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
家族财富传承:实务案例与解决方案
》
售價:HK$
97.9
《
恶女的告白:时隔十年,《绝叫》作者叶真中显再写“恶女”的复仇与重生
》
售價:HK$
60.5
《
从零开始·复古娃衣制作书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作者结合项目研究成果,对上海市三灶学校的绘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比较有特色和成效,值得教育界同行借鉴。
內容簡介:
本书为三灶学校“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项目成果集。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建构儿童绘本阅读课程,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和儿童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并形成一系列绘本阅读教学案例;以儿童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为载体,探索青年班主任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關於作者:
金育宏,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三灶学校校长。长期潜心关注学校发展、课程改革、学生德育及教师成长研究。主持了上海市少先队课题“农村初中少年团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开发了“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等。在《上海教师》《上海教育》《教育瞭望》《浦东教育》等发表《新教师的第一步》《明确指导思想,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考》等论文20余篇。
富士英,高级教师,民盟盟员。浦东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区“十佳”班主任、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市、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多篇案例、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项。
目錄 :
序一 马和民1
序二 金育宏4
第一部分 理论篇1
第一章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项目申报3
第二章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9
第一节 课程设计原则9
第二节 课程教育目标11
第三节 课程实施及评价15
第三章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程总结20
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项目总结报告20
文武兼修,启智尚美
——上海市三灶学校迎接新优质创新试点学校随访工作简讯36
第四章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程随感38
两个小故事告诉你,为什么要学儿童哲学 富士英38
让绘本开出生命之花 沈澍煜40
点亮心中那道光 金育宏43
以儿童绘本阅读启智润心
——乡村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富士英50
第二部分 实践篇59
第一章 走近生命的起源61
《小威向前冲》教学设计沈澍煜66
《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教学设计卫黎敏73
第二章 尊重生命的成长81
《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设计沈依妮86
《雪地里的脚印》教学设计黄春华94
《是谁送的呢》教学设计沈祎妮103
第三章 攀登生命的高峰111
《克里克塔》教学设计沈忆念115
《妖怪山》教学设计桂丽晨122
第四章 理解生命的衰弱129
《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学设计赵樱子133
第五章 直面生命的流失140
《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设计富士英145
《獾的礼物》教学设计朱秀丽151
《爷爷变成了幽灵》教学设计朱佳仪158
专家寄语165
內容試閱 :
序一
走向两个百年梦的新时代中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变革,立德树人是任务,综合改革是方向,五育并举是杠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担当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则是灵魂。
新时代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自己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和方法,尤其是利用好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为自己的人生幸福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从“学会成长”和“终身成长”的角度提出适合于学生成长的办学理念,创设丰富的育人环境,提供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围绕“做人做事,什么才是正确的”的选择,鼓励学生学会用“智慧的思考、言说和行动”去面对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的人和事。
“爱智慧的学问”即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智慧的动力源自好奇和创新,好奇心则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和哲学之间由此构成了天然的关系。196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修·李普曼的著作《哈利·史图特迈尔的发现》出版,成为“儿童哲学”诞生的标志。在大学任教期间,他发现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普遍比较弱。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方式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于是他决然辞职,创办了儿童哲学研究所和哲学教室,开启了儿童哲学教育的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后,儿童哲学研究开始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兴起;进入21世纪,儿童哲学和儿童哲学教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1980年,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儿童》一书中指出,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发表评价,甚至进行哲学式的思考。这种思考始于儿童对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的疑问和推理,并且常常以游戏的方式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互关联。因此,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充满好奇,常常不经意间提出一些具有“哲学思考”的问题。例如: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要撒谎?人类比动物高级吗?但是,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逐渐减少,问题和思考逐渐单一,儿童的智慧因为渐重的学xi负担、作业和考试的压力,渐趋压抑甚至消失。
如何激发儿童的智慧和探索精神不受学业压力、作业和考试的限制,如何让儿童的思考能力持续保留到大学乃至终身,成为世界范围内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上海市三灶学校(以下简称“三灶学校”)汇编的《依托儿童哲学绘本,开发生命化教育班会课程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案例。
该绘本读物是在金育宏校长的带领下,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和家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全校师生,经过多年的思考、观摩、研讨、互动、实践探索、持续修改而成。
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灵魂。在思考和探索该绘本读物的过程中,三灶学校逐渐明确了以下指导思想,作为编写该绘本读物的教育理念:
第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激发学生自由探索,唤起公民的责任,激励远大的志向,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觉知的习惯,从而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赢得幸福人生的能力。
