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西方人以“二分法”区分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早已摆脱“二分法”的陷阱,我们知道“错,绝对不可以;对,常常没有用”。对错之外,还牵涉是否圆通的问题。我们厌恶是非不分的人,也不欢迎是非分明而不圆通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 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求“在圆通中分是非”,把是非分得大家都有面子,不得罪人,但也不讨好人,人际关系才可能良好。
|
內容簡介: |
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更加难以把握。一方面,中国人认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不靠得住,就看关系如何。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希望凡事凭本事,讨厌“拉关系”。殊不知,一个毫无能力的人,是无法依靠人际关系而成功的。而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便能力再强,也无法顺利获得成功。
|
關於作者: |
曾仕强被称为是“中国式管理之父”,是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学问渊深,世情洞达。他曾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被著名国学专家钱文忠教授尊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天人之师”。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特性
第一节 言——模棱两可,言不由衷
听话不如“看”话
“随便”并不随便
不反对并非赞成
第二节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先弄清对方是谁
小心才不会上当
凡事都追求合理
第三节 心——追求圆通,善于自保
圆通而不圆滑
遇事先求自保
第四节 性——爱占便宜,死要面子
就怕吃亏上当
只爱占小便宜
自私又爱面子
第二章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节 正视自己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第二节 善待他人
待人需要诚心
待人需要友善
待人需要礼貌
待人需有差别
第三节 三大禁忌
第三章 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第一节 一表人才
不要以貌取人
提升第一印象
正确认识自己
第二节 两套西装
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同样重要
人的外表应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朋友之间可以通财
第三节 三杯酒量
爱好并非是坏事
凡事要适可而止
酒桌交际的技巧
第四节 四圈麻将
赢到后来总是输
人际关系要经营
第五节 五方交游
多个朋友多条路
严于律己获益多
第六节 六出祁山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朋友之间可以通财
第七节 七术打马
多说恭维话
少去讨好人
第八节 八口吹牛
要自己肯定自己
让别人来赞扬你
第九节 九分努力
努力没有用
运气很重要
第十节 十分忍耐
会忍才能赢
欲速则不达
第四章 良好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第一节 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 沟通的现象
先说先死
不说也死
说到不死
第三节 沟通的艺术
使对方听得进去
要学会察言观色
站在对方的立场
第四节 沟通的层次
不沟不通
沟而不通
沟而能通
不沟而通
第五节 沟通的原则
第六节 沟通的方向
向上沟通
向下沟通
平行沟通
第五章 如何处理内部工作关系
第一节 老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老板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老板对干部要恩威并施
老板对员工要关怀照顾
第二节 干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不要不三不四
建立主伴关系
要让老板放心
要让员工舒心
要让平级安心
第三节 员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成为受欢迎的员工
学会如何应对上司
要和同事和平相处
第六章 如何处理外部工作关系
第一节 老板的个人公关
注意自身的形象
构建互惠的网络
凡事以义气为重
第二节 企业的分工合作
合并不如合作
分工为了合作
委曲才能求全
第三节 安顾客为了生存
了解顾客的需要
和顾客搞好关系
保持定期的接触
第四节 安社会为了发展
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在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
第七章 家庭关系是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第一节 重视家庭
成家是生命意义的传承
家人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动力
第二节 夫妻和谐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夫妻和睦是教养子女的良方
第三节 孝敬长辈
孝是传统美德
顺并不等于孝
敬是孝的根本
适时回报父母
心中牢记父母
第四节 教养子女
亲子关系其实是教养关系
教养子女从改变观念开始
父母是亲子关系的主导者
教育子女要从其立场出发
养育子女别追求物质奢华
|
內容試閱:
|
引言
中国人的思想源自伏羲氏,伏羲氏所创的八卦一直都对中国人有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在《易经》的影响下形成的,《易经》的主要思想就是“人本位”,这与西方人所倡导的“神本位”截然不同。西方式的管理始终离不开“神本位”的思想,而中国式管理重视“人本位”,以人为本。
不要以为中国人的言行乱七八糟、模棱两可,如果用《易经》所阐述的道理来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非常有道理。可惜近几百年来,我们经常用西方人的观点和标准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因此才会认为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乱七八糟的。更有甚者,喜欢拿中国人的缺点与西方人的优点去对比,因而更觉得中国人一无是处。
