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本书突破了常识观念和常识论断,借鉴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erick Barth)、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等重要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理论,建立了对族群边界制定过程的比较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分析。
·华康德(Lo?c Wacquant)称赞此书为“近20年来读过的社科类书籍中最精彩的之一。它将奠定威默在分析社会学中的重要学术地位”。
·本书曾获2013年美国社会学协会文化社会学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最佳图书奖优秀奖(Honorable Mention)。
|
內容簡介: |
本书借鉴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主张的族群边界研究视角,对族群边界制定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族群边界如何以及为何有时与不平等和排斥、与政治显著性和公共辩论、与持久忠诚和强烈认同相关。作者提倡从更广泛且包容的族群性的定义出发,注入了布迪厄式社会学以得出更为动态的分析,主张更系统地分清族群和非族群过程以避免包罗万象的“族群视角”的诠释方法,并强调比较分析需要充分考虑世界各地族群现象的差异。作者在探讨传统的社会学族群性方法和各种边界制定工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框架来解释不同族群边界的产生和转变,指出制度、权力等级和政治网络这三个社会领域的特征决定了族群边界制定行动者将采取的策略。
|
關於作者: |
安德烈亚斯·威默(Andreas Wimmer),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和政治哲学教授。曾任教于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
|
目錄:
|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迈向族群边界制定的比较分析
族群性、种族和民族性的整合观点
章节概览
第二章 赫尔德的遗产
如何不思考族群性
如何思考族群性:群体形成范式
机制和因素:迈向解释性的说明
去族群化的研究设计
第三章 策略与方法
推进比较边界制定议程
现有的类型学
第一部分:边界制定模式
扩张
收缩
价值重估
地位移动:边界跨越与重新定位
模糊
第二部分:边界制定方法
话语与符号
歧视
政治动员
强制与暴力
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冲突与共识
对比较理论的挑战
制度、权力和网络
为边界而斗争
边界特征与动力
概要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第五章 分类斗争
研究设计
巴塞尔、伯尔尼和苏黎世的社会人口变化
局内人和局外人:老牌居民的视角
差异与转变:移民及其子女的视角
网络中的社会边界
结论与展望
第六章 网络边界
引言
联系形成的原则:一个理论框架
数据集
剖析种族同质性
跨越种族:网络结构的综合模型
结论
第七章 文化与封闭
族群性与价值观的四种研究路径
|
內容試閱:
|
致谢
在本书完成之际,我谨向帮助塑造和完善本书论点的朋友和同事致以真诚的谢意。在此,我想对其中的一些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章曾在大众汽车基金会在德累斯顿和柏林组织的两个研讨会上,在哥廷根大学“不断变化的边界和新兴的认同”会议上,在牛津大学移民、政策和社会中心的座谈会上,以及在瑞士日内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和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宣读过。特别感谢理查德·阿尔巴(Richard Alba)、雷纳·鲍布克(Rainer Baub?ck)、霍米·巴巴(Homi Bhaba)、张倩仪(Sin Yi Cheung)、汉·因兹格(Han Entzinger)、哈特穆特·埃塞尔(Hartmut Esser)、戴维·盖尔纳(David Gellner)、拉尔夫·格里洛(Ralph Grillo)、拉斐拉·赫特拉格(Raphaela Hettlage)、弗兰克·卡尔特(Frank Kalter)、马蒂亚斯·柯尼希(Matthias K?nig)、弗兰克—奥拉夫·拉德克(Frank-Olaf Radtke)、卡林·希滕海姆(Karin Schittenhelm)、迪米特丽娜·斯宾塞(Dimitrina Spencer)、田部昭夫(Akio Tanabe)、竹泽靖子(Yasuko Takezawa)、史蒂文·韦尔托韦茨(Steven Vertovec)、苏珊·维森多夫(Susanne Wessendorf)和莎拉·辛格·威默(Sarah Zingg Wimmer)富有洞察力的评论和批评。感谢克劳迪奥·波兹曼(Claudio Bolzmann)、威廉·克鲁尔(Wilhelm Krull)、卡林·希滕海姆(Karin Schittenhelm)、史蒂夫·韦尔托韦茨、马蒂亚斯·柯尼希、克劳迪娅·迪尔(Claudia Diehl)和竹泽靖子邀请我参加上述会议。我的(前)系同事罗杰斯·布鲁贝克(Rogers Brubaker)、阿德里安·法弗尔(Adrian Favell)和罗杰·沃尔丁格(Roger Waldinger)提供了慷慨的建议和批评,但愿我已经能够对这些建议和批评加以更充分地考虑。韦斯·希尔斯(Wes Hiers)非常友好地仔细编辑了最终版本,该文曾以英文发表在《社会学理论》(Sociological Theory)2009年第27卷第3期第244—270页上,并以较短的德语版本发表于《科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杂志》(K?lner 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2008年第48卷第57—80页上。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不同版本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奥斯纳布吕克大学(University of Osnabrück)移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所、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耶鲁大学比较研究中心、伦敦经济学院的族群性研究协会、布里斯托尔大学族群性与公民权研究中心,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政治科学和国际关系系,以及哥廷根大学社会学系宣读过。对于有益的评论和具有挑战性的批评,我想感谢克劳斯·巴德(Klaus Bade)、迈克尔·博姆斯(Michael Bommes)、约翰·布鲁伊利(John Breuilly)、罗杰斯·布鲁贝克、玛丽安·卡多根(Marian Cadogan)、哈特穆特·埃塞尔、马泰奥·富米加利(Matteo Fumigalli)、乔恩·福克斯(Jon Fox)、纳兹戈尔·甘德努什(Nazgol Ghandnoosh)、菲利普·戈尔斯基(Philip Gorski)、埃里克·考夫曼(Eric Kaufmann)、约翰·哈钦森(John Hutchinson)、韦斯利·希尔斯、马蒂亚斯·柯尼希、西尼莎·马莱斯维克(Sinisa Malesevic)、塔里克·莫杜德(Tariq Modood)、奥兰多·帕特森(Orlando Patterson)、阿比加尔·萨吉(Abigail Saguy)、彼得·斯塔马托夫(Peter Stamatov)、保罗·斯塔塔姆(Paul Statham)、阿特·斯廷奇科姆(Art Stinchcombe)、伊万·塞莱尼(Ivan Szelenyi)、埃迪·特尔斯(Eddie Telles)、詹妮弗·托德(Jennifer Todd)、莎拉·辛格·威默和林恩·扎克(Lynne Zucker)。
