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1、一本书读懂日本崛起与衰落
2、从上古时代到安倍时代,囊括2000年日本史中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帮助读者厘清日本社会的源流变化,建立对日本的完整认识
3、律令社会、摄关政治、幕藩体制、战后经济……59个关键词,详细解析日本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方方面面,眺望其未来与发展
4、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日本历史,将中日两国的历史交集进行了充分地展现,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累积加印16次,音频播放达100万次
5、南京大学日籍研究员中野英夫推荐给中国学生的日本通史,其对本书初版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本书就内容来讲还是很充实的,横向上介绍了日本从文化、科学、地理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纵向上介绍了日本从茹毛饮血到小泉时代的历史,其风格比较像我中学时的教科书……不失为一本好书
6、双封设计,精美插图,用纸精良,环保印刷,从细节入手给读者带来非同凡响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公元前210年,徐福东渡,带去造船、冶炼、纺织等技术,使日本从采集经济迈入农耕经济。
631年,第YI批遣唐使出发,引入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1086年,上皇执政,依靠武士对抗摄关家,为武家干预政治的打开便利之门。
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军事统治开始凌驾于日本天皇的权威之上。
1868年,明治政府连续颁布法令,全面学习西方,日本从封建主义迈向资本主义。
1945年,日本战败,在美国的监督下颁布了“和平宪法”,为战后经济腾飞打下基础。
……
本书聚焦于日本历史,从日本起源到安倍时代,将每一个日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都囊括在内,都每一节点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物等相关内容都进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帮助读者清晰快速地了解该事件;同时辅以充足的文献和图文资料,使本书成为集权威性、可读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读物。
|
關於作者: |
孙秀玲
深入研究日本历史十余年,对日本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均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曾就职于人民网,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商务处随任,拥有国际视野,熟稔东亚文化。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日本史》是作者的研究集大成之作,因其清晰的脉络、简明的叙述深受读者欢迎,成为了解日本历史发展的入门读物。
|
目錄:
|
再版前言 / i
首版引言 / v
一、史前文明和奴隶社会(史前—3世纪末)
1. 日本的起源
2. 徐福的传说
3. 邪马台国
二、天皇制下的律令国家(3世纪末—7世纪末)
4. 大和国时代
5. 推古改革
6. 大化改新
7. 律令社会
8. 奈良时代
9. 遣唐使
三、武家政治萌发(8世纪初—1185)
10. 庄园兴起
11. 摄关政治
12. 院政时代
13. 平氏政权
四、武士的历史舞台(1185—1869)
14. 镰仓幕府
15. 承久之乱
16. 武士社会
17. 元日之战
18. 建武中兴
19. 南北朝动乱
20. 室町幕府
21. 动乱之秋
22. 战国时代
23. 一代枭雄织田信长
24. 丰臣秀吉
25. 幕藩体制
26. 武士道
27. 锁国时代
28. 经济发展
29. 汉学的影响
30. 幕政改革
31. 思潮涌动的时代
32. 佩里叩关
33. 倒幕运动
五、百年维新成就军国主义(1869—1945)
34. 明治维新
35. 向外扩张
36. 自由民权运动
37. 甲午战争
38. 日俄战争
39. 战后震荡
4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
41.“一战”后的日本
42. 法西斯政权
43. 侵华战争
44. 偷袭珍珠港
45. 侵占东南亚
六、废墟中崛起,努力“国家正常化” (1945—2020)
46. 日本投降
47. 占领下的改革
48. 战后经济
49.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50.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51. 动荡的20世纪70年代
52. 中曾根时代
53. 利库路特事件
54. 联合政府
55. 桥本—小渊—森喜朗
56. 小泉时代
57. 政权更迭
58. 民主党的“三驾马车”
59. 安倍时代
附录一 日本历史年表
附录二 日本历任首相
|
內容試閱:
|
本书首版于2006年6月,转眼便是十五年。
这十五年,于个人、于家国、于世界都发生了出乎预料的变化。
2021年1月,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再现恶化趋势,感染人数激增。日本首相菅义伟13日发布“紧急状态宣言”,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所有外国人入境,计划持续到2月7日。这是近半个月以来,日本政府第二次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这次,日本彻底封国了!
