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HK$
60.5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HK$
96.8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HK$
76.8
《
香事渊略
》
售價:HK$
108.9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 没有界限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守住自己的情感界限,让我们在对爱的守护中,变得独立与强大!
爱会带来伤害——这是许多人无法理解并接受的一个事实。在依赖感情纽带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中,或明或暗的伤害并不罕见。更常见的情况是,施加伤害的人认为自己没错,受到伤害的人反而要去寻找自责的理由。问题出在哪里?爱一旦超出适当的界限,就会变成一种压力和控制。守住自己的情感界限,既是对爱的肯定和保护,更是走向自我独立与强大的必经之路。
★ 让改变从理解开始——解剖有毒的母女关系,戳中原生家庭痛点,为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迈出勇敢一步!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禁忌话题,它非常隐秘,在造成伤害后也更加让人手足无措。面对越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越容易成为情感的俘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辨识有毒的母女关系,是实现真正改变的第一步。本书从专业视角出发,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自恋型”母亲及其成因,让女儿们认识到,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母亲也是受害者,让改变从理解开始。
★ 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讲述真实案例,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你度过情感疗愈的各个阶段。
从业20多年的心理咨询师
|
內容簡介: |
爱会带来伤害,这是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一个事实。在依赖情感纽带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中,或明或暗的伤害并不罕见。更常见的情况是,施加伤害的人认为自己没错,受到伤害的人反而要去寻找自责的理由,哪怕是本应亲密无间的母女之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爱一旦超出适当的界限,就会变成一种压力和控制。
然而,越面对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越容易成为情感的俘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本书借助真实的案例和科学的指导,帮助读者辨识有毒的亲密关系,积极展开有效的心理疗愈。让改变从理解开始,带领读者勇敢迈出实现自我蜕变的第一步。
没有界限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学会守住属于自己的情感界限,让我们在爱的相互守望中,变得独立与自信。
|
關於作者: |
作者:[美]布兰达?史蒂芬斯(Brenda Stephens)
从业20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的心理疗愈专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建了一家诊所:自恋型虐待康复中心。她对自恋型虐待有很深的研究,给很多受到自恋型虐待、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提供了心理救助,志在帮助更多的人收获身心健康。
译者:郭典典,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及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目前旅居荷兰,有多年翻译经验,已出版多部译作。
|
目錄:
|
前 言 1
这本书将如何帮助你 4
第一部分? 辨识自恋型母亲
第一章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006
辨识自恋型人格障碍 013
自恋者的不同类型 026
自恋型母亲的武器 032
第一章小结 041
第二章 在自恋型母亲的养育下成长
母女关系 046
母女角色颠倒 049
极端依赖 051
自恋和依恋理论 053
依恋的不同类型 054
纵容者 061
识别纵容者 063
对女儿的影响 065
第二章小结 075
第二部分? 疗愈自恋型母亲带来的创伤
第三章 处理情绪
感觉的力量 082
没有安全感的家 088
剖析脆弱与羞耻 090
应对愧疚 092
第三章小结 095
第四章 管理关系
关闭你的情绪触发器 099
建立边界 105
开放式沟通 110
与母亲分离 113
感到悲伤 118
第四章小结 123
第五章 突破循环
克服创伤 127
重建自尊 130
保护墙 134
你和母亲不一样 137
做自己的母亲 139
支持团队 143
第五章小结 147
第六章 关怀自己
自我关怀的重要性 151
放松控制,学会接受 154
设定人生目标 157
寻求专业帮助 162
第六章小结 164
结 语 165
参考资料 167
译后记 169
|
內容試閱:
|
编者的话
当艾丽卡(Erika)开始咨询时,她在受理表格上填写的内容比我的许多来访者多得多。我一方面感激她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她笔下关于母亲的故事感到震惊。我见识到一位缺乏边界、纠缠不休的母亲,试图强行控制自己已经成年的年轻女儿。结果是,女儿变得焦虑、抑郁,甚至惊慌失措,这些强烈的情绪淹没了她的生活。艾丽卡以前看过几个心理咨询师,但他们似乎都不了解自恋型虐待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严重伤害。很少有咨询师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虐待,以及它与身体暴力、情感忽视等更加明显的虐待有什么不同。孩子遭受的来自自恋型母亲的虐待很微妙,外人通常无法察觉。然而,孩子却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一点,并且早早就建立起一套防御机制,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自恋型父母的情感折磨。他们本应该信任父母,并且从父母身上寻求认可。
