惯。”由于前面做了种种感性描述,读者会自然地接受这些观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时,作者还为后面有关“想象力”、“观察”等章节做了铺垫。
重视实践 强调磨练
作为一位颇有造诣的生物学家,贝弗里奇特别强调“实践出真知”,不仅辟出两章专讲实验和观察,而且强调实践检验的思路贯穿全书。书中详述了实验、观察的目的,实验的计划、部署和评估,而且根据前人的经验,阐述如何避免在实验和观察中犯错误,强调了实验和观察结果的可再现性、观察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并提供了具体技巧和思路。
在关于“困难”这一章中,作者讲述了科研中出现困难的缘由,强调要知难而进,通过自己的不屈不挠的实践,战胜习惯势力的偏见。对于初涉科研的青年人来说,培养这样的素质极其重要。
关注谋略 看重素质
在铺陈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巧后,作者用两章篇幅阐明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和科学家的特质。这在一般的方法论书籍中也不多见。第十章中,作者对科学研究的计划和组织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特别主张,科研工作的组织由科研人员自己做主,反对外来干预。该章的提要中说:“战术好由从事研究的工作人员制定。研究人员还应有权参加战略规划的制订。但是在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指导人员,或是熟悉该工作的科学家的技术委员会,都能经常对研究工作有所帮助。人们只能计划科学研究,而不能计划新发现……科学研究的一般战略是:研究时有具体的目标,但同时保持警觉,注意发现并捕捉意外的时机。”
后一章的内容对青年读者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性,其中综述了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特质、性格和道德观,讲述了他们应该如何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创造,特别引述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巴甫洛夫的一些论断,颇为启人心智。全书以这样的话语作为结束语:“从事科学研究确实能使人心满意足,因为科学的理想赋予生命以意义。”
根据笔者多年研读的体会,提出如下关于如何阅读此书的建议:
首先,通读全书,领略其主要内容和精神。通读的遍数越多越好。
其次,带着问题阅读相关章节。在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的不同阶段,细读相关章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科研实践。要记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不仅仅是靠阅读这类著作来掌握的,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体会、总结。
以批判的眼光来阅读此书。贝弗里奇说的话并非句句都对,要自己独立思考,尽可能吸收其中的精华;若自己的意见与他相左,不妨提出自己的看法。
1979年的中译本的质量甚高。译文忠实于原著,行文严谨,准确无误。可能当时译者较为年轻,译笔较为拘谨。在三十多年之后,译者有了海外留学、工作和出版英文专著的经历,如今深入细致地修改了原来的中译本,译文质量有进一步提高。鉴于原译本早已绝版,北岳出版社适时地推出该书的再版本,实乃华人学子的一大幸事。
戴世强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