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爱的智慧——父母给孩子的四种核心能力(平)百度人气家教专家“果姨妈育儿”20年智慧结晶首次奉献

書城自編碼: 37491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郑润芝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877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HK$ 64.9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HK$ 85.8
家、金钱和孩子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HK$ 64.9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HK$ 74.8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HK$ 74.8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复原力
《 复原力 》

售價:HK$ 75.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9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
+

HK$ 68.8
《亲子关系:有温度的沟通,感受有温度的爱》
+

HK$ 74.8
《父母的习惯:反脆弱养育(成长型父母的60个习惯,养出意志力强》
+

HK$ 52.5
《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
+

HK$ 73.8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

HK$ 56.5
《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训练 以哈佛“优势循环”四步法为基础,更》
編輯推薦:
百度·百家号大V“果姨妈育儿”智慧成果首次奉献
曾仕强学堂、抖音大V脑洞老爸、资深媒体人张春蔚联袂推荐
购书赠送价值99元课程《智慧父母训练营》
內容簡介:
本书是百度·百家号“果姨妈育儿”智慧成果结集,作者郑润芝深耕家庭教育和心理学领域二十多年,积累了许多能真正帮助到孩子的方法。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指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第二部分提出家长应该具备的三大教育能力:亲子沟通能力、情绪带动能力,以及行为管教能力。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四大核心能力:专注力、学习习惯、时间感知力、情商及人际交往能力。
關於作者:
郑润芝,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智慧父母》《智慧教师》课程训练导师,百度·百家号“果姨妈育儿”账号主理人。
深耕家庭教育领域20余年,一手创办全国知名机构“恩维教育”,长期在百度回答千万家长的育儿难题。2019年以来,果姨妈凭借接地气的回答、超实用的方法、贴心的服务,累计获得5.8亿次推荐、270万次赞评,被百度网友誉为“比亲生父母还懂我,比亲生父母还操心”的育儿专家。
目錄
第yi章什么是真正的家产1
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这场旅行并非一片坦途,孩子的前十八年就是他为这次旅行做准备的重要时间。而十八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孩子也许自始至终都在“裸奔”,有的孩子也许“负重前行”越来越沉重,而有的孩子却在出发之时就装上了“助力器”,自此人生开挂。
第yi节原生家庭中孩子继承了什么?3
第二节谁制造了孩子焦虑的人生?7
第三节家长的两大使命9
1.父母使命一:和孩子共享人生13
2.父母使命二:赋予孩子人生技能15
第二章家长的三大教育能力17
家长往往会陷入的亲子沟通误区有四个。误区一:以为说的次数多,孩子就能记得住。误区二:以为大量劝说讲道理,就能让孩子信服。误区三:以为只有自己声音大,才能引起孩子重视,孩子才能听话。误区四:以为冷漠不理孩子,孩子就能自己想明白错在哪里。
第yi节亲子沟通能力19
1.家长亲子沟通能力自测19
2.走出亲子沟通的误区22
3.亲子沟通的真谛28
4.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技巧30
第二节情绪带动能力40
1.家长情绪带动能力自测40
2.走出情商提升的误区43
3.什么是情商?49
4.“情绪倒灌”对孩子的损伤52
5.家长如何走出“低能量”状态?56
第三节管教能力61
1.家长管教能力自测61
2.走出管教孩子的误区64
3.你的眼光和情绪能量正在塑造孩子69
4.什么是真正的管教?73
5.小心,不要让“妈妈焦虑症”毁了孩子的今天76
6.管教的策略和技巧79
第三章给孩子实质的帮助?给孩子的人生赋能87
在孩子的人生中,几乎每走一步都需要父母给出实质的帮助。为什么我要强调“实质”这两个字,是因为父母虽然都在为孩子竭尽所能地付出,可是真正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帮助孩子的家长并不多,真正看到问题的核心并且给到支持的并不多。
第yi节孩子核心能力之专注力89
1.什么是专注力?专注力是选择的能力89
2.专注力提升的三个误区99
3.孩子专注力测评的四项指标102
4.孩子的学习类型和通路106
5.造成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113
6.孩子粗心大意怎么改变?118
7.孩子总是浮躁坐不住怎么改变?122
8.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学习效率低怎么改变?125
第二节孩子核心能力之学习习惯128
1.为何孩子变得不爱学习?128
2.不要毁了孩子终身的学习力132
3.孩子学习状态及学习习惯测试136
4.孩子的好习惯有哪些?140
5.如何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143
6.如何让孩子主动按时写作业?148
7.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速度?151
8.如何提高孩子的作业质量?155
9.如何让孩子学习更投入?159
10.如何让孩子学会规划学习精力?163
11.如何让孩子主动提高作业正确率?165
12.改变孩子学习状态的“能量咒语”168
第三节孩子核心能力之时间感知力173
1.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173
2.什么是时间感知力?177
3.时间感知力测试179
4.训练孩子的时间紧迫感183
5.和孩子制订尤利西斯合约186
6.让孩子爱上准时准点189
7.提升孩子时间感知力的训练192
8.如何管理欲望?194
9.孩子赖床怎么调整?196
10.孩子吃饭磨蹭怎么调整?199
11.如何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202
第四节孩子核心能力之情商及人际交往能力206
1.孩子适应能力测评206
2.孩子的性格会影响受欢迎程度吗?209
3.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212
4.内向的孩子如何打开社交?216
5.打破对内向与外向的误解219
6.如何让孩子主动开始社交?222
7.如何培养孩子的分寸感?224
8.如何提升孩子在班级中的存在感?228
9.浮躁的孩子如何调整分寸感?230
10.付出爱的分寸233
內容試閱
序一


