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1.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家的性格改变指南,《金融时报》《出版人周刊》等荐读
2. 提供关于性格改变的实证方法与前沿研究结论,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充分指导
3. MBTI、大五人格、九型人格、柠檬性格……趣味性格测试,分析影响性格的因素,并给出针对性提升自我的可行步骤
4. 10大重塑性格的原则,助你成为想成为的人
|
內容簡介: |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告知,终此一生我们都会被与生俱来的性格所束缚:内向者永远被封印在自己的外壳里,而自恋者将永远被困在镜中凝视自我。在《塑造性格》一书中,贾勒特博士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他不仅探索了生活事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性格,还展示了我们可以如何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个性,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在书中, 贾勒特博士结合前沿心理学研究成果,提供了基于实证的方法来帮助读者改变自己的人格特质,包括如何变得更加情绪稳定、外向和开放等等。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说明一些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比如,一个黑帮头目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一个吸毒成瘾者变成了超级跑步者,一个极度害羞的少女变成了好莱坞巨星。作者还深入研究了所谓的暗黑人格特质积极的一面,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从而避免陷入人格陷阱。
书中搭配了一定数量的心理测验和互动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个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适合所有曾被自己的性格特质所束缚并想要追求持久改变的人阅读。
|
關於作者: |
(英)克里斯蒂安·贾勒特
作为一名认知神经科学家,贾勒特博士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普及工作。他关于思想、大脑和行为的获奖作品广泛出现在包括BBC、《纽约》杂志、VICE、《万古》、《卫报》、《GQ》、《连线》等的上面。贾勒特博士著有《心理学概论》和《脑的超级秘密》,他还是畅销书《30秒心理学》的顾问编辑和主要作者。
|
目錄:
|
作者的话
第一章 你心中的自我
性格既有可塑性,又有稳定性
为什么性格很重要?
改变性格的理由
了解自己
柠檬性格测试
大五人格测试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二章 生活经历对性格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的性格
考验和磨难
练习:回想你的生活经历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三章 病理性性格改变
盖奇“不再是原来的盖奇了”
“他不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人了”
“这显然不是她”
创伤可以分裂人格,但也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四章 生活事件对性格的影响
如何解释你的行为方式:情境或性格
性格的不稳定性与适应性
和谁在一起会影响你的性格?
你是“社交变色龙”吗?
你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吗?
情境选择策略
饥饿与饮酒对性格的影响
咖啡因对性格的影响
大麻和致幻剂对性格的影响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五章 选择改变自己
改变的理由
成功改变性格的三个基本原则
有证据支持的性格改变策略
做真实的自己,还是改变自己?
第六章 救赎:坏人可以变好
关于自我救赎的其他故事
救赎的障碍
好人也有变坏的时候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七章 暗黑性格的教训
你是一个自恋者吗?
自恋的利与弊
克服肤浅的自恋
你是精神病态者吗?
我们能从成功的精神病态者身上学到什么?
引导精神病态者走向光明
改变性格的十个可行步骤
第八章 性格重塑的十个原则
原则一:为更大的目标去改变性格,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原则二:只有先诚实地评价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原则三:真正的改变始于行动
原则四:性格改变易于开始,却难以坚持
原则五:性格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坚持追踪进展
原则六:在性格改变的程度方面,要抱有务实的态度
原则七:有别人的帮助,你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原则八:生活总会给你设置障碍,而克服障碍的诀窍就是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原则九:善待自己比打击自己更有可能带来持久的改变
原则十:笃信性格改变的潜力和持续性是一种生存哲学
后 记
致 谢
注 释
|
內容試閱:
|
人真的会变吗?在过去的20 余年间,我一直在撰写有关心理学和大脑科学的文章,并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许多人而言亟待解决。换句话讲:坏人能变成好人吗?游手好闲之人会变得踌躇满志吗?美洲豹能改变它身上的斑纹吗?
