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

書城自編碼: 38128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地球科学
作者: 本书编写组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698032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40.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85.2
《深度学习:原理及遥感地学分析》
+

HK$ 227.7
《气候变化与中国近海初级生产》
+

HK$ 565.2
《地学大辞典》
+

HK$ 120.2
《岩石物理与动力学原理》
+

HK$ 113.9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组织与建库》
內容簡介:
本书从先秦时代写起,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 按时间顺序,围绕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直至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展开。依托地质科 学发展的主线索,对其间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成果、重要产 地进行了全方位论述。本书回眸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框架博大、构思精巧、 语言丰富,不失为地质学史著作编撰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这部著作记述和体现了老、中、青三代地质人的梦想,真实地还原了地质科学领域 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關於作者:
宋瑞祥,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矿产的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在湖南、青海承担金属、非金属、煤田、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提交多个矿区的矿床储量报告。对磷、金刚石找矿及南岭地区多金属矿勘探有较深的研究。组织编纂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96》《闪光的钻石—世界金刚石找矿史》《中国金刚石矿床专论—中国金刚石矿找矿与开发》《中国近现代重大地震事件考证考察》等著作;著有《生态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地质人宋瑞祥》丛书等著作。
彭兆远,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职研究生,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著名矿物收藏家。现任中国观赏石协会矿物晶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宝藏》杂志总编缉。兼任北京大学地矿同学会执行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矿业开发、矿山地下空间利用、矿物晶体收藏与普及、矿物美学与应用,主要著作有《宝藏》《晶彩收藏》等。
孟琪,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地质仪器专业,工学学士。北京大学矿物岩石矿床专业在职研究生,理学硕士。地质矿产经济研究员职称。现任辽宁省地矿集团政策研究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勘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编委。持续35年撰写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论文与杂文。《辽宁宝玉石》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资源经济、企业管理、宝玉石矿产等。
李裕伟,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系,长期从事矿产勘探方法、矿产勘查评价自动化、区域矿产资源评价、矿产法律与经济研究。参与组织我国第一轮和第二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曾任地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自然资源委员会委员、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赵腊平,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经济管理系,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在职研究生。高级记者。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缘政治与矿产资源战略、地勘行业发展改革、矿业经济及矿业文化研究。著有《聚焦中国矿业》《漫话珠宝首饰》《缔造珠宝首饰强国》《中央党校楹联浅释》《赵腊平笔耕集》等。
詹庚申,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地质学刊》执行副主编。曾任江苏省盱眙县副县长、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兼南京地质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地质科技管理、地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地质类自然科学场馆展陈和地质博物馆管理工作,以及地质学史的研究。参加的3个科研项目获部(省)级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在核心期刊等报刊发表有关地质学史论文、文章10余篇。
张恒,武汉大学地球物理学学士、国际法学硕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产业经济博士,地质工程高级工程师,现任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地质及物化探工作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杨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地矿集团生态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长期从事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
夏小博,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曾在各种媒体发表多篇历史类文章,长期写作各种历史杂文。目前在德国继续从事和学习专业相关内容,与当地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博物馆及文化团体有经常性交流。熟悉了解欧洲多地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
目錄
第一篇古代
第一章地学思想萌芽
第二章矿业活动
第二篇近代
第三章地质科学启蒙
第四章地质事业奠基
第五章矿业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工业化建设时期
第六章地质工作管理机构与地质队伍
第七章政策法规制度
第八章地质科学支撑的地质勘探成就
第九章地质科学支撑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成就
第十章地质科学理论
第十一章勘探技术方法
第十二章对外交流合作
第四篇 现代化建设初期
第十三章地质工作管理机构与地质队伍
第十四章政策和法规
第十五章地质科学支撑的地质勘探成就
第十六章地质科学支撑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成就
第十七章地质科学理论研究成就
第十八章勘探技术方法与创新
第十九章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交流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篇 二十一世纪初
第二十章行业主体与政策法规
第二十一章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第二十二章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第二十三章服务防灾减灾事业
第二十四章服务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五章地质科技创新
第六篇 新时代
第二十六章自然资源管理体制
第二十七章新一轮地质找矿战略
第二十八章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十九章地质工作转型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大事记
附录
內容試閱
序言
2022 年,是中国地质学会的百年华诞。回眸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百年历史,每一 个豪迈而艰辛的步伐,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书写了精彩的篇章。一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追求科学报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缩影和生动见证。
20世纪初叶,正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前夜。一批心系民族存亡、立志振兴中华的有志青年,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地质科学。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为中国地质科学发展作出了奠基性重要贡献的代表性人物有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四位贤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以这样说,正是在这一代地质科学巨匠的引领下,中国现代地质科学方能快速起步,从而取得了今天中国地质科学的骄人业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始终肩负着“开路先锋”的神圣使命,他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保障。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特殊规律就是科研与生产一体化。地质工作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地质找矿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同时,地质找矿本身也是地质科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 阶段,科技创新都始终贯穿地质工作全过程。反过来,这些实践又在不断地丰富与发 展地质科学,促进地质科学与时俱进,始终屹立在基础科学的前沿。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 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基于大地质的理念,地质工作开始延伸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先行性的功能和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地质科学是探索地球奥秘的重要钥匙,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不可或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亦是如此。
