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HK$
65.8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HK$
85.8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少年国学课,名师讲语文
赏析历代文豪的传世佳作,感受古诗经典的情感智慧
击破古文学习屏障,强化语文学习根基
打牢古文基础,轻松学语文
★ 语文名师袁勇联手绘画名家王晓鹏重磅打造,带你赏析中小学生古诗词名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辞海》编委骆玉明作序推荐
★ 古诗词在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语文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学生建立对古诗词的兴趣,不能全凭自己摸索,而是需要引导。引导人知识体系是否健全、思维是否通透,趣味是否高雅,都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 作者袁勇既是学养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者,又具有丰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擅长启发式讲解,调动丰富的背景资料,向我们层层展开诗中动人的景象,让读诗真正成为精神的遨游
★《古诗里的中国情感》精选中小学课本中应知应会的20首古诗词名篇,结合语文教学和学习核心素养要求,精妙分析传世名篇的写作背景、主题、意象、写法,精讲诗词史上18位大文豪的跌宕人生,精心挖掘诗歌内涵,展现诗歌丰富层次,探求中国人优美、崇高、诗意的生活方式
|
內容簡介: |
《古诗里的中国情感》是一部引导少年读懂并爱上中国古诗的书。 作者袁勇既是一位传统文化学者,也是河南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更是孩子们眼中博学多才、风趣幽默的袁老师。 作者毕业于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他有学识,好读书,做过编辑,也教过孩子,所以他写的书,会根据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有趣的表达方式。 《古诗里的中国情感》集合了袁勇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古诗时积累的知识和感悟。每一个篇章,都经历了作者的精心撰写和反复打磨,在课堂上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认可。 书中精选中小学课本中应知应会的二十首古诗词名篇,通过对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意象、写法等的精妙分析,探求了中国人崇高、优美、诗意的情感方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带给我们怎样的心灵启迪?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为什么要写到“朝雨”和“柳色”,又为何一再劝朋友“更尽一杯酒”?送别时,汪伦靠什么打动了李白,让“诗仙”为他写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 得失荣辱,穷通契阔,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人世常见之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生遭际的呢?他们怎样理解由“人生在世”而造就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一首首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描摹出“何以为中国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风采。而今日的少年从这一路径进入古诗的天地,也就由此建立了个人生命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联系。 每一篇绝妙的赏析,都将吸引你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唤起你鲜活的生命体验,激励你追求美好的人格,激发你无穷的人生力量。 为这本书绘制插图的画家,是儿童插画界大名鼎鼎的王晓鹏老师。他为这本书精心手绘了多幅传统风格的彩色水墨插图,用贴切的艺术方式,将书中内容进行了视觉化的表达,让孩子浸润在高品质的艺术氛围中,感受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
|
關於作者: |
袁勇,文心书馆馆长,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学者。多家电台、电视台传统文化节目主讲 嘉宾。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类少儿报刊编辑、主编。在多所高校开设专题教学,多次为河南 省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授课。参与多项省、部级文字学及中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项目。出版有《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古典剧曲鉴赏辞典》《语文双节棍·中考阅读精讲精练》《用简识繁 500 字》《书法艺术》(河南省地方课程读本)以及“我们爱汉字”丛书、“纯美儿童文学读本”丛书(与曹文轩合作主编)、“漫画小古文”丛书、“藏在诗里的汉字”丛书等文字学、语文教学、古典文学类图书,审校《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参编《〈说文解字注〉研究文献集成》。
|
目錄:
|
1.归隐:该怎样安顿心灵?——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还乡:孩子们也喜欢他——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二)
3.思乡:月亮近了,故乡远了——读孟浩然《宿建德江》
4.战争:怎样才能不再打仗?——读王昌龄《出塞》
5.出关:离别的深情——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送别:策划一场惊喜来送你——读李白《赠汪伦》
7.游春:大诗人笔下的春天——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8.母爱:临行的歌吟——读孟郊《游子吟》
