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第1卷):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493~1648年)(全2册)
》
售價:HK$
260.8
《
强绩效模式:从0到1的绩效架构设计
》
售價:HK$
86.9
《
引爆流量:轻松打造爆款短视频
》
售價:HK$
75.9
《
数学史概论
》
售價:HK$
107.8
《
中国民用飞机图志1912—1949
》
售價:HK$
96.8
《
独学术:如何独立学习并拥有自己的创见
》
售價:HK$
54.8
《
变频正弦混沌神经网络分析与设计
》
售價:HK$
63.8
《
人性、股市与兴衰周期
》
售價:HK$
72.6
|
內容簡介: |
该书的内容(面向柔性的设计——基于人-系统融合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基于人-系统融合的理念对面向柔性的设计做了深入的剖析,并对具体步骤和难题进行了解答,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
目錄:
|
译者序前言缩写词第1章 简介 11.1 处理突发事件 11.2 人-系统集成的柔性 4参考文献 6第2章 社会-技术系统的柔性分析框架 92.1 从刚性自动化到柔性自主化 92.2 系统的一致表示 132.3 资源运作 162.4 面向态势感知的情境模型 192.5 本章小结 23参考文献 23第3章 相关方法论与模型 253.1 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 253.2 SFAC模型 273.3 NAIR模型 293.4 TOP模型 303.5 AUTOS金字塔 323.6 本章小结 33参考文献 34第4章 人-系统集成 354.1 面向人-系统集成的认识论 364.2 人-系统整体集成仿真 404.3 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柔性 444.4 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 474.5 PRODEC:程序性和陈述性知识的获取 504.6 本章小结 57参考文献 57第5章 基于活动的设计:场景、HSI演变与创新 615.1 从基于场景的设计到基于活动的设计 615.2 从HighTech到FlexTech的演变 655.3 创新就是冒险 695.4 本章小结 73参考文献 73第6章 基于模型的人-系统集成的柔性 756.1 态势感知、具体化和熟悉度 756.2 预测模型与知识模型 786.3 突发情况和学习系统 866.4 系统交互模型 876.5 本章小结 90参考文献 91第7章 不可避免的有形性问题 937.1 虚拟性、有形性和设计柔性 947.2 从MBSE到基于人在回路的SimBSE 957.3 系统柔性规划 1007.4 人-系统集成的成熟度 1027.5 信任、复杂性和有形性 1057.6 虚拟设计的有形性指标 1087.6.1 复杂性 1097.6.2 成熟度 1107.6.3 柔性 1107.6.4 稳定性 1117.6.5 可持续性 1127.7 演变性设计与革命性设计 1137.8 本章小结 115参考文献 115第8章 总结 1178.1 系统框架的必要性 1178.2 从刚性自动化到柔性自主化 1198.3 数字孪生作为动态文档 1208.4 有形性问题 1228.5 风险承担、不确定性管理和前瞻性研究 1238.6 结论和挑战 124参考文献 127术语表 129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内容主要来自我在过去20年中所做的演讲、INCOSE人-系统集成工作组的研究成果(我有幸协调该工作组),以及目前我领导的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和伊斯塔技术研究所的柔性技术(FlexTech)项目的相关工作。本书尝试从人-系统集成(Human System Integration,HSI)的角度解决当前和未来数字社会的柔性问题。我们对“柔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源于不断扩展的新的数字技术的使用,以及维护自由和道德价值的需求。应该指出,虽然这些新的数字技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们也带来了限制、僵化以及与现实脱节的可能,存在使我们失去某种“常识”的风险。“常识不过是18岁之前在头脑中沉积的偏见而已!”我经常想起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这句话,还有比利牛斯山脉的牧羊人,比如,他们教我根据谚语来预测第二天的天气:“夜色红,牧羊人喜”,意思是傍晚天色变红,第二天的天气会很好。我尝试运用这些谚语,但很多时候都无济于事,我回到牧羊人那里,告诉他们我的不幸遭遇,他们都会心地笑了,说:“你没有正确地看天空,我的朋友!”晚上,他们给我指着天空,解释说如果它是红色的,但阳光在云层上反射,则必须使用另外一句谚语:“太阳看自己,小心会下雨。”当然,这一切使用的都是奥克西坦语(法国南部传统语言)。那时,我还不到18岁!