这些做法大错特错。如果真要比较世界各个民族的优劣,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标准,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去跟别人的优点比。这样做,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容易导致我们丧失自信心。
中国人有一套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别人学不去 ;我们也不能去学别人,否则只会自讨苦吃。所以,我一直强调,管理中国人要靠中国式的管理,而中国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才导致中西方的管理大相径庭。西方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中国人则普遍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如果人人讲平等,那就是没大没小,而中国人非常讨厌别人没大没小。
现在有个怪现象,很多人喜欢看书,但是看的书越多,自己越倒霉,因为他们看的都是西方人写的书 :西方人的技术是值得学习的,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并没有错,科学无国界。可是与文化有关的东西,就要非常小心,否则很容易掉入西方文化的“陷阱”,离中国的实际越来越远。如果这些人从此生活在西方人的环境中,那问题不大 ;如果继续生活在中国人的环境中,就会发现自己时时吃亏、处处碰壁,这就好比在清朝末期,很多人留着长辫子却穿西装,到哪里都显得不伦不类。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
人际关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宇宙万物之中,人类的关系最为复杂,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人际关系的表现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由个人构成,个人自由独立,但是必须加以适当的规范,也就是实施法治,才能够维持整体的秩序。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是西方的人际基础。
中国的人际关系以伦理为主。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相当有限。人与人的互动,也不能完全由法律来控制。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所以二者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差别,了解二者的差别,有助于认清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别如下:
第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 的。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中国人则不同, 伏羲氏一开始就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不是神,而是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得弄一个神来做自己的主宰呢?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只崇拜自己的祖先,而不去拜什么神——中国人不拜神、拜佛,而只礼神、礼佛,就是看到神、佛时,走过去打个招呼,如此而已。
第二,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西方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 ;中国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问他是谁家的小孩。中国人会根据小孩的爸爸来判断他的品性,而不是根据他自己。同理,要是小孩做错事,人们也通常会把错误归到他父母的头上,责怪他们不会教育小孩。
第三,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西方人可以直呼爸爸的名字,因为大家是平等的。而在中国,这样做就是不孝,是忤逆。中国人不认同西方人那种“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而认为人一出生就不平等,而且是合理的不平等。合理的不平等,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过分的不平等,我们就会反抗。中国人不相信绝对的平等,资源有限,机会太少, 怎么可能绝对平等?
人与人之间合理的不平等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的伦理。爸爸与儿子、上司与下属、老师与学生……永远有高低上下之分,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哪个中国人敢站在上司面前说 :“我和你是平等的,所以你也要听我的话。”中国人对上的态度和对下的态度不同,你对下属敢讲的话,不一定敢对上司讲,这是很正常的。对上级是一种说法,对下级是另一种说法,这就是伦理的体现。
第四,受“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只讲权利和义务,而中国人讲彼此对待。西方人就算父子之间也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儿子 18 岁以前,靠父母养活;18 岁以后,就得靠自己。中国人不看重权利和义务,如果中国的父母一等孩子长到 18 岁就让他自生自灭,会被别人视为狠心的父母。
中国人所重视的彼此对待,就是说: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中国人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这与权利和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的企业里,上下级之间也只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你是我的上级,我就会按照规定向你报告。中国人却不这样,你虽然是我的上司,但我不认同你的时候,我就不会向你报告,你要是强迫我报告,我就会敷衍了事。
第五,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西方的法律规定很明确, 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也没有任何弹性。从理论上讲,法律不应该有弹性,但是没有一点弹性的法律在中国很难执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是靠法律约束的民族。古时候,法律的效力是有限的,虽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多数是“刑不上大夫”。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包公这样一位刚正不阿的典范人物,也只是“打龙袍”而不是打皇帝。