在当今这个时代,“焦虑”这个词好像总是伴随着无数的家长萦绕不去,尤其是妈妈这个群体。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对妈妈们说:从长远的时空来看,焦虑几乎是不存在的。从空间来说,整个宇宙漫无边际,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都不过是一粒尘埃,何况我们?我们连做一粒尘埃的资格都没有,我们所谓的焦虑何处安身?从时间来说,我们的一生在整个历史的长河里连弹指一挥间都算不上,我们焦虑的那些事、那些瞬间又何值一提?
这样看来似乎人生中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切的东西?我认为是感受,我们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感情、那些感受是真真切切的,恰恰是这一瞬又一瞬的感受组成了我们的一生。这个想法源自我年幼的时候。
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聊天,我的好朋友说他长大了要住大别墅,他把别墅的墅念成了yě,我当时就直戳戳地纠正他说:“那个字哪里念yě啊,那个字念shù,不念yě。”回家后我还洋洋自得地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当时对我说了一句话,她说:“你用你的傲慢伤害了你好的朋友。他当时一定感觉很尴尬很难堪,因为你说的虽然对,但是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从那时起我就逐渐明白了一件事,你懂的知识有多少不重要,你的眼中有没有人,有没有体会到对方的感受才是重要的。
而在今天,我看到一位又一位家长因为一个生字、一道错题对孩子大吼大叫,我看到一个又一个家庭因为孩子卷子上的分数而鸡飞狗跳,我就想值得吗?
我们当然要引导孩子学会知识,我们当然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让孩子有个好前途,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先保护好孩子当下的感受。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学习到切实有效的方法,我们需要学习到切实可操作的步骤,才能支持我们真的实现这一点。而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领域不断探索,就是为了这个目标在努力奋斗,我和无数的家长共同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积累了很多真正能帮到孩子的方法,我把这些都整理到我的书中,希望对阅读这本书的你有所帮助。
让我们在平和和安宁中,在轻松和愉悦中帮助孩子进步。一起加油吧!


