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 中国最优秀的非虚构作家之一袁凌历时八年的重磅力作;这一次,袁凌写他的母亲河汉水,写河流的历史与时代,也写大河子民的生息歌哭。
★汉水哺育了中国上亿子民,包括6000万北方人。到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每一滴水中都有70%来自汉江,而在天津则是全部。关注汉江的命运,也是关注我们自身的命运。
★ 融合行走、自然文学、社会调查、历史写作,揭示汉水与“汉水人”的身世变迁
与时代命运;一条古老江河的生命,与她的子民、环境、历史血脉相连,与一个国家的
发展命运息息相关。
★ 南水北调的宏图,移民的望乡,航道的兴衰,“鱼与渔”的惆怅,河流的清浊……五个维度,书写汉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一条古老河流的生命感。
★ 历经八年,爬梳多地文献,走访各方人员,百余张亲摄珍贵照片,写就深情的汉水之传。
★ 面对时代的变化,袁凌的写作呈现出中国底层被遮蔽的复杂命运,并努力唤起他们的个人尊严。
|
內容簡介: |
“汉江哺育整个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地,共约6000万人口。到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每一滴水中都有70%来自汉江,而在天津则是全部。”
《汉水的身世》是一本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现实的非虚构力作,写出汉水作为一条古老江河的时代感和生命感,关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环境、历史与现实。
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南水北调的宏图,以作者与母亲河的感情为出发点,揭示汉水的身世变迁和她在南水北调背景下的承担与命运,点明她对于中国的意义;第二章移民的望乡,看见汉水移民的牺牲付出与生活现实;第三章航道的兴衰,写汉江的航运史,包括沿江水手、纤夫、帆船、码头、商号的变迁,在历史上漕运的地位、与水坝的关联,以及“黄金水道”的未来;第四章“鱼与渔”的惆怅,以长江汉江十年禁渔为背景,谱写献给汉水鱼类和渔民的篇章;第五章河流的清浊,再现河水环保的不易与波澜……五个维度,书写汉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全书细致地讲述了汉水的前世今生及其“子民”的生命历程,配图百张作者亲摄图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沉的爱与忧,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切的时代历史责任感以及浓厚的环保意识。
我需要为她写些什么,记录她悠久的生命和变迁,记录她眼下为整个中国的付出,
记录下她是怎样一条伟大的河流。
——— 袁凌
|
關於作者: |
袁凌,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著名作家、特稿记者、媒体人,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新京报》2017年度致敬作家,单向街2019年度青年作家。其作品曾获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入选两届《收获》文学排行榜,入选两届豆瓣年度好书、新浪十大好书及华文十大好书等。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寂静的孩子》《生死课》《记忆之城》等。
|
目錄:
|
序
引 言
稀缺的血液
迁徙与回流
黄金水道的反光
鱼的记忆
母亲的清白
|
內容試閱:
|
引言
袁凌
十三岁那年,我离家去市里上学,第一次见到了汉水。在白光光的大堤下,似乎没有什么颜色,那宽度是我从未见过的,相比之下我不过是晾晒在大堤上的一片小小衣物。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我见到了家乡从下雨天的电线上一滴滴出发、从千沟万壑一丝丝发源、在公路旁的排水沟里一路流淌的水,最终奔赴的地方。它活在中国地图的南北交界线上,活在有关下南洋和纤夫的传说里,活在父亲当年离乡求学的旅程里,活在他曾经横渡的一生荣光里。当然,现在它也活在我每天饮用和盥洗的自来水里,活在我偶尔和同学们畅游激流的危险与愉悦里,在一次模仿父亲泅渡汉江的冒险中,我差一点溺死,在最后放弃下沉的时刻,我的脚踩着了石头,汉江以它绵延的温厚饶恕了我。
后来我翻越秦岭到了省城西安上学,似乎离汉江远了,之后却知道接济这座干渴的北方城市的引水工程里,有一部分是穿越秦岭而来的汉江支流的水。它仍旧在哺育我。
以后我走得更远,到了遥远的上海和北京。我偶尔会怀念家乡的巴山汉水,并且试着去了解它的历史,得知它除了是我的母亲河,还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没有其他任何一条河流会和我们的民族与语言同名,她哺育了我们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朝代,以及统一的文化。我知道了它黄金水道的辉煌过往,那看起来过于空旷的江面,曾经樯桅如林,风帆招展,如同动脉的繁忙。我也知道了它独特的品性,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它是眼下中国最清洁的水系,像一位清贫的君子。有几次我遭到了挫败,回到家乡疗伤,一眼看见清浅的汉水,不论世事如何,仍旧像千百年来一样缓缓流动,心里就平静下来。我会捧起一掬江水来喝,感受它的清甜,让它滋养生命的力量进入我的心灵。
但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身居遥远的北京,有一天我仍然会像在市里或者省里上学生活时一样,受到汉江的哺育。干渴的北中国呼唤接济,汉江清洁的品性使它成为南水北调的不二之选,在离别家乡二十四年之后,我又一次喝上了汉江水,在几千里之外的北京。和我一样喝上和用上千里迢迢而来的汉江水的,有北中国的6000万人口。
在历史上,汉水虽然拥有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却从来没有像黄河或者长江一样被视为中国的母亲河。但在今天,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的母亲河。它的付出,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这也包括它沿途几十万移民和千百万民众的付出,包括它天然的主人——上百种土著鱼类的奉献。
每天当我在遥远的异乡打开水龙头时,都会有一种感恩和歉疚。我需要为它写些什么,记录它悠久的生命和变迁,记录它眼下为整个中国的付出,记录下它是怎样一条伟大的河流。
从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夕开始,我陆续走访了汉江沿线的水坝、移民、纤夫、船工、渔夫、污水厂、老街和居民,了解它的过往和现在,繁华与寂寞,抚慰与疼痛,从汇入长江的终点一直到源头,触碰它的躯体和灵魂。在七年的走访之中,我进一步亲近,又再度认识了这条母亲河,体会到她清癯美丽的品性和独一无二的身世,它的一部分已然偏枯逝去,另一部分却通向未来,预先哺育着我们。
这些文字,无法回馈它的恩情于万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