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他们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生了病。
据世卫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有近十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包括了全球14%的青少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增长了25%以上。然而,全世界仍有71%的精神病患者得不到精神卫生服务,世界各地的社区和护理系统内,也普遍存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污名化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非常需要这样一本关于精神病的理解和治愈之书。然而,市场上的专业读物门槛太高,大众读物则常常将精神病人妖魔化、奇观化;但这本书做到了真诚、温暖、细致、平实。因为它的目的不是猎奇,而是助人。
作为一名与精神病同行了十多年的“资深患者”,作者分享了自己和病友们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记述了他们如何带着疾病生活。她说,“我们的故事,我们的诉说,必须必现在获得更多的关注”;“精神病人的世界是一个冰冷的国度,但你将要读到的是一份温暖的指南”;“希望你看到我们是如何热爱生活、努力做出调整,经历过怎样的成功与失败、绝望与痛苦”。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位“资深病友”写给与病同行之人的说明书。书中集结了作者和病友们的亲身体验,带读者去“精神病人的世界”一探究竟。作者用真诚、亲切、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真实的患病经历,也告诉人们如何带着疾病积极生活。
本书收录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患者们对患病体验巨细无遗的讲述,更深入探讨了病患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花时间面对及克服的课题。比如,第一次去看精神科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跟身边的亲友坦白自己的病情,如何看待药物,如何有效与医生对话并制定治疗策略,如何处理工作、学业、财务、恋爱问题等。有了这样一本贴心的指南,精神病人的世界将不再冰冷和孤独。
|
關於作者: |
理端,韩国插画漫画家,每日需服用二十多颗药物的资深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在大学时即与疾病展开漫长对抗,2015 年开始在网上分享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经验,以及各种关于精神疾病的漫画和资讯。2016年组织起患者自救会,通过互相交流,协助病患更了解自己的疾病,彼此给予心灵上的支持,以改善病况及能逐渐自理生活。几年来,她的自救会成了精神疾病患者们的“信息中心”,一个给自己、给别人带来帮助和温暖,更提供实用信息的所在。
|
目錄:
|
推荐序 他们的世界
前言
本书中的术语
第一部分 不为人知的疾病世界
第一章 就算失去一切,我也会坚持到最后
第二章 写给第一次踏进精神病世界的你
第三章 帮助患者:病识感、疾病认同以及自助小组
第四章 抑郁症:像猫咪一样生活
第五章 躁狂:老实人的地狱
第六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悲哀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调弦的人
第二部分 带着疾病生活
第八章 不会康复的人
第九章 初步了解药物
第十章 第一次去看精神科,该和医生说什么
第十一章 抑郁症康复指南
第十二章 双相障碍康复指南
第十三章 用兴趣来对抗时间
第十四章 如何处理财务问题
第十五章 如何适应学校与职场生活
第十六章 进一步了解药物
第十七章 住院隔离见闻录
第十八章 关于自我的记忆
第十九章 关于自残的那些事
第二十章 写给想要自杀的人
第二十一章 两个患者的“孤岛恋爱”
第二十二章 父母与医生:一无所知,无所不知
第二十三章 对精神病患者的支持要素
后记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他们的世界
理端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已经八年,她住过精神病院的封闭病房,多次尝试过自杀、反复自残,也曾拒绝治疗,甚至差点触犯法律。经过与精神病多年的斗争,她最终接纳了自己精神病人的身份,选择将自己患有精神病的事实公之于众。她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治疗,目前一边服用精神类药物,一边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和伴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有很多重型精神病患者和理端一样,经历过拒绝、否认、抗争、羞耻、无助,甚至想离开这个世界。他们来自一个被称为 “精神病国度”的地方,明明和我们同在一个世界,却被划上另类的界线。
我第一次接触精神病人是二十多年前在医科大学读书时。精神病学见习课上,一位躁狂发作的二十多岁女患者,手舞足蹈地向我们介绍她在巴西选美并获得全球冠军的经历。全班同学不时发出哄笑,大家从她的措辞和逻辑中推断出这是妄想。她自我感觉良好的超现实性,让年轻的同学们觉得可笑。我逐渐和她对上话,得知了她背后的自卑和辛酸。原来她自己也知道这些是虚幻的狂想,然后伤心地流下了泪水。看到这一幕,同学们有些不知所措。我有些内疚,赶紧安慰她:“你其实很漂亮。”她突然又开怀大笑:“真的吗?我现在就给你们跳一段舞。”然后开始边唱边跳。这时,没有同学再笑,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女孩疯狂行为的表面下流动的忧伤和绝望,给她鼓起了掌。
