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HK$
107.8
《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售價:HK$
52.8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HK$
96.8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HK$
60.5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HK$
65.8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HK$
316.8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助产人文关怀是以助产人员的关爱之心贯穿于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爱的体验和行为。本书注重助产与人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西方文化的结合,通过助产文化关怀、孕妇人文关怀、产妇人文关怀、孕产妇家庭人文关怀、新生儿人文关怀等方面教授学生掌握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关怀需求、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学会在助产工作中的应用关怀方法,以期培养助产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产人文关怀是以助产人员的关爱之心贯穿于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爱的体验和行为。本书注重助产与人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西方文化的结合,通过助产文化关怀、孕妇人文关怀、产妇人文关怀、孕产妇家庭人文关怀、新生儿人文关怀等方面教授学生掌握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关怀需求、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学会在助产工作中的应用关怀方法,以期培养助产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關於作者: |
何桂娟,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助产学专业负责人,校级助产思政课程团队负责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助产教育专业学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护理学”重点培育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参与制定浙江省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10余项。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文关怀思想的历史溯源/ 1
一、 西方人文关怀思想/ 2
二、 西方助产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实践与传承/ 3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3
四、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助产人文关怀/ 4
第二节 助产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特征/ 6
一、 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 6
二、 助产学的核心概念/ 7
三、 助产人文关怀的特征/ 8
第三节 助产人文关怀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10
一、 榜样启迪法/ 10
二、 审美教育法/ 10
三、 体验反思法/ 10
四、 感悟引导法/ 11
五、 自我期许法/ 11
六、 叙事教育法/ 11
七、 团队活动法/ 11
八、 环境营造法/ 12
第二章 助产学专业的价值体系/ 13
第一节 价值体系/ 13
一、 价值观、价值体系的含义/ 13
二、 社会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14
第二节 助产专业价值体系/ 14
一、 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概念/ 15
二、 助产职业态度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6
三、 助产职业道德的特点、内容及要求/ 16
四、 助产士职业能力的构成/ 18
五、 助产士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及途径/ 21
第三章 助产人文关怀理论与方法/ 25
第一节 助产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25
一、 母性角色塑造论/ 25
二、 躺椅理论/ 26
三、 经典的人文关怀理论/ 28
第二节 助产人文关怀的一般原则/ 32
一、 无条件积极关注/ 32
二、 真诚/ 33
三、 仁爱/ 34
四、 专业/ 35
第三节 助产人文关怀的基本方法/ 36
一、 语言关怀/ 36
二、 类语言关怀/ 37
三、 非语言关怀/ 37
四、 助产人文关怀的测评/ 39
五、 影响助产人文关怀的因素/ 40
第四章 助产文化与关怀实践/ 42
第一节 概述/ 42
一、 文化的含义与结构/ 42
二、 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44
三、 中医文化的指导思想/ 45
第二节 助产文化/ 47
一、 助产文化的含义/ 48
二、 助产文化的特征/ 48
三、 助产文化的功能/ 48
四、 助产文化的内容/ 48
第三节 助产实践中的文化关怀/ 49
一、 文化影响健康生活方式/ 49
二、 文化影响就医行为/ 50
三、 分娩文化影响助产关怀/ 50
四、 助产多元文化关怀实践/ 51
第五章 助产人文社会学修养/ 53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 53
一、 社会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53
二、 助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54
第二节 助产学的社会属性/ 55
一、 助产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55
二、 助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56
三、 助产社会化/ 56
四、 助产实践中的社会角色/ 57
第三节 社会问题与助产/ 58
一、 社会问题的界定/ 58
二、 常见的社会问题概述/ 58
三、 妇幼保健的意义与举措/ 60
四、 助产与社会支持系统/ 60
第四节 助产实践中的社会学修养/ 61
一、 助产实践工作的社会意义/ 61
二、 助产实践中的社会学方法/ 62
第六章 助产人文关怀中的美学修养/ 66
第一节 概述/ 66
一、 美学的定义/ 67
二、 美的本质与特征/ 67
三、 形式美/ 69
四、 美的基本范畴/ 71
五、 美感与审美/ 74
第二节 助产士的专业形象美/ 76
一、 助产士专业形象美的塑造/ 76
二、 助产士的群体形象美/ 78
第三节 助产人文关怀中的审美实践/ 78
一、 助产工作中的美学原则/ 78
二、 助产工作中的审美实践/ 79
第七章 助产人文关怀中的礼仪修养/ 82
第一节 概述/ 82
一、 礼仪的概念/ 82
二、 礼仪的原则/ 83
三、 礼仪的功能/ 83
第二节 助产实践中的工作礼仪/ 85
一、 交接班礼仪/ 85
二、 查房礼仪/ 86
三、 入出院接待礼仪/ 88
四、 操作礼仪/ 89
