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HK$
98.6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HK$
333.8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HK$
100.6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后殖民理论与传播学有一种天然的同构性,本书题为“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乍看时略显抽象,翻看目录可以看出其实更多是一次对于全球后殖民理论重要观点的述评。书中全盘梳理了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的这趟理论旅行,如今后殖民理论的时髦感或许过去了,但它所提供的视角与启示却并不过时,全球化时代殖民主义自有其新的变种,这依然是十分值得观察与反思的研究对象,因此本书在今天再版也依然有其当下意义。本书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曾获第四届吴玉章奖(2007 年)和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9 年)。
|
內容簡介: |
在后殖民语境中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和文化转型的重要课题。本书对此做了原创性的学理探索,从时间、空间、主体、话语等四个视角切入,眼光独到,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了西方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书中运用大量外文资料,通过四个维度对后殖民理论时间视点(机制论)、空间视点(异化论)、主体视点(杂种论)、话语视点(霸权论)作出深度探讨,多方位地进入并展示后殖民理论的内在理路与言路。
|
關於作者: |
姜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理论、传播思想史、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新媒体研究。中国外文局、中国新闻社、江苏省以及重庆市国际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赴20 个国家和地区访学、讲学和会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2003-2017)。《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主编,《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主编, 英文期刊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国际跨文化传播学刊》) 主编。多家大学兼职、特聘教授,媒体顾问。教育 部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与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首席专家。著有《传播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年);《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 年)。
|
目錄:
|
再版序言(一)… ………………………………………………………… 1
再版序言(二) ………………………………………………………… 6
再版自序 ………………………………………………………………… 12
原版序言(一) ………………………………………………………… 19
原版序言(二) ………………………………………………………… 23
再版总论 ………………………………………………………………… 30
绪论……………………………………………………………………… 1
第一节 本项研究之浮现 ………………………………… 1
第二节 在解构中建构 …………………………………… 47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62
第一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基础 …………………………………… 71
第一节 何谓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 71
第二节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源流 ……………………… 85
第二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时间视点:机制论 …………………… 118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下的东方学(东方主义) ……………… 119
第二节 多维视野下的“后殖民时代” …………………… 131
第三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空间视点:异化论 …………………… 166
第一节 东方不是东方,西方不是西方 ………………… 167
第二节 人性第二自然和文化第三空间 ………………… 182
第三节 主体第三天性和文化身份第四世界 …………… 186
第四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主体视点:杂种论 …………………… 199
第一节 文化的变迁 ……………………………………… 200
第二节 第四世界的臣民 ………………………………… 212
第三节 文化的皮影戏 …………………………………… 220
第五章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话语视点:霸权论 …………………… 232
第一节 什么是话语 ……………………………………… 234
第二节 话语陷阱 ………………………………………… 254
第三节 反话语 …………………………………………… 272
结束语 …………………………………………………………………… 280
参考文献 ………………………………………………………………… 287
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 …………………………………………………… 300
西文人名英汉对照 ……………………………………………………… 306
再版后记 ………………………………………………………………… 3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