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学问的秘密:这就是清华

書城自編碼: 38540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李斌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67403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8.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HK$ 86.9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HK$ 76.8
香事渊略
《 香事渊略 》

售價:HK$ 108.9
这就是山海经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HK$ 107.8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61.8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HK$ 76.8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HK$ 86.9
有机农业
《 有机农业 》

售價:HK$ 29.5

 

編輯推薦:
1.新华社记者走进清华,与清华知名的教授、学者面对面,畅谈清华的教育基因和文化基因,揭秘清华的精神内核
清华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在激荡的历史风云中,清华大学如一枚明珠熠熠生辉,折射出了无尽的光芒。百年沉淀,清华大学锻造了无数优秀的人才,铸就了无数的辉煌。在时代的长卷中,她一直坚定地走在前沿,见证中国的崛起,迎接未来的挑战。
清华110周年校庆之际,新华社与清华大学杨振宁、邱勇、丘成桐、姚期智、常沙娜等11位名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从校风到校训,从育人到学术,他们的话语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浸润着人生的智慧。在历史的回望和思想的碰撞中解读清华的基因,展现清华的精神内核,揭秘清华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汲取百年清华精神,照亮每个人的心灵底色,成为更好的自己
清华精神不仅是清华大学的精神,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代表了清华人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关怀。清华精神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础上,由清华师生在百年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清华师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內容簡介:
作为工程师的摇篮、国家栋梁的熔炉,穿越百年风雨的清华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镌刻下永不磨灭的伟绩。
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新华社与清华园内“大先生”们共同完成的一部访谈录,为读者揭示清华成功的奥秘,阐释清华人文内涵,其中既有真情吐露,又不乏真知灼见。
这本小书浓缩了清华一百多年的流金岁月,汇聚了11位各领域“大先生”的感悟和沉思,让读者从中深刻理解,什么是中国顶尖大学,什么是民族脊梁,什么是人品、学品、文品。
關於作者:
李斌 高级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原副社长、总编辑。策划并出版了中国首套“四极”考察丛书,独著《二探北极》,合著作品有《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学问的“味道”: 与燕园“大脑”面对面》,主编《你还是你吗?——人类基因组报告》《领跑力: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引领之道》《生物经济: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靠前调查:告诉你一个“立体中国”》《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北京秘密:你不知道的“全域文化”之城》《使命的成就: 中国五矿互补式重组三年两翻番历程及启示等图书,编著《2004科技中国》等。
目錄
清华的奥秘 ——访邱勇 ·001·
学子凌云志 我当指路松 ——访杨振宁 ·025·
做第一流的学问 ——访丘成桐 ·041·
立足中国 领跑世界 ——访姚期智 ·073·
人生不息 跋涉不止——访常沙娜 ·083·
大学与国运兴衰连在一起——访薛澜 ·11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进——访陈来 ·135·
先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大局负责——访阎学通 ·149·
坚强的意志 宽容的态度——访胡显章 ·171·
一定要做别人没做过的研究——访戴琼海 ·207·
大学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访白重恩 ·245·