历史上,日本第一次封锁国门是1635年。
当时,为了禁绝外国教会在日本活动,幕府严令禁止包括特许船在内的一切日本船只驶往海外,海外的日本人不许回国,归国者不问理由一律处死。彼时,只允许中国和荷兰与日本保持贸易活动,对其他国家一概禁绝往来。
给荷兰留一道小门,是因为荷兰商人在日本只关心赚钱不传播信仰。也就是从那时起,江户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兴趣,便解禁了与天主教无关的汉译西洋图书,日本人开始通过学习荷兰语了解欧洲的先进科技,“兰学”由此兴起。
“兰学”拓宽了日本的视野和见识,也让日本开始向西方文明靠近。
1846年,美国“黑船叩关”,用炮舰打开了日本关闭了两百多年的国门,日本人也开始走出国门。
明治维新,西方世界成了日本学习、超越的目标。
甲午战争后,日本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也加入了世界帝国主义俱乐部,甚至一跃而为远东霸主。日本的野心上演膨胀的戏码,骄横跋扈不可一世,最终被美国投下的“小男孩”刺破泡沫,梦碎“蘑菇云”。
1946年,在美国的监督下,日本制定颁布了“和平宪法”,戴上了“紧箍咒”,埋头发展经济,不问军事。
但是,正如美国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Kenneth B. Pyle)在《日本崛起》中提到的那样:日本之所以能崛起,除了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日本民族的勤奋刻苦和善于模仿等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战略文化方面的原因,即日本的精英分子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强国意识。
这种强烈的强国意识不仅体现在发展经济上,还体现在心心念念要摘下“紧箍咒”上。让日本“国家正常化”、拥有自己的军队,一直是日本精英分子的强国梦。安倍晋三就是其中一个跳上了台的马前卒。
小泉纯一郎之后的十五年里,日本经历了六年换七位首相的权力纷争。
但是安倍晋三再度拜相之后,政权稳定,且不屈不挠地为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拼尽全力。
同样是这十五年里,岛国日本也离我们中国人越来越近,近到触手可及。
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2006年访问日本的中国游客为81.16万人;2009年日本开放中国游客访日自由行;2010年访问日本的中国游客增至141.3万人;2015年访日的中国人数达到499.4万,约是上一年同期的两倍;2018年访日中国游客达到838万人;2019年访日中国游客达到959万人。若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估计2020年中国访日人数可突破1000万。
走在繁华的日本都市街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色匆匆的有活力的社会;游览风光名胜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静而舒适的国度。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景象里,谁知道日本精英分子正将他们的国家带向何方,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他们的思想怎么样?他们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根据在哪里?”
我们希望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我们中国人也会正确对待日本问题。
“一衣带水”的邻邦,彼此都不能视而不见,我们更不能见而不识。
正如戴季陶所言:“我们只有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无论是怎样反对他、攻击他,总而言之,非晓得他不可。”
最早提及日本的中国文献是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山海经》,书中写道:“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大约三百年之后,成书于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又有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1.日本的起源
提到日本的起源,我们先来看一下日本列岛的形成。这一方土地的来历,可以追溯到200多万年之前—地质学上的洪积世时期说起。那时候,中国的东海和渤海还是森林茂密的陆地,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连为一体,呈现为亚洲东北部的沿海边地。直到1万多年前的冲积世时期,历经地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剧烈的地壳运动之后,日本列岛才渐渐地从亚洲大陆剥离开来,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形似琵琶横卧海角、又如弯弓孤悬天涯、四面环海的一长串列岛。
日本列岛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3000多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2.6万多公里,位于北纬20°~46°、东经122°~149°,属于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0℃~20℃,年均降水量为1000~2500毫米。因为地处环太平洋造山地带,日本列岛的地质构造极不稳定,是大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之地。
那么,最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类来自哪里呢?日本人的祖先又是谁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仍然聚讼不决,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日本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日本列岛的先民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远古时代从亚洲各地络绎迁徙而来的。据说,在遥远而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经踏上了这片土地。到了3万年前,那里的人口已经达到数千人的规模,稀稀疏疏地散居在日本列岛的各处。
根据中日学者的研究,早期生活在日本列岛的先民中,有些人可能是中国北京猿人的后裔。当年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连为一体,日本的西部与中国、朝鲜直接相连,逐兽而徙的原始先民们追逐猎物,经由朝鲜逐步来到这里,成为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居民。随后,也有生存在亚洲大陆其他地区的古猿人,因追逐猎物,踏上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于冰川期形成的陆桥,陆续抵达日本列岛。
日本考古学家樋口隆康认为,进入日本列岛的移民途径主要有五条:(一)北路—来自库页岛,经北海道进入本州北部;(二)南洋路—自南太平洋诸岛进入本州东部;(三)朝鲜路—来自北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北,经朝鲜半岛进入本州中部;(四)东中国海路—来自中国长江流域,直接东渡至九州北部;(五)冲绳路—来自中国华南及东南亚,经台湾、冲绳至九州南部。
由此可见,日本的祖先比较复杂,按照日本学者樋口清之的说法:“日本人是在日本产生的,但其要素是以和中国华南的洪积期化石人有关系的日本化石人为核心,渐次加入南亚的马来人和印尼人、中国北方的通古斯人和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土著人—阿伊努人,最后产生出尚未完全统一的现代日本人。”
其中的阿伊努人,据说是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属高加索人种的一支,面部和身体多毛,因此也被称作“厚毛阿伊努”。起初,阿伊努人居住在日本南部,后来被大和族人排挤,逐渐向北迁移,避居到北海道地区。也有一些日本人与阿伊努人通婚,生育了体毛发达的后代,中国史书上称之为“多毛的海上矮人”。如今,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仍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人口总数约为2.5万。
千古一瞬,走过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末期,日本列岛便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也即日本人所谓的“绳文文化”时代,其时距今为8000—10000年。
由于日本早期没有史料记载,日本的历史时期只能根据考古发现的古迹、文物以及地名来命名。比如,日本出土的最古老的陶器,外部通常带有草绳痕迹,便被称为“绳文陶器”,它所代表的时代就被称为“绳文文化”时代。
绳文文化时代是日本的原始社会,绵延了数千年之久,一直存续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日本先民们使用的是最简单的石器工具,并开始学会打磨石器,制作和使用石枪、弓箭、石斧等劳动工具。伴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虽然人们的生产能力有了些许提高,但是,仍以采集、狩猎、捕鱼为生。环抱日本列岛的海洋,为日本先民们提供了丰美的海产品;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也是人们的美味佳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