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淮南子》学史(全2册)

書城自編碼: 38005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李秀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58052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342.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留学早规划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4
《五行大义(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

HK$ 101.2
《先秦老学史》
+

HK$ 89.7
《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
+

HK$ 124.2
《王阳明传习录校笺》
+

HK$ 158.7
《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
+

HK$ 59.8
《读易详说》
內容簡介:
作为一部重要的子书,《淮南子》自问世以后,就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传播和研究。据统计,《淮南子》现存古本约一百一十多个,国内外研究《淮南子》的著述也已经超过一千种。这些著述绝大部分立足于《淮南子》文本的校勘整理、义理阐释和辨伪考证等三大方面。但是,这些著述对于《淮南子》两千年来传播、接受与研究的这一历史过程关注不够。因此,该书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淮南子》两千余年传播、接受与研究的漫长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淮南子>学史(套装全2册)》总结了自两汉开始直到近现代《淮南子》的学术研究情况,分成六个时期,对《淮南子》学的流传、演变、发展、勃兴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和研考。
關於作者:
李秀华,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台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诸子学研究。近年来,在《文献》《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目錄
上册

导论
第一节 关于淮南王刘安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关于《淮南子》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淮南子》学及其演进轨迹
第一编 汉代《淮南子》学的形成与初兴
第一章 汉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汉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汉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汉代《淮南子》版本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淮南子》刘安原本与汉武帝秘府藏本
第二节 《淮南子》刘向校定本
第三节 东汉中后期《淮南子》注本的兴起
第三章 汉代《淮南子》文本的流传与校勘
第一节 从《新序》《说苑》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二节 从《论衡》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三节 从《楚辞章句》《吕氏春秋注》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节 汉代《淮南子》的文本校勘
第四章 许慎的《淮南子注》
第一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写作时间
第二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校注特色
第三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思想性
第四节 《淮南子注》与《五经异义》《说文解字》的关系
第五章 高诱的《淮南子注》
第一节 高诱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校注特色
第四节 高诱《淮南子注》引书分析
第五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思想性
第六节 高诱《淮南子注》以儒解道的倾向
第二编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低落
第一章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淮南子》节选本的出现及注本始杂
第一节 魏征的《群书治要》本
第二节 旧钞本《淮南鸿烈兵略间诂第廿》残卷
第三章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一节 魏晋时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二节 南北朝《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三节 隋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节 唐代初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五节 盛唐时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六节 唐中期至五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章 《文心雕龙》《刘子》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一节 《文心雕龙》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二节 《刘子》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五章 《长短经》《意林》对《淮南子》文句的引用与辑录
第一节 《长短经》对《淮南子》文句的引用
第二节 《意林》对《淮南子》文句的辑录
……
第三编 宋元《淮南子》学的再起
第四编 明代《淮南子》学的勃兴
下册
第五章 茅坤的《淮南子》评点
第一节 茅坤《淮南子》评点概况及各篇总评
第二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本的细致分析
第三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意的深层挖掘
第四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章技艺的揭示
第六章 明代其他学者对《淮南子》的评点
第一节 袁宏道的《淮南子》评点
第二节 陈深的《淮南子》评点
第三节 穆文熙的《淮南子》评点
第四节 张榜的《淮南子》评点
第五节 陈仁锡的《淮南子》评点
第六节 汪明际等人的《淮南子》评点
第七章 明代坊刻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一节 《评苑》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二节 《汇锦》本、《释评》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三节 《汇函》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八章 明代学者对《淮南子》的评说
第一节 宋濂的《淮南子辨》
第二节 杨慎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征引
第三节 王世贞对刘安及《淮南子》的评说
第四节 胡应麟对刘安及《淮南子》的评说
第五节 明本序跋中的《淮南子》评说
第五编 清代《淮南子》学的偏胜
第一章 清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清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清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清代《淮南子》版本的翻新与袭旧
