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HK$
132.2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HK$
84.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HK$
88.5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內容簡介: |
《从深海到深空:科技征程的中国坐标》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图书。本书聚焦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景呈现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在“四个面向”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加速跃升的发展轨迹,展现科研团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编,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院士署名作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相关专家任编委。
|
目錄:
|
探海
载人深潜挺进万米深蓝 / 005
无人潜水器刷新深渊科考世界纪录 / 016
深水油气开发筑起海上“绿色工厂” / 032
入地
深部探测叩启地球之门 / 050
“中国盾”为世界拓展地下空间 / 062
竞速
“复兴号”跑出中国发展加速度 / 084
港珠澳大桥缔造世界桥梁工程奇迹 / 100
洋山港挑战吞吐量极限以“智”取胜 / 113
求精
装备制造业挺起制造强国的脊梁 / 128
先进材料助推制造升级 / 156
格物
“中国天眼”聆听宇宙弦音 / 168
干细胞研究破译生命密码 / 187
散裂中子源探索物质结构 / 200
快速驯化育种开辟全新育种方向 / 211
聚力
“南水北调”架起新时代“人间天河” / 222
“西电东送”点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 236
“东数西算”助推国家算力跃迁 / 252
登极
青藏高原科考探秘地球之巅 / 270
“双龙探极”为极地科考带来新突破 / 281
飞天
中国空间站开启国际科学合作新篇章 / 311
北斗组网为世界导航 / 324
深空探测:征程永无止境 / 338
|
內容試閱: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跃迁,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华夏文明的孕育、发展,既受益于科技原动力的驱动,同时也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在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中国科技工作者以一项项彪炳史册的科技成就,深刻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与国际科技界一道,共同续写着人类文明的编年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之基、洞察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是逐梦新征程上将要跨越的重要坐标。在新时代奋进的中国,用每一次勇闯科技“无人区”的出发,用从深海到深空——插在探索最前沿的每一面五星红旗,锚定中国在人类科技征程上的坚实足印与高光坐标。
探海 海平面下 10909 米!中国人的脚步踏进万米深海,踏进地球海洋最深处。这不仅是人类探索前沿的挺进,也是中国载人深潜装备从“蛟龙号”的集成研制到“奋斗者号”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质的飞跃。
入地 钻地 7018 米!“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全球首次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我国深部探测在短短数年间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伴着钻机的回响,那古老地层一定也能听到黄大年当年的豪迈誓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竞速 时速 350 千米!“复兴号”追风掣电,跑出中国发展加速度。它跨越的,是京张铁路见证的百年变迁;它奔向的,是中国高铁带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通衢广陌,是科技冬奥在世界五大洲点燃的“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求精 184 米超高高度风电吊装!中国的“钢铁巨龙”精准完成全球最高风电吊装,将“庞大”与“精微”完美结合。高悬在距地面 170 米空中的叶轮,用它与风的协奏,诠释着制造强国跃动的雄浑交响。
格物 22 年的默默耕耘和艰苦跋涉!当南仁东率领团队迎来“中国天眼”的一朝落成,他的朴素愿望是“希望未来有更多科学家用‘中国天眼’做出科研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每一个仰望星空的科学梦想,都要靠“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和耐心来成就。2021 年,“中国天眼”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成为全球共享的瞭望宇宙的巨目。
聚力 渠通南北,壁立西江。惠及数亿人口的“南水北调”工程架起“人间天河”,“西电东送”工程点亮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东数西算”工程伴着全球最大互联网建成的脚步启动,中国用水利、电力、算力的协同与迭代演进,走出一条为发展赋能的创新之路。
登极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地球三极”的大门被中国科考队叩启。“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南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些“牵一隅而动全局”的科研成果,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地球之巅、探索之巅,走向生态文明的攀登之梯。
飞天 在距离地球数十万千米的太空,“北斗”组网为世界导航,中国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新平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的脚步在浩渺宇宙渐行渐远。星辰大海,征途漫漫,探索永无止境!
从深海到深空,中国科技工作者用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铺展着科技创新的版图,拓展着人类探索的边疆。坚持“四个面向”,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上加速跃升,成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台阶的蓬勃力量。
科技支撑发展,奋斗开创未来。新征程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团结奋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张玉卓
2022年8月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中国是海洋大国,领海面积相当于领土面积的 1/3,1.8 万多千米的海岸线曲折绵延,勾勒出这片辽远壮阔的“蓝色疆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海洋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竞争,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探测、海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海洋工程技术及装备制造、海水种植养殖和综合利用、海底光缆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以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在关键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中,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20 年 11 月,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达 10909 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021 年 6 月 25 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顺利投产。“深海一号”矗立在 1500 米水深的南海,工程规模居世界第四位,是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的超级工程。
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速。海洋生产总值10 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1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9 万亿元,达 90385 亿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潜力与韧性彰显。智能船舶研发、绿色环保船舶建造取得新突破;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海洋科技,不仅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关键要素,也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决定性因素。“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突破制约海洋生态保护的“瓶颈”,使我国管辖海域水质呈改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中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上,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2021 年 4 月,在执行协助救援印度尼西亚失事潜艇任务时,“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再立新功,彰显中国深海科技实力在重大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的关键作用,让海洋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