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当前,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等基础性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本书以法治视角探讨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问题,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模式,认为未来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应当向绩效审计的方向发展,应更加关注制度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强化对政府在公共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从深层次解决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此外,本书也尝试从公共工程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回答如何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兰玲,工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监察审计学院(商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具有多年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审计的实践与教学经验,主要从事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编教材《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建筑工程计价与管理》《建设工程审计与案例》。
|
目錄:
|
目 录
章 绪 言
第二章 公共工程与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节 公共工程
第二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第三章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需求与实践
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需求
第二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实践
第四章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法治建设
节 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法治视角下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工程审计
第五章 典型国家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节 美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第二节 德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第三节 法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
第四节 典型国家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启示
第六章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法治问题
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的内涵
第二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研究回顾
第三节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困境
第七章 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的完善
节 基于受托责任确定审计对象
第二节 完善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以法治视角探讨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问题。笔者对近年来与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有关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等基础性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没有达成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建设了大量以基础设施工程为代表的公共工程,公共工程国家审计在我国无疑存在迫切的现实需求,事实上审计机关也开展了大量公共工程审计工作,但法律法规对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基础性问题缺乏明确指引,使得这项工作在实践中力有不逮。具体反映在司法案件中,国家审计的强制性特征被弱化,国家审计结论是否能够作为工程结算依据,需要建设工程合同主体在合同中以自愿的方式加以约定。这显然有悖于国家审计监督的法定性和强制性,也使审计工作在某些时候很难发挥现实作用,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为回答这个问题,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国家审计制度以来有关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发现对公共工程国家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等的规定经历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过程。例如,对审计对象的规定,从国家审计只审计基本建设单位,发展到较为强势地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也作为被审计单位,再到国家审计逐步退让到只能将建设单位作为被审计单位,这是公共工程国家审计在法治建设上的完善,还是因基础性问题缺乏研究而形成的无奈局面?
为此,笔者对国际上典型国家的公共工程国家审计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国家由于审计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权限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侧重于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审计对象更多的是履行公共工程建设管理责任的政府部门,这给当前还在专注于公共工程结算和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工作者带来这样的启示:未来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应当向绩效审计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制度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强化对政府在公共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从深层次解决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对投资审计提出的“三个转变”相一致。此外,本书也尝试从公共工程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回答如何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问题。
本书的完成经历了比预想更加艰难的过程,这不仅在于需要查阅大量文献,以及本人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缺乏充分积累,更在于写作中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想借本书告诉读者什么?本书的内容有什么价值?完稿掩卷之时,前一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后一个问题至此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说本书可以给关注我国公共工程国家审计法治建设的同人提供一些参考。虽然备感吃力,但能够完成这样一部书稿,与我28年的工作经历也有一定关系,这些经历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工程建设管理,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审计和经济法教学,对研究主题也许有一定基础,但远未达到形成一部有足够分量的专著所需的积累。因此,这本书的研究结论和价值就显得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存在不当的观点和认识,这些将留给感兴趣的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能够与读者见面,得益于当前良好的研究环境,西南政法大学积极倡导审计与法治的融合研究,是促成本书完成的重要的因素。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审计学会孙宝厚会长的悉心指导,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郑国洪教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本书的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使书稿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此一并郑重感谢!此外,感谢家人,特别是在美国读书的马赛,他们对书中文献的查找与核实提供了诸多帮助!再次感谢对本书给予帮助的同事和朋友,谢谢大家!
兰玲
2022年8月15日于重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