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HK$
54.8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
》
售價:HK$
43.8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HK$
358.6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HK$
63.8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高满堂现象应当重视,高满堂的创作追求值得研究。在我看来,在他的创作追求中有三点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其一,平民中国梦的激情书写;其二,讲述故事的巧夺天工;其三,正确理念的执着坚守。
——著名文艺评论家 李 准
高满堂的创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剧艺术提供了民族学理论研究的最厚实、最有价值的文本,高满堂的剧作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剧艺术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美学特色和艺术风格。
——著名文艺评论家 仲呈祥
满堂剧作的成就,缘于他真正做到了让艺术回归心灵。
我在这里讲艺术回归心灵,是说艺术回归创作者即艺术家的心灵自由。常常有一种号称为艺术家的人,裹挟着一种艺术,迷失在离家出走的歧路上,或者说逃离它所栖居的心灵,这种逃离,又常常是一种叛逃,有时候甚至是一群人的群体性叛逃。我们眼下的中国电视剧界就是如此。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庆瑞
总结高满堂的编剧艺术,需要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来认识。共性,是指高满堂所有电视剧编剧艺术的总体特征;个性,是指通过这些作品的共性来看高满堂
|
內容簡介: |
高满堂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编剧圣手”,其从事电视剧编剧艺术实践已四十年。四十年里,他创作了一千多部(集)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作品,深受中国亿万电视观众所喜爱。这部作品评论集是研究高满堂影视剧创作详实、全面的资料,是高满堂的创作价值从荧屏延伸向学术界的基石,具有长久的学术研究价值。本书收录了关于高满堂编剧艺术的研究文章八十余篇,分为“综合评论”和二十一个评论专辑,使研究者能更好地研究其创作的发展轨迹、风格演变和美学特点,业内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都能从中获益。
|
關於作者: |
袁缙村,1969年2月生,辽宁省昌图县人,资深电视剧制作人。业余从事电视剧作品评论研究,编著有《评说高满堂》《这一瞬间如此美好——王丽萍作品评论集》等。
|
目錄:
|
目? 录
序言 让艺术回归心灵成就了高满堂/曾庆瑞??001
满堂老酒能醉客——综合评论专辑
书写民族主旋律 铸就平民大史诗
——高满堂编剧艺术研讨会发言摘选??003
开启心灵世界的一把钥匙
——高满堂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浅论/田志伟??022
突围:寻找理想家园
——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黄莉莉??029
一位真正的电视剧作家
——谈高满堂电视剧创作的艺术特色/杜 高??035
历史与现实同醉
——关于高满堂电视剧创作的思考/刘扬体??043
平民世界的伦理与关怀
——浅谈高满堂电视剧作的文化内涵/彭 云??053
高满堂:从文学到影视/王晓峰??061
在境界与情怀的召唤下快意叙述
——专访著名编剧高满堂/王子沺??062
高满堂妙评众家导演
——《国剧六十讲》第二季/李星文??078
触摸社会脉搏——《午夜有轨电车》专辑
于平凡的心灵中触摸时代脉搏
——评电视剧《午夜有轨电车》/司 达??085
《午夜有轨电车》简评/韦 陀??087
突破平庸之围——《突围》专辑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突围》观后感/宋鲁曼??095
重返心灵的家园
——电视连续剧《突围》观后感/张玉珠??099
万类霜天竞自由
——简评《突围》/刘扬体??103
时代精神坐标——《远山远水》专题
燃亮心灵的烛光
——评电视连续剧《远山远水》/司 达??109
希望,播向远山远水/张惠洁??111
人间真实烟火——《家有九凤》专辑
史诗般荡气回肠的好剧/老妹儿??119
《家有九凤》真实又好看/伊 文??125
《家有九凤》越真实越感动/文 立??130
工人阶级颂歌——《大工匠》专辑
《大工匠》为何受欢迎/梁 仁??133
《大工匠》:历史时空承载的怀旧神话/张 菁??135
百年关东传奇——《闯关东》专辑
权威专家深入探讨《闯关东》成功经验
——电视剧《闯关东》专家研讨会纪要??143
书写闯关东精彩故事展现伟大的民族精神/杨新贵??157
推出更多既好看又感人的主旋律作品/胡?恩??160
