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古人之夜: 古代世界的夜间生活考

書城自編碼: 38411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美]南希·贡琳、[美]阿普里尔·诺埃尔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5646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2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危局
《 危局 》

售價:HK$ 84.0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财富方程式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編輯推薦:
本书卖点
当夜幕降临,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古人们真的早早就睡下了吗?他们真的没有夜生活?本书通过重新考察考古记录,并对世界各地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各种方法和资源重现了古人的夜晚,对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提出了质疑。古人的夜生活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一部“夜间考古学”领域具有实验性质的文集。
北美20多位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涉及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研究案例。
华盛顿贝尔维尤学院人类学高级副教授南希·贡琳,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学教授阿普里尔·诺埃尔倾情编著,《美国考古学期刊》《美国古物》好评推荐。南希·贡琳曾就“古人之夜”的话题在TED发表演讲。

编辑推荐
本书为关于人类夜间生活的考古论文汇集,属于本书中所称的“夜间考古学”这一主题领域的开创性集中研究。夜晚是人类从古至今存续的一个重要领域,书中收录的各章引导读者探索人类在夜晚的各种复杂的含义、行为和联系,涉及的研究方式多样,主题各异,所观照的文明和地区丰富而广泛。20多位北美考古学家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从“夜晚”这一视角入手,将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考古
內容簡介:
诚如利希滕贝格所言,“我们整个历史仅仅是醒着的人的历史”,甚少有人研究夜晚。然而,古代的夜晚真是漆黑一片吗?古人又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的呢?
作为“夜间考古学”领域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文集,本书为我们呈现了北美20多位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涉及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书中阐述了古人的就寝方式,夜间仪式与照明,夜晚的文化意象,星座与建筑、夜间生产活动、神话故事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带领我们进入古代世界的“夜之国度”,点亮了一直被学者忽视的那片暗夜。
關於作者:
南希·贡琳(Nancy Gonlin),美国华盛顿贝尔维尤学院人类学高级副教授,曾参与撰写《科潘:古玛雅王国的兴衰》。
阿普里尔·诺埃尔(April Nowell),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学教授,考古学家,曾参与撰写《石器与人类认知进化》。
郭峥栋,1984年生,于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致力考古学相关领域的中英文翻译工作,包括《文物》杂志英文版等学术期刊。现居美国纽约长岛。
目錄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引论
第一章 夜间考古学引论
第二部分:夜景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晚期夜间的声景和情感共鸣
第三章 玛雅古典时期的夜晚:洪都拉斯科潘遗址和萨尔瓦多塞伦遗址
第四章 夜晚是不同的:古代亚利桑那的感官景观和环境赋使
第五章 “油灯很伤心”:科罗拉多—新墨西哥边境地区的夜晚、社区和回忆
第三部分:夜空
第六章 安第斯山脉的夜空和早期城市化:形成时期和蒂瓦纳科时期的的喀喀湖盆地南部的建筑与仪式
第七章 白昼的夜:对比古代和当代玛雅与印度文明对日全食的反应
第八章 在夜海中:古代波利尼西亚与黑暗
第四部分:夜间仪式和意识形态
第九章 夜月仪式:黑暗和烦冗的仪式对智利马普切参与仪式者的影响
