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HK$
132.2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HK$
88.5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HK$
66.1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編輯推薦: |
9位院士领衔
78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一线科技工作者亲自撰文
110多篇文章,带你体验科学探索的真实过程, 感悟科学精神的深刻内蘊
1000多幅插图,展示科学发现细节
……
科学家讲科学,引领青少年开启创新发展之路
|
內容簡介: |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
“科学家讲科学”共5册,汇集了当代科学家的优秀科普作品,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
目錄:
|
创新探索 / 1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院士的故事 / 沈乃澂 / 3
天地奥妙 / 7
天外飞仙——陨石雨里的宇宙科学 / 徐伟彪 / 9
宇宙中的神奇幻觉——引力透镜揭秘 / 毛淑德 / 17
漫话冰川 / 潘云唐 / 23
万家灯火 / 王谷岩 / 32
信息与生命 / 王谷岩 / 37
探源究理 / 43
理智与情感——大脑是如何决策的 / 杨天明 / 45
哪颗星星更明亮 / 卞毓麟 / 57
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 张少泉 / 63
地球内部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 周蕙兰 / 66
前瞻溯望 / 71
烽火遍地观日食 / 李元 / 73
太空城和太空移民 / 卞毓麟 / 78
X “行星”的搜索 / 李竞 / 88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 蒲慕明 俞凯 / 94
我国是如何研制火箭的 / 李龙臣 / 101
培训“太空尖兵”的科技大比拼 / 李龙臣 / 108
科学现在时 / 115
21 世纪的两朵乌云——暗物质和暗能量 / 苏宜 / 117
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 / 张其德 / 125
改造细菌为我所用 / 孙万儒 / 133
警示与反思 / 139
从加拉帕戈斯到云南澄江——进化论的十大猜想与广义人类由来
/ 舒德干 / 14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 / 刘东生 / 150
可持续发展与我们 / 刘静玲 / 154
体验与启示 / 159
呵护生命的发明 / 张开逊 / 161
小明求知 / 165
空气湿度对垒球运动员的成绩有影响吗 / 宋心琦 / 167
会自动分拣电子垃圾的流水线 / 宋心琦 / 172
空气组成之谜 / 宋心琦 / 176
牛磺酸与功能饮料 / 尹冬冬 / 181
后记 / 187
图片信息 / 191
|
內容試閱:
|
小学、初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关系到“科教兴国”的基础,是目前我国教育和科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任务,科学界能够做些什么 ? 科学家能够做些什么 ? 经过几番讨论,我们有了一个构想:编写一套符合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科普丛书。
目前,小学、初中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仍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的课题。为此而编写的教材和以介绍博物知识为主的科普读物,一直得到重视并不断有所增益。而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读物,尽管更加贴近素质教育,却相对薄弱。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尝试使这个薄弱的方面得到一些加强。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有理念的乃至哲学的一面。而实践体验,则必须结合具体的“一事一物”。这使得这方面的科普不同于系统知识和博物性质的科普。但是,科普的内容归根结蒂是出自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家的工作——研究科学,正是针对着“一事一物”运用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因此,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
于是,我们把编写的方式定为“科学家讲科学”,并以此作为丛书名。这种构思得到了出版社的支持。我们陆续组织了不同学科、热心于青少年科普的科学家们草拟结构、分工编写,邀请同行们参加撰稿。通过修订,目前共结成 5 辑。每辑包括 20 来篇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文稿的编撰原则是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在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另一类是若干科普演讲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思想和方法都是发展的。我们希望帮助读者领悟,但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思考。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都是用于科学问题的处理,而处理问题的途径从来都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依靠判断和选择。所以我们主张在导读中不但不去回避,而且要尽力表达不同的观点。有了分歧和比较就有了更加宽阔的思考空间,而往往是从思考碰撞出的火花中人们找到了发展的种子。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科学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劳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奋斗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乐于相携、便于咨询的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