《闯关东》既养“眼”更养“心”/仲呈祥??162
用高“境界”和大“情怀”书写历史大气象/曾庆瑞??164
大历史与鲜活人性命运的浑融交织/周 星??166
传奇·信史·命运/郭运德??168
百年关东传奇事 生生不息中华魂
——浅析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傅 思??170
书写百姓的精彩人生
——专访电视剧《闯关东》编剧高满堂/车东轮??177
流亡的美学移民的史诗
——长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解读/田崇雪??185
白水黑山正气——《闯关东前传》专辑
弘扬正气彰显民族大义 塑造经典展现爱国情怀
——电视剧《闯关东前传》研讨会发言摘要??195
看到的都是历史和文化
——电视剧《闯关东前传》观后感/曾庆瑞??220
大历史的书写者/阎晶明??223
创作应从心态开始/张 硕??226
家国情怀的艺术表达/刘玉琴??228
重述知青历史——《北风那个吹》专辑
后知青时代的电视叙事
——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范志忠 朱黎航??233
知青历史的重述与影像艺术化的知青历史
——从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说开去/陈友军??238
让人性尽情地释放
——说说《北风那个吹》/齐光瑞??245
谁伟大,谁卑微/柳 心??248
七七级众生相——《雪花那个飘》专辑
久违了,校园剧
——电视剧《雪花那个飘》观后感/王奎龙??253
北风那个吹呀,雪花那个飘/李星文??256
质朴纯粹 情怀力作/黄 杰??258
工人的奋斗史——《钢铁年代》专辑
普通人的命运抒写/高 鑫?陈思勤??263
《钢铁年代》成了“话题剧”,越粗糙越红火/王 磊??266
跨国生死恋情——《我的娜塔莎》专辑
《我的娜塔莎》:痴情女子与历史人生/袁缙村??271
《我的娜塔莎》点亮爱情剧的新光芒/王奎龙??274
奋斗改变命运——《温州一家人》专辑
底层视角民生主题情感表达
——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周亚平 马?骏??279
市场浪潮中的财富交响与价值审视
——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宋法刚??283
靠奋斗改变命运的“温州一家人”/张 琦??287
续写温商传奇——《温州两家人》专辑
给现实题材创作带来信心的诚意之作/陈 玮??293
《温州两家人》热播引发反思/张祯希??296
弘扬中原文化——《大河儿女》专题
积淀深厚中原文化 再现中华民族精神
——电视剧《大河儿女》研讨会发言摘要??301
载大河文化?现民族精神
——评电视剧《大河儿女》/骆志方??325
何凤山的名单——《最后一张签证》专辑
《最后一张签证》:填补了“中国义人”的荧屏空白/范咏戈??331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看《最后一张签证》有感/王 晋??333
电波永不消逝——《爱情的边疆》专辑
《爱情的边疆》:大时代下的小清新/龚卫锋??339
化作电波陪伴你/大 侃??342
农民史诗大剧——《老农民》专辑
站在农民立场的史诗言说
——评电视剧《老农民》/李掖平??347
《老农民》:没有细节撑不起这六十年的真实感/吴月玲??349
《老农民》的政治视角下的“吃饭哲学”/冷?鑫??351
从《老农民》看现代农民的思想变迁和精神本原/张焕荣?李永霞?郑静静??354
血肉丰满的大地之子
——电视剧《老农民》中的农民形象书写/刘?聪??359
历史追忆?心灵史诗
——评电视剧《老农民》/朱旭辉??364
厚德良药善医——《老中医》专辑
将传统文化精髓熔铸于人物的精神世界
——我看电视剧《老中医》/张守志??369
一段悬壶济世的传奇 一份家国情怀的寄托/王 乐??372
《老中医》:既是“悬壶”,更是“济世”/柯 蛙??376
医者治人,仁者救心/韦?观??379
了解中医,从《老中医》经典剧情开始/吴佳璋??381
浓缩乾坤百态——《老酒馆》专辑
一次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的创作践行
——有关《老酒馆》的对话??385
一坛滋味醇正的陈年老酒/刘梅茹??396
《老酒馆》:看岁月传奇,品人生百味/张?淳??398
《老酒馆》里的醇厚味道/高 爽??401
《老酒馆》:一次感情浓烈的文化寻根/牛梦笛??403
《老酒馆》何以问鼎年度“耐播王”/安?哲??405
这是近年来荧屏上最好的父亲形象
——《国剧六十讲》第三季四十四期/李星文??409
中国历史精神——《运河风流》专辑
《运河风流》:讲透了家与国、幸与苦、兴与亡/时?一??415
《运河风流》:传奇化的历史互文与品质精耕/司?若?宋欣欣??420
齐风鲁韵家国史 爱恨情仇运河魂/张建波??424
《运河风流》:展现民族大义的社会风情长卷/于翼飞??428
从《运河风流》略论年代传奇的古范今鉴/卢 蓉??431
后记?艺术创作的路很远很长/高满堂??435
附录?高满堂影视剧编剧创作年表??439
|
內容試閱:
|
序 言
让艺术回归心灵成就了高满堂
曾庆瑞
在中国庞大的电视剧、电影剧作家队伍里,高满堂无疑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