我叫布兰达·史蒂芬斯,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在从业生涯中,面对前来咨询的来访者,我开始发现他们某些人身上有着共同的困惑。我时常听到他们如此发问:“我是疯了,还是……”这些来访者在自己的生活中迷失了。本该爱护、养育、照顾他们,认可他们的经历和情绪的人,却对他们进行了“煤气灯”式的心理操控。成年后,他们也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正常的关系。他们十分苦恼,认为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不得不满怀愧疚地前来做咨询。毕竟,他们拥有的几乎所有关系都是不健康的。
我强烈建议遭受自恋型虐待的读者去接受心理咨询、精神护理,参加互助小组,或利用其他资源开始自己的疗愈之旅。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开始承认这种独特的、潜移默化的虐待形式,且已经为受其影响的来访者提供诊疗服务。如今,相关的专业服务人员有很多,多数心理健康从业者都希望能为来访者提供合适的服务。因此,为了能够找到带领你走上这段疗愈之旅的最佳人选,在接触之初,你大可放心地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种类型的虐待。
你可能会对我在书中提到的那些故事和案例感觉非常熟悉,仿佛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在从业过程中,我发现自恋型虐待的本质是那样惊人地一致。我常对来访者说,好像每个自恋狂都掌握了同一套虐待手段。同时,受虐者的应激反应、长期反应和内心的伤痛也惊人地相似。
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并非孤身一人。读完这本书,你将能更好地识别自恋型虐待,以及它曾经如何无孔不入地影响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你将学会如何疗愈自我,如何建立并保持健康、有养分的关系。你会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其成因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会学到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护自己不再受类似操控,还会学到面对自恋者最重要的防御技巧:建立并维护边界。
自恋型母亲的武器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伤害。她们自身的情感发育困难重重,要么被迫高度警惕地活着,时刻等待下一场混乱的爆发,要么想让自己隐形,以免成为母亲虐待的目标。她们不相信自己的判断,长大后也走进极端依赖的关系中。女儿没有机会发展自我认同感,成人后一旦进入一段由对方掌控局面的新关系,她就会感到迷惘又绝望。她可能经常受到批评,甚至因此而出现恐慌、进食障碍或者偏头痛等症状。如果没能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没能从照料者那里取得认可,我们的情感发育就会受到阻碍。以下是自恋型母亲常用的武器。
缺乏边界
在自恋者眼里,他人的边界就是阻碍自己实现控制欲的障碍。因为母女关系存在天然的权力不平等,自恋型母亲觉得自己在女儿面前不需要遵守什么规则。她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母亲对女儿的一切都有权过问。因为在母亲面前没有隐私可言,女儿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己。对母亲的一切要求她都默默顺从,因为这比直面母亲的暴怒要轻松得多。
自恋型母亲想高度控制自己的女儿,这对女儿而言是毁灭性的。母亲会压迫女儿,只要她能清除所有障碍,就能随心所欲地从女儿身上索取自己需要的自恋供养。如果母亲能打造出一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女儿,她就拥有了最重要的“精神毒品”:持续的关注和认可。
边界的缺失导致母女间的关系变得纠缠不清,二人的角色常常是模糊的。女儿可能被当作朋友,有时甚至需要扮演父母的角色,让母亲觉得有人需要自己、有人照顾自己。女儿很小就暴露在成人世界的环境中,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而她还没有足够的情感去应对。她的童年被剥夺了,无法像一个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备受关怀地成长。
毒性羞耻
许多精神问题的根源都是羞耻。我们偶尔会感到羞耻,这种情绪有时候是有助益的,它可以让我们遵守社会规范。但羞耻一旦成为常态,就是毒性的了。
自恋型母亲会有策略地去羞辱孩子,希望孩子把母亲放在第一位。为了避免更多的羞耻,孩子会服从母亲的一切要求。要彻底控制一个人,有什么比让他们为自己的存在感到羞耻更好的办法吗?自恋型母亲是制造毒性羞耻的大师。她有时间也有精力去蛀蚀女儿的观点、想法、自信和自我认同感。一旦这样做了,自恋型母亲就拥有了一切权力。女儿担心受到羞辱,会按照母亲希望的去做。
羞耻如果被孩子高度内化,就可能成为他们所有行为的出发点。羞耻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慢性焦虑、抑郁和低自尊。从小在羞辱性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儿,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她从小就被教育不能相信自己。羞耻会让女儿变得叛逆,不过她没办法冲母亲发作,那样可太危险了。为了逃避自己内心的感受,她会自残或者滥用药物,她只能将叛逆的刀子扎向自己。一旦陷入这种模式,女儿在母亲面前毫无胜算。
控制
本章已经多次提到,控制是自恋型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控制是所有自恋者身上共同的特质:自恋者的许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源于控制欲。控制意味着不会发生意外,不必担忧自恋的面具掉落,暴露出隐藏在面具背后的脆弱面孔。控制还意味着自恋型母亲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供养。
自恋者需要掌控局面以避免受伤,这是他们所有行为的动机之一。《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称,自恋者表现出“脆弱的自尊,这让他们对批评或由失败带来的‘伤害’格外敏感。这种批评可能会长久地困扰着他们,让他们觉得羞辱、堕落、茫然、空虚,尽管这些表现可能不是很明显。他们会以轻蔑、愤怒或挑衅来反击”。
自恋型母亲不会因为对自己的女儿实施了控制而感到羞愧,因为对她而言,女儿已经被彻底俘虏。无论她表现得有多离谱,也不必担心失去这段关系,毕竟女儿还太小,没法独立,最终她只能认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看到处于失控状态的母亲,女儿会感到非常不安,因而会竭尽全力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