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天河的浮槎-薛爱华汉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7543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专业史
作者: 田语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114152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秦汉史讲义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巴拉吉预言
《 巴拉吉预言 》

售價:HK$ 74.8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53.8
《中国政治思想史》
+

HK$ 98.9
《新名词与文化史》
+

HK$ 80.5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

HK$ 97.5
《万有引力书系:穿过一条街道的方法:无穷大简史》
+

HK$ 79.7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HK$ 118.8
《全球科技通史(吴军作品)》
編輯推薦:
中国完整研究薛爱华的专著。本书对薛爱华的研究,为认识20世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了参考系和管窥之途。
內容簡介:
薛爱华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汉学研究的一代引领者,薛爱华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外交通史、道教研究等领域贡献卓著,足称一代大家。针对其学术成就,国内学界的译介与研究工作仍稍嫌不充分。基于此,本书立足文本分析,从学术史和比较的视角出发,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 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著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 本风貌。
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著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 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 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
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 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 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 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
關於作者:
田语,男,1989年生,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代表作有论文《论美部会开辟对华传教站的背景与动因》《语文学指导下的直译:薛爱华翻译思想研究》《萧红〈呼兰河传〉碎片化书写与解构探微》等。
目錄
前 言1
章 绪 论1
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9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22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26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33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36
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362 法国古典汉学 4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47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55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59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66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著的目录学审视 96
1 薛爱华学术专著概览 97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109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129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138
1 写作背景 138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146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1674 勘误 188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197
1 写作背景与动因 197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212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2174 道教仙境考证学 2405 订正 259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264
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264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268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7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281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297
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29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300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317
结 语 329
参考文献 331
附录一 薛爱华论著目录 354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377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381
內容試閱
前言
薛爱华(EdwardHetzelSchafer,1913—1991)是20世纪下半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国内学术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20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著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
基于此,本书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本书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著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二,本书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著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20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
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作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19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
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爱华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
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书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出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20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爱华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史研究,《闽国:10世纪的中国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
本书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作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
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书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后,因为薛爱华著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域外中国研究发展的大历史语境中看,薛爱华无愧为美国一代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汉学专家。