在四十年的编剧创作生涯中,满堂打下了一片天,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早期有《午夜有轨电车》《突围》《远山远水》《家有九凤》等;中期有《大工匠》《闯关东》《闯关东中篇》《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闯关东前传》等;近年有《大河儿女》《老农民》《最后一张签证》《老中医》《老酒馆》《运河风流》等;他还创作了五部电影剧本《郭明义》《我的父亲焦裕禄》等;策划了电视剧《山海情》、电影《守岛人》《横空出世》等。
这些作品给满堂带来很多荣誉,可谓拿奖拿到手软。他荣获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一等奖;大学生电视节优秀电视剧奖、全国“金穗奖”、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电视剧编剧奖、中国电视产业制片协会优秀电视剧奖、全国优秀电视剧展播优秀剧目奖、全国电视剧风云榜最佳收视率奖、最佳编剧奖;建国七十年特别贡献人物奖、澳门新时代国际电视节十佳编剧奖、华鼎奖中国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奖等。另外,他还获得第五届“亚洲电视节”电视剧金奖、第三十九届亚太广播电视联盟(ABU)娱乐类金奖、韩国首尔电视节最佳编剧奖。在电影方面,他获得过“华表奖”“金鸡奖”和全国电影政府奖特别奖。四十年间,他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九十三次之多。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创作,已被业界视为打造精品力作的基石。这些年来,随着满堂报送的参评剧目,作品里合作的诸多导演和演员也随之获得过“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等各项大奖。
评论家李准曾说“高满堂现象应当重视,高满堂的创作追求值得研究”。事实上,几十年来,评论界、理论界对满堂的电视剧作品相当重视,写出很多评论文章;网友的各种评论犹如过江之鲫,令人目不暇接。这次即将出版的《家国情怀四十载——高满堂作品评论集》,将高满堂过去四十年的创作历程呈现出来,使研究者能更好地研究其创作的发展轨迹、风格演变和美学特点,是高满堂创作价值从荧屏延伸向学术界的载体,具有长久的学术研究价值。
我和满堂结识于《闯关东》研讨会,此后又参加过几次他的电视剧作品讨论会,并且作为“金鹰奖”评委参评了他的部分作品。这么多年来,我跟满堂很是熟络,对他的为人和作品印象深刻。满堂在接受采访时说:“曾老师研讨我的作品非常认真,一剧看到底,都要写出文章来。别看曾老师对我的作品情有独钟,他批评起我来,十分中肯,让我心跳、汗颜!”
我曾写过两篇有分量的文章来评价满堂,一篇是《用高“境界”和大“情怀”书写民族大迁徙的历史大气象》,另一篇是《满堂剧作,成就缘于艺术回归了心灵》。这两篇文章很好地阐释了满堂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以及由此演化而成的宏大“气象”,在思想上震撼了人们,在艺术上感染了人们;归纳总结出满堂在“艺术回归心灵”方面的五个追求,探究了他取得成就的奥秘。
我毫不夸张地说,满堂对中国电视剧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的贡献,是相当重大十分突出的。我在这里简明扼要地说三个方面。
首先是满堂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过程里的总体贡献。我曾经应邀就一些电视剧的各种综合现象撰写发表很多文章,参会很多次发言,论及中国电视剧的不凡成就,可以说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了然于胸。2008年8月30日,我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金鹰论坛”上提出一个理论命题——电视剧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领域里,具有了引领发展的“王者气势”,随后又反复做了详尽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应该说,在造就和发展这种王者气势之中,满堂的电视剧创作活动和成就是做出了很不寻常的贡献的。
其次是满堂在中国电视剧的叙事艺术发展过程里的独特贡献。中国电视剧的叙事艺术,汲取了大中华文学艺术的史传、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民间文艺和绘画、音乐、舞蹈各种叙事艺术的丰富营养,又汲取了现代戏剧、广播剧、电影艺术以至于网络艺术的叙事艺术的丰富营养,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电视剧的叙事艺术达到了空前丰富厚实的“真善美”状态。这是所有正直、正经、正派、正路的电视剧文学家艺术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满堂便是其中的杰出的一位大家。他在中国电视剧叙事艺术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有两点:其一是“家族史”和“社会史”的融合。