附录
从底色、特色、成色看清华110年 281
顶天、立地、树人:清华科研为什么牛 296
清华精神是能“出活” ——常沙娜、姚期智、阎学通等名师眼中的清华 305
自强不息 大地“清华” ——清华大学一百一十年的“红色追寻” 314
后记 打开认知世界的一扇窗 327
內容試閱
前言 学问里,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中国,有两所比肩而立、同样闻名于世的“双子座”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继2018年北京大学120年校庆,历时一个多月深入燕园探讨“这所学府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密码”后,2021年3月到4月,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们又十分幸运地有机会走进清华园,探讨这所学府110年历程蕴藏的奥秘、给人的启示,更有缘向众多名师、教授请教……
2018年那次北大之旅,有感于和楼宇烈、叶朗、袁明等一系列名师的深度对话的原汁原味、意蕴无穷,后来编辑成了一本小书《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没想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2021年这次清华之旅,同样深感于虽然每每只有两三个小时面对面的对话时光,但是这些学有所成、学有大成的大师名师学思之敏捷、学问之渊博,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发言,可谓字字珠玑,话语间不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浸润着人生的智慧,以至于后来每每和人说起,历时一个多月深入清华大学,和杨振宁、丘成桐、姚期智等10多位名师、大师面对面促膝长谈,请教的感受只有一个: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清华何以为清华?“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有何奥秘?清华为什么能?清华大学在110年历史里,有着怎样的育人特色?对受访者来说,“清华”二字意味着什么?清华大学的精神是什么?……
按照以往惯例,我们的提问都是用心设计的,既着眼清华大学110年历史,又结合10多位清华名师的个人成长和研究经历。每一次对话,都仿佛是一次难得的“学堂”之旅、学海泛舟,甚至是一次难忘的人生对话。
清华园里,蕴藏着怎样的大学问?学问的海洋里,又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秘密”?翻开这本《学问的“秘密”:这就是清华》,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核心答案之一,正如执掌清华17年的第10任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梅贻琦校长的运筹下,清华和西南联大引来了一大批顶级学者,像朱自清、闻一多、潘光旦、陈省身、华罗庚、钱钟书、吴大猷、吴有训、赵忠尧、叶企孙、王竹溪等,也培养和积蓄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张守廉、黄昆、屠守锷、邹承鲁、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汪曾祺等。众多大师们的加入,为清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华为什么能?“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到清华考察时所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正是一批“大先生”的存在和不断涌现,使清华历经百余年而愈加璀璨。

让我们先看看这些“大先生”们是怎么说的:
——时任校长邱勇说,大学要有大学的模样,就是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胸襟。大学是汇聚大学者、产生大学问的地方,还是培养大写的“人”的地方。大写的“人”是能立得住、站得牢、全面发展的人。
——诺贝尔奖得主、年近百岁的杨振宁说,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几所最重要的大学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说,到清华全职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是在世界任何别的地方都不会有的机会。
——中央工艺美院原院长常沙娜说,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研究,而且要自己来体会。她认为,敦煌当然是一门“大学问”,方方面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说,做学问要有好奇心。假如中国有足够多的学者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探索,中国整个科学发展会有很大的改变。发现一件别人从来没发现过的事情,这种突破未知后的成就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耀。
——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说,“大学问”更应该去做能产生最大影响力、能回答最重要问题的研究。而要“知道什么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就需要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另外,“创造知识不仅仅是做学术上的研究,我们也做政策研究,能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而建设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还需要很多人做很多工作。
——在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看来,清华大学应该是个生产教授的大学。如果把清华大学比作是机床厂,它生产出来的应该是“机床”,这些“机床”到了别的工厂里再生产机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戴琼海说,在自己的实验室,基本上不是世界领先的(课题)就不会往前做了。就是要想未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别人还没想到,我们就开始做了,肯定是领先的。
…………

做学问,有怎样的“学问”?
——邱勇说,大学是文化机构,一定要努力去传承文化、坚守传统。大学越古老就越厚重。在传承文化、坚守传统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推动文化创新,厚重而不乏朝气。
——年已九旬的常沙娜说,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对我影响太大了,尤其是林徽因。她还受一个人的深刻影响,就是周恩来总理,在对话中反复、多次提及周总理的要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丘成桐表示,不管是科学还是人文,做第一流的学问本质上很简单,就是要发现一条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条路要是一条大路,不是小路。要因为你的这个发现影响到很多学者的前途,影响到他们要做的学问。这才是大学问。
——姚期智认为,一所高校的水平和师资队伍的水平密切相关:“要培养最优秀的年轻人,就必须要有最优秀的老师来带领他们,我们的大学应该引进更多有创造力的优秀教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陈来说,作为“文革”后北大首届研究生,一代人都是“听张先生的课,看冯先生的书”,“老师张岱年先生对我的影响最大”,因为“张先生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做研究生,一进去就是两门课,一门是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学,一个是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
而博士毕业后回北大第一天“就给冯友兰先生当助手,我便开始观察了解老先生作为一个哲学家如何思考、如何做学问。我给他做助手,其实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冯先生对我的现实影响也很大”。
——在白重恩看来,拔尖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发现他的品质,发挥他的潜质”,学生本身就有这个潜质,你要创造条件让他把潜质发挥出来。所以我们的新生研讨课故意不要统一的课程,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教育。
——戴琼海格外重视学生“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他说,有时候提出问题可能会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提的问题的深与浅,决定了这个学生的能力,甚至决定了未来的发展。”
…………