五、 涉外礼仪/ 90
第八章 助产人际关系/ 92
第一节 概述/ 92
一、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93
二、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94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95
一、 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 95
二、 人际认知理论/ 97
三、 认知形成的心理效应/ 98
四、 人际吸引理论/ 99
第三节 助产人际关系与关怀实践/ 102
一、 助产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102
二、 助产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03
三、 建立良好助产人际关系的意义/ 103
四、 促进助产人际关系的方法/ 104
五、 助产工作中的其他人际关系/ 105
第九章 关怀性沟通/ 108
第一节 关怀性沟通概述/ 108
一、 关怀性沟通的含义/ 108
二、 关怀性沟通的意义及目的/ 109
三、 关怀性沟通的要素/ 109
四、 关怀性沟通与社交性沟通的异同/ 110
第二节 关怀性沟通的技巧/ 110
一、 倾听/ 111
二、 同理与尊重/ 112
三、 鼓励与赞美/ 114
第三节 非暴力沟通/ 115
一、 非暴力沟通的含义/ 115
二、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和过程/ 115
三、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 116
第四节 助产实践中的治疗性沟通/ 116
一、 治疗性沟通的含义/ 116
二、 治疗性沟通的原则/ 116
三、 治疗性沟通的步骤/ 117
第十章 助产操作中的人文关怀/ 119
第一节 关怀式评估/ 119
一、 评估内容/ 119
二、 评估方法/ 120
第二节 关怀式确认/ 121
一、 建立信任关系/ 121
二、 借用冰山模型/ 121
第三节 关怀式操作/ 123
一、 充分告知/ 123
二、 隐私保护/ 123
三、 接纳感受/ 124
四、 感恩信任/ 124
五、 陪伴恐惧/ 124
六、 积极鼓励/ 125
第四节 延续性关怀/ 126
一、 延续性关怀的内容/ 126
二、 延续性关怀的主要措施/ 126
第十一章 孕期关怀实践/ 128
第一节 孕前期关怀/ 128
一、 需求与问题/ 129
二、 关怀实践/ 130
第二节 孕早期关怀/ 132
一、 需求与问题/ 133
二、 关怀实践/ 134
第三节 孕中期关怀/ 137
一、 需求与问题/ 137
二、 关怀实践/ 138
第四节 孕晚期关怀/ 142
一、 需求与问题/ 142
二、 关怀实践/ 143
第十二章 分娩期与产褥期关怀实践/ 148
第一节 临产关怀/ 148
一、 需求与问题/ 149
二、 关怀实践/ 149
第二节 自然分娩中的助产关怀/ 149
一、 需求和问题/ 149
二、 关怀实践/ 151
第三节 产褥期关怀/ 160
一、 需求与问题/ 160
二、 关怀实践/ 161
第十三章 孕产妇家庭关怀/ 165
第一节 配偶关怀/ 166
一、 影响配偶关怀的因素/ 166
二、 孕产妇对配偶关怀的需求/ 167
三、 配偶关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68
四、 促进配偶关怀的方法/ 169
第二节 长辈关怀/ 171
一、 长辈关怀的意义/ 171
二、 影响长辈关怀的因素/ 171
三、 孕产妇对长辈关怀的需求/ 171
四、 长辈关怀中存在的问题/ 172
五、 促进长辈关怀的方法/ 172
第十四章 宫内胎儿关怀与新生儿关怀/ 175
第一节 宫内胎儿关怀/ 175
一、 胎儿的关怀需求/ 176
二、 宫内胎儿的关怀实践/ 178
第二节 新生儿关怀/ 182
一、 新生儿的需求与关怀/ 183
二、 患病新生儿的需求与关怀/ 188
第十五章 特殊孕产妇关怀/ 193
第一节 青少年孕产妇关怀/ 193
一、 青少年孕产妇的关怀需求/ 193
二、 青少年孕产妇的关怀实践/ 196
第二节 高龄孕产妇关怀/ 198
一、 高龄孕产妇的关怀需求/ 198
二、 高龄孕产妇的关怀实践/ 200
第三节 特殊孕产妇关怀/ 200
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关怀实践/ 201
二、 妊娠期高血糖孕产妇的关怀实践/ 203
三、 产后出血产妇的关怀实践/ 205
四、 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关怀实践/ 206
五、 体外受孕妇女的关怀实践/ 207
六、 传染病孕产妇的关怀实践/ 208
主要参考文献/ 213
|
內容試閱:
|
助产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分娩和产褥全过程,传播正确助产服务理念和传授助产实践技能的学科。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助产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文关怀能力构成了助产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也是助产士承担健康所系和性命相托神圣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强化助产专业人文教育责任重大。
本教材创新性地将人文与助产融合渗透,从人文关怀的发展历史、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助产人文关怀的内涵特征到孕产妇围产期的关怀实践,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基本涵盖了助产人员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要素,突出了助产人文性的特点,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期望通过课程的设计,将关怀照护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引导学生提高关怀素养,培养关怀人格,将关怀内化为生活态度,进而对服务对象展现关怀照护。
本教材共15 章。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关怀思想的历史溯源,助产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特征;助产学专业的价值体系;助产人文关怀理论与方法;助产文化与关怀实践;助产人文社会学修养;助产人文关怀中的美学修养;助产人文关怀中的礼仪修养;助产人际关系;关怀性沟通;助产操作中的人文关怀;孕期关怀实践;分娩期与产褥期关怀实践;孕产妇家庭关怀;宫内胎儿关怀与新生儿关怀;特殊孕产妇关怀等。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教材结构注重助产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问题与讨论,在正文中穿插了知识拓展、心灵驿站,于章后附学习小结,重视体验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本教材既注重显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也注重隐性的价值引领和道德塑造,是课程思政的一次探索。
本教材不仅作为助产学、护理学以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也可为生育期的青年普及孕产关怀知识,为其将来经历美好的分娩体验打下基础。
本教材编写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助产护理教师和资深临床助产专家组成,在编写任务分配中注重编者专业特长,校院结合,优势互补。在此,向为本教材付出辛勤劳动的编委们表示衷心感谢!期盼本教材的出版,能唤起学习者心中的关怀特质,助力助产专业的发展。
何桂娟
2023 年1 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