我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仍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激励自己,想继续为地质事业贡献一点余热。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最令我难忘、最令我珍爱的,就是曾经经历过的如诗如画的地质生活:钟山脚下南京地质学校求学阶段的如饥似渴;三湘大地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历练;西北边陲为政一方的地质情怀;北京西四谋划地质工作发展改革的殚精竭虑……这些,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此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地质工作是一个小领域,在其从业者人数最多的20世纪80年代,仅一百多万人;但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起到提供“工业粮食和血液”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因此说,这门学科及这个行 业的发展史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古往今来,盛世修史。为英雄树碑、为先驱立传,踵事增华,由细流而大河,大河而汪洋,以为榜样,发扬光大,激励后世,既为中华民族之优秀传统,也是世界通行之惯例。几年前我开始琢磨,要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后来,我的思绪聚焦到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组织写一部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背景,系统地回顾、全面地总结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程。
基于上述宗旨,我策划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编写思路。现在,经过编写组主编、 副主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的老地质队员献上了这份“厚礼”——一部百万字的巨作《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中、下三卷)。本书从先秦时代写起,直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 按时间顺序,围绕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直至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展开。依托地质科 学发展的主线索,对其间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项目、重要成果、重要产 地进行了全方位论述。本书回眸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框架博大、构思精巧、语言丰富,不失为地质学史著作编撰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特殊的“人文资源”,每一次智慧的整合均能给人以启发。这部著作,记述和体现了老、中、青三代地质人的梦想,真实地还原了地质科学领域 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我国地质科学萌芽阶段的地质宗师、地质大师、地质精英们的 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令人荡气回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地勘行业凝结的特有 的“三光荣”精神,以及为共和国成长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所作出的特有贡献,又把读者带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21世纪以来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诸多探索与经验,新时期地质工作的新领域、新使命和新担当,更增强了读者对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一部好的史书,能够起到“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地质工作不仅需要知识传承、技能传承,更需要精神传承、作风传承。2022年,正值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百年历史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已经成为红色历史经典的重要内容,将永远激励着我国新一代地质工作者。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因此我认为,本书可以作为全国地勘行业党史学习的推荐性教材。通过这本著作,让更多的地质工作者和普通读者了解地质科学与民族复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从历史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将地质工作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中去。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变化将影响国际能源、矿产的配置格局。对此,总书记对国家资源安全及地球科学探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论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了“国家安全观”,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地质勘查。新一轮找矿突 破行动也将启动。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前途光明。
总结与回顾地质科学百年发展史,为的是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地 质工作更加紧密地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为的是“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更好地把握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确保地质工作始终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的是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科技,促进地质工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2022年10月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回信。在信中,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既高度赞誉了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历史功绩,更充分肯定了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 展和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也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地质工作者倍感亲切、备受鼓舞。当前,全国地勘行业正在掀起一场学习回信精神的新高潮。
我衷心希望,广大地质科学工作者继续以史为鉴、以史为镜,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开启新征程、奋 进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且从未中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积累了丰 富的地学知识,并创造了辉煌的矿业文明。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等相继来华, 地质学传入我国。清政府也派留学生到先进国家留学,聘请外国专家来华担任顾问或 教学。与此同时,我国学者秉承科学报国、实业报国的信念,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 下,积极学习西方近现代地质学。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 贤宗,以及他们所领导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资源委员会矿产 测勘处等研究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奠基,并且实现了与世 界地质科学研究的接轨。
从民国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仅数百人的地 质工作者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中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积极参与大后方的建设,并为中国民族工 业开辟了一片天地。而在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党领导下的地质工作与矿业开发为革 命和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费,也积累了领导地矿工作的经验。
地质科学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特有的智慧,他们的丰功伟绩和 学术风范永远值得我们辈地质工作者缅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