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HK$
64.9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HK$
63.8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65.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HK$
49.5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8.9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編輯推薦: |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探究》以宏阔的视野,多元的方法,翔实的数据,多维立体地透视了21世纪世界知识图景里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样貌特征、实践模式、多元主体、内容主题及合作网络,以原创性知识生产的贡献为核心,从知识生产维度分析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路径与策略,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真知灼见和学术依据。
|
內容簡介: |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教育研究的关注显著提高,中国教育研究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教育研究的学术发表及其影响力在国际上呈现上升趋势。本书围绕何谓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教育研究如何形成国际影响力、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探讨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内涵、主要特征及成因,从学术价值、政策意义和实践作用等方面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
關於作者: |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李梅,香港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著《从边缘迈向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一书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目錄:
|
前言 2
目录 4
第一章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与前瞻 8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 8
一、对国内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 8
二、对国际上中国教育研究影响力的评鉴 10
三、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研究的现状 13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研究面临的挑战 14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14
二、研究维度与视角 16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24
第二章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特征与学术影响力 27
第一节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发表的时间、空间分布情况 28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28
二、年度发表情况分析 28
三、发文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29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高被引论文:主体及其影响 31
一、问题与方法 31
二、分析维度:不同主体在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发文中的角色与影响 33
三、知识生产规模渐增,主体多元化,中国大陆学者作用不断提升 33
四、不同主体在知识生产中的角色: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分析 34
五、知识生产的学术影响:SSCI论文的被引情况分析 38
六、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发表的思考 41
第三章 中国教育研究的合著网络研究 43
第一节 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关键作者及其合著网络 43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44
二、国际中国教育研究SSCI期刊发文的关键作者 45
三、中国教育研究SSCI发文高产作者的合著网络特征 47
四、三种类型关键作者及其合著网络的微观结构 49
五、国际中国教育研究关键作者的合著关系 52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中国教育主题研究的国际合著网络 54
一、已有研究与分析基础 55
二、数据来源 56
三、数据结果与分析 57
第四章 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知识谱系:主题与前沿分析 65
第一节 知识谱系:主题与前沿分析 65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65
一、研究前沿突现 66
二、研究主题的时间发展轨迹 68
三、主题分类与代表文献分析 68
四、与国际教育研究的主题对比 71
五、与国内教育研究的主题对比 73
第二节 研究范式、核心议题和理论基础 74
一、学科类别与期刊分析 74
二、非交叉学科的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 76
三、非交叉学科的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 77
四、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发表中的文化意识 80
第五章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的主题、价值表述与被引 83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的主题与价值表述 83
一、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表述方式 84
二、如何评估被引产生的国际影响:从引用次数到引用动机 87
三、各类主题论文的国际学术影响 88
第二节 中国课程改革研究的案例 94
一、课程改革已经过时了? 94
二、备受关注的实践:课改研究走出去了? 95
三、徘徊于理论建构的外围 98
四、审视“被引”产生的学术影响:结论引用抑或背景引用 101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学者与华人学者的视角 105
第一节 基于国际学者视角的分析 105
一、分析框架:教育学研究在三重维度下的角色 105
二、研究方法:半结构访谈 108
三、域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化:正在路上,喜忧参半 109
第二节 基于华人学者视角的分析 114
一、研究方法 115
二、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116
三、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 118
四、华人教育学者的学术身份 119
第七章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教育研究:大陆学者高被引论文的分析 12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3
一、相关理论与研究问题 123
二、数据及研究方法 124
第二节 研究发现 125
一、宏观维度:论文被引情况的“马太效应”与“近亲密友体制”分析 125
二、中观维度:大陆学者国际期刊高被引论文内容概貌 126
三、微观维度:对“中国大陆库”前10位高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 128
第八章 中国大陆教育学英文期刊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其影响 133
第一节 中国大陆教育学英文期刊的出版状况与知识传播方式 134
一、中国大陆教育学英文期刊概况 134
二、教育学英文期刊的出版状况 135
三、教育学英文期刊的编辑团队与知识生产、传播方式 139
第二节 中国大陆教育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144
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 144
二、中国教育学英文期刊影响力分析 145
第三节 分析与结论 147
一、英文期刊构筑了中国教育知识生产及其国际平台 147
二、英文期刊还需注重质量,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147
三、英文期刊有效促进了中国高校教育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148
四、英文期刊提升了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48
第九章 中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合作 151
第一节 OECD与中国教育 151
一、OECD对中国的影响 151
二、OECD主动探索中国教育、获取教育数据 152
三、OECD与中国教育界的对话与合作 154
四、中国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治理,中国教育对各国教育产生影响 155
第二节 PISA、TALIS与走向国际视野的上海基础教育 155
一、PISA简介 155
二、TALIS简介 157
三、上海学生在PISA中的优异表现 158
四、TALIS视野下的上海教师 160
五、走进国际视野的上海教育 161
六、对上海教育的不同分析视角 164
七、借势PISA和TALIS走向世界 166
第十章 中国教育研究在世界银行中的影响力 167
第一节 中国与世行教育合作概述 167
一、世界银行概况 167
二、中国与世界银行的教育合作 167
三、中国教育研究对世界银行的影响力 170
第二节 从世界银行SABER上海测评看我国教育影响力 170
一、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思想 171
二、世界银行SABER测评:后华盛顿共识下的重要教育行动 171
三、上海在SABER测评中的角色与中国教育影响力 172
四、思考与讨论 176