那么,作为叙事文学研究概念的母题是如何被薛爱华引介入对曹唐游仙诗歌主题思想分析中的呢?我们知道,曹唐的大、小游仙诗虽不属于严格叙事文学作品范畴,但多与古代神话传说和道教故事有关,有些篇章蕴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篇章间也具有情节线索的连续性,例如与刘辰、阮肇天台山游仙事有关的《刘辰阮肇游天台》《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送刘阮出洞》《仙子洞中有怀刘阮》。即便篇幅较短的九十八首《小游仙诗》也多于片言只语中寓含叙事要素,如其中《小游仙诗·其四》“真王未许久从容”诗写游仙活动即将告一段落时作者的行为活动和心理状态,《小游仙诗·其五》则写作者骑白龙游仙界不遇,在金殿、丹田都未见到期待中的仙人,退之不及。二诗都包括了人物、情节、行动等叙事要素。可以说,取材于传说故事的曹唐游仙诗具有浓郁的叙事性特征,而薛爱华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将母题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到对曹唐诗的分析中,将曹唐诗中基本的、重复出现而对理解主题具有重要意义的意象或情节要素挖掘出来,作为母题来理解,并通过对母题的分析来考察贯穿曹唐大、小游仙诗的共同主题。正如薛爱华自己所说:“一些与曹唐游仙诗更大主题特别相关的母题元素不能被忽视。它们包含一些人物、地点、情境与概念,并一起建构了曹唐想象中的金宫玉阙,以及其中宴饮、游嬉、愚行和遗憾的种种情景。”在这里,薛爱华同时列举出许多曹唐游仙诗中的母题,以下列举几例:
1)玉女的职品(Thehierarchy of Jade Women)
2)神祇与得道者仙装玉服的等级意义(Thehieratic significance of high fashion among gods and illuminati)
3)作为想象外在世界模式的炼丹术(Alchemy as a mode of imaging the external world)
4)金丹玉液:神祇的食粮(The diets of Taoist overlords:mineral am brosias and crystalline nectars)
5)作为魅惑场所的仙界花园(Astral gardens as sites for seduction)
6)云雾缭绕的缥缈海岛(The clouded and evanescent seaisles)
7)人神相恋(Divine Love)
在这些条目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魅惑场所的仙界花园”以及“人神相恋”等具有密切关联性的母题。在探讨“人神相恋”母题时,薛爱华分析了曹唐诗花园空间中人神恋神祇一方的身份特点与本质:
期待或达成神交(mysticunion)的佳偶中有神祇化的人类(stellatedhumans),亦有作为炼丹药剂的人格化形式(personificationsofchemicalreagents),代表了阴阳二气的永恒存在。
“神祇化的人类”指仍然保有浓厚人情味和近乎常人外貌妆容的神祇。如《仙子洞中有怀刘阮》中思念返回人间而杳无音信情郎的仙女,《萼绿华将归九嶷留别许真人》中满怀款款情意辞别“人间许侍中”的萼绿华,凡人与“神祇化的人类”的恋情也是曹唐游仙诗人神恋中常见的模式。至于薛爱华所谓“炼丹药剂的人格化形式”当与其在1981年发表的文章《道教琐记二则:姹女意象之变迁》(TwoTaoistBagatelles:theMutationsofMercurialMaid)中对“姹女”的探讨有关。“姹女”字面意义为美好的女子,该词在深层语义面具有光泽闪烁的水属性及与河水、银河、月亮、水银等事物的关联性。姹女在古代早指“河间姹女”,即黄河的河神,受到人们的尊崇与奉祀。东汉时期开始,“姹女”在道教术语中开始指代水银。这一炼丹术名词之后也被上清派应用于存思修道术中,等同于唐代上清派道教徒修炼存思术中的存想对象“玉女”,即《上清明堂元真经诀》所谓“太玄上玄丹霞玉女”,而其与水银的联系亦被保持,也常被用作道教金液还丹术药物的隐名。而无论是“姹女”还是“玉女”,在上清派道教相关文献中的记载均具有一定抽象意味,介绍存思日月术的道经《上清明堂元真经诀》虽然有对其身世、外貌与妆容的简单描述,但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修道者服食日月二景精华的神秘媒介,是玄真内映之气“积感结精”的外化和具现,不具有“神祇化的人类”那种鲜明的人格属性,也没有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或道教故事作衬托。在曹唐游仙诗中,作为“炼丹药剂人格化形式”的“姹女”或“玉女”在人仙遇合情节中出场的概率远低于“神祇化的人类”,仅有《九天天路入云长》《云鹤冥冥去不分》《采女平明受事回》等少数篇章涉及。