第二,教学的核心是“互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在可持续的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在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智慧碰撞、思想激励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性、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性。
第三,儿童哲学可以引导儿童学习如何思考,从而唤醒其潜在的智慧。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意味着儿童的心灵富有弹性,如何维护和激励富有弹性的心灵?如何激发儿童深层次思考的可能?儿童哲学给出的答案是:保持提问精神对于深度学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在明确了绘本读物编写的基本理念之后,如何选择适合儿童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从而激发儿童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帮助儿童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富有理性和个性的个体,涉及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绘本读物提供了大量实用而丰富的内容,是三灶学校长期以来实践经验的结晶,展现了学校拓展课程的特色,不仅便于本校师生的传承,也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学资源。该教材有三大特色:
第一,以生命教育为基点。儿童哲学所涉及的主题非常多,生命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学生们亲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生命的影响,三灶学校选择生命这一主题来切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生命是宏大的主题,它涵盖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倘若用一般性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易流于空洞与说教,而绘本能借助图画、故事、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儿童关注与思考生命的真谛,深奥的生命教育由此可以让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容易。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用不同层级的绘本,启发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成长、高峰、衰落与死亡,引导儿童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面对并接受生命的成长与消亡。这是对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的教育,也是立于生命的教育。
第二,家校协同育人。三灶学校以生命教育为基点,建构起一套非常有特色的家校社区协同育人体系。该体系以绘本阅读为中心,将家长、儿童、学校、学科、教师与社区等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比如,参与学校绘本项目的书目选择,组织家庭绘本阅读沙龙,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同学之间交换绘本图书,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班级绘本角、校园绘本亭增进了不同年级儿童的交往;将绘本阅读课纳入青年班主任工作室的培训课程中,促进了教师绘本教学经验的流动以及绘本与不同学科的融合;联合社会公益组织,促进了社区儿童绘本阅读工程的建设……从而形成了正向教育共同体的合力。
第三,充满互动探索。在绘本阅读课上,不同的线条、形状与颜色将儿童带入不同阶段的生命场景中。图片不仅仅是图片,它还是丰富的语言世界,是创造的空间。儿童在提问、倾听、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其注意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共情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在对生命哲学充满灵性的实践体验中,学生们会收获对生命这一概念的具象化、情感化的独特体悟。在这样的课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爱思考、能思考、会思考,他们的生命能得到滋养并且会不断地丰盈起来。
看似关乎宇宙、生命、世界、人生、死亡等的宏大问题,经由一幅幅充满情趣、色彩、结构的图片,调皮和生动的文字来展现哲学思考,融合于儿童的每日生活中,成为儿童生活与思考的一部分;经由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有效锻炼了儿童的自由探索、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促进儿童爱智慧的能力和思维逻辑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儿童学会成长和终身成长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和民
2021年10月25日
序二
儿童哲学绘本课程在我校推广至今,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和校外各界名优名导的倾力相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良好评价。
《晋书》有曰:“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史记·报任安书》有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家之辞”或者“一家之言”,在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看来,其实就是源于生活的点滴概要。本书概括的则是“唤醒”教育的本质,让学生通过对各层级绘本的学习探究,激发自主探索世界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觉知的习惯;“掌握”教育的核心——教是为了不教,那就得师生平等交流、智慧碰撞、思想激励,在互动互助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结构的传承与拓展。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好问则是儿童认知世界的通途,“爱智慧的学问”即是哲学。由此,儿童与哲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天然就是源自好奇心和创新力的驱动下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而运用贴近生活的方式,以游戏的手法将生活的哲学融会贯通到教育中,让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发表评价,甚而至于进行哲学式的思考,那他们的视界、他们的思想苑囿则是浩渺的、无限的。
那么,能否选择到适合于各个阶段的儿童发展所需的哲学绘本就成了检验课程实践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我校选择生命这一主题来切入,结合同学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了解、对抗、规避等系列过程,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用不同层级的绘本,启发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成长、高峰、衰落与死亡,引导儿童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面对并接受生命的成长与消亡,最终达到正视生命、重视生命、珍爱生命的目的。
而“文武兼修,启智尚美”,作为我校一贯的办学理念,将儿童哲学的进程进一步地诠释了一遍。“文武兼修”,指的是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化和艺术修养),同时重视对学生各类技能的训练。“启智尚美”,是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同时崇尚美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
本书涉及的课程内容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有足够的可操作性。其大量实用而丰富的内容,是我校长期以来实践经验的结晶,既展现了我校拓展课程的特色,又能激发儿童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模式。此外,本书涉及的课程内容对帮助儿童成为有创见、善于思考、富有理性和个性的个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是本校师生文化理念传承的信物,相信也能为同类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资源。希望大家都喜欢、受用!