第十一章 中国教育研究在UNESCO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178
第一节 UNESCO的重要性 178
一、借助UNESCO,促进世界对中国教育的理解 178
二、增强中国与世界的教育对话 178
第二节 中国教育研究在UNESCO的影响力体现 179
一、合作内容与阶段 179
二、机构设立与项目参与 180
三、出席会议与高层交流 181
第三节 中国教育研究在UNESCO影响力特征分析 182
一、以多类机构为依托 182
二、参与形式多样化 182
三、政策建言国际化 182
第四节 中国教育研究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合作中的影响力 183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概述 183
二、中国与东盟间的教育合作发展 183
三、中国教育研究影响力窥见 184
第五节 中国教育研究在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交流中的影响力 185
一、上海合作组织概述 185
二、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间的教育交流 185
三、中国教育研究影响力窥见 186
第十二章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及其影响 189
第一节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概况 190
第二节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对英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191
一、MTE在形成新的知识概念方面的影响——上海的“掌握教学”理论 193
二、MTE对教师专业知识分享方式方面的影响 195
三、MTE对促进实践性知识方面的影响 198
第三节 中英项目的展望 203
第十三章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评估与分析 205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05
第二节 专家视域中的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 206
一、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程度与当前表现 206
二、中国内地教育学英文和中文期刊的评价 208
三、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制约因素 210
四、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路径 211
五、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方式 211
六、对于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212
第三节 问题与讨论 213
一、如何增强原创性的知识生产和理论贡献 213
二、如何增强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14
三、如何加快科研激励与评价制度及机制改革 214
第十四章 研究的归纳与评估构成 216
第一节 研究的归纳 216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216
二、进一步的思考 218
三、亟需推进的方面 220
第二节 维度、因素、指标及其评价框架构成 221
第三节 结语 223
参考文献 225
中文文献 225
外文文献 229
|
內容試閱:
|
中国教育研究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教育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教育研究的关注显著提高,中国教育研究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教育研究的学术发表及其影响力在国际上呈现上升趋势之时,中国教育学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与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本土学术力量和海外华人学者的力量日渐凸显也在使研究主体走向多元化。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既有利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教育政策、实践和中国经验,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同时促进世界教育知识繁荣。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国际影响的逐步显现,中国教育研究是否具有同样的影响力,以及如何看待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本土教育经验的体认基础上,如何提升中国教育理论的话语权,成为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围绕何谓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教育研究如何形成国际影响力、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探讨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内涵、主要特征及成因,从学术价值、政策意义和实践作用等方面理解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采用现象解释和实证论述互相补充的方法,建立了国际上中国教育研究的多元系列数据库,从全球化理论和政策的角度思考与评价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提升机制。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案例研究等质性和量化多元研究方法,提升本研究的质量及其价值。从中国教育研究的数量规模,研究主体,主题与前沿,研究影响力与贡献,研究范式等方面整体勾画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中国教育研究的样貌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围绕中国大陆学者在中国教育研究全球学术共同体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探讨国际教育知识生产体系中的中国教育研究合著网络的结构特征、关键学者及其合著方式、国际中国教育研究主题的特征、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创新性,深入考察中国教育研究的关键作者及其学术合作关系特征,探索知识网络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另外,对国际知名教育学者和知名华人教育学者进行深度访谈,为中国教育研究提供独特视角,展现华人学者在教育研究中的双重局内人身份,探究国际学者和华人学者对中国教育研究现状、特征、制度和文化等诸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并进行了国内外知名教育学者的专家评估。本研究围绕21 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教育学者在国际发表中体现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创新性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学术依据,并探讨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路径与策略。
从加快提升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角度出发,其必要性与意义既体现在中国当前教育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受关注程度,也体现在中国教育研究及自身体系成熟和完善的现实需要。本土教育研究需要完善学术文化与学术规范,提升学术研究质量,拓展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展空间,并从世界教育学术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建构者之一。
由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此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后续研究开启更宽阔的研究视域,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并推进国内乃至国际学界对于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认识,促进理论、政策和实践界思考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的的当前现实和未来前景。
本书所呈现的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研究”的研究成果,是我与课题组经数年研究所取得的共同成果。本课题研究由丁钢主持并设计整体的研究计划和写作框架。各章主要执笔者如下:第一章:丁钢、李梅、丁笑炯;第二章:王独慎、李梅;第三章:李梅、徐阳、苏淑丽;第四章:李琳琳、王独慎、冯燕;第五章:王文智;第六章:吴寒天、李琳琳、李梅;第七章:吴寒天;第八章:徐阳、李梅;第九章:李超然、朱小虎;第十章:闫温乐、张培菡;第十一章:周慧敏、崔一鸣;第十二章:袁慧、黄兴丰;第十三章:丁钢,缪锦瑞;第十四章:丁钢。全书由丁钢和李梅统稿。
在此成果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谨向参与、支持和关心课题研究的学界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香港大学杨锐教授参与研究设计、研讨研究思路,为课题顺利推进和取得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研究得以顺利开展也得益于一批知名的国际教育学者、海外华人学者、国内教育学家的全力支持,无论在访谈或专家评估中,他们的专业智慧和多元视角,启发了研究的思路。同时,感谢河南大学的兰国帅博士在数据库建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上提供的专业支持。
最后,要特别感谢《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复旦教育论坛》为阶段性成果的发表以及交流提供了平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彭呈军博士和孙娟女士为成果出版提出了宝贵建议。
本研究属于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前沿议题,因主客观等原因所限,研究尚存不足之处,还请学界同行惠正。
作者 识于沪上
2021年8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