深厚的历史积淀、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大学最重要的财富
问:邱校长好,首先祝贺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我们很想向您请教:这所学校蕴藏着怎样的大学问?您和这所学校有着什么样的缘分?
邱勇:大学是文化机构,深厚的历史积淀、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大学最重要的财富。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对清华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对我本人同样如此。我是1983年到清华学习,博士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工作,然后成为一个院系的负责人,之后进入学校领导班子,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清华对我而言,包括给所有清华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就是一种家的感觉。好学校都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温暖的感觉就是家的感觉,这是一所学校的魅力所在,她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她关系到一个人性情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同时,对所有清华人来说,清华还是一种力量的源泉。这种力量来自大学的文化传统,她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也奠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基础。
我在学校待了38年。可以这样讲,从1983年考上清华大学后,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园子,我是土生土长的清华人,专注在清华学习、工作、成长的一名清华人。大学之大,其中一个含义就在于大学是一个大舞台:人生的大舞台、事业的大舞台。清华给我个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清华提供的这样一个大舞台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很多人一生经历了不止一所大学,我只经历了清华。对我来说,清华是一所可以被赋予无穷意义的学校。个人有限的生命,能和这样一所被赋予无穷意义的学校连在一起,我感到自豪。我想,这既是我个人的一种感触,也是清华师生、校友发自内心的认同。

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
问: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用庚子赔款建起来的。提到这一点,不知道您怎么看?清华的缘起,意味着什么?
邱勇:一所大学和她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大学有独立的学术追求,但是永远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去发展。
110年前,清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诞生,从诞生之日起她就被贴上了一个特殊的标签,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讲的“校史与国运,息息相关”。这所在国耻中诞生的学校,她的“出生证”上就印上了几个字——“知耻图强”,这也给清华人的精神气质、性格品行打下了特殊的烙印。
一所学校的精神追求首先体现在校训上。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是清华人的精神基因。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清华的校史与国运息息相关,清华的精神与民族的精神高度契合。
清华人的自强精神最终落脚到行动上,“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体现的就是一种崇实务实的精神,不空谈,要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什么理想?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清华人的自强精神体现在用实际行动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
清华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培植全材,增进国力”的目标。1925年创办大学部,开始培养自己的大学生和研究生。1926年,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1935 年,清华党组织参与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清华师生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中,一批清华学子投笔从戎、奔赴前线,一批清华英烈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密云水库设计等重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中,在核工业、汽车工业、水利事业等诸多领域,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有清华人自强不息的奋斗身影。20世纪90年代,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要自强、要奋斗,要为国家服务,让国家强大起来,这是清华人一贯的追求。

在清华得到的教育,首先是一种全面成长
问:您一直在清华学习和工作,长期从事交叉科学研究,而且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称号。我们特别感兴趣,您科研做得好,教学也做得好,后来又长期做管理工作,您是怎么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里面蕴藏着怎样的学问?
邱勇:我是清华培养的学生,自己的发展首先还是得益于在这所学校受到的教育。我认为在清华得到的教育,首先是一种全面成长。所谓全面成长,就不是单一地说业务好就行,还要有政治信仰,要有理想追求。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清华的培养特色,它所追求的目标和最终要实现的效果是让我们所培养的人走得更远,能够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我个人的发展也是得益于这样一种培养理念、这样一种教育实践。清华一直倡导“双肩挑”,在做业务工作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行政工作,它是全面成长的另外一种体现。“双肩挑”的训练对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持续保持成长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进行学术研究还是推进科技成果应用,还是从事管理工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情。在清华,我们很强调大局意识,强调自强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这对我后来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