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日记研究丛书)

書城自編碼: 37743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唐娒嘉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5814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能成事的团队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6.3
《文学之家:那些被经典小说创造的传奇建筑(重温大师经典,种草宝》
+

HK$ 74.8
《鲁迅十五讲(修订版)》
+

HK$ 29.3
《诗词格律:插图版(语言学大家王力经典作品,诗词格律入门读物,》
+

HK$ 90.9
《《中国现代小说史》(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震动中西学界的开创性》
+

HK$ 130.6
《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

HK$ 144.3
《文学文本解读学》
編輯推薦:
从留学日记了解青年胡适的海外成长史。
內容簡介:
《胡适留学日记》是文学革命领袖、新文化运动主将以及学者胡适的生成“前史”。《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是一部研究胡适留学时期思想发展和生命历程的学术著作, 披露了青年胡适的文学创作、交友出游、演说活动、婚恋选择等诸多历史细节,呈现了更加立体鲜活的青年胡适形象,描摹了在新旧文明时代充当“过渡之舟”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轨迹。作者对胡适研究的一些固有成果提出了质疑与新说,例如对胡适与其妻江冬秀关系之再考,为胡适研究和日记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
關於作者:
唐娒嘉,湖北襄阳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教育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思想史、日记与自传研究。曾于《读书》《妇 女研究论丛》《光明日报》《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传记研究》《中国作家》《戏剧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錄
目录
绪言
第一章手稿本·誊清本·排印本:改动、衍生与胡适的自我建构
(一) 从《藏晖室劄记》到《胡适留学日记》
(二)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的真实性问题
(三) 《胡适留学日记》中札记标题的拟定
(四) 手稿本·誊清本·排印本之衍生与排印本相较手稿本的主要改动
第二章日记·札记·自传:体例之变与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
(一) 《胡适留学日记》的“两副笔墨”
(二) 从“私下观摩”到“面向公众”:体例之变与胡适的目的动机
(三) “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述学文体与作为思想训练的札记写作
(四) 胡适与“自传热”
第三章“过渡之舟”与“再造文明”:胡适留学观及教育理想考论
(一) 胡适的留学愿景与救国观念的潜隐变化
(二) “过渡之舟”与“再造文明”:由《非留学篇》谈开去
(三) 锋芒初试:执教北大后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第四章演说——胡适思想训练的一种方式
(一) 听取他人演说
(二) 胡适的演说实践
(三) 作为“活文学”的演说——胡适的文学革命“酝酿”
第五章“剪贴”出来的胡适——留美时期胡适自我意识的几个侧面
(一) 《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剪贴材料概观
(二) 关注自我声名与观察剪报工业
(三) 演说剪报与胡适的自我辩护
(四) 作为情感交际的胡适小像
第六章阅读史视域下胡适留学时期的观念视野与问题意识
(一) 交错式阅读法与比较文学眼光
(二) 传记阅读兴味浓
(三) 以报章杂志为媒介的政治阅读与训练
(四) 戏剧阅读与对社会问题剧的特别关注
第七章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个人生命史视角下的文学革命发生考论
(一) “济用”与“达意”:“大文学”观的生成与胡适对文学应用性的重视
(二) 胡适与留美诸君的文学革命论争
(三) 主张的明晰与系统化:从《沁园春·誓诗》到《文学改良刍议》
第八章胡适的婚礼与婚恋观兼及与江冬秀关系再考——以《归娶记》为中心
(一) 在“辩护”与“批判”之间:胡适的婚恋观与妇女问题观
(二) 由白话词《如梦令》二首察考胡适婚约的最大“风波”
(三) “新”耶?“旧”耶?:改革旧礼与胡适眼中“最近理”的结婚
(四) 胡适与江冬秀婚姻关系再考——以《新婚杂诗》与胡近仁书为中心的考察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绪言
唐德刚在《胡适口述自传·写在书前的译后感》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很值得读者留意:“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甚么出入——说胡适的思想前后一致也好;说胡适没有进步也好。”[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写在书前的译后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笔者认为唐德刚先生的这一体会中其实包孕着一个有趣的问题,即胡适思想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前后期差别并不大。因此对胡适“中少年期的思想”的把握与分析无疑可成为理解胡适思想的重要关窍,而追溯胡适早期思想的形成,特别是对其留美七年的人生经历展开考察则无疑更是重中之重。留美时期的胡适对其作为青年留学生的使命与国家前途的命运都有过非常深入的思考,发表于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上的《非留学篇》一文即是胡适思考与观察的集中反映,《非留学篇》不仅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史料支撑,对于了解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形成更是意义重大。
胡适在《非留学篇》开首即对“留学”做出过这样的反思: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
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
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而功半者也。
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胡适:《非留学篇》,《留美学生年报》1914年。“过渡之舟”这一极为精当的比喻恰是对留美时期胡适思想主张的极佳赋形。在胡适看来,中国当时正处于新旧文明的过渡时代,中国的传统文明并非价值不足,而是不适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当务之急则是向旧邦输入新文明的火种,因此胡适认为留学生的使命即“当以输入新思想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②胡适:《非留学篇》,《留美学生年报》1914年。,留学生正应发挥“过渡之舟楫”的作用,因之胡适称“留学生者,篙师也,舵工也”②。从胡适对留学的意义与留学生的使命定位不难看出其所秉持的国家本位立场。尽管胡适日后因在文学革命中的诸番表现常被目为全盘西化者,加之其自身出于倡导思想革命与为了应对相关复杂政治社会情势的需要与策略性考量也常以“全盘西化者”自居。