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学史上,叙事性的小说领域里,通过描写一个大家族的历史命运去形象地透视一个社会的兴衰变革,观照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已经不乏成功的先例了。紧随其后,同样具有叙事性本性的电视剧艺术,或改编小说,或原创自己的艺术文本,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方面,通过《闯关东》《闯关东中篇》《闯关东前传》,还有《老农民》《老中医》《老酒馆》《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满堂把“家族史”和“社会史”相融合的电视剧叙事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以至于迄今为止,我们电视剧界少有可以和他媲美的。
其二是《闯关东》和《闯关东中篇》《闯关东前传》已经显示了“大河电视剧”的雏形,这是电视剧叙事艺术的一次新探索。
其三是满堂对于建设电视剧文学的贡献。起先,满堂是把自己的短篇电视剧剧本和电影剧本交给杂志发表。比如电视剧,《断续涛声断续雨》《从夏到秋》都在《中外电视》发表;《婚变情错》《停泊十天》《远岛》在《中国电视》发表。再比如电影,《大海风》在《电影创作》发表;《关东民谣》在《电影文学》发表。后来的电视剧改编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家有九凤》;大连万卷出版社出版了《大工匠》《天大地大》《高满堂文集》(七卷);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闯关东》;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北风那个吹》《闯关东·中篇》《钢铁年代》《雪花那个飘》《我的娜塔莎》《温州一家人》《闯关东前传》《老农民》《温州两家人》《最后一张签证》《爱情的边疆》《老中医》《老酒馆》;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于无声处》,一时蔚为大观,传为佳话,这是电视剧文学的成功。
近三十年来,我做了很多事情,写了很多文章和书,一直在为“电视剧文学”在文学大家庭里登堂入室大声疾呼。我期望的是,不仅在高等教育体系上,也不仅在学科意义的学理上,而是还要在我们国家文学艺术大家庭里,人们的文学文本阅读和戏剧电影等观赏生活里,给电视剧文学一个平等的地位。
满堂的贡献和成就可以证明,优秀和比较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电视剧文学剧本是发展进步的,并日益成熟、日趋精制,愈益体现真善美。作为“一剧之本”的电视剧文学剧本,原本就是文学大家族里的一个成员,文学作品的一个门类。在文学作品的大家族里,它的性质和作用,它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应该和其他的演剧文学一样得到重视,比如戏曲文学、戏剧文学,歌剧、音乐剧、舞剧文学等在内的舞台剧本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的银幕电影文学,空中电声广播剧文学剧本的广播剧文学。
由于剧本是为拍摄电视剧而创作的,要充分体现电视艺术的特征,我们可以称它为电视剧文学。和其他的演剧文学不同的是,电视剧的导演、表演、摄像、服装、道具、化妆、音乐、美术等艺术家和电视文艺工作者,要将电视剧的文学剧本经过综合的艺术再创作,拍摄成电视剧,成为电视剧艺术作品。这种电视剧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性,或者说,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跟其他的演剧文学其实也没有什么质的不同。至于电视剧艺术的文学性、文学价值,自然要通过一部电视剧作品来表现,诸如思想内容、思想倾向、典型形象的塑造、文学性的表现手段,包括兼收并蓄叙事文学、抒情文学的不同表现技巧等方面。其中心当然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的文学艺术理论界重视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理论界应该给“电视剧文学”一个科学的理论界定,给它一个合情合理也合法的地位。在这方面,满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说实话,给这部评论集写序言,我有自己的感慨和想法。满堂是编剧大家,听到的溢美之词滔滔不绝,我不想再“锦上添花”,斗胆进一言,评论集里能否选用一点批评满堂剧作的文字。比如《老中医》,播出后就有不少的批评意见,包括价值取向上的,叙事逻辑上的,演员表演上的,都有一些非议。选用这种非议的评价,不会对满堂有什么负面影响,反倒显得满堂和文集编选者襟怀之坦荡。
说几句题外话。1930年阳翰笙用“华汉”的笔名出版自己的小说“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的时候,请了易嘉(瞿秋白)、钱杏邨、郑伯奇、茅盾四人写了序言,他自己也写了重版自序,合在一起一共有五篇序言,不仅他自己自我批评了这三部小说,四位写序言的文坛名家也都给了作品尖锐的批评。这该是何等的风度和气量!
