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通古今戏剧之变,合案头与场上,遍考曲籍,几易其稿,乃成中国古代戏剧史传世之作。
本书以通古今戏剧之变、重案头更重场上、资料丰富详赡为特色,是一部完整而独树一帜的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源远流长,以先秦的《诗经》《楚辞》为胚胎,经由汉唐的滑稽戏、大曲,直至宋元南戏、元杂剧,自此异军突起、日渐繁兴,逐渐发展演变为明代传奇、清代花部戏曲,蔚为大观。
|
內容簡介: |
中国戏剧是繁衍千余年、灿烂辉煌、独一无二的古代文化遗产。本书是著名戏剧史家周贻白先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戏剧史研究的传世之作。该书篇幅适中,完整介绍了我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评介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收集的材料丰富详尽。全书注重戏剧全史的研究,对中国戏剧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提出声腔的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并且做出详尽的论述;论述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作者强调戏剧为综合性艺术,场上重于案头;戏剧是民族性艺术,应重视民间创造;戏剧是社会性艺术,应探索其历史的演变规律,并将这些观点贯穿全书始终。
|
關於作者: |
周贻白(1900—1977),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湖南长沙人。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 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自20世纪30年代起,周贻白在从事戏剧电影创作和国文教学的同时,即致力于中国戏剧史及戏剧理论研究,出版中国戏剧史专著《中国戏剧史略》《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小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史长编》《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等7种,中国戏剧理论著述、史籍考证及释义著作多种。
|
目錄:
|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胚胎
第一节 周秦的乐舞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散乐
第三节 隋唐歌舞与俳优
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形成
第四节 宋代大曲与词
第五节 宋元俳优与戏剧
第六节 傀儡与影戏
第七节 诸宫调与唱赚
第三章 宋元南戏
第八节 南戏的渊源
第九节 曲调与排场
第十节 作品与文辞
第四章 元代杂剧
第十一节 杂剧的体例
第十二节 作品思想性及其文词结构
第十三节 排场及其演出
第五章 明代传奇
第十四节 南戏复兴与琵琶记
第十五节 从荆刘拜杀到香囊记
第十六节 传奇的格律与声腔
第六章 明代戏剧的演进
第十七节 浣纱记与昆山腔
第十八节 沈璟与汤显祖
第十九节 杂剧的南曲化
第二十节 明代戏剧的扮演
第七章 清初的戏剧
第二十一节 昆弋两腔的争胜
第二十二节 桃花扇与长生殿
第二十三节 昆曲衰落的前后
第八章 清代戏剧的转变
第二十四节 花部的勃兴
第二十五节 京腔与秦腔
第二十六节 四大徽班与皮黄
第九章 皮黄剧
第二十七节 皮黄剧的初期
第二十八节 升平署与内廷演剧
第二十九节 各地乱弹与皮黄剧本
第三十节 剧场的沿革与扮演
第三十一节 各地方戏剧的发展
附录 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
周贻白主要著作目录(周华斌)
戏剧史家周贻白(郭英德)
|
內容試閱:
|
自 序
