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女杂货铺 Procreate可爱质感插画教程
》
售價:HK$
76.8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HK$
53.9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HK$
107.8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編輯推薦:
“企业管理思想史”丛书体现当代管理学领域最新原创标志性成果,不仅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也有利于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主题主线,助力中国企业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为中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企业管理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管理的窗口,加快中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內容簡介:
《创新管理思想史》一书既涵盖了近百年的创新管理思想史的主要研究思想,对每个学派的主要创新管理思想都做了时间序列分析,又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概括了未来的创新管理研究命题,从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两个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相关命题。此外,本书还跳出研究本身,从研究方法角度给出了后续研究者在开展创新管理研究上的建议,有利于后续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本书梳理了百年创新管理研究的成果,学派划分独特、研究视角新颖、研究资料翔实,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创新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以期加速我国创新管理研究的学科建设。
關於作者:
胡海波
博士、教授、博导,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部学位中心首批优秀案例教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访问学者。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及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管理学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际案例研究协会(ICRA)顾问委员会成员;《管理评论》编委、《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栏目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中英文期刊通讯评审专家。
目錄 :
第一章 创新管理思想概述
第一节 创新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1912—1959 年)
二、发展阶段(1960—1989 年)
三、拓展阶段(1990 年至今)
第二节 创新管理思想史理论体系
一、研究逻辑框架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小结与评述
第二章 创新管理思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创新管理理论溯源
一、萌芽阶段(1912—1969 年)
二、产业创新阶段(1970—1989 年)
三、繁荣发展阶段(1990 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创新管理理论溯源
一、本土化阶段(1993—2011 年)
二、再创新阶段(2012 年至今)
第三节 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发展的核心特征
二、中西方创新管理思想发展的“和与不同”
小结与评述
第三章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学派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学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代表理论
一、开放式创新
二、颠覆式创新
三、全面创新
四、自主创新
五、二次创新
小结与评述
第四章 企业非技术创新管理学派
第一节 企业非技术创新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 企业非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非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主要代表理论
一、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二、服务创新理论
三、整合式创新理论
四、非对称创新理论
小结与评述
第五章 社会创新管理学派
第一节 社会创新管理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创新经济学派研究
二、社会创新社会学派研究
三、社会创新管理学派研究
第二节 主要代表理论
一、朴素式创新理论
二、包容性创新理论
三、反贫困创新理论
小结与评述
第六章 前沿命题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创新管理思想的前沿命题
一、创新管理与减贫
二、创新管理与数字化
三、创新管理与绿色发展
第二节 创新管理思想的未来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规范化
二、研究情境的本土化
小结与评述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2021 年3 月15 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强调,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犹如中国高铁的飞驰,一刻不停地高速向前。《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2021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紧迫感一点儿都不能少,一丝也不能丢。进入21 世纪,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中国速度提出挑战。创新作为全球变局中的不变核心,又一次成为焦点。
创新研究是紧密伴随实践发展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出现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创新,19 世纪初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涵的创新概念首次被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事和民用部门的创新研发飞速发展,如何让创新更具效率的问题出现,从经济学角度对创新的考量逐渐发展。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伴随实践中技术创新的涌现,汤姆·伯恩斯(Tom Bruns)和乔治·斯托克(George Stalker)开始从管理学角度开展创新研究。他们的研究与熊彼特早期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创新管理思想的萌芽。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创新管理研究快速崛起,学者们开始从生态系统视角、生命周期视角、技术视角、竞争优势及能力等各种视角开展创新管理研究。20 世纪90 年代末,出现了聚焦小/ 新生企业的颠覆式创新理论,又一次扩充了创新管理思想的研究边界。进入21 世纪,全球经济不断融合、协同,强调更开放地开展创新的实践推动了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诞生,同时,在欠发达地区推进的创新实践也催生了朴素式创新、包容性创新理论,服务业的发展和新技术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也催生了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新理论。
创新管理研究越发深入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中国的创新管理研究自1978 年起步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尤其是2006 年以后,我国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中国管理创新思想逐步涌现。发展至今,已有一批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思想,包括蔺雷提出的中国服务创新轨道理论、王毅的基于构建元素知识的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成长机理研究、朱桂龙首次提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概念、吴晓波提出的“超越赶超”概念、高旭东的自主技术创新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两阶段理论”研究、李垣的中国情景下企业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创新理论研究、苏敬勤的构建中国企业管理所嵌入的基础情景架构、魏江提出的非对称创新战略、许庆瑞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陈劲提出的自主创新概念及整合式创新框架等。
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创新管理理论既有必要又有条件。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交织,创新的迭代速度及变革力度再次颠覆,实践的发展对创新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为此,笔者梳理百年创新管理研究的成果,以期为中国未来的创新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加速创新管理研究的学科建设。
本团队围绕创新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实地走访了百余家企业,在长期且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现:创新管理思想犹如管理丛林,浩如烟海,初入门者畏之,此山中者困之,旁观者惧之,但其又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持久力。为此,本书以创新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序列和创新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运用文献分析法,依据“创新管理思想概述—创新管理思想理论溯源—创新管理学派—前沿命题与未来发展”的编排思路,从思想概况、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等方面,对创新管理思想进行系统阐释。
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史”系列之一的《创新管理思想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
第一,学派划分的独特性。本书从创新管理的对象出发,将创新管理思想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学派、企业非技术创新管理学派及社会创新管理学派,并梳理了每个学派中的主要创新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对每个学派的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文献述评。
第二,研究视角的新颖性。本书通过系统梳理,总结了未来的创新管理研究命题,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两个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命题。此外,本书还跳出研究本身,从研究方法角度给出了后续研究者在开展创新管理研究上的建议。
第三,研究资料的翔实性。本书涵盖了近百年的创新管理思想史的主要研究思想,并对每个学派的主要创新管理思想都做了时间序列分析,参考的研究资料的时间跨度大、种类多样、体量丰富。本书的内容及参考资料有利于后续学者开展相关研究。
本书的出版是对浩如烟海的创新管理思想的一次探索,但出版并非结束,如若本书对创新管理思想史的梳理和理解,能为读者走进创新管理研究提供帮助,便达到了本书编撰和出版的目的,这也是对本书的一种延续。同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望读者理解与包涵,也欢迎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胡海波教授总撰定稿。本书的出版还得益于众多人的共同努力,感谢卢海涛、王怡琴、毛纯兵、费梅菊、余钒、刘晨、肖王乾等人的参与,他们不仅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使本书的谋篇布局更具特色和价值,而且利用较长的时间协助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文稿编辑和校对。特别感谢在本书写作及出版过程中,余来文先生所做的大量细致而周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