但事实上胡适对中国文化始终未曾通盘否定,“整理国故”作为其推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纲领之一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1919年第7卷第1期)中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四项纲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即可见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复杂态度。而留美时期的胡适更是对中国文化多有维护,他是在充分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思想前提下,想要通过“充分借鉴吸收西方文化,重新整理中国的旧文化,在中西结合的基础上,再造中国的新文化”耿云志:《胡适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37页。。这也是胡适将留学视为“过渡之舟”的深层内蕴所在。通过分析留学的真正目的,探索救国之根本方案,胡适“再造文明”的思想革命愿景已可见雏形。胡适在《非留学篇》中致力于消解“留学”(学习西方的新文明)之于留学生个人的世俗功利意义,而努力将其建构为“再造文明”的愿景之一环,也即胡适日后所述的“输入学理”之准备。因为在胡适看来,“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留学”,“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输入外来文明以改造和重估旧有文明,而使得中华文明获一新生,重新恢复其光辉灿烂。这其中所包孕的思想内涵也正闪现出胡适“整理国故”计划的雏形。
因此对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展开考察是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的,诚如学者宋广波所言:“胡适的重要思想形成于留学时代。七年留美,逐步形成了他完整的、影响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宗教观、道德观。研究其形成之前因后果,是胡适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宋广波:《胡适许怡荪通信集·序》,梁勤峰、杨永平、梁正坤整理:《胡适许怡荪通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页。而胡适爱记日记的习惯无疑为研究者提供了可以深入理解和探究其生命史与思想发展的门径与可能。除了1910年8月至年底、1911年11月至1912年8月的日记遗失外,现存的十七册《藏晖室劄记》对了解留美时期胡适的生命历程、思想发展、政治意识乃至情感交际无疑有重大意义。正如胡适所言:“这十七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记他主张文学革命的详细经过,记他的信仰思想的途径和演变的痕迹。”胡适:《胡适留学日记·自序》,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5页。日记作为胡适有意识、有目的且坚持了毕生的写作方式,“其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的札记,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记录,有他的诗文和往来书信的存稿和摘要”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前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尽管作为一种私人史料,日记的私人性、个性化较强,但私人叙事,并非意味着不与时代历史发生联动,而很可能恰好可以对主流历史叙述起到补充作用甚至形成某种有趣的张力,从而使得历史叙述更具立体感与生动性,并提供给研究者更好的触摸历史与感受历史温度的方式。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对于胡适留学日记的考察不应该局限于个体的生命史考察,因为《胡适留学日记》“并不属于一般定义下的私的领域,而是他的公众领域的一部分”江勇振:《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私观》,引自熊秉真主编:《欲掩弥彰: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私”与“情”—— 公义篇》,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3年,第203页。,蔓延和勾连着其文化价值观、思想主张等多个命题。《胡适留学日记》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学革命领袖、新文化运动主将以及学者胡适的生成“前史”。20世纪30年代胡适在《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及《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诸文中,以个人生命史为中心逻辑着意建构出的文学革命发生论述,即有意将文学革命“前史”之延长线拉伸至其留美时期。因而作为集中记录胡适留美生活经历与思想痕迹的《胡适留学日记》,一定程度上即具备了“思想草稿”的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胡适其人其学,以及对其所置身的社会历史情境和文学革命发生史等重要研究议题的探察均颇具提示意义。而日记的主人——扮演着“过渡之舟”角色的弱国青年留学生胡适,同时还怀揣着异日要为国人导师之志,其丰富且复杂的心路历程、思想发展、情感互动在日记中闪烁与定格,在自我勾勒与自我总结间无疑颇具知识分子精神心灵史内涵。
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胡适留学日记手稿的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影印版《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在《藏晖室劄记》之外,亦同时披露了胡适归国之初所记的两册日记:《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而这一发掘对于胡适研究而言无疑意义重大,诚如陈子善先生所言:“现存胡适日记,在《归国记》1917年7月10日结束之后,一下子就跳到了1919年7月10日,其间有整整两年的空白。而这两年于胡适而言,正是他酝酿和倡导新文学及新文化运动的极为重要的两年。因此,于胡适研究而言,这两年的日记空白也是极为遗憾的。而《北京杂记(一)》和《归娶记》的重见天日,正好部分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也就不言而喻。”陈子善:《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序二》,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2页。
手稿作为原始文献,其所蕴藏的文献价值往往要比刻本或者排印本丰富,因为整理版和排印本有时会做一些删减,在形式上没有办法完整保存手稿本丰富的信息。20世纪30年代亚东图书馆在出版《藏晖室劄记》时可能受到具体排印条件等因素所限,实际上并没有原汁原味地保存《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中的完整信息。比如胡适其实非常爱在日记中贴剪报,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些剪报信息大部分都没能在排印本中得以呈现。原始文献的手稿本更利于完整地呈现胡适的思想、视野和兴趣,其珍贵性与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书即希望通过对《胡适留学日记》的考察,在对《胡适留学日记》排印本《胡适留学日记》最初于1939年以《藏晖室劄记》之名由亚东图书馆刊行,后由胡适出面,亚东图书馆将版式转卖给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在亚东版基础上加以重印,并更名为《胡适留学日记》,因此本书对《胡适留学日记》排印本的考察主要以1947年商务印书馆版为据。和《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对勘与对照式阅读的基础上,对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发展与生命历程展开研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