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編輯推薦: |
关中之关,长安之关
长安与关中
如若掌和手、心与身,紧密相连
这里是拱卫长安的坚实壁垒
亦是交流往来的文化通道
作家朱鸿教授亲走关中诸关 讲述遗迹背后的中国故事 铺展四塞要道上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
內容簡介: |
《长安与关中》本书是作家、学者朱鸿“长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将长安视作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本,通过长安透视中国文化,探求其本质和特点。本书讲述了关中的九关以及它们对长安的作用,包括了函谷关、潼关、武关、峣关、散关、陇关、萧关、金锁关和石门关的历史、地理、所发生的战事及诸关与长安的关系、诸关在中华民族融合中的作用。作者究尽文献资料,一而再再而三地实地考察。此书的最大特点是选题大有创意,视觉新颕,历史地理信息丰富且准确,而叙事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文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高度兼融。
|
關於作者: |
长安朱鸿,散文作家。30余部散文集行世。具代表性的有思想求索类散文集《夹缝中的历史》、文化表现类散文集《长安是中国的心》、心灵倾诉类散文集《吾情若蓝》和长安叙述作品《朱鸿长安文化书系》。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版本。
|
目錄:
|
长安论 / 001
关中论 / 020
陇关 / 027
散关 / 037
再赴散关 / 045
武关 / 050
三登武关 / 061
关 / 067
潼关 / 076
四到潼关 / 087
函谷关 / 094
萧关 / 132
三至萧关 / 143
金锁关 / 153
石门关 / 167
参考书目 / 177
后记 / 188
|
內容試閱:
|
论起长安,丢不下关中,论起关中,更抛不开长安。实际上长安与关中是一体的,其紧密程度若掌和手、珠和眼、心和身,彼此一方丧失,另一方也便顿然逊色、空虚,几乎没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了。
基于此,关中之关,也就是长安之关,指在关中四塞布兵守隘,无非是为了拱卫长安。
老上单于率骑破萧关,目标在乎长安,这是汉文帝也知道的,遂命汉将军屯驻长安附近,应该是霸上、棘门和细柳几处吧,并遣其他汉将军迎击匈奴。虽然惊险,长安无虞。东晋将军刘裕北伐,欲灭后秦,一路过武关、峣关,一路过潼关,砰然占领了长安。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不得长安不算成功,遂用尽诡诈之术,以强卒先逾函谷关,再逾潼关,窃据长安,也重创了唐。四塞不在长安,但它们却以长安之重在发挥四塞的作用。
关中之关,也是文化通道。四海之俗,穿越关中之关而来,往往是输入长安,在长安交流融合,接着自长安辐射九州。
陇关和萧关面北,也面西,新石器时代至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一直是文化输入的通道,其功大矣!凡小麦、苜蓿、葡萄、胡瓜、胡荽、胡麻、胡豆、胡椒、胡萝卜、石榴,多是从这里输入长安的。汉以蒙古马为兵,发现大宛马比蒙古马高大,跑得更快更远,汉武帝遂遣李广利征讨大宛,以得大宛马,或曰天马,也曰汗血马。大宛马与蒙古马杂交所得之马,体质更优,体形甚美。大象和狮子,也从这里输入。和田玉始终是宝,它也由此输入。
经函谷关和潼关而至的,当有铁、盐、漆、缯帛、阿缟和皮革,凡此以崤山以东所出为盛。
自散关而至的,当有锡、铅、铜、铁、盐、漆、牦牛、筇杖和橘。
过武关和峣关可以抵达东南一带的广阔领域,今之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以及江南和岭南诸地的所产,包括金、银、铜、锡、丹砂、漆、丝织、毛织、皮革、青茅、橘、柚,多由蓝武道而至,先过武关,再过峣关,随之到长安。
长安是天府之国,这里有什么土实可以交流呢?玉一类的球、琳、琅、玕,其他有檀、柘、竹、靴毡、草席、酸枣仁、地骨皮、樱桃、大麦、小麦,无不是上品。
至于精神文化,也是从关中之关输入或输出。在精神文化方面,以丝绸之路的传播似乎更为清楚。长安是首善之区,西域诸国乐意其精神文化在长安登场。传播的路线当是经河西走廊,再过陇关或萧关而输入。中国的精神文化往西域诸国去,也多是过陇关或萧关,再经河西走廊而输出。
精神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细考起来一定有趣,也很有意义