愿与大家共勉。
上海市三灶学校校长金育宏
第三章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程总结
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课程在我校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项目总结报告
一、 研究的缘起
上海市三灶学校地处远郊农村,是由原三灶中学和三灶小学于2003年8月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学生几乎都是本土乡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给子女提供优质而全面的家庭教育,这需要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予以弥补。
据此我校结合生源特点和教学实际,申报了“依托儿童哲学绘本,开发生命化教育班会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项目,并以“儿童哲学绘本教育课程”为载体,旨在探索一条儿童教育的新途径,满足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养成发展的需要。
(一) 文献研究中阅读与借鉴
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的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提出和倡导。它强调的是为儿童专门设计的教育训练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教师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训练儿童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指出儿童哲学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儿童哲学不是一门为了培养专门的哲学家而设立的课程,它是一种以发展儿童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并对培养儿童主动思考习惯有着极大作用的教学方法,它更关注于儿童逻辑推理技能的训练。
在欧洲,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欧洲哲学家给儿童哲学起的名字是 Philosophy with children。它强调的是和儿童“一起做”哲学。它是受苏格拉底和其弟子对话的启发,并不要求严谨的教育和训练,要求的是成人与儿童一起进行开放式的思维对话活动,重点在于教导儿童爱智慧,为儿童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如今在西方,儿童哲学已经发展到为包括幼儿园直到大学的学生在内的不同群体提供哲学探究课程,而且正在世界各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仅美国就有5000所学校在开展儿童哲学教学,近12万学生参加。欧洲的主要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等,儿童哲学课程更是遍地开花。
作为无用之学的哲学之用又回到了苏格拉底最初的时代。美国的教育专家斯滕博格也承认:没有一个计划像儿童哲学计划一样能够教导如此持久且可迁移的思考技巧。
1976年儿童哲学的第一本教材由杨茂秀教授从海外引进到了台湾,随后成立了“财团法人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自此台湾地区儿童哲学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且随着两岸交流深入,2019年厦门大学哲学系“首届两岸大学生关于儿童哲学教育与实践夏令营项目”获教yu部对台交流立项,同时,杨教授带领的台湾辅仁大学成熟的儿童哲学团队及其在台湾地区各高校中的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有助于该项目的实施,以期更好地让教育资源普及到每一个孩子。
1997年,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的铁路局南站小学以对教师进行儿童哲学培训为开端,首次将“儿童哲学”引入中国大陆。1999年,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帮助下,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也开始正式确立并启动“儿童哲学”实验课,这样儿童哲学问题的探讨就不再是空中楼阁。
在期盼和寻找中,2013年江苏省特级教师王雄组织编写了一套《酷思熊》系列儿童哲学阅读绘本。这也是中国第一套面向少年儿童编写的儿童哲学绘本。有了这样的绘本作为教学资源,开展儿童哲学阅读活动的瓶颈也随之打开。我们也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好的教育。
自儿童哲学传入至今,从知网数据来看,儿童哲学的相关文献数量开始呈井喷式增长,真正成为学术圈内(至少在教育学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可以说儿童哲学在我国目前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方面2019年厦门大学和台湾辅仁大学联手助推儿童哲学在我国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杭州师范大学成立了儿童哲学研究中心,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儿童哲学中国模式的形成与推广。该研究中心举办了多次儿童哲学论坛,汇聚了一批哲学教授和教育专家开展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并在上海、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市组建了区域性的校(园)联盟,开展儿童哲学师资培训和教学推广,我国儿童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新局面。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是来自视觉的,图像相对于文字或者其他抽象符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优先唤起人们视觉神经的感知,并保持长时间的记忆,绘本是以“图”为主,主要诉诸视觉的媒介形式,同时又是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所以,绘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绘本的主要读者群是儿童,绘本的特点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契合。
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绘本是符合儿童阅读的主要形式,以“图”为主的绘本更为直观生动,更贴近生活,图画所传递的信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哲学绘本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会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儿童哲学绘本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显然可以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二、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过程
(一) 研究目标
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开发生命化教育班会课程,并实施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儿童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达到逻辑推理技能的整体提升。