序??二


我们总怕我们稍一放松孩子就不求上进,我们总怕我们稍有疏忽孩子就落于人后,其实不必我们在孩子身后用“鞭子”撵,孩子本身就有竞争欲和竞争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孩子与生俱来就有这个欲求!
但是我们要警惕,因为孩子的人生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完全没有竞争心的孩子看起来佛系没动力,竞争心太强的孩子也会从小活在焦虑的世界里。所以,“竞争心”这份本能我们要教孩子驾驭。
竞争心,由内而外没问题,但没有内只有外问题就很大!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内”是指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养育下越来越认识自己、明确自己,他开始逐渐建立自我评价,他开始逐渐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这时候就有了“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想提高自己,他可以以自己为圆心,从外他观察前后,从内他观察自己,以前面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时间当个临时参照,确定一个小目标来超越现在的自己,这样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既不焦虑,也不松弛。他每实现一次自己的小目标,就在他既定的目标里实现了一次“胜者为王”,这样带劲儿的人生小游戏他可以玩无数回,也可以随时选择让自己安心停留。而且停留与否、奋进与否都是自己说了算。这就是以认知自己为主再认知他人、认知环境的好处。
孩子对自己没有认知,在他人的要求下,或者在盲目选择下给自己确定了过于遥远的目标,他就很容易累,很容易痛苦。当父母把力量着重用在了帮助孩子探索自己、发现自己,鼓励孩子自己玩这样一个升级游戏,孩子就开启了自己的内驱力。玩这个升级游戏并不等于攀比,它其实是一种观察和觉知之后的自我决定。通过观察自己、观察环境,孩子明白自己在人群当中的位置,在自我奋斗之中享受竞赛的乐趣,感受争取过程中的上进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生勤勉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注重结果,因此也不会有多少沮丧和挫败。这等于是父母把孩子的人生主动权交给了他自己,他的人生可以有奔头,也可以在明白自己的状态下选择留在何处。
佛系并不能让孩子获得轻松的人生,当一个孩子不看世界,不比较,不参照,他会感觉既抓不住目标也落不了地,会活得特别无力。在孩子逐步确定自我认知后,他无需攀比,只需要借助由内而外的竞争欲,让他的人生充满动力和惊喜!
我们教会孩子学会享受这样的竞赛,他与身边的伙伴关系是:谁跑到了前面就祝贺谁,谁落在了后面就鼓励谁,不高傲,不自满,不夸大,不虚浮,不自卑,不自溢,不回避,不亢进,这才是竞争过程中该有的豁达心态。
可怕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在儿童期我们不断提要求,不断给他制订标准,不断要求他要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这些过于功利的焦虑状态往往让一个孩子从童年就开始因为缺乏自我认知,又不断被种种压力推着走而陷入迷茫!甚至长大成人还一直因为不认识自己而陷入无止境的内耗当中。
在这本书里,我从实操方面着重讲了:作为父母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关系?我们如何逐步带领孩子认知自己?我们如何在遇到沟通、情商、自律性、专注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等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从根本上帮助孩子改善和提高能力?我们如何平和地辅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如何帮助孩子从小获得既勤奋又平和的人生?实操步骤都已在书里,希望真的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让孩子健康又充满动力的一生在我们的推动下这样开始吧。

第yi节原生家庭中孩子继承了什么?

