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HK$
162.8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HK$
97.9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HK$
152.9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HK$
54.8
《
长安曾有少年郎
》
售價:HK$
43.8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HK$
74.8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HK$
43.8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HK$
87.9
|
編輯推薦: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理解传统文化/阅读文史经典/学术典籍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的之书。
|
內容簡介: |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和友人对中华思想文化及其术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整理、诠释、译写、传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目的是立足于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通过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诠释,深度挖掘其中既能反映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特征,又具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之意义,以及富有永恒魅力与当代价值的含义和内容,并将其译成英语等语言,让世界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当代中国人及海外华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国家间的平等对话及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借鉴。
|
關於作者: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诠释和英语译写得到了中国教育部、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叶嘉莹、李学勤、张岂之、林戊荪等海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的支持。需要说明的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这个概念是首次提出,其内涵和外延还有待学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如此大规模地整理、诠释、译写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中国也是首次,无成例可循。
|
目錄:
|
哀吊
爱类
爱人深者求贤急
兵贵胜,不贵久
不二
苍生大医
称情立文
耻
赤子之心
冲淡
词话
但见性情,不睹文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心
德性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兑
二谛
法身
反
方圆
防微杜渐
分
夫战,勇气也
高古
隔 / 不隔
艮
公私
好生
和
和实生物
甲骨文
兼听
见微知著
江西诗派
金文
劲健
竟陵派
绝地天通
君子谋道不谋食
乐生
诔碑
立中制节
良医不能救无命
民勇者战胜
铭箴
念佛
鸟尽弓藏
浓淡
聘礼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巧拙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劝百风一
人伦
人命关天
人怨伤国
仁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如来藏
善败者不忘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
上工治未病
上医医国
射礼
身教
慎终如始
声无哀乐
诗话
诗家三昧
识
实相
瘦硬
疏密
韬光养晦
同胞
投桃报李
物极必反
洗练
乡饮酒礼
絜矩之道
心术
形名
杏林
悬壶济世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一阐提
医者仁心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因材施教
因革
隐士
隐显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元和体
圆融
至乐无乐
主文而谲谏
尊生
|
內容試閱:
|
作为莎士比亚所说的“万物的灵长”,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也许就在于思想的有无。人也是一个物种、一种动物,但却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当然,从动物意识发展到人的思想,之间肯定不是没有丝毫联系的鸿沟。但是,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意识逐步符号化,让人的情感、欲望、冲动、想象获得了标识,有了这些标识,人们就可以把零碎的意识形成某种系统的思想。
在动物那里,如鹿的眼中看到的是作为食物的各种草本身,而老虎眼里看到的是作为猎物的鹿本身,但人则变得越来越经过“草”这个词语来理解草本身,经过“鹿”这个词语来理解鹿本身,经过“虎”这个词语来理解虎本身。人在思想意识中失去了与世界的直接性,但却获得了超越具体性的抽象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让人获得了越来越宽广的思想空间。
初的思想空间是靠声音符号构筑的。代际之间的口口相传就成为思想延续的途径。再加上远古时代人的寿命的短暂,因而思想与知识的积累非常缓慢,甚至许多知识和思想往往因为有思想的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失。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这是因为有了文字对思想与知识的标识性固化:一方面有了文字的标识,人相对容易思想了。就像行路者有了地图,更容易理解自己在什么方位上,应该朝什么地方走。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文字表达的命题图示着世界。另一方面,即使掌握思想与知识的某个人因其生命的结束在肉体上消失了,但有了文字的记叙,思想仍然可能被其他人激活。只要这种文字仍然被使用,后人就可以通过阅读来激活这种知识与思想,甚至不再被使用的死语言也可以破解,古代许多文明的成就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重新认识的。在人类语言中,那些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文化术语”。
有了对文字的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几千年前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如《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而且可以理解地球对面我们从未谋面的欧美人的思想。这就是阅读的力量,人们通过阅读在不断拓展着思想的空间。一个人阅读的空间,就是这个人思想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由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术语支撑起来的。显然,正是这些思想文化术语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运思,支撑着越来越广阔的思想空间。在欧洲文化中,像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康德的“先验理念”、黑格尔的“精神”…… 就是支撑西方思想文化运思的术语。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知识体系一样,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知识体系也有自己的特殊的术语。正是这些术语构成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知识体系。