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
》
售價:HK$
43.8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HK$
358.6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HK$
63.8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HK$
74.8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HK$
63.8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HK$
75.9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HK$
64.9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本书独特之处是系统研究网络空间协商民主的实现机制。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网络协商民主的实现机制作出了系统性的分析探讨,丰富和发展了协商民主理论,取得多方面的创新。在学术思想方面,界定并使用了“网络协商民主”概念的内涵和类型,围绕此概念分析网络社会与协商民主的关涉,探讨了网络讨论过程中包容性与深思熟虑的理性之间的张力,提出网络开放性与有效性的二律背反困境,从内在机理、程序设计和制度规范多层面揭示出网络协商民主实现机制。在理论创新方面,提出网络协商扩展性对话,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话语民主理论;提出生态性权力对网络协商的引导和控制,更新了网络社会的权力理念;提出网络社会公共领域理论的特点,扩大了经典公共领域理论的应用;提出网络治理的三个发展阶段,有助于完善网络治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以网络协商增进人民政协功能建设,以发挥网络协商民主在政治协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创设了对平台开发技术人员的访谈方案,创新了网络协商质量评估的标准。在党的理论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网络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相契合的方法路径。
|
關於作者: |
邹卫中,江西宜丰人,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副教授,中央编译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社会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虚拟社会协商民主的实现实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Z085)、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自由与控制:网络民主困境及其新路”(项目项目批准号:14YJCZH237),已发表学术学术论文22篇,出版专著《自由与控制:网络民主困境及其新路》,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项。
|
目錄:
|
绪论(1)节网络协商民主兴起的背景(2)
第二节网络协商民主概念的阐释(4)
章协商民主的网络空间(21)
节四维流动的心智空间(22)
第二节网络与民主政治的双向关系(26)
第三节公民使用互联网的政治用途(32)
第二章网络协商民主的前提条件(41)
节网络的社会赋权(42)
第二节网络协商场域及其惯习(46)
第三节多元社会合作治理的新领域(51)
第三章网络讨论案例的叙述(57)
节“新医改”的网络讨论(58)
第二节厦门PX事件中的网络辩论(63)
第三节法国国际机场位置的辩论(65)
第四节在线政治活动:讨论还是协商?(67)
第四章网络社会的包容性协商(71)
节包容性框架下的网络协商民主(72)
第二节公民自我决定的网络政治参与(76)
第三节网络自由的扩展与理性无知的消除(89)
第四节网络信息对协商系统的构建(94)
第五章走向深思熟虑的理性(103)
节网络社会公共领域的兴起(104)
第二节关系理性与合作的增长(107)
第三节公民协商能力与公共价值的回归(113)
第四节网络扩展性对话(120)
第六章网络协商民主的推离(131)
节网络自由异化与公共理性消解(132)
第二节网络公共权力内卷化与包容性弱化(134)
第三节网络问政的对话失衡(142)
第四节网络协商群体极化与系统性冲突(149)
第五节网络协商公共领域的分化(154)
第七章网络协商民主推离的根源(157)
节理性与包容性的二元悖论(158)
第二节网络协商开放性与有效性的矛盾(161)
第三节对“文明对话论”的批判与反思(165)
第八章包容性与理性之间张力的调和(171)
节网络社会公众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耦合增进(172)
第二节生态性权力对网络社会权力理念的更新(185)
第三节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206)
第九章网络协商民主的持续螺旋(209)
节话语民主在网络空间的推进(210)
第二节扩展性对话中关系理性的建立(212)
第三节关系理性中政治秩序的调整(217)
第四节生态性政治价值观的培育(221)
第五节政治权力与网络协商民主的相互建构(224)
第六节网络协商与人工智能的应用(227)
第十章探寻共识的网络协商设计(229)
节网络协商系统及其功能(231)
第二节网络协商的五个阶段(239)
第三节网络协商程序设计(246)
第四节网络协商质量评估(260)
第十一章网络协商民主运行的制度规范(265)
节网络协商议程设置和定期举行制度(267)
第二节网络协商信息公开制度(269)
第三节网络协商行为体规范制度(271)
第四节网络协商过程激励制度(273)
第五节网络协商过程监督管理制度(277)
第六节网络协商决策跟踪评估制度(279)
结语(281)
参考文献(2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