中国人一般不遵从什么戒律,但是提倡典范,重视道德。“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大位有德者居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样是道德劝说,国家并没有立法强制国民执行。
道德是看不见的约束力,而法律是看得见的约束力。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讲良心道德的话,是很难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中国人不重视有形的东西,凡是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只靠无形的东西彼此约束,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
第六,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西方人对人和对动物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就是动物,彼此之间只有好奇。在西方社会,青年男女之间往往产生好奇就可以同居,一旦失去好奇,双方就会分开。中国人则较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好奇,而应该相互关怀。
西方人很有礼貌,一见面就会亲切地同你打招呼,但他一点也不关心你。中国人不注重礼貌形式,但是很关心你。看到你嘴巴肿了,中国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嘴巴怎么肿了,是不是上火了?来,吃点药吧。”西方人不会看到你的嘴巴肿了,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只是问候你:“你好吗?”而你也清楚,就算抱怨几句自己很不幸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并不关心你。此时,就算你疼痛难忍,也只能说:“我很好,谢谢。”
西方人不关心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关心自己。中国人以尊老爱幼为美德,而西方人并不如此。你看到西方的老人走路比较吃力,去帮他,他反而会不高兴。他的看法是,我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你少操心,你帮我就是看不起我。
第七,西方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距离,而中国人常常是亲密无间的。西方人重视隐私权,彼此之间保持着戒心,所以会很疏远。而中国人有很强烈的认识对方的欲望,“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这样慢慢地由不认识到相互了解,再到亲密无间。
人与人之间是要先建立信任才能共事的,你不相信别人,就无法与其合作。西方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法律的保障,双方在合作前会签订合同,只要稍有不轨,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国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心意的传递,靠的是相互的了解。所以,中国人一见面就会“套近乎”,问东问西,这在西方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八,西方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中国人之间是势利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看重利害关系,其实错了,西方人才重视利害关系。在西方,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完全是利害关系,没有任何道义可言,个人之间也是如此。
而中国人是很势利的。利害与势利有很大的不同,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一个员工,表现很不好,公司马上把他辞退,这是利害。员工表现虽然不好,但是他有后台,辞退他会惹来麻烦,所以只能留着他,这是势利。可以说,势利就是复杂的利害。
总而言之,西方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而中国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西方人以“二分法”区分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早已摆脱“二分法”的陷阱,我们知道“错,绝对不可以;对, 常常没有用”。对错之外,还牵涉是否圆通的问题。我们厌恶是非不分的人,也不欢迎是非分明而不圆通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 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求“在圆通中分是非”,把是非分得大家都有面子,不得罪人,但也不讨好人,人际关系才可能良好。
中国人喜欢拉关系、靠关系。这句话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进而朝坏的、不正当的、不合法的方面想。有人认为某些人的成功,是讨好别人的结果,而自己的成功是凭本事获得的,甚至公开宣称:“我从来不搞关系,我现在的一切,完全是凭真本事得来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毫无能力,是无法完全依靠人际关系而成功的;但是,一个人即便有高超的能力,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成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说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也看到某些人用心营造不正常、不正当的关系,以用来营私舞弊、祸国殃民。这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弊端的确使得许多人为之心寒,以致他们认为人际关系只有害而没有利,因此不重视也不研究人际关系。
还有一些人,由于自己不擅长建立人际关系,眼见他人因人际关系而获利,出于嫉妒或不满的心理,而对人际关系产生强烈的反感。