2022年5月12日
京东朝阳区孙河乡“远洋LAVIE”乡居
后 记
艺术创作的路很远很长
高满堂
我儿时皮得很,踢球打蛋儿,上房揭瓦;敢和大个儿摔跤,哪怕被摔得嘴啃泥,牙碎一地,也不会服软儿,至今牙齿仍有“后遗症”。我家附近的刘屯小山露天电影院是我们的乐园,白天在围墙上如履平地,晚上攀过围墙跳进去免费看电影。每每被查票的揪着脖领像拎小狗似的扔出去,号叫几声,找个地方又爬进去。银幕上,是一个多么让人痴迷的神奇世界!后来我将玻璃纸贴在小人书上照着描画,接着做一个纸盒,掏一个圆孔,用手电透过玻璃纸画投放到白墙上“放电影”,自做解说,尽管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小伙伴们仍听得入迷,尿了裤子也不知。
青年时下乡插队,因能讲故事,我的茅屋成了知青的“俱乐部”。晚上,来听故事的当然要收“门票”,诸如饼干(四毛五一斤的)、旱烟(蛟河烟,小叶红,蛤蟆头)、鱼干(小黄花,鲇鱼)等必不可少,讲究点的是炸酱,如果谁上一盒两毛七的红玫瑰烟,那就是正座了,可以坐在我的身边……我像是打了鸡血,说书人柳敬亭附体,直讲得口吐白沫,东方见亮。
大队陈支书发现了我的才华,让我参加宣传队,应付公社、县里文艺汇演。那时候不是学习小靳庄经验嘛,我大着胆子写快板书、山东快书、相声、对口词、三句半、坐唱等等,啥都敢写,简直无所不能。现在想起仍忍俊不禁的是,我在公社文艺汇演时上台说过相声,没想到叫人喝倒彩给轰了下去,原因是我笑台下不笑。
我也曾怀揣法国文学名著《红与黑》,骑着自行车串点——到别的青年点“讲故事”,吃了不少好东西。没想到后来走漏风声,被公社抓了典型,说我贩卖“封资修”黑货,用资产阶级的精神鸦片毒害青年,把我好一顿修理。我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北风那个吹》,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文化饥渴的年代,我千方百计、如饥似渴地找各种书读,沉浸其中,没觉得太痛苦。
后来我考上大连师范学院,没事儿就写小说,写讲演稿。那时候刚刚恢复稿酬,可惜我小说写了不少,稿费却不高,连抽烟的钱都不够,这光景一直持续到1983年。
人走时运马走膘。因为爱好文学,笔耕不辍,我从教师岗位调到大连电视台当文艺编辑。那年我和别人合作了一部电视剧《荒岛上的琴声》,叫人骂得狗血喷头。我不服气,又写了一部电视剧《功勋》。记得《功勋》在大连电视台播出的头一天,母亲拿着节目预告单敲开我们大杂院里一户又一户邻居的门,笑呵呵说:“他老邓婶子,他老五叔,他冯大爷……明晚八点,记住是八点啊,看大连电视台我家老二的电视剧哈!”电视剧播出后,又是一片骂声滚滚,邻居说:“老高大婶啊,你家老二真能胡诌,那个特务挨了二十多枪还没死!”我母亲护犊子,嘴硬辩解说:“咋这么不懂艺术,不死,那是子弹没打着要紧的地方呗!”回到家里,母亲语重心长地说:“老二,以后讲故事可不敢胡说八道了哈!要不,我这脸都没地方搁了。”
母亲这话一直回响在耳边,数十年来像鞭子一样时时抽打着我。对于创作,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母亲那双眼睛盯着我呢。
一晃,明年就是2023年,我写电视剧本将近四十年了。人生有几个四十年呢,回首过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友袁缙村、韩星筹划了这本《高满堂作品评论集》,于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算是一个小总结,我非常感动。他俩要我写点感想,我实在想不起要说点什么。并非矫情,而是我要说的话都在剧作里说了,无须赘言。再者,我最不喜欢那些所谓的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了,好像别人不懂你的“高深”,说一堆废话。
那么,就说点别的吧。
很难忘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漂”的经历。那时候我在北影仿清楼混,替人抄写剧本,书包里总有几样家把什:剪子,糨糊,复写纸。后来我当个“小参谋”出谋划策,参加剧本讨论。学艺期间有幸结识了大编剧李准(大李准)、白桦、叶楠、毕必成、张弦、王树元、徐子衡等(均已离世),听他们争论,看他们拍案,给他们斟酒,听他们讲那些神奇的故事,一直到天亮。那是一个多么畅快自由的情景!我如饥似渴地做笔记,仿清楼是我的“影视大学”,是我真正起步的地方。仿清楼除了住着编剧,还住着导演、演员、剧组筹备组;各路人川流不息,南腔北调,大酒大肉,夜半歌声。我骑着自行车欢快地给他们买酒买菜,听他们高谈阔论,看他们借酒发疯,快乐无比。仿清楼经常停水,难得洗上热水澡。一天,通知晚上八点有热水,我多日没洗澡,赶紧做好准备,买了挂面(当时不敢用电炉,抓着要罚款的,有人备着煤油炉子),小菜,一瓶二锅头,想吃饱喝足好好洗个热水澡。八点一到,我打开龙头放水!浴缸里的水起初是可乐色的(管道水锈),一会儿变成茶色,好久之后才是清水。刚准备好,没想到来了一个朋友,他已经喝得舌头老大了,却还要喝,不能让他扫兴,那就喝吧。这哥们儿可能是啤酒喝多了,总上卫生间。待他走后,我脱衣服进了卫生间,顿时就傻了,浴缸里的水又变成了茶色,他一趟趟地跑卫生间,把尿都撒在浴缸里了!我怒火中烧,忍不住破口大骂。有失必有得,这个朋友觉得我可交,把我的电影剧本介绍给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片名叫《潇洒一回》。