在医科大学读书时,我的成绩并不优秀。但所有临床学科中,我的精神病学成绩是全班第一,也是我分数唯一超过 90 分的临床课程。在实习和见习的教学案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位有喜有悲的躁狂女孩。后来,我选择了精神科医生作为职业,尝试去理解每个癫狂行为背后的故事。但是,精神病的诊断天然将他们“移民”至一个独特的国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精神病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度日,渐渐与这个世界隔绝,直到耗尽最后一丝希望,在机械的呼吸和绝望的等待中度过这一生。我一直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用心看好每个患者,用情理解每种症状,用力学好专业知识,可仍旧是杯水车薪。“精神病国度”国界线的消除,需要全社会心理健康知识的整体提升才能实现。
在对这本中文译著进行审校的过程中,我读出了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书中的医学术语、精神病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名词,陌生的是携带症状的载体:精神病人,带有独特经历和人生故事的个体。他们常常会被我们精神科医生忽略,甚至拒绝倾听。我们只是从众多词汇中凝练出意识、情绪、认知、感知觉、行为等专业评估结果,然后建议下次继续复诊。
有关精神病的知识普及,大多站在专业者的角度进行居高临下的共情。而这本书,从患者的眼里看世界、看治疗、看疾病、看医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共情视角,让医生有机会了解症状背后的叙事,让患者有机会读懂归属,让家庭有机会看到希望。
理端,用近十年的病痛让自己成长,她完成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可供大家借鉴的精神病理解和治愈之路。
我相信,有一天精神病人不再需要“特殊的国度”。我期待,他们有机会见证,大家像我们年轻时对待那个躁狂女孩一样,为他们的努力鼓掌!
陈发展
医学博士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担任本书专业审校
前言
我第一次因为躁郁症的混合性发作而陷入严重抑郁、产生自杀意念时,身边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吃什么药。虽然朋友们很担心我,但他们丝毫无法减轻我的病痛。他们只看到我的异常行为,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帮助我。父母也不例外,甚至有的医生也是如此。我在精神病的孤独世界之中,只能与疾病携手同行,也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本书既适合精神病患者本人,也适合患者身边的亲友、其他一切与此相关的人,以及所有希望理解精神病患者的读者。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本书的主语是“精神病人”,为什么频繁使用“精神病”这个术语?我的回答是,我不会再把“精神病人”这个称呼看作一个蔑称。“没错,我就是精神病人。”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淡然面对世俗偏见。我们是精神病人,会面临很多偏见、误解、刻板印象。不过,本书的整体内容大多是关于精神病人如何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对自己负责。前面所提到的对抗偏见的内容,反倒是相对次要的说明。
本书共有二十多章,适合从初次发作到精神病伴随终身的所有患者。阅读时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者本人就是一个需要每天吃二十多粒药丸的精神病人。本书的叙述重点在于“疾病管理”“不要放弃社会成员的身份”,我在写作时会兼顾这两方面,比如,在关于封闭病房的章节中,除了介绍病房的情况,还说明了回归社会的过程。
我调查分析过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状态,以此为基础写了这本书。你可能会觉得书中描写的生活与故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里的情况可能与你相反,也可能与你具有神奇的相似之处。所有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所以更加有必要确认自己之外的其他患者的经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认知现在,展望未来,一起探索如何实现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某种梦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最后,如果你不是精神病患者,请不要把这本书当作一本简单的精神病发作记录。希望你可以看到我们是如何热爱生活、努力做出调整,经历过怎样的成功与失败、绝望与痛苦。这将有助于你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病患者。
理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