第十章 夜晚主宰永恒之处:古代玛雅的暗夜和深邃时间
第十一章 翡翠山遗址、密西西比的女性和月亮
第五部分:点亮暗夜
第十二章 西方的惊人秘密:埃及新王国时期人工照明的转型
第十三章 点燃午夜的灯油:中世纪早期维京油灯的考古学实验
第六部分:夜间活动
第十四章 工程成就和后果:夜间工人和印度文明
第十五章 全罗马都在我卧榻之侧:罗马帝国的夜间生活
第十六章 绿洲中的午夜:阿曼古往今来的农业活动
第十七章 流动的空间和流动的物体: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夜间物质文化,以非洲南部的铁器时代为例
第十八章 夜晚带来的自由:18 世纪和 19 世纪巴哈马种植园中奴隶的隐私和文化创造力
第七部分:总结夜晚
后记:通往更富有想象力的考古学的一扇传送门
作者介绍
內容試閱
前 言


杰瑞·D.摩尔
……上帝称暗为夜
——《创世记》1:5
对于《古人之夜》这本书来说,最令人惊讶的事实就是此前从未有人撰写过此类题材。也许我们不必感到惊讶。正如18世纪的科学家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所说,“我们整个历史仅仅是醒着的人的历史”(Ekirch 2005:262),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以及社会历史学家都忽略了夜间文化(Dewdney 2004; Ekirch 2005; Galinier et al. 2010; Palmer 2000)。本书中的文章作为“先头部队”,进入了人类学家兼随笔作家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 1971)所提到的“夜之国度”。这项研究的目标并不单一,本书接下来的文章也不能被简化成枯燥而同质的主题。恰恰相反,读者会读到和夜间考古学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提问以及可以交叉互补的探讨。
在前言中,笔者意在重点介绍本书中常见的一些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多种多样并且引人入胜的前沿学术探讨,从照明技术、观察日月对创造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复杂夜间本体论(ontology)的存在,到特定的能力、罪过,以及与黑暗相关的各种含义。在讨论本书中的各个主题之前,笔者想借助总结前人对于两个不同社会的夜晚文化的研究——卡拉哈里(Kalahari)的朱/霍安西人(Ju/’hoansi [Wiessner2014])和古典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时期欧洲的修士(Helms 2004),来向读者传达一下夜间考古学的内容。这两个案例研究可以体现本书中的众多特定主题。这些主题笔者将在后面讨论。
帕莉·维斯那(Polly Wiessner 2014)对居住在纳米比亚东北部和波兹瓦纳西北部的朱/霍安西人白天与夜间的对话进行了有趣的对比研究。1974年,维斯那记录了174段对话和讨论中的信息,每一段的时长都有20至30分钟,且涉及至少5个成年人。2011至2013年的追加采访和录音补充了这些信息(Wiessner 014:14028)。20世纪70年代,尽管朱/霍安西人已经开始在永久性村庄定居,并参与到包括打工、手工艺品销售、农业,以及申领政府养老金在内的混合经济活动之中,朱/霍安西人在当时仍然是“流动人口”。朱/霍安西人白天的谈话内容由三个“C”主导:“批评(criticism)、抱怨(complaint)和冲突(conflict)”(Wiessner 2014:14029)。“口头批评、抱怨和冲突(CCC)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朱/霍安西人可以在一起生活;如果不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人们就起身离开。”(Wiessner 2014:14029)有趣的是,绝大多数的“CCC”交流都是在相关当事人之间直接进行的,并不是在背后抱怨人,除非是针对某些“大人物”,因为这些人惜字如金的口语表达是“每个人的笑料”(Wiessner 2014:14029)。有两次,白天的抱怨升级成了用有毒箭头进行的死亡威胁,不过当事人都受到了控制。
然而,朱/霍安西人夜间谈话的语气和主题都与日间不同:对话中80%以上都是在讲故事。维斯那观察到:“晚餐后,天黑了下来,白天恶劣的情绪变得柔和,兴致勃勃的人们聚拢在炉火旁交谈,奏乐或跳舞……当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被抛到脑后时,对话的重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Wiessner 2014:14029)讲故事的男男女女详细叙述“控制着这个几乎没有正式教育的小规模社会中整个机构运作”的传说:关于婚姻的故事;朱/霍安西人和周边群体,有时甚至是相距数百公里之外的伙伴之间的非食品物品互换(也被称为hxaro交换);以及在昏睡治疗师手下体验的超自然世界之旅。熟练的讲故事的人能让他们的“听众震惊得张口结舌,几欲哭泣,或者笑得满地打滚;听众们的情绪被调整到了相似的情感波长”(Wiessner 2014:14029)。