最难忘的是创作《闯关东》。2005年11月11日,我正好是半百之年,与合作者孙建业、山东影视中心制片侯鸿亮、摄影李洲从大连电视台出发,开始了漫长的采访之旅。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胶东、鲁西南,行程数月,跋涉七千多公里。那是对“闯关东移民史”的一次抢救,采访数百人,留下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我在黑河出过车祸,幸存一命;在罕达汽和六个八十岁以上老金工吃羊喝酒;在孙吴、明水县吃豆腐蘸酱,吃多了撑得难受一夜翻滚;在北安夜里热炕上吃花生、嗑瓜子,听人讲故事,第二天找不着鞋了,原来花生皮、瓜子皮把鞋给埋了……回到大连,我和孙建业在一个海边旅馆里同吃同住一屋数月,绞尽脑汁搭提纲;晚上来了兴致,弄几个小菜喝酒聊天,把包子放到暖气片上再盖上棉被,半夜饿了吃包子,还是热的呢。
很难忘和陈宝国老弟的合作。从2009年合作《钢铁年代》伊始,截至2019年,我俩合作了六部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大河儿女》《老农民》《老中医》《老酒馆》,他都是男主角。宝国真诚坦荡,开门见山,见面小酌,谈的都是艺术话题。每给他写一个人物,我们都要聊一两年,《老农民》里的牛大胆这个人物,一聊就是三年。宝国把他的智慧都倾注在我的剧本里,为我的剧增辉添彩。宝国是个要戏不要命的人,在拍摄《最后一张签证》时,他的手臂烫伤很严重,却一天也没请假。我去布拉格探班,见他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忙问这是怎么了。他眼圈一红,笑了笑没说话。拍《老中医》时,我去上海探班,进他的房间喝茶聊天。我去了一趟卫生间,发现马桶里的水是红色的,大惊失色,追问咋回事儿。宝国说身体有点不舒服,因拍摄太忙,没时间去看。我和曹可凡一商量,当机立断拖着他去了医院。医生说再拖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我一听眼圈就红了……
宝国的艺术成就无须我评价,他获奖无数,是中国获得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三大奖项最多的演员,他在这三大奖项上多次重复获奖。略感欣慰的是,我也有幸给他添了点儿彩。和宝国的合作意犹未尽,我们相约此生合作十部剧。
很难忘和我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张新建(《闯关东》《老农民》)、孔笙(《闯关东》《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温州两家人》)、安建(《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大河儿女》)、刘江(《满堂爹娘》《老酒馆》)、杨亚洲(《家有九凤》)、陈国星(《错爱》《大工匠》)、毛卫宁(《爱情的边疆》《老中医》)、郭靖宇(《我的娜塔莎》)、阎建刚(《于无声处》)等。
很难忘一直关心评论我作品的评论家。他们是仲呈祥、李准、曾庆瑞、杜高、刘扬体、范咏戈、阎晶明等。
我三生有幸,感激不尽。
我还要和我的学生李洲说几句话:我们这些年合作了七部电视剧,你在成长,日渐成熟,希望你在今后的剧作中注意结构气象,人物深度。你已经开始独立创作了,我很高兴,但要夹起尾巴做人,艺术的路很远很远。
一篇往事流水账,权当后记。
2022年春
满堂老酒能醉客
?——综合评论专辑
以艺术的热情关注脚下厚重的热土,以体察人情的细腻视角贴近奋斗中的人民,从历史起伏和生活跌宕的交织中开掘正义、正气和正道所在,正能量就在其中。
书写民族主旋律 铸就平民大史诗
——高满堂编剧艺术研讨会发言摘选
2013年10月19日,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大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高满堂编剧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适逢高满堂从事电视剧创作三十周年。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陈建文,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等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显主持,李准、仲呈祥、曾庆瑞、王一川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对高满堂的创作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高满堂电视剧的创作历程、艺术特色和作品影响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
我有一颗真诚的心
高满堂/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
