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复原力
》
售價:HK$
75.9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职场写作领域难得一见的优秀教材,聚合了从古至今职场写作的各种写作窍门,并上升为一套独特的写作理论。
相比其他职场写作图书,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精讲原理 本书全面系统的讲解句子、段落、谋篇布局、必备思维和写作流程等各种原理,并辅之以样例进行讲解,即使“0基础”,也能很快顿悟、掌握规律、成为高手。
第二 复方疗法 引入汽车驾驶训练的科目训练模式,借鉴医生治病的复方疗法,将“写法线、经验线、哲学线”三条线贯穿全书,彻底解决了“没思路、不会写”等难题。
第三 图文并茂 作者独创了句子、段落、思维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型,把晦涩难懂的公文写作理论,全部用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讲解、说明和展示,更容易让人听懂学会。
|
關於作者: |
刘越,职场写作知名指导老师,历任干事、秘书、写作组组长、材料组组长、秘书科科长、组织科科长等,最了解职场人“没思路、不会写”的痛点儿在哪里。
作者从事职场写作20多年,对职场写作有深入的研究,主笔完成不计其数的讲话、方案、通知、信息等各类文稿,有上千篇文稿被各类媒体和内刊发表,教会的众多学员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写作高手,多人被遴选到更高层面和岗位工作,实现了赢在职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的精彩展示!
|
目錄:
|
第一章?框架结构
第一节?公文框架结构 007
第二节?段落框架结构 032
第二章?句子的写法
第一节?简单句子的组成方法 047
第二节?中级句子的组成方法 069
第三节?复杂句子的组成方法 101
第三章?段落的写法
第一节?简单段落的组成方法 117
第二节?中级段落的组成方法 131
第三节?复杂段落的组成方法 156
第四章?常用材料的写法
第一节?报告的写法 171
第二节?意见的写法 180
第三节?工作总结的写法 191
第四节?领导讲话的写法 200
第五节?工作要点的写法 211
第六节?简报信息的写法 223
第五章?公文材料写作的一般流程
第六章?写好公文材料必备的几种思维
第七章?公文写作思维拓展训练
附: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公文写作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是让众多机关干部“头痛”的一件难事。以往的公文写作教材,大都是就写作讲写作,或者简单地汇编一些范文,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从对公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问题。
针对公文写作这一难题,本书引入了中医的“复方”疗法,同时开出“三种药”,也就是本书的“三条线”:一条主线、两条辅线。
一条主线就是:公文写作的“写法线”,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讲解如何谋篇布局、段落的有机组成、段落与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机关常用公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同时,对一些经典范文进行了详细解析,对公文写作必须掌握的几种思维方法以及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两条辅线,一条是“经验线”,从众多写作理论中,抽取出最精练、最管用、最有效的经典论述,方便读者学习领悟,主要包括:名人关于写作的经典言论、在各级机关中工作的大量写作能手和一线工作者关于公文写作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有关名人作家关于文章写作的经典论述等内容;第二条线是“哲学线”,即:选取哲学中关于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归纳思维等有助于公文写作的哲学经典言论,也分散到本书的部分章节,目的是帮助广大读者掌握分析、判断、推理等公文写作必备的思维方法。此外,为确保能够真正治好公文写作难这一“顽疾”,我们注重加大“药量”,每一类都列举 3 个样例,一些重点部分还举了 10 个或 15 个样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介绍,以期达到治病的药效。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另一亮点,就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以图达意”。因为,笔者在把实践中得来的写作经验理论化后,并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又把人们不容易听懂的写作理论进行图形化、可视化,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以便真正揭开公文写作的神秘面纱。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长期以来的“公文材料写作之苦”,使本书成为大家在材料写作上的得力助手,真正把公文写得“又好又快”,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讲的只是一种方法,总结的一些经验、列举的一些样例,均是为了帮助读者掌握写作方法,意在“抛砖引玉”。如果不加思考,一味地“生搬硬套”,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那就有悖于本书的初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