在另一篇同样精彩,但是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文章里,玛丽·赫姆斯(Mary Helms 2004)探讨了古典时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基督教修士们在夜间的活动。赫姆斯着重研究了住院修士类修道院:“在这里,大师和门徒住在一个类似村庄或者社区类型的封闭环境中。”(Helms 2004:177)这些遍布欧洲的围墙社区以宗教秩序为基础,安置了成千上万的男女。他们拒绝了尘世的混乱,并有意识地远离撒旦和肉体的诱惑(Moore 2012:132-134)。赫姆斯写道:“对于修士而言,从其定义上来说,他们放弃了白天凡尘俗世的肤浅事物,而夜晚精神方面的属性对他们有特别的吸引力。夜晚给人以深沉的寂静与安宁,人的思想更容易沉浸到超自然的神秘中去。”暗夜包裹了祈祷仪式,包括在晚上举行的日课,也被称为午夜祷(nocturns)。例如,本笃会修士在一间只点着一根蜡烛的公共休息室内和衣而睡,起床后整晚会在漆黑一片的教堂内吟唱赞美诗(Helms 2004:183)。
午夜祷的重要性以每晚仪式上吟唱的赞美诗数量为指标进行衡量。记录5世纪时日课的文件指出,一个冬夜里,午夜祷需要咏唱多达18首赞美诗;到了6世纪的时候,在冬日的周六和周日的守夜中,这个数字升到了令人咂舌的99首。这是个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修士们只能睡5到7个小时(取决于不同季节夜晚的长度),然后在凌晨2点起床咏唱整晚,在精神上为清晨的来临做准备。赫姆斯观察到“午夜祷(有时被称为守夜[vigil])是至今为止最长和最重要的‘日常’祷告仪式,1每晚都在完全没有照明,伸手不见五指的教堂里咏唱,这就是黑暗的证明。实质上它也可以被理解为,礼拜仪式将修士与初生的、创世前的黑暗相连,这些黑暗发生在《创世记》中描述的创世前和创世中;同时也将修士与神圣的力量相连,这个力量可以被感知到深藏于无尽之处”(Helms 2004:177-178)。这种复杂的夜间仪式涉及拒绝原罪,找寻亚当的纯真,以及战胜死亡等意义。“这些交织在一起的修行目的显示出在中世纪早期,修士是属于夜晚的,因为他们在仪式上探索黑暗展示出的超自然世界;他们也是即将到来的白天的守望者,黑暗只是环境,是背景;对于礼拜仪式来说,黑暗必将被光明消灭和征服。”(Helms 2004:187)
笔者总结了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案例,以使读者对夜间考古学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复杂人类行为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这两个夜间行为的例子可以从时间、地点、文化传统和本体论上相区别,不过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吸引人的交叉点:与夜间活动相关的特殊行为,人们谈话的声音、主题在昼夜之间的变化,以及与黑暗和夜晚相关的丰富的文化联系。这两个案例表明夜间考古学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也预示着本书中各位作者提出的激动人心的研究问题。
尽管我们生命中有一半的时间都生活在夜间,但我们的考古研究一直是关于白天的。其实对19世纪欧洲和北美城市中的人工照明重要性感兴趣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照明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Bowers 1998; Melbin 1987; Nye 1992; Schivelbusch 1988)。希弗尔布施(Schivelbusch 1988:221)在对19世纪人工照明的研究中指出:“仅仅在黑暗中,人造光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的力量才会显现。在黑暗中,光就是生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1世纪,照明技术已经把黑暗变成了一种环境质量,需要像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这样的组织来保护(参见http://darksky.org/,电子版,2016年9月11日;另见Bogard2013)。
在古代,人工照明技术还很原始,亮度有限,而且经常是多用途的,例如火堆既提供热量也提供照明。尽管完全理解这些遗物和遗迹存在一些挑战,但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的。相反,我们这些考古学家一直以来对所有类别的夜间问题和遗物视而不见,正如梅根·E.斯特朗(Meghan E. Strong)所说的,当考古学家思考人工照明在埃及新王国时期葬礼上的作用的时候,他们根深蒂固的无动于衷带来了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调查照明几乎无法获得信息(第12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