长安论经年所考,终日思之,认同并确信,长安初为秦杜县之长安乡,然而我无法获悉是谁在什么时候呼一个乡曰长安的。 乡为行政区划,所从来尚矣。周人以五家为一比,五比为一闾,四闾为一族,五族为一党,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大约一乡是一万二千五百户吧! 以乡为机构,是周人的首创。秦人沿袭了这个建制,不过秦杜县之长安乡到底有多少户呢? 事情复杂,也许我需要寻找一条线索,抓住它求解才能厘清吧! 唐本在今之山西,汾河以东。唐人叛乱,周公便灭了唐。根据周成王的指示,迁唐人至今之陕西,应该是少陵原与沣河之间,立杜伯国,让其生活。 周幽王废了申后及太子姬宜臼,申侯震怒,召缯国和犬戎联合起来讨伐,周遂失了丰镐。缯国在东,犬戎在西,犬戎乘隙便占据了周人之地。 当是时也,秦襄公护送周平王往雒邑去,颇为顺利。周平王便封其为诸侯,赐周人之地,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秦人凶悍,打败犬戎,就兴奋地从西陲进入了关中。 杜人并不安于杜伯国,其见周平王移跸,遂立汤杜亳国,以示其继承商汤之意。亳是商汤的方畿,杜人是曾经追随商汤革命的。现在拉出商汤,只不过是要彰显自己的合理合法而已。秦人狠戾至极,管你攀附什么商汤,竟在公元前713年灭了汤杜亳国。到公元前687年,秦武公便在杜伯国的畛域设杜县。 秦终于产生了一个杜县,这使我的推究得以有迹可循。我想知道的是,设杜县的那年,杜县也就设了长安乡吗?没有任何资料,无法证明。 嬴成是秦王嬴政之弟,封为长安君。公元前239年,他受命率军打赵国,败了,在今之山西屯留一带投降。 这个信息显示,起码在公元前3世纪便产生了长安乡。不过也有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甚至更远。如果设杜县之际,也一并设了长安乡,以祈和平永永,那么长安乡的出现当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 周王朝起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郁愤而终,西周国也随之而亡,秦庄襄王又在公元前249年灭了东周国,于是八百年的九鼎就归秦所拥,继之天下统一。基于此,长安乡不也是孕育于周吗? 长安的历史固然绝早,这很重要,不过特别重要的是,春秋动荡,兼并战争爆发了,而且彼此的残杀越来越激烈。这时候,称一个聚落为长安,其意义大矣! 我难免会问,是谁在血腥的日子想到了长安?他是怎么样的人?这个人显然彻底隐遁了、消失了,遍觅历史,再也不见。然而长安一旦到世界上来,它便有如日月之恒。 反秦部队,项羽的一支是主力,刘邦的一支也是主力,不过项羽这一支势大,功也大。项羽烧了咸阳宫,杀了子婴,分享了胜利的硕果,凡参加反秦的都有收获。项羽毕竟年轻,遂也天真并幼稚,以为四海从此便安定了。 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刘邦的团队支持刘邦积极逐鹿,遂兴起了楚汉之争。打了几年,水落石出。项羽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而刘邦则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即皇帝位。 刘邦似乎还是喜欢关中的,虽然开始以洛阳做了国都,他也在这里的殿堂里表扬了张良、萧何和韩信,并流露出以洛阳久做国都的意思。不过我以为刘邦对关中还是喜欢的,唯群臣多在崤山以东,他们希望置国都于洛阳,因为洛阳距家近,刘邦也不宜拂逆他们的感情。 然而娄敬和张良指出,关中比洛阳更合适做国都,并劝刘邦移驾。娄敬和张良都是智者,刘邦微茫的心意,他们应该已经觉察了。娄敬和张良彼此呼应,刘邦高兴至极,又击掌,又拍腿,当日便奔关中。刘邦数行关中,河山何其壮丽,他知道,当然也喜欢。 公元前202年,刘邦设长安县。由长安乡而长安县,长安的空间骤然开阔,这显然是隐含着一种构思的。接下来,天下尽悉,刘邦宣布以长安为国都。 长安遂大放光芒,顿然璀璨。也许刘邦并不知道,以后的王朝将会一再以长安为国都,虽然长安也可能反复变迁。 长安乡在渭河以南,其左右基本上是隔水对着咸阳宫的。秦兴乐宫应该在此,那么汉长乐宫也应该在此,汉长安城也当在此了。 第一次以布衣之身面南而居,感受皇帝的高贵,是刘邦在汉长安城体验的,这也粉碎了血统与基因不可逾越的观点。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做到了,他是布衣的杰出代表。第一次把中原之国的疆域伸展到葱岭,是汉武帝在汉长安城指挥的。通西域,就是丝绸之路的开辟,所以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第一次有匈奴王表示,为免皇帝的臣民因战争而劳苦,愿保卫汉的边塞,这是呼韩邪单于在公元前33年至汉长安城对汉元帝的承诺。长安,强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