如果命运发给你一手烂牌,没办法,只有想法把它打到好。而努力,是我们手里后的底牌,只有它,才可以让原生家庭给你的痛只是一阵子,而不是一辈子。
——《都挺好》

什么是感情?
感情就是用好感觉累积起来的时间量质变出来的东西。一切感情都不会凭空产生,它是需要我们努力才能获得的。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感情是理所当然。
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似乎是与生俱来,其实也是在十月怀胎的整个历程中父母持续不断地付出所产生的结果。对怀中的这个新生儿,父母幻想过无数美好的情景,为他的健康每天小心翼翼,为他的成长每天吃各种号称有营养的东西,为他的顺利出生每天做各种运动……就这样,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一天天加深,缔造生命的那种真实感也在与日俱增。
是的,我们缔造了这个小生命,同时也是我们主动邀请他来到这个人世间。那么,作为他人生的邀请者,我们给孩子馈赠什么,才能帮助他过好这平凡或不平凡的一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原生家庭。
什么是原生家庭?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养育环境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中,不管孩子喜欢与否,愿意与否,他都会从中继承和得到很多或好或坏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这场旅行并非一片坦途,孩子的前十八年就是他为这次旅行做准备的重要时间。而十八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孩子也许自始至终都在“裸奔”,有的孩子也许“负重前行”越来越沉重,而有的孩子却在出发之时就装上了“助力器”,自此人生开挂。
而我确信,每一位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是希望给孩子装上“助力器”的,都是希望孩子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为何有的家长如愿以偿,有的家长事与愿违,有的家长背道而驰?这里除了孩子的先天特质和金钱物质条件之外,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带来不一样结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父母的教育能力是孩子人生的助力,也是孩子人生中的“变量”,提高这一“变量”能帮助孩子插上起飞的翅膀。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有五方面,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真正“家产”,我们可以一一对照,看看孩子是否已经有幸获得。
一、给孩子提供终生的安全感。当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安心、被接纳,于是安全感便产生了。这份源自原生家庭的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内化成孩子内心当中支持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力量将如同一个避风港,在以后的岁月中,无论遇到怎样的电闪雷鸣,孩子都能找到回归自己的依处,找到那种踏实的感觉,让自己放松下来,休整之后重新出发。许多家长并不会安心地接纳孩子,在不断的情绪化和挑剔当中,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的人生从起点就充满焦虑。
二、帮孩子认识自己。当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他对自己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是男是女,姓甚名谁,所长所短,有何价值,而这一切的答案,初都是由父母、由原生家庭为他作答。父母帮助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帮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当原生家庭如实给出了孩子答案,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会越来越正确,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这份源自原生家庭的自信会深植于孩子的骨子里,大大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这份力量将如同骑士手中的剑,让孩子在以后的岁月中,即便遇到满路荆棘,也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大部分家长并不会如
实给出孩子答案,因此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许多错误认知,在错误认知下孩子会自卑而懦弱。
三、让孩子学会“接受爱”与“付出爱”。“接受爱”与“付出爱”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两大能力,这不但关系到孩子日后的婚姻幸福,还关系到孩子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爱与被爱的能力,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耳濡目染,在每天的生活中“渗透式”学习到的。当孩子“接受爱”的能力是良好的,他会坦然接受他人的喜爱,他会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当有人喜爱他时,他会感觉喜悦和感恩,他会觉得心安理得。而遗憾的是,太多人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当有人喜爱自己时,会感觉局促不安,甚至产生质疑。还有的孩子“接受爱”的能力不够,感觉不到他人对自己的好,别人对他的付出,他完全无知无觉,甚至感觉厌烦。当孩子“付出爱”的能力是良好的,他会在利人利己的情况下真正乐于助人,他对他人的付出,不是出于讨好,更不会出于恐惧,而是基于相互的爱护和尊重。这样的付出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满足。而“付出爱”的能力有问题的孩子,在人生中或吝啬付出,或逼迫自己付出,或纠结地付出。不付出时感觉自己亏欠别人,付出时又感觉很不平衡,这些心态都会让每一次“爱的交流”变成一次内耗。
四、给孩子良好的人生习惯。有人习惯整洁,有人习惯凌乱;有人习惯快乐,有人习惯烦躁;有人习惯活力四射,有人习惯死气沉沉;有人习惯幸福,有人习惯不幸……而所谓习惯就是“习得的行为惯性”,习惯无非就是某些行为重复次数多了以后的产物。所以,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孩子都会在原生家庭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且被迫重复。而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经常被迫重复的多的是什么习惯,他将会继承到什么习惯。这些习惯中有四种习惯对孩子的影响:生活节奏的习惯,思维的习惯,情绪的习惯,饮食的习惯。我们只要观察一下自己的一天,就不难发现我们让孩子继承了什么。
五、给孩子的人生赋能。人生有时要做加法,有时要做减法。而孩子十八岁之前,无疑是给人生做加法的重要时间。这道加法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为孩子来做。具体需要做哪些呢?我整理归纳如下:
1.增加知识,让孩子成为大脑有内容的人;
2.增加规矩,让孩子成为举止有边界的人;
3.增加习惯,让孩子成为能量不内耗的人;
4.增加见识,让孩子成为思想有格局的人;
5.增加能力,让孩子成为行为有价值的人;
6.增加自我认知,让孩子成为自我定位准确的人;
7.增加影响力,让孩子成为人格有穿透力的人。
而原生家庭是给孩子赋能的重要环境。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自理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专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绝大多数的能力并不需要刻意培养,我们只需要伴随孩子成长的节奏,掌握一定规律,借助生活中的场景随机进行即可。具体的操作,在后面的章节中会一一展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