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HK$
76.8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1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6.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HK$
63.8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HK$
94.6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內容簡介: |
全书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燃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磺,榨油,制烛,造纸等;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和珠玉采琢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關於作者: |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明末著名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崇祯年间任江西分宜教谕期间著成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著述甚多,但大多佚失,留存的仅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谈天》。
|
目錄:
|
乃粒
乃服
彰施
粹精
作咸
甘嗜
陶埏
冶铸
舟车
锤锻
燔石
膏液
杀青
五金
佳兵
丹青
取蘖
珠玉
|
內容試閱:
|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繇先生授梓。兹有后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译文】
天地广大,万事万物,各有种类,事情也因此错综复杂,遵循规律变化而成万事万物,没有遗漏。这怎么会是靠人力得来的呢?
世间事物之广既然有千千万,如果都要依赖别人亲口详述或者目睹才认识,又能够认识多少呢?万事万物之中,对人好或者不好的各占据一半。世界上有聪明好学的人,备受尊敬,然而他们连枣花、梨花都分辨不清,却去猜测“楚萍”这样的吉祥罕见之物;很少接触铸造锅的模子,却对“莒鼎”发表高谈阔论;画工喜爱画无常形的鬼怪,而怕画人们熟知的狗和马。即使具备子产、张华的声名,又哪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功业呢?
生活在繁荣盛世是非常幸运的,云南的车马能够抵达辽阳,五岭以南的官商可以去河北做生意。在这广袤万里的疆域上,还有什么是看不到、听不到的呢?如果是东晋初年或者南宋末期,那时的人把河北、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物产视为异族之物,把从互市买来的裘帽当作肃慎进贡的箭矢一样稀奇。至于成长于深宫内庭的皇族贵胄,当闻到御厨做的米饭的香气的时候,或许想要观察知晓农具的形态;当见到尚宫裁剪锦衣华服的时候,或许能够想象出织机和丝缕的运作。这时如果恰好有这类图册观看学习,将会如获至宝。
这几年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作《天工开物》。只可惜我太贫穷了!想要买些奇特专有的工艺器物、科技书籍来考证,却苦于没有钱财;想要请同行来研究、鉴定材料的真假,又没有什么场所提供聚会招待他们。我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把脑海中的一些粗浅见识写出来,这就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的好友涂伯聚先生,诚意感人动天,精于格物之学,只要是遇到古今有一点可信可取的言论,他必然勤勤恳恳地收刻聚合在一起。去年我的《画音归正》这本书,就是承蒙涂先生刊行的。所以我现在又遵从他的建议,拿此书来出版,也是受我和他之间相交多年的情谊所感召。书中各卷排版的顺序乃是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意思。本来还有《观象》《乐律》两卷,但因为其中涉及的道理太过深奥,想来并非我所长,故此在临刻之前我将其删去了。
请那些爱钻研习读儒家经典的文人把它弃置在案头之上吧!这本书于仕途进取是毫无关联、没有丝毫用处的。明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奉新县宋应星写于家食之问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