9.江山:月光朦胧望洞庭——读刘禹锡《望洞庭》
10.感秋:秋鹤翔空,豪气凌云——读刘禹锡《秋词》(其一)
11.江南:白居易的晚年回忆——读白居易《忆江南》
12.孤独:画境与心境——读柳宗元《江雪》
13.怀古:历史的玩笑——读杜牧《赤壁》
14.自然:一位奇特的赶路人——读杜牧《山行》
15.时空:隐痛与暗伤——读晏殊《浣溪沙》
16.赏月:更爱这不圆满的人间——读苏轼《水调歌头》
17.惜春:叶儿肥了,花儿瘦了——读李清照《如梦令》
18.草木:为梅花传神——读陆游《卜算子·咏梅》
19.无奈:英雄的叹息——读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贬谪:化作春泥的落红——读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內容試閱: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辞海》编委
骆玉明
我曾经和一位中学老师谈论怎样读古诗的话题,谈到很多小孩在家长的鼓励下能背诵不少名作,但长大以后,这些曾经背得很熟的古诗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慢慢就被淡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归纳了一下,觉得普通人学古诗,大致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初是人在幼年的时候,把古诗当作歌谣来记诵。古诗节奏和谐,韵律优美,小孩读起来摇头晃脑,感到很有味道。古诗的意思小孩只是含混地知道一点,懂不懂也并不重要。其次是小孩长成少年后,需要对古诗有深入的理解,需要懂得古诗中的思想、情感与趣味,以及这些内容如何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变化,原来作为歌谣来记诵的朗朗上口的古诗就不能满足少年智力成长的需要,就会被淡忘。至于第三个阶段,就更复杂了。因为一首古诗,特别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不只是诗人灵光一现的产物,它和深远的历史、广大的社会背景有内在的血脉关联。这种潜在的文化因素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微妙的,甚至作者也未必清楚地意识到。所以,我们读解一首古诗的时候,能够调动的背景资料愈是丰富,作品向我们展开的层次也就愈是丰富,景象也就愈是动人。于是读诗真正成为精神的遨游。
小孩读古诗,从懵懵懂懂的状态向着更高的阶段进发,真正建立起对古诗的兴趣,能不能全凭自己摸索呢?这个很难,还是需要引导的。而引导人的知识体系是否健全,思维是否通透,趣味是否高雅,又决定了引导的效果。
袁勇所著的《古诗里的中国情感》,就是一部引导少年读懂并由此爱上中国古诗的书。
袁勇和曹文轩先生合作编选过“纯美儿童文学读本”丛书。书中印有对两位主编的简介。关于袁勇的部分,我注意到两方面的信息:一是他曾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类少儿报刊编辑、主编,是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儿童读写指导中心主任。这表明袁勇在少儿语文教育这一领域耕耘多年,富于实践经验,在同行中受到尊重和信赖;二是他主持或参与编写过各种图书,其中有好几种是关于古文字的,包括《〈说文解字注〉研究文献集成》这种专业性很强的著作。他也喜欢透过古文字来讲解古诗文。这表明袁勇跟小孩子谈古诗的时候,他是有靠山的,他的专业修养的靠山很厚实。
然后我们来看这本书——《古诗里的中国情感》。选一些古诗为少年做讲解,有不同的视野和不同的角度。袁勇偏重的是“中国情感”。得失荣辱,穷通契阔,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是人世常见之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生遭际的呢?他们怎样理解由“人生在世”而造就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描摹出“何以为中国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风采。而今日的少年从这一路径进入古诗的天地,也就由此建立了个人生命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联系。
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表示,他为自己的孩子过于喜欢诗歌而忧虑。因为在他看来,人世是冷酷而严峻的,诗过于感性,会使人的人格弱化,经不起严酷的竞争。这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是似是而非。一个人具有理性力量,精神强大,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情感淡薄。就像袁勇告诉我们的,刘禹锡的豪迈,苏东坡的旷放,辛弃疾的雄峻,此等“中国情感”,无不是英雄气概。倒是情感苍白贫弱的人,很难培养出强大的意志。人若无所爱,还有什么真正要坚持的呢?
袁勇说诗,话语很显豁,譬如他说陶渊明“曾经是一位县长”,不愿意“讨领导欢欣”,大白话,容易懂。但他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并不简单或浮浅。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有句云“但使愿无违”,袁勇分解说:“其实一个人如果不违背心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妥善的安顿,寻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确定了自己生活的方式,那么还有谁,还有什么,能让他感到不幸福、不快乐呢?”这是恰如其分的话。我和袁勇以文字相交有十多年,彼此也可说是相知,却素未谋面。今年春夏之际,我原本安排了河南之行,却因为疫情被封在家里,很无奈。这几日,我为写这篇短序而读他的文章,颇有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意味。我对袁勇为人的评价,是正直、热情、好恶分明,且不乏坚韧。他对孩子是一片赤诚。所以,孩子听他说古诗文,是成长中的好事。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辞海》编委、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上海高校名师。著有《简明中国文学史》《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纵放悲歌:明中叶江南才士诗》《老庄哲学随谈》《世说新语精读》《诗里特别有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