于是,很多人把“搞关系”看成负面的东西,似乎好人从不搞关系,只有心术不正的人才搞关系。这样看待人际关系,自然容易形成偏激的态度。人际关系本身是中性的,运用得恰当,便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用错了, 当然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行为正当的人对拉关系、套关系,实在不必过分敏感。往好的方面想,反而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人际关系需要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比其他民族发展得都早,而且也最完善。孟子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说,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 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我们制定了形形色色的准则, 无非是为了加强对个人的约束,提醒我们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各种有关系的人,因而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格外谨慎。其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 友这五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对中国人的言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既然伦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势必打上伦理的烙印。自古以来,我们所建立的是一种罕见的人伦关系,中国人根本没有什么人际关系。而我们一直错误地想把西方的人际关系移植过来,弄得大家的关系愈来愈紧张,愈来愈糟糕。
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前者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而不是后者所主张的“平等”。西方人认为“人生而平等”,于是发展出一套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国人认为“人一出世,就不平等”,就算同一家庭、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在资质方面也不相同,加上出生时家庭的环境、父母的年龄与社会地位也不一定一样,子女们怎么可能平等呢?先天不平等,后天也不可能平等,顶多经过合理的调整,做到合理的不平等。
伦理就是合理的不平等,父父、子子,应该各如其分;君君、臣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上司、下属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必须维持“合理不平等”的分寸,而不是“平起平坐”的“不合理的平等”。二者之间的差异,必须慎重拿捏,才不致发生差错,不明不白地遭受“平等”的 祸害。
只要把“合理的不平等”这个观念加以端正,很多问题都会解决。我们现在满脑子追求平等,反倒弄得大家很不幸福。人有胖瘦之分,两个人坐在一起,胖的人占的位置自然就大一点,瘦的人就委屈一点。两个人吃一份早餐,喜欢吃的人就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人就少吃一点,为什么非要一人一半呢?全世界都是相对的平等,没有绝对平等,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而已,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中国人十分重视做人、做事的道理,人际关系如何基本能反映出做人做得如何。只会做事而不会做人,人际关系搞不好,得罪了许多人,又怎么能够好好做事呢?通过好好做人,来好好做事,这样往往比较有效。
人际关系既是做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做人的技巧。做人讲求技巧,免不了有一些权谋、圆滑、奸诈的味道,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这时候注入伦理道德,可以使权谋变成权宜应变、因理制宜,圆滑变成圆通,而奸诈也变成一种机警。
若是只学做人的技巧,而忽视做人的原则,不但没有成效,而且会被人嘲笑。做人不可以玩弄权谋,许多人误把圆通、应变理解为讲求谋略, 其实应该是策略才对。做人做事可以有策略,不可讲谋略。换句话说,一切要求应当正当合理,不应该有不正当的念头。
我们有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很不容易改变:
第一,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的法需要活的人来加以合理运用,而不是不动脑筋地死守法律规章。
第二,天下事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变通的,若是变通不了,大多是因为找错了人。只要找对人,变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法由少数人订立,由一个人修改。这种现象是中国社会自古迄今的一贯精神。一些可以控制别人的人,碰到别人稍有反对意见就加以恐吓、威胁,甚至杀一儆百。
对中国人而言,法不够用。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违法,不做违反规定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普遍喜欢动脑筋,做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这种情况必须用伦理道德来弥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大家凭良心有所不为,才有可能加以改变。“夜不闭户”不是靠法律来实现的,而是靠道德达成的。
总的来说,人伦关系的重点,在于“公正”而“不平等”。对上要有礼貌,但不可以谄媚、讨好;对下不宜太严,也不能过分宽松、纵容;与平级同事相处,不必太拘束,也不可以过分熟不拘礼。其中的轻重,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适当拿捏,这样,才称得上“公正”。只有用心体验、不断改善,才能达成良好的人伦关系。
鉴于时下通用“人际关系”而非“人伦关系”,因此,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及叙述的方便,本书统一使用“人际关系”一词。
第二章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现代的价值观是, 尊重个人的价值取向,把每一个人依自己的特长、志趣而从事的活动,都视为正当。做正当的事,就是正人君子。
第一节 正视自己
一切从自己做起,才有成功的希望。偏偏现代人“总是要求别人却很少要求自己”,总是说别人如何如何,却很少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中国人最讨厌彼此骗来骗去,也不承认自己会欺骗别人,但是实际情况却显示中国人常常骗来骗去。相信你一定知道这种情况:
电话响了,小王拿起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您好!我姓张,要找李先生,请问他在吗?”小王用手捂住话筒,对李先生说:“李先生,有你的电话,是一位张先生打来的。”
李先生一听,连忙告诉小王 :“你告诉他,就说我不在。”
这种话不是欺骗,而是中国人惯用的一种“设计”,如果你是那个打电话的人,就要自己检讨,为什么做人做到这种地步,他明明在,却不愿意接你电话?
