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布依族与汉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村庄联增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资料、数据、图表详细介绍了联增村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立足村庄实际情况,展开了居于历史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的村庄变迁研究,既揭示了联增村几十年来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展示了联增村特有的发展轨迹。本书作为一部“资料性的学术专著”为农村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的案例,也为以后的西南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农村社会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
關於作者: |
张建(1979—),男,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民族学),怀化学院大湘西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担任贵州省委改革督察员、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反贫困与农村发展研究。近年来共主持相关各类项目7项,参与项目9项,参与出版《政治制度优势与贫困治理》等著作5部,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贵州日报》等刊物及报纸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宗世法(1988—),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法学博士(社会学),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层社会治理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项目6项,在《开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陈斌(1984—),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民族学),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近年来参与项目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屯堡村社教育》(合著,第一)等专著。
雷勇(1978—),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法学(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先后在《世界民族》《广西民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参与项目5项。
|
目錄:
|
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及过程
第二节研究主题界定
第一章村庄的人地适应系统与再造
第一节区域性的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
第二节群山与河流型构的村庄
第三节田土资源型构生计方式
第二章“家户-区域”连续统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一节“家户-区域”连续统
第二节民俗节日、社会统合与秩序维持
第三节文化禁忌、社会区隔与关系固守
第三章城乡关系下的打工与家户发展
第一节进城:打工的历程
第二节打工动力与返乡动力
第三节打工与家户现代化
第四章家户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演进脉络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的自发探索与产业扶贫
第三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激进主义”与“社会的自我保护”
第四节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第五章农户本地生计与城乡融合
第一节农户本地生计方式类型
第二节“留乡”:夫妻分工与兼业化经营
第三节“返乡”:家庭能力与“梯度选择”
第四节城乡融合与城乡共同体:现实与可能
第六章村落文化中的家、房屋与家园
第一节作为家之基础的房屋
第二节从家到家园
第三节村庄福利生产与家园认同
第七章教育与乡村现代化
第一节城乡分隔时期的乡村教育
第二节城乡互动下的乡村教育变迁
第三节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
结语迈向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
第一节城乡关系下的农村现代化
第二节家户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
第三节跨区域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贵州百村调查课题的缘起、演进与组织创新的探索
在远离中心城市位于西南腹地的少数民族村寨,一方面,出于生计与发展的需要,早在30多年前人们就走出寨门,翻越大山,以外出打工者的身份,参与中国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三代人经历了长达30多年跨越城乡的流动之后,已开始出现返乡安居、创业、就业的新一轮选择。然而,如果30多年前他们的外出,是为了化解在地生计资源匮乏与人口增长的张力,30多年后的今天,如何看待和利用家乡“拥有”的“资源”,在城乡互动中建立更为丰富多元的互动纽带的选择,却已经内蕴着中国现代化道路实践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民族多元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结构性变革的深层改变的新意。本研究正是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布依族与汉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村庄联增村为例,进行基于历史、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的村庄变迁研究。
联增村案例研究,是“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课题之一。2017年修订的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总序指出:中国百村调查,是继全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之后又一项经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协调的大型调查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上百个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的变化过程、变化状况;经过综合分析,通过文字、数据、图表把这些村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如实地加以描述,既能通过这个村的发展展示农村几十年来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能展示这个村特有的发展轨迹。
一 贵州“中国百村调查”课题的缘起
中国百村调查项目在贵州实施,缘起于2000年7月至9月由陆学艺先生主持、王春光博士负责的项目“中国当代社会结构变迁·贵州镇宁县”分课题的实地调查,第一次调查结束后,王春光对当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安顺师专)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所做的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