第一节 庄逵吉校刊本的产生及盛行
第二节 庄逵吉本的子版本
第三节 《淮南子》明刊本的翻印本
第四节 余风犹存——清代《淮南子》节选本
第三章 清代《淮南子》版本的新变
第一节 批校本的盛行——二十八卷本批校本
第二节 批校本的盛行——清以前二十一卷本批校本
第三节 批校本的盛行——清代庄逵吉本批校本
第四节 清代《淮南子》影宋钞本的兴起
第四章 清代《淮南子》校注的发轫期
第一节 傅山的《淮南子评注》
第二节 惠栋、钱大昕的《淮南子》校注
第三节 钱塘的《淮南天文训补注》
第四节 庄逵吉的《淮南子》校注
……
第六编 民国《淮南子》学的转型
结语——《淮南子》学的总体特征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厚厚的巨著:《<淮南子>学史》。作者李秀华是我多年的老朋友。看到老朋友在出版《<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之后,又向读者呈现这部《<淮南子>学史》,真为他高兴和自豪。我想,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秀华君还必将为我们呈现另外的《淮南子》研究成果。他要穷尽这《淮南子》的一切。他的气质和秉性中蕴含着这种特征: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当我俩初次见面时,我就有这种体认。我当时就在心里说:方勇先生又招到了一位学术强者;秀华君的学术韧性将不逊于方勇先生。真是什么花儿开什么果。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期待着秀华君另外的《淮南子》研究成果面世。秀华、秀华,他要秀(show)尽他的一切才华。
  如果说《<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是对《淮南子》学的“点”上的研究的话,那么,《<淮南子>学史》则是对《淮南子》学各个“点”串联成“线”上的梳理和研究。所谓《淮南子》学的“点”上的研究,主要是对《淮南子》的文字的校勘和整理,而《淮南子》学的“线”上的研究,则主要是对《淮南子》的文本(当然也包括《淮南子》的文字)在历史上的传播与演进的梳理和研究。秀华君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凭藉一人之力完成这部巨著,实属不易。《淮南子》的文字的校勘与整理,需要作者的文字学功底,《淮南子》的文本的传播与演进的梳理和研究,则需要作者熟稔的历史知识。而各个历史阶段的《淮南子》学与这特定时代的关系,并作性质界定,则更需要作者的哲学思想、宽广的视野。通过《<淮南子>学史》,我们从中能够窥见秀华君的学术能力。假以时日,秀华君还可以做出更大的学问。
  《<淮南子>学史》不仅就《淮南子》的文字、文本作梳理研究,还对《淮南子》的性质、作者及成书时间作了研究;尤其对刘安其人其事作了全面的清理,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这使我们可以从中对秀华君的《淮南子》学有个全面的了解,就像我们可以从中对《淮南子》与刘安有个全面认知一样。
  接下来,让我们还是回到《淮南子》与刘安的遭遇上来。秀华君在《<淮南子>学史》中指出:“《淮南子》成书不久,即被进呈给汉武帝,并受到青睐,藏于秘府。因为淮南王(刘安)一案的牵连,《淮南子》一度被束之高阁。”这就是说《淮南子》因刘安案而被长期“束之高阁”。这是人(刘安)影响了书(《淮南子》)。那么,会不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形,即因书(《淮南子》)而影响人(刘安)呢?因书而影响人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
  所以,二十多年前,笔者就在《淮南子直解》的“前言”中说过这样的话:“《淮南子》浸淫漫衍千百言的繁绮语言特征之形成,就似乎说明作者还是不通‘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老子之旨;而强调要对‘道’‘多为之辞,以抒其情’,就是不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玄理;同样,著‘刘氏之书’非要著得‘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将全书体系写得鸿鸿烈烈万分廓宏、充填得壮壮实实盈满非常,就是不懂老子‘物壮则老’的学说;而《要略》中自夸‘刘氏之书’能‘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就是不懂天不自高、地不自深、‘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老庄哲学;书稿撰成后又硬是献给汉武帝,就是想邀功领赏、彰显自身,这恰恰犯了老子说的‘大患若身’之忌。……”设想,将秉有这种特征的《淮南子》献给当时正需旨意专一、精少管用统治理论的汉武帝,能怎么样?汉武帝只能碍于叔侄情分,将《淮南子》“爱”而秘藏,使得像太史公这样的人都不得见其书。这就是因《淮南子》而影响了人们对刘安的看法。
  对此,秀华君也在《<淮南子>学史》中指出:《淮南子》中的思想言论大部分是袭用前人旧说,极少有自己的创见。那么,拿着这本几无创见的《淮南子》,汉武帝刘彻作何感想?汉武帝刘彻又是怎么看刘安的?说不定此时的刘彻在内心嘀咕:还亏你刘安组织一帮人来创作《淮南子》,与其这样,还不如我刘彻组织人马来写“刘氏之书”呢!所以说由书看人及影响人(作者),还真不是虚妄之言!至于要影响到以“谋反之名”诛杀刘安,这不是几句话能讲清楚的。我们暂且不表,“束之高阁”。
  两千多年前,通过《淮南子》而影响了人们对刘安的看法。所以说“因为淮南王刘安一案的牵连,《淮南子》一度被束之高阁”的话,可能还得倒过来说。即使不倒过来说,说《淮南子》与刘安——书与人的关系处在互动中、互相影响着,这大概不会错。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淮南子>学史》与秀华君——书与人的关系也处在互动中、互相影响着。秀华君其人(气质、秉性)其名(“show”尽一切才华)决定了秀华君不甘做学术界的弱者——只“读文字”,秀华君要做学术界的强者——“能文字”。于是就有了《<淮南子>学史》和《<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及若干篇具有卓见学识的论文。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著作和论文,进一步认识了秀华君:秀华君真学者。我们为秀华君鼓劲:继续努力!加油!
  更难能可贵的是,秀华君也通过自己的著作——《<淮南子>学史》认识自我。他在《结语——《淮南子》学的总体特征》中说:“由于作者才识有限,不能通读所有有关玄学、理学、心学的思想文献,把握其理论,从而无法很好地揭示《淮南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中的作用。此外,本书也未能很好地揭示《淮南子》在道教以及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古代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等知识也需要有极高的学术素养才能全盘把握,非能一朝一夕解决,只有留待以后再深入探讨。”秀华君的这些自我评价倒是恰如其分的——“自知者明”。而且,秀华君对以后的学术取向又定了个很高的标准、很严的要求。这也就难怪学术界对他和他的著作有如此高的评价!
  在我们期待不久将来能见到秀华君的《<淮南子>学史》修订本之同时,说几句不成熟的话语,供秀华君参考和批评:
  其一,嵇康在《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中说“时日刚柔”,说:“乾坤有六子,支干有刚柔,统以阴阳,错以五行,故吉凶可得,而时日是其所由,故古人顺之。”对此,我以《淮南子·天文训》作注:“凡日,甲刚乙柔,丙刚丁柔……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这些,算不算《淮南子》在魏晋的影响?
  其二,《庄子·养生主》的庖丁“释刀”说“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中“十九”,与《淮南子·天文训》的“十九岁而七闰”中的“十九”之关系如何?
  其三,《淮南子·天文训》:“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亥、卯、未合木局)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寅、午、戌合火局)也。……”这纳甲筮法中的五行三合局与汉京房《易》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