尽管如此,所谓“神祇化的人类”在曹唐诗中的真实身份也值得深究。在薛爱华看来,她们在表层的名号与服饰妆容下,蕴含着共同的抽象本质。仙境花园中发生的人仙之恋也并非像诗句中那样具有具体的细节和叙事性,而是上清存思术中人神交合神秘过程的具象化表征,无论是杜兰香、萼绿华、织女还是天台山仙子,尽管她们看似有血有肉,除了长生和具有神力外不异于人,但本质上“都类同幻觉、假象,是为了存思法术应验而预备辨明身份的面具。在美丽的面容、优雅的发髻、繁复华丽的服装后,是一种无机化的存在形式”。这种抽象而具有神力的实体,等同于薛爱华所说的“炼丹药剂的人格化形式”,即上清派学徒修炼存思法时昼夜思想的女神“姹女”或“玉女”。薛爱华认为,曹唐游仙诗中对民间传说和道教故事中人仙遇合故事的引用和演绎,并非由于这些故事本身引人入胜或出于抒情的考量,也不是为了影射现实生活中男女的爱恨聚散,而在于将其作为上清派道教徒进入存想凝思,与神沟通的神秘体验和过程的间接隐喻。“为学之基,以存思为主”,考虑到存思法是唐代上清派道教各种修行法门的基础,而且贯穿道士修道实践的方方面面,且存思法中,以与“玉女”“姹女”进行人神双修进而存服日月真气的法术也是魏晋以来的道门主流修炼术,而曹唐早年又曾有玄门出家的经历,无疑受到过专门的存思训练,在可以自由驰骋主观想象的游仙诗中以隐喻方式抒写凝思存想时与神冥合的心理过程和精神体验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了。
此外,薛爱华也分析了“作为魅惑场所的仙界花园”母题的特点。花园一词并非专指附属于建筑园艺空间中供人游息消遣的特定公私区域,而是取gardens一词的广义解释,即泛指“一片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或“草木丰美之地”。在薛爱华看来,“仙界花园”可以是仙宫玉林,可以是种植有“琪花”与“草药”的园圃,可以是海山仙岛中的古山柏林,亦可以仅仅指溪流边的桃花树。尽管在曹唐诗中,这些形态各异的“花园”很少以其完整而丰富的空间形象出现,而更多表现为只言片语中的零碎意象,全景中的一个角落或细节,留待读者用想象力去填补缺失的空白。
“仙界花园”作为指代道教仙乡乐土意象而频繁出现于曹唐游仙诗歌中,值得注意的是,“仙界花园”是作为一种诱惑与招引的隐蔽空间,一种人神遇合与相恋的独特场所而出现的,并且经常承载着一定的情节要素,这一情节要素常常以恋爱的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寻觅和相思的形式显现,其感情的基调充满了世俗爱恋的离别、分隔与失落之情,如《仙女洞中有怀刘阮》。正如薛爱华所说,“那有关懵懂爱情与春日胜景的孤独场所,也往往关乎凋零的爱和飘落的黄叶”。
在魏晋以来盛行的道教“洞天福地”的人间仙境思想的影响下,为常见的“仙界花园”形式无疑是处在名山岩穴中的“洞室”,作为山中仙人的居所,其作为一种出现在曹唐游仙诗中的意象具有颇为复杂的特点和语义内涵。薛爱华称其为“与转变、新生、实现以及摒弃行为有关的地方”。洞室内的烟霞、玉沙、红树、瑶草在其间熠熠生辉,有着与凡俗尘世迥然不同的特殊风貌,是僻静而隐世的仙人所在,亦超然于人间往复的衰老、腐朽与死亡。然而,洞室作为主要的“仙界花园”形式,却承载了人神相恋中的情节元素:遇合、别离、分隔与相思,其中为典型的是引用刘辰、阮肇游仙窟事的诗篇。刘辰、阮肇游仙窟事典出刘义庆《幽明录·卷一·刘辰阮肇》,该文记述汉明帝时人刘辰、阮肇入天台山迷失道路,在机缘巧合下入仙境与仙女结为伉俪。后刘阮因思念家乡而辞别仙女,终离开天台山仙境重返尘世。《幽明录》文本后以刘阮“忽复去,不知何所”而告终。该结局在唐五代诗词中被添加上了重寻仙境情节,但以寻而不获作结:刘辰、阮肇与仙女的恋情以分离和永恒的隔绝与思念告终。刘阮故事在曹唐之前便已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深洞莺啼恨阮郎”(裴铏)都灵活运用了这个事典,而其故事的情感基调也得到了曹唐的偏爱,在其许多诗篇中,刘阮与仙女失落的恋情被不断复现,其别离之后的情感心理活动也被曹唐以想象性的笔触填充,如《小游仙诗·其二十六》:
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
细擎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对于曹唐而言,仙人洞室的洞口常常被作为神仙境界与凡尘俗世分界线的征象。在该诗中,仙女来到洞口,凝望洞外的人间。她对“刘君”的深切苦思在“缓步”“细擎”“倚”等动词的叠用中被描绘得入木三分。“桃花”不仅是天台山仙洞的标志物,也是刘阮与仙女恋情的常见象征,是仙女期望通过流向洞外的溪水向“刘君”所传达的相思讯息。
而在《仙子洞中有怀刘阮》里,仙女对“刘君”复归的期望为彻底的失落和幻灭感所替代:
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哪知鹤梦长。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
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在这首诗中,本该作为永恒与极乐之所的“仙界花园”因为“刘郎”的离别而涂抹上了人间寂寞深闺的凄清色彩,响彻洞室的鼓瑟声已沉寂,虽然春天常在,却令身处其中的仙女倍感落寞,想要寻访旧人却又无路可去,唯有月色茫茫。“玉沙”“瑶草”“桃花”的意象是仙界永恒胜景的剪影,但却奇特地与“晓露”“风灯”这样象征着短促和流逝时间的意象毗邻。诗句中充斥着张力因素:仙界的常在和人类生命的短促,繁盛的春景与仙女的愁思,曾经的欢好与当下的永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