当运用这些启发式方法时,我真实地感受到这些牧羊人充满了“常识”。这就是我的朋友—比利牛斯山脉的牧羊人,在我18岁之前教给我的“常识”。如今当我用批判性思维来解释研究工作的计算结果或实验结果时,仍然拥有这种“常识”吗?真正吸引我的是这种经验的组合,这些经验通常基于数学逻辑,以启发式且合理化的形式积累并代代相传。在我看来,运用常识确保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有意义”更多情况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比如每次进行“学术”计算时,我们都必须对它们进行解释(即赋予它们意义,从而赋予它们足够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经验判断由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组成。我总是能够发现这种知识和诀窍,经过不断测试和精心编制它们,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实现广泛的弹性与灵活性。当然,这样的测试和编制总是非常依赖于环境(即知识和相关的专有技术是在特定环境中测试和编制的,不一定能逐步推广)—这是常识的局限性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了一本介绍古希腊人记忆事物方式的书—《记忆的艺术》(Yates,2014),这本书由弗朗西斯·耶茨(Frances Yates)所著(最初于1966年出版)。古希腊人使用将可观察的真实物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助记法来传播知识。这种传播知识的方式实际上一直持续到20世纪,在勒内·笛卡儿(René Descartes)于1637年发表《方法论》之后,这种原始方式逐渐被淡化。今天,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外在的联想记忆,同时也是笛卡儿《方法论》的纯技术发明产物,它的使用让我们想起了《记忆的艺术》这本书中的内容。因为我们需要将“书签”“图标”和其他“提示”关联起来,指导我们在网页上进行搜索,从而将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联系起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培养“常识”呢?在这一点上,我想分享我在NASA的经历。我有幸与阿波罗计划中的一些参与者共事过,当然,是在他们功成名就以后。他们的事迹让我自惭形秽。除了非凡的金融投资,为什么像阿波罗这样的计划会在全球取得如此成功?第一个答案就是做好准备、柔性(弹性),以及相关人员的重大承诺。飞到月球大约需要4天时间,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期间,有12个人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团队主要由具有民用或军用航空经验的年轻飞行员、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他们在平时训练时需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大量知识。每当我有机会与他们中的一些人进行讨论时,我都会看到一种极致的努力、同理心和能力。地勤人员一直被视为航天员的“延伸”,他们非常尊重机组人员,反之亦然。这些人最大的优势是他们的恒定态势感知能力和对犯错误的恐惧。团队合作建立在信任、纪律和口号“你必须像训练一样飞行”的基础上,这意味着前方有很多艰苦的工作。工作汇报是公开、诚实和完整的,反馈的纠正措施有效推动了后续的飞行任务(Griff?in,2010)。实施大型或高风险项目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对所使用的技术和组织机构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有效协作,至少不能以自由且被接受的方式进行。克服失败需要韧性,这是任何项目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品质。毋庸置疑,阿波罗1号任务是一场灾难,3名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34号发射台上燃烧的指令舱中丧生。也就在这个发射台,之后又进行了16次飞行发射,其中就包括1969年7月帮助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两人首次在月球上行走的阿波罗11号。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由积累、阐述、实施和测试的经验构成的“常识”呢?当然,登月是一次独特的经历,一开始并没有基于经验的常识,因为在这个领域根本没有经验。他们必须思考,基于假设建立概念,然后采取行动。溯因推理的逻辑机制处于首位,并通过计算、模型和模拟来建造任务所需的所有设备。此外,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