我在二十八岁时写了第一部电视剧,一转眼今年五十八岁了,写了三十年。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姑娘给我打电话,她说:“爸,你在这次会议上千万别嘚瑟,千万低调再低调。”我老婆从英国给我打电话说:“高满堂,你一生最大的毛病就是收不住,到英国看看莎士比亚的故居,你什么都不是。”
是,我什么都不是,但是我有一颗心,与我们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感受我们这个时代和共和国一步步艰难的历程。我想我的电视剧始终坚持几个原则:第一,真诚面对艺术;第二,真诚面对生活;第三,真诚面对观众。在这个基础上,任何一部电视剧都应该追求三个方面:一、追求大精神;二、追求大境界;三、追求大前途。
我还想说我们的电视剧应该保持四股气:第一股气是历史剧要有正气;第二股气是年代剧要有神气;第三股气是当代剧要接地气;第四股气是我们作家应该有志气。这些年我努力遵循这些原则,在自觉和不自觉当中一直努力着,一直坚持创作。
我想起三十年前,我的第一部剧要播出时,我妈妈就拿着电视报每家每户地敲门说:“你们一定要晚上八点看看我们家老二写的电视剧。”我们工人大院一共有六十多家,她挨家挨户地走了一遍。但是这部电视剧写得很不好,骂声一片,我当时不敢出门。我妈妈说:“孩子,你要出门,早晚得见邻居。”她一边劝我,一边和人家争执。当时有一个剧情,我在剧本上写一个角色身中数弹没有倒下,但是导演拍成了被机枪扫射还没有倒下。有一天,我听到我妈跟邻居吵起来。邻居说:“老高大嫂,你家老二最能吹,从小就能吹,现在还吹,七十多枪没有打死一个人。”我妈说:“你净瞎说,我家老二写得有道理,没打到要紧的地方,没有打着心脏。”最后我妈跟我说:“老二,我给你挣足面子,跟人家打架,但是以后别胡说八道。”
妈妈的这句话对我这三十年的创作有根本的指导意义,那就是说要尊重生活,尊重历史。对历史不敬、对古典不敬、对古人不敬的人,我永远不敬他。我们应该把民族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百折不屈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高满堂的成功与启示
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
高满堂现象应当重视,高满堂的创作追求值得研究。在我看来,在他的创作追求中有三点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其一,平民中国梦的激情书写。他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平民,但他们不是消极被动的芸芸众生,更不属于自甘沉沦的一群,而是民族命运的承载者,民族精神家园的坚守者和开拓者。在高满堂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主人公们都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都怀有一个用诚实劳动去争取美好前景的美丽梦想,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祖国的万里江山,无数他们的梦想追求汇成了伟大的中国梦的追求。他的几十部电视剧通过对众多平民中国梦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种不懈的梦想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屡创辉煌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并激情呼唤着为实现民族复兴更大辉煌的当代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其二,讲述故事的巧夺天工。作为最大众化的艺术样式,电视剧要有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而高满堂正是一位少见的讲故事的高人。一是作品开篇不论是平地惊雷式抑或平平而起式,他总是很快就能把主人公的命运悬念和情感拷问推向极致,波澜迭起,层层推进,紧紧抓住观众的兴奋神经,吸引人一口气看完。二是善于从丰厚的生活积累中提炼出一连串出人意料的精彩细节,用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描写去支撑起戏剧冲突一浪高过一浪的强烈震撼力,既收到了戏剧冲突的极致化艺术效应,又与胡编乱造划清了根本界限。三是精心按照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的需要结构剧情,努力把人物性格刻画和不同人物间性格碰撞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使故事和人物互相水涨船高,既提高了讲故事的审美品位,也使朱开山、周万顺等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其三,正确理念的执着坚守。高满堂坚信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不管文艺界刮什么风,也不管什么影视剧操作模式走红,他都不跟风,不照搬别人的创作模式,始终自觉坚持走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坚持并拓展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每接触一个新的题材,每着手一个新剧本的创作,他都首先在深入生活上下笨功夫,绝不搞闭门编造。