人的一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理想,认真地做好自己。这是儒家“反求诸己”的主张,也是“自己负起完全责任”的具体表现。
一表人才能成为十大要领之首,就说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只要彼此来往过几次,就会互相产生某种评价。人们大多习惯于利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其他的人,同时,也习惯于和熟悉的人打交道。
第一、二次信用良好,就可能被对方视为有信用的人。所以中国人常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中国古代的商帮将信用视为生命也是这个道理。开过一两次玩笑,以后所说的话,常常被当作笑话。我们从小就是听“狼来了”的故事长大的,对这种情况再熟悉不过。
每一个人迟早都会被人贴上一张看不见的标签,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性格和人品。许多人更是一见面,就喜欢论断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替自己负起责任来,因为我们有权力决定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我们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因此人际关系要从自己做起。在开展人际关系前,首先要想想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忠义之士,为正义而牺牲在所不惜, 这种人叫作硬汉。别人不敢说的他说,别人不敢做的他做,这就是硬汉。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但我不希望人们都做这样的人,除非他自愿。做硬汉要承受很多的苦难,否则怎么知道你是硬汉?此外,你不能变节,做硬汉最可怕的就是变节,即做到一半不做了。做人应该有正义感,但是要小心被利用。如果你所知有限,又充满正义感,就很容易被别人拿来当工具。每一个时代都有硬汉,如果说他们真的拿捏合理,就会流芳百世,否则就是无谓的牺牲。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不鼓励也不反对,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第二种人是顺民,即唯唯诺诺、听话、保平安、少惹事。老实说,不是硬汉,非要他当硬汉,他很辛苦;不是顺民,非要强制他当顺民,他也很痛苦。在一个组织里面,一定要有顺民,也一定要有硬汉。
如果这两种人你都不想做,那你还可以走第三条路,做隐士,即不闻不问免得生气,反正都是别人的事。这种人既不会有什么贡献,也不会惹什么麻烦。
在这三种人中,做硬汉很辛苦,做顺民划不来,做隐士也不容易。一个人要做到对世事完全不闻不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总希望参与社会事务,总需要有点作为,所以隐士其实不容易当。
那怎么办?好在中国人从来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既然三种人哪个都不好当,那就三合一。在中国文化中,除了“孝”以外,还有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合”。中国人之所以聪明,就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尽量当顺民,但是偶尔也会当硬汉,必要的时候又可以做隐士,这种人就是随遇而安。领导看得起我,那我就当硬汉;领导看不起我,我就当隐士,反正我讲的领导也不听;领导对我一般,那我就当顺民。中国人常常是看你对我怎么样,才决定我如何对你。同样一个人,有时候他什么都不管, 有时候他很认真、很积极,而有时候他又好像很听话的样子。
该当硬汉的时候,就当硬汉。当年史可法不可以逃走吗?当然不是,带兵打仗的人想逃太容易了,但是他一跑,这辈子就白活了,如果不跑, 就可以万古流芳。人迟早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这是你可以选择的,所以史可法选择战死沙场。岳飞也是一样,如果他不想回去,别说十二道金牌,就算二十四道金牌也没用。结果他回来了,身遭陷害却流芳百世。
人生不过是四个字而已——心想事成。我们不要把“心想事成”当作祝语,它本来就是事实。但心想事成不意味着你一直说想成功就能成功,老天听不懂人的话,整个宇宙都是信息场,老天只接受你的信息,但听不懂你的话。
什么时候你能掌握宇宙信息场的变化,你就可以心想事成。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心灵管理,即学会怎样去控制对方的心灵。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是到目前为止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叫作念力。宇宙非常大,我们已知的部分很小,如果已知的部分是科学的话,未知的部分就是神,如此而已。
每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散出去造成一种磁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频率相同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就是所谓的缘分。缘是机会,分就是关系,有缘无分就是说两个人有机会,但始终无法建立关系。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物极必反,过分亲密就容易吵架。“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有道理的,因为两个人就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牙齿迟早也会咬到嘴唇的。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要能够接受自己。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你跟自己相处不好,就不会有人跟你处得好;你跟自己处得好,别人才会跟你处得好。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处好,而不是只看到别人。每当面对着镜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镜中人究竟是爱是恨?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会喜欢你。可事实上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欢自己,总觉得自己这儿长得不好看,那儿也长得不好看。要改变别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而改变自己不是说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当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处好了,那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人慢慢地都跟你处得很好,都开始接受你了。
憎恶自己的人,必然也憎恶别人。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在情绪上常常显得很不稳定,不是有意表现优越,便是相当自卑。这种内心的摩擦,使得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也会憎恶他人。
如果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先调整自我关系,然后改善人际关系,才是有效的途径。人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差异。
既然人能够自主,一切由自己决定,当然要由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换句话说,一切言行,事实上都要先通过“自己”这一关。自己认可的,才说得出来;自己认同的,才做得出来。所有接触的对象,也由自己来决定。人最先、也最多接触的应该就是自己。