运用儿童哲学为载体的理由是,儿童哲学注重提升儿童对“哲学大观念”的理解力,实现认识上的进步,即不断逼近可能的真理;且促成儿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特别是其情商的各个层面上的发展;最终实现儿童在行为习惯和实践方式上的改变。
结合不同年级的学情,我们制定了儿童哲学教育课程的不同年级目标,让课程和孩子们的成长息息相关:
1. 一年级:生命的起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生命教育,主要是对人之诞生、成长、发展,对自然之起源、演变的人文探究,一种对“生”之灵动的体验,对生命之爱、敬、畏、惜的涵养和向生活的回归。
小学阶段作为生命发展的关键期,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关于生命、关于自己,他们都缺乏相应的认识与关注,因此,从小开展生命哲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二年级:生命的成长——教养规则,人际交往
规则意识其实也正是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四个意识中提炼出来的,二年级的孩子们逐步脱离一年级的稚气,开始学习礼仪规则,故此我们期望更好引导他们不仅仅是本年级的规则养成,甚至是以后的学习阶段乃至一辈子的做人做事的规矩。
3. 三年级:生命的高峰——责任担当,关注自然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成长时期最活泼烂漫的,自然地各类矛盾也接踵而至。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指引他们出现问题不可怕,逃避才是最可怕的,用责任担当意识为灯塔,授予他们日后学习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格。同时结合当下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本校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培育他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4. 四年级:生命的衰弱——关心长辈,感恩教育
正如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作为师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学做人,学处世。做什么样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诚实正直的人,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其中教孩子孝敬父母是最主要的,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用绘本再次强调出孝亲敬老的重要,让孩子在日常小细节处体悟,让他们有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只有学会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孩子才会爱别人,感恩别人,这种品质的形成将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5. 五年级:生命的死亡——直面死亡,坦然接受
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系统的构建,我们一以贯之地从生命起源到生命结束。死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是和性教育缺失相比肩的,死亡教育的空缺会对一些孩子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加入这个“沉重”的环节,却又使用“欢快”的方式予以呈现,让孩子更好认识人生的句号。
(二) 研究内容
1. 提问与讨论的研究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儿童哲学与绘本阅读课程设计注重培育儿童的提问习惯,将课堂的讨论权交给儿童。
提问应该渗透于对话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针对性、生成性和适度性原则,把握提问的恰当时机(学生有困惑时、对话陷入停滞时、思维僵化时),讲究方法和策略(直接诱导、无中生有、故唱反调、由此及彼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儿童的观察力、发展儿童的审辩力、创造力的作用。
2. 理智与情感整合的研究
在儿童哲学的课堂中,既需要训练儿童的审辩、创造、表达和合作的能力,也应该关注并发展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智和情感的双重愉悦。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绘本等具有审美色彩的材料作为启动载体,鼓励儿童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谈论自己的真实体验,合理处置和引导共同体的情感。
3. 具体与全面兼顾的研究
儿童哲学的教学,教师应运用生活情境和生动活泼的游戏等创设一个动态、开放、团体性的学习过程,从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挖掘其各种思维潜能,培养其多元的思维结构。
4. 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培养我校儿童具有“P4C”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实践探索。
儿童在专业培训师的引导下,学会提问、倾听、思考、表达、选择,最终重新建构对某一概念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在此探究过程中,逐步培养并建立关爱式思维(Car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合作式思维(Collaborative)以及创造性思维(Creative)四种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 研究方法
研究中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
1. 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资料获得所需资料,拓宽研究思路,开拓研究视野范围,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智慧。对此我们多次召开团队会议进行文献学习,同时我们也鼓励团队成员自行研究并撰写文献综述予以汇报,当然拓宽思路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员们可以自行选择关联文献进行阅读。
2. 行动研究法
在整个课题实行过程中,以行动研究为基础和重点。行动研究主张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的研究、为了行动而研究。
行动研究主要聚焦:各年级阅读主题的制定;各年级课堂实践分层教学的实施。对此,我们制定了适合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并选择教材,然后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开展。
3. 观察法
小组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教学反思,借助于教学录像、查阅课堂实录等观察方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观察表,收集和分析研究所需的资料。
4. 访谈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聚焦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一特定问题,对相关教师集中进行座谈、访谈等形式,追寻问题起源,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研究内容,反思研究成果。对于教师的反思也不再局限于文字报告,我们也乐意看见教师们和学生以对话沟通的模式,在学生介入的情境下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