戏剧夙有综合艺术之称。在中国,因其脱胎于古之散乐,所包括之事物,尤为繁复。即以剧本撰作而论,非惟传奇杂剧,系统上有南北之分,而宫调之配合,曲牌之取舍,字句之斟酌,声韵之调协,无不有其一定限度。至于故事,结构,关目,排场,则其次焉。职是之故,往昔论剧者,审音斠律,辨章析句,所论几皆为曲而非剧。实则曲为文体之一,因其应用于作剧,乃名戏曲。中国之有戏剧,固远在未有曲体之前。若仅言南北曲,实不能包举全体,亦犹单论剧本,不足以概括整个戏剧也。盖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可喻。设徒根据剧本以辨源流,终属偏颇。往者,予曾以不多篇幅,著《中国戏剧史略》一书。因感于场上情形,所叙过简,复另撰《中国剧场史》一种,借资补救。两书虽能并行,然已离案头与场上为二。昧厥初心,不无耿耿。当时即萌改编之念,而苦无余晷。抗战军兴,潜居多暇,乃以年余之力,从事撰作。初稿既成,较前两书扩充不止十倍。方誊真待印,嗣以珍贵曲籍,续有发现,复一度易稿。其时脉望馆所藏杂剧尚未印行,虽获消息,而原本仍为私人枕秘,不容问津。辗转数月,始钞得目录一纸,而内容何似,仍属茫然。迨《孤本元明杂剧》出版,方得据以补正。至是稿凡三易,字数屡有增删,冥搜暗索,不敢遽以为允当。每获一新证,辄牵连数节,重加改写,务使明其本源,识其流变。寒斋书本不多,旁征博采,不免借助他山。一瓻往来,无间雨雪,历境虽艰,不以为苦。本书脱稿之后,已与某书局有成约,将付排矣,而太平洋战起,遂遭搁置。全国解放以后,始由田汉同志介绍,交中华书局出版。但因属稿之日,距今已十余年,当时社会情况不同,观点未明,论断容有舛误。出版以后,曾承各方加以指正,初拟毁版重写,嗣经与戏剧界同志商讨,认为本书对于资料之引用,尚无大谬,但能纠正缺失,仍可有助于中国戏剧发展之研究。乃以两月时间,细加增改,并另撰《各地方戏剧的发展》一节,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期疏明百花齐放,各有根源。时代进展,一日千里,本书虽有修订,错误必所难免,明知不符作史之旨,但请作为资料以备参考可也。
1957年9月10日,周贻白
中国的文化,根据远古的记载,从黄帝时代算起,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一切事物的形成,追本溯源,虽然其来也渐,但有一个不易的原则,亦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原则,即产生文化的行为,无一不是为着帮助实际生活而起源于劳动,没有劳动,便不会有文化。无论是有意的或无意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其动机看来好像很简单。但在原始民族生活中,愈为单纯的行为,便是其生活上最为需要的部分。 艺术是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 其起源虽然来自社会生活,但反过来却对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影响。 至于以后文明日进,艺术的发展,渐成为专属的部门,而被人认为无关实际生活的游戏举动。则因生活情形过于复杂,一时不易追溯其根源的缘故。
戏剧,本有综合艺术之称。即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建筑、及时间艺术的诗歌、音乐、舞蹈等项,综合而成之谓。但此说近年颇有人以为其非是。 盖以戏剧自具其起源,原属艺术的一项。其整个形式,于各项艺术中实具有自成一格的独立性。 若昧然加以综合的看法,则戏剧势将失却其本身的立场,而成为其他艺术的拼凑。但戏剧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各项艺术实皆有所包容,虽不因综合而始产生,固可视为一种多方面的艺术。然则,其胚胎之孕育,惟有溯源于各方面始能详究其整个的来源。
中国戏剧因成形较迟,各方面关系最为复杂。其精彩部分虽为歌舞,但到以歌舞表演故事时,其间已不知经过多少变迁。如音乐一项,为中国戏剧的重要因素,其民族性的表现,自然是独标画格。可是,当戏剧的形式略具规模时,所用的器乐,已和中国古代音乐有了距离。 因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太高雅了;太偏于抒情气氛了。古代人对于音乐的使用,因其与祭祀天地有关,大家把这件事看得很为神圣。 证以后世卑视戏剧的心理,推想到当时的雅乐,其发生戏剧的可能性是很少的。至于其他方面,亦皆有其各自的进化程序。影响所及,直接地或间接地,都造成了戏剧的不平衡的发展。因此,在中国戏剧未能以舞台地位出现之前,其所包容的各方面所具的姿态,其历史性的重要,殊不亚于剧本身。
诗歌的起源,不必是有了文字以后的事。在一切文体中,其出生的时代为最早。不但中国,即在任何民族,最初的文学作品,多为诗歌。人类的语言,虽因地域不同环境各异的关系,弄得极为歧杂。但悲哀与欢喜的流露,即不借面部表情,也可从声调中听出来。 悲欢或欢呼,在人类感情中都是极为真挚的。 人类以语言表达思想,诗歌则为发抒情感而予语言以组织,并用声调唱出。至于以后有了文字,则诗歌可加记述,由此更推进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