接受自己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分地爱自己,有时会成为可怕的自恋狂。自恋狂最大的特征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不但不能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点,以致自认为十分可爱。我们最好冷静下来,客观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发现自己有缺点,只要实实在在努力去改正就可以了,不必过分憎恶甚至嫌恶自己,以致自我否定,反而容易成为坏人。
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能够把它变成优点。接受自己有某些缺点的事实,尽量不要让它发展,进而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优点,才是最好的办法。贝多芬晚年变成聋子,照样谱写传世名曲。人都不是完人,有缺点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也没必要变成完人,“完人”表示把人做完了。对于自己的缺点,固然不可忽视,却也不必紧张。因为紧张无济于事,并不能解决问题。
把缺点变成优点,听起来有一些奇怪,怎么会这样?其实任何言行, 配合时空的变迁,调整到合理的地步,便是优点。离开了具体的时空,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劣可言。
尽量减少缺点、增加优点,并不意味着让所有人都说你好,想得到所有人的赞美本身就是贪心的想法。大家都说好,未必真的好;大家都说坏,也未必真的坏。特别是多元化社会,同样一件事,有一个人说好,就可能有五个人说坏。我们不能够单凭别人的论断来判定这件事情的好坏,却应该看看赞成的是哪些人,反对的又是哪些人,然后再谨慎地进一步判断。
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批评,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要看看说的人是谁。希望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好的人,往往因过分害怕得罪人而成了乡愿(指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人。
因此,听到不同的声音,要先明辨是非,因为不同的人立场常常不一致。凭良心,不讨好,也不刻意为了凸显自己的好而得罪小人,这才是上策。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中国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但始终以务实为修身之本。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君子务实”,务实的具体表现为,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务本的实践,也是对待自己的最佳途径。
从古至今,获得成功的人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正道,一是偏锋。以务实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属于正道 ;用欺诈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 即为偏锋。循正道成功,才是实至名归,值得敬重。因偏锋而成功,不过是欺世盗名,并无多大价值,徒然惹人背后耻笑。中国人厌恶权术而欣赏艺术,便是由于艺术才是务实、务本的方式与技巧。
成功离不开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但只是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并不一定能成功,这只是基础工程。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稳,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但地基并不等于高楼大厦。所以务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好是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再动脑筋改造环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多看、多听、多问,并不一定只限于正面的、好的东西,对于那些负面的、不好的东西也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记住,此处只是教你多看、多听、多问,但要少说,正所谓言多必失。贸然说出一些话来,固然痛快, 却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但少说并不意味着不说,否则就是矫枉过正。当你看准了、想明白了,再说话,才会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这样比较妥当,也会受欢迎。胡言乱语,不但让别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在不忘本的情况下权宜应变,才不致乱变。人际关系是不进则退的, 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时时浇灌才会茁壮成长,否则就会枯死。如果不能随时注意调整,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只会转坏而不可能转好。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而制宜,才会增进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务实的同时必须适当地调整,使“本”稳固。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必须富于改善意识,运用精锐的眼光,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寻求改善。我们常说随机应变,就是说,任何事情都需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时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变,但是也“不可乱变”,不可以为了求新求变而忘本。有所变还要有所不变,变来变去都能够务实,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声望。同样一句话,声望不够的人说出来,便是人微言轻,很少有人加以理会;换一位有声望的人说出来,马上显得有分量。
养望相当困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人际关系有许多地方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力,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沟通能力强,就是说话说得让对方听得进去, 让对方乐于接受,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进而引发共同的行为。
沟通力良好,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彼此协调。这时候更需要重视人伦的道理,使大家觉得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值得敬重,也能够使其本人得到相当的信任,久而久之,声望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急不得的,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在中国社会,遇到争执的时候,经常会请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调停。难道德高望重之人就一定公平吗?未必,但是大家对他们有信心, 知道他们一定会公正,所以将其视为沟通的桥梁。不管他们的评判有没有道理,对立双方都比较方便下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