特别感谢米歇尔·拉蒙(Michèle Lamont),她邀请我参加在哈佛举行的会议,这为撰写这两章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并在各个阶段继续支持这个研究项目。第四章的部分内容发表在《族群和种族研究》(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008年第31卷第6期第1025—1055页上,而第五章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8年第113卷第4期第970—1022页上,它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协会的理论奖,以及美国社会学协会(ASA)文化社会学领域的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最佳论文奖的荣誉奖。
第五章的研究得到了是基于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第39期国家研究计划(NAP)框架内的资助,并得到以及人口、移民和环境基金会(苏黎世)的共同资助。已故的托马斯·施韦泽(Thomas Schweizer)帮助开发了网络研究的研究设计。迈克尔·博姆斯和哈特穆特·埃塞尔对这一章早期的德国版本发表了评论。这一章是基于发表在《族群和种族研究》2004年第27卷第1期第1—36页上,以及《社会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Soziologie)2002年第31卷第1期第4—26页上的一篇文章,它获得了蒂森(Thyssen)社会科学最佳论文奖。
第六章是与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凯文·刘易斯(Kevin Lewis)合著的。我非常感谢凯文引进并精通我们在本章中利用的相当先进的方法论工具。该论点的早期版本曾在2008年在佛罗里达州圣皮特海滩举行的国际阳光地带社会网络会议和瑞士纳沙特尔(Neuchatel)大学社会过程分析会议上提出。我们感谢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马尔科·冈萨雷斯(Marco Gonzalez)和杰森·考夫曼(Jason Kaufman),我们与他们合作收集了本章中分析的数据集。我们也感谢切里·明顿(Cheri Minton)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帮助,感谢莫妮卡·索尼(Monica Soni)和玛丽亚·梅(Maria May)的研究帮助,感谢布莱恩·明(Brian Min)制作了图6.2。感谢彼得·马斯登(Peter Marsden)、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金耶尔·奥苏吉(Chinyere Osuji)和杰克·凯茨(Jack Katz)对这篇文章的早期草稿的评论。感谢罗杰斯·布鲁贝克、詹姆斯·奥马利(James OMalley)和丹·施拉格(Dan Schrage)提供的鼓励和建议。我们特别感谢史蒂夫·古德罗(Steve Goodreau)和戴夫·亨特(Dave Hunter),我们依赖他们广泛的方法论反馈,在制作计算机statnet程序时,他们慷慨地考虑了我们的关切和需求。在帮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聚集学生的品位方面,鲍勃·汉内曼(Bob Hanneman)和马克·纽曼(Mark Newman)同样给予了支持;卡特·巴茨(Carter Butts)建议我们使用替代性的基于置换的方法(permutation-based methods)来确认我们的发现。该章已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2010年第116卷第2期上,并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协会数学社会学领域的最佳论文奖。
第七章是基于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的研究生托马斯·索尔(Thomas Soehl)合著的手稿改编的。我感谢尤瓦尔·范斯坦(Yuval Feinstein),他在项目的早期阶段担任研究助理。对于批评和有益的建议,我们感谢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定量社会学研讨会,在伯尔尼大学、密歇根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洛桑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社会学系,在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关于移民问题的会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的高级定量方法研讨会,以及加拿大成功社会项目的会议上的诸位与会者。罗伯特·马尔(Robert Mare)、克里斯蒂安·乔普克(Christian Joppke)、筒井清辉(Kiyoteru Tsutsui)、陈达文(Tak Wing Chan)、米格尔·森滕托(Miguel Centento)、西贝尔·福克斯(Cybelle Fox)、克里斯蒂安·杜斯曼(Christian Dustman)、米歇尔·拉蒙特和盖伊·埃尔切罗斯(Guy Elcheroth)邀请我到上述场所。蔡力(Li Cai)给出了方法论建议,马蒂亚斯·柯尼希、埃里克·施内德汉(Erik Schneiderhan)、珍妮弗·埃尔里克(Jennifer Elrick)、凯伦·法莱(Karen Phalet)、艾琳·布洛姆拉德(Irene Bloemraad)、希瑟·哈夫曼(Heather Haveman)和尤金·塔塔科夫斯基(Eugene Tartakovsky)对这一章的草稿版本发表了广泛的评论。
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欣然接纳了我提交给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原稿,詹姆斯·贾斯珀(James Jasper)仔细编辑了最终版本,并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我感谢他们两位。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罗格斯·布鲁贝克、马蒂亚斯·柯尼希、米歇尔·拉蒙特、史蒂夫·韦尔托韦茨和华康德(Lo?c Wacquant),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有幸与他们进行了持续的对话,他们以许多不同的方式鼓励并在思想上滋养了这个研究项目。这本书是献给所有那些没有融入或以其他方式模糊了既有归属边界,并因此给一个不可分割的人类的古老观念带来新希望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