在历史上,中国的先贤一直通过基于中国时空体系下的学术话语表达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就有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文化和知识体系。今天,任何人要理解中国学术思想的文脉,理清中国学术演化的谱系,就会迎面碰到许多特殊的或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如“阴阳”“中道”“和”“义礼”“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只有理解了这些术语,才能正确地把握中国的思想文化。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演进历史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术语,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知识体系和中国的现实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首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的精髓。面对不同时空体系下的挑战,不同的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就有了特定的差异。譬如,在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平原为主的地域和山峦为主的地域当然有差异,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耕区也会有许多迥异之处。这些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就必然影响到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反过来又阐释、维护和强化着其赖以出现和发展的特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例如,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必须靠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才能保证民众的安全和生产,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与秩序,所以就有了具备中国特点的思想文化术语,譬如,“家国天下”之中的“家”和“国”就有了特定的精神内涵。英语中的国家有nation、country、state等表达,但nation更倾向于以国民、民族的角度谈国家,country则倾向于从国土的视角去看国家,state是从制度的侧面看国家,所有这些表达都与“家”没有半点关系,但中国一提到“国家”就会想象到家庭的温暖,国家与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得到了很好的确证。
其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理解结构。中国的“中道”概念与中国人的理智密切相关,这有效地消解了时常出现的思想化的倾向;“和而不同”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实际上,即使中国人在学习外来的理论和思想时,也是按照中国人的理解结构和文化想象力来理解外来的东西的。
譬如,中国人民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改革时,就不搞什么“休克疗法”,而是摸着作为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石头”过河,这种中道、理智的方式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沿着稳妥的道路高速前进,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外,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学术方面中国也有新的进展,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开始提升,这就说明中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理解结构,这种结构把外来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消化、转化,从而有利于学术上的自主创新。显然,中国是根据中华民族长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理解结构”,自主地、有选择地汲取和消化外来学术成果的。
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构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表达方式或特定符号,或者说,是构成中国话语体系中链接思想观念的关节点。很多思想文化的学术理论或学说,都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但是,不同的理论或学说却各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论的独特性往往是由不同的术语或概念来体现的。譬如,约瑟夫 · 奈提出所谓“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区分,但在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王道”和“霸道”的分野。所谓“王道”,就是统治者要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性理解、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标准进行治理;反之,如果统治阶级依靠武力,蛮横无礼、颐指气使、巧取豪夺,就表现为“霸道”。另外,像处理相辅相成的事物或关系时,各国都有保持某种平衡的观点,但中国阴阳平衡的思想就更加积极,中国认为阴柔胜过刚强,“阴”不仅不是消极的,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更加积极的力量。西方在看待竞争时,往往采取的是“零和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持有关于阴阳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及二者相互转化的思维方式,因而更加愿意采取双赢、多赢、共赢的方法。由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术语“礼”就包含有英语propriety等词语所无法表达的文化及人际关系制度性的内容。
总之,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理解结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就是这种传统和思想结构的结晶,这些术语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的精髓,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解结构,并且构成中国话语体系和思想表达方式。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微妙内涵,才能真正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因此,在考察、思考和理解中国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本身的概念和术语,弄清楚这些概念和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鉴于此,对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思想文化术语进行整理、研究和翻译,就成为特别有意义的工作。
为做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和传播工作,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并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作为召集单位,多个部委(单位)为成员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具体承担项目的推进。
奉献给读者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就是这些研究工程的成果,此书的出版必将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更好地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