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
內容簡介: |
每个时代都有其语言特色。当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就注定这个时代的语言自然会被烙上“网络”的印记。而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则需要从青少年自身的视角出发,了解和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创作或使用网络语言。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语言建构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源于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间是一种“传播”与“建构”相互作用式的循环嵌入关系。任何网络语言的生产与传播,都追求群体区隔而形成的青少年彼此之间的传播默契,是青少年与周遭文化、社会融合后的时代产物。或许这正是我们借由网络语言得以窥探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集体表象的窗口。
|
關於作者: |
郑欣,男,1973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扬州人。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传播社会学、乡村传播学、青年文化、网络亚文化研究等。主持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批判与倾听:电视节目低俗化研究》等七部,其中个人专著《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曾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目錄:
|
章导论: (1)
节研究背景:“听不懂,你就out了”的网络语言 (2)
第二节文献综述: 源于语言学的多学科探索(11)
第三节研究思路: 基于生活方式的传播社会学分析(18)
第四节研究方法:走进青少年的语言生活世界(27)
第二章日常化: 网络语言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联人 (36)
节从陌生到日常:变迁中的网络语言传播与运用 (37)
第二节从自我走向社会:网络语言日常化的常见类型 (54)
第三节或然更是必然: 网络语言日常化的逻辑及其效应(71)
第四节嵌人式传播: 网络语言与日常生活世界(85)
第三章扁平化:情感表征与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 (88)
节精简与弹性:青少年网络语言的扁平化表达 (90)
第二节主动与被动:青少年网络语言的体验和感知 (103)
第三节结构与内涵:青少年网络语言的逆向扁平化(117)
第四节“放飞自我”:全新的书写空间与情感体验(126)
第四章圈层化:互动聚合与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 (130)
节线上抑或线下:网络语言的圈层传播形态及其路径(132)
第二节互动聚合: 网络语言“圈层化”的传播机制 (142)
第三节文化认同:网络语言“圈层化”传播的表征及意义(155)
第四节圈层化交往: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167)
第五章关系泛化: 新差序格局与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 (178)
节可见的“不可见”:网络语言的筛选与泛 (179)
第二节关系泛化:网络语言影响下的关系变化 (190)
第三节关系逃避抑或对传统差序格局的冲击 (203)
第四节。新差序格局:公共交流空间中的关系再造 (211)
第六章拟剧化: 集体表象与青少年丧网络语言传播 (223)
节文化脚本:“丧”网络语言构成类型及其特点 (224)
第二节共享情境:“丧”互动实践的偶然触发及前期建构()229
第三节意义传授:“丧”情感的优先识别及选择性回应 (237)
第四节拟剧化的集体表象: “丧”网络话语实践的自我克制(243)
第七章身体祛魅: 污化处理与青少年网络污语言传播 (256)
节从污语言到污文化:污名化的网络“脏话” (257)
第二节”浸习、内化与生产:污化处理机制与类型 (263)
第三节污语言传播: 情境化人设及其关系区隔 (273)
第四节消解权威:污语言的文化展演与意义延伸 (284)
第八章无性有别: 性别操恼与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 (293)
节性别化网络语言与去自然的性别叙事(294)
第二节网络语言中性别身份的流动 与建构 (306)
第三节角色表演: 性别闸发的个性化与社会化(317)
第四节性别操演: 身份重构下的性别文化再探讨 (330)
第九章软性话语抗争:公共参与与青少年网络语言传播(336)
节青少年公共参与中的抗争性网络语言类型 (337)
第二节“话语包装,也是自我包装”:表演中的话语抗争(342)
第三节“催化剂, 也是冷却剂” :围观中的话语抗争 (352)
第四节“脱口而出, 但有迹可循”:惯性中的话语抗争 (360)
第五节公共参 与中的网络语言:一种软性抗争话语 (368)
第十章结语: 生活方式视角下网络语言传播再解读(375)
节关注青少年:语言背后的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化生存(376)
第二节超越语言:从作为交流方式到作为生活方式的网络语言 (380)
第三节回到网络文化:从文化圈层到景观社会的网络 (384)
第四节理解网络语言: 不容忽视的时代标签与集体叙事(386)
参考文献(392)
访谈对象-览表(422)
后记(4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