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并非无可挑剔。比如,如何更好地揭示一百多年中国发生的多次大变动的深广社会背景,以给主人公们追求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提供一个更厚实的历史舞台,在着力表达一个有意味的主题时如何防止顾此失彼,同一个题材续写剧如何能跨出更大的步子,这些方面都还存在着短板。
高满堂的高产与高明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在最近二十年间,高满堂的创作一如井喷,不仅量大质高,而且以长篇电视剧为主,不仅题材跨度大,而且人物众多、主题多样、思想丰富;既不重复自己,又大多为原创性、开拓性创作,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电视剧创作风格和特色,他的创作也标志着电视剧特别是长篇电视剧创作方法和艺术样式的定型与成熟。
这个成熟在高满堂的作品中表现为:具有驾驭各种题材的艺术结构能力;每部长篇作品都能塑造出鲜明而生动的人物;既善于处理本土的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并使之来源于生活也更高出于生活,同时也善于处理跨地域或重大历史题材(需要丰富想象和虚构因素),使之再现和重塑历史;掌握了成熟的视觉语言、对话语言、形象语言,形成了符合电视剧创作规律的编剧方法与技巧,具有把控观众观看的剧情结构技巧;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超乎寻常的采集素材新编新创的创作能力;有思想的深刻与深度,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时代的发展与潮流有清醒的判断与认识;爱故土、爱人民、爱祖国,与人民情感相通,为人民树碑立传。
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有三个节点,可以反映他的创作走向和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中短篇创作是大批量高质量长篇创作的奠基仪式。高满堂电视剧创作中有为数不多的中短篇电视剧,这些作品形制相对短小,情节相对集中,人物一般较少;主题主要揭示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比如《午夜有轨电车》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持续不退的出国潮,以工业遗产有轨电车象征时代变革及其阵痛,质疑出国潮的意义;带有鲜明的“文学化”痕迹,既有浓浓的思考、思想、思辨韵味,也有形象较弱、画面不够好、语言过多、情节与冲突张弛随意的不足。
但是,从中短篇入手,从现实题材发端,从文学性出发,也形成了高满堂的后期长篇电视剧创作的优势和特点:善于塑造人物,具有报告文学一样的驾驭各种题材的能力,创造出电视剧艺术的形象不离思想、思想寓于形象的美学品质。这种创作特色在《温州一家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二,《天大地大》标志着高满堂编剧技巧的高度。这部作品具有高满堂创作的各种要素、元素、因素,两个男主角既是一对冤家,又是互不可离的抗日英雄,他们的家族史、抗战史亦庄亦谐,一波三折。对侵华日军的描写也别开生面,触及一个罕见的角度:文化侵略与武力征服互相配合,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侵略军的形象。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高满堂的艺术发现力和创造力。他的《家有九凤》《真情错爱》《北风那个吹》《山里红》《大工匠》《钢铁年代》等作品,都展示出他对某一类题材素材所具有的独到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
第三,大地的史诗与时代的画卷。在高满堂电视剧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写东北这片神奇土地的人、事、史。一开始,这只是表现为普通可见的作家对自己身边人和事的关注,是一种常见的创作现象。以后,这种写作与表现逐渐强化,逐渐扩展为具有人文地理和创作生态的文化理念,直到明确意识并自觉转化为一种创作的地域性追求。以《闯关东》三部曲为标志,高满堂的电视剧创作将历史史诗化的艺术追求彰显突出到极致。一部东北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浓缩,东北人的命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