诚然,从心理学上讲,一定程度的自我接纳是有益于健康的(前提是不要放任自流或陷入绝望),但如果你对自身现状并不满意,又想尽力活出最好的自己,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本书讲述了罪犯如何改过自新,羞怯的名人如何重新发出自己的声音,瘾君子如何洗心革面并超越自我,同时融合了最新的、令人信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读完本书,你会发现人的性格并非无法改变。是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你完全可以做到。虽然这个过程不会很快或很轻松,但你的确可以做到。
只要生命不息,性格的变化就不会停止。性格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你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情况做出的自然反应,同时也可归因于你的生理机能在逐渐发生变化。最令人兴奋的是,你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来控制这个变化过程,活出自己期待的样子。
本书提供了很多性格测试和互动练习,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性格的各个方面,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找出自己的激情所在。你越是以一种诚实的态度参与这些测试和练习,就越可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性格,本书的见解将使你受益匪浅。培养新习惯是成功改变性格的关键部分。本书中每章都总结了一些新的活动建议和心理策略,可以帮助你塑造不同的性格。
本书还列举了许多需要谨慎对待的注意事项。我会为你讲述一些好人变坏的案例,并深入研究创伤和疾病有时对性格产生的毁灭性影响。简而言之,你的性格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活出最好的自己是一种生活哲学,而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
我特别希望本书能吸引那些曾经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讽刺而感到被禁锢或被束缚的人。人类的一个弱点就是经常忽视环境的影响,倾向于过早地得出关于他人的结论(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如果别人以一种草率的方式给你的性格贴上了内向、懒散、优柔寡断、特立独行的标签,而且你感觉自己被这种外界评价束缚住了,那么你需要理解外部环境在某个特定阶段对性格的深远影响,知道我们的性格如何在生命之旅中不断改变,而且你要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一些新习惯去改变自我,真正地释放内心的激情,从而突破以往限制住自己的条条框框。
人的确会变,我就变了。前阵子,我在整理旧物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在我十几岁上寄宿学校时老师们写给我的评语。当时我16 岁,我的辅导员写道:“我不确定克里斯蒂安如何才能改变他天生沉闷的性格。”我的舍监在同一份期末报告中写道:“我非常同意辅导员的话,克里斯蒂安的性格确实容易招致‘太安静’之类的评价。”我的地理老师写道:“他太拘谨,太安静了。”历史老师写道:“我会鼓励他多参与课堂讨论。”英文老师写道:“他需要多开口说话!”我最喜欢的一句评语则是我的舍监在此前一年所说的:“很难说克里斯蒂安的沉默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还是聪明的缄默。”
但我在大学一年级时突破了自己的桎梏,结交了一大群朋友,每周都会通宵达旦地聚会好几次。我记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承认,他很早之前曾对我感到失望,将我归类为一个享乐主义者,认为我对运动和娱乐更感兴趣,对学习则没什么热情。(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我那时特别热衷于社交,还花了很多时间泡在大学体育馆,而且在那儿做了兼职教练。)
性格的改变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大学毕业后5 年左右,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当时,我从事编辑和写作的工作,只需在家办公,我同未婚妻住在英格兰约克郡的农村,慢慢地变成了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我没有车,未婚妻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在30 多公里外的利兹市学习,因为她想当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这段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历说明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将如何深刻地塑造我们的性格。当你生活在安静的农村地区,把自己的家当作办公室独自工作时,你就很难成为一个外向的人。但当我全身心地应对我的第一个角色——编辑带来的挑战时,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感在增强,把撰写心理学书籍当成了一种使命。每天自律地写作,并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工作的确是一种乐趣,这成了我生活节奏的一部分。
最近几年,我觉得自己又变了,因为我幸运地有了两个漂亮的孩子——罗斯和查理。他们让我更有责任感(人生还有比为人父母更伟大的使命吗?),但我认为他们也让我变得更加神经质!
除此之外,我的职业生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我开始参与更多的公开演讲,比如为现场直播、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做演讲。我记得几年前在伦敦的一个大型集会上,我站在台上,感受着让300 多名观众大笑时的愉悦感。(我得补充一下,我当时正在做一场关于说服心理学的演讲,气氛非常轻松。)我不知道如果我的老师们当时在场,他们会怎么评价我。可以对比一下老师们当年在我的期末报告上的评语同我最近在伦敦多个场合演讲时收获的评语:“克里斯蒂安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令人非常放松和着迷。”“他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妙趣横生。”“令人感觉充实、着迷和愉快。”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演讲有刻意表演的成分,演讲时我难免戴上面具,但在面具之下,我相信我的性格的确发生了重大改变,因为我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愿意大声讲话,也更愿意承担风险。
我觉得写这本书的经历也改变了自己。我现在更加认同他人和环境会激发出不同的性格特质的观念,而不接受“性格不可改变”的说法。我发现生活方式、理想追求,以及价值观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特质。
事实上,甚至可以说,撰写本书(以及从本书案例中学到的事)为我提供了动力并增强了我的自信,促使我在2021 年早些时候离开了我坚守了16 年的工作岗位,来到一家全球性数字杂志担任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位。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但我相信我能够适应。这本杂志的理念与我自己的价值观一致:通过分享关于心理健康的实用见解去支持他人。我相信,你也有能力积极地改变自我并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活出自己期待的样子,更能在生活中勇于追求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