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1.化妆品皮肤科学——《皮肤微生态》是指导化妆品研究和应用的专门科学,在国际国内皮肤微生态的研究都非常热门,本书是市面上不多见的全面阐述皮肤微生态的专门著作。
2.理论联系实际——本书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山东福瑞达生物公司合作的研究项目成果总结,即包含成熟的理论,也有基础的内容,还有基于理论之上的应用与开发化妆品微生态护肤的理念和实践应用。
3.稀缺著作——皮肤微生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还缺乏有效的专门知识的指导,本书的面世,相信会为广大的基础化妆品研究人员提供一种较好的借鉴。
|
內容簡介: |
”为了便于读者对皮肤微生态的理解,《皮肤微生态》首先概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本书着重介绍了皮肤微生态与健康,皮肤组织结构和功能,皮肤微生物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皮肤微生态与皮肤、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皮肤微生态失衡带来的皮肤问题和疾病。之后,系统地介绍了皮肤微生态与人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皮肤-大脑轴、肠道-大脑轴、肠道-皮肤轴、肠道-皮肤-大脑轴等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以及在维护皮肤健康和干预皮肤疾病中的作用。后,对皮肤微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皮肤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对问题皮肤的早期诊断,基于皮肤微生态的科学护肤等。
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生态与皮肤健康的关系,总结归纳了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平衡皮肤、肠道微生态的途径和方法,可为“口服-外用”维护皮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本书可供化妆品、护肤美容研发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
目錄:
|
章 皮肤微生态基础001
节 皮肤生态系统001
一、生态系统001
二、地球生态系统和人体生态系统002
三、皮肤生态系统003
第二节 生态系统基础004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04
二、生态平衡005
三、生态学研究内容006
第三节 微生态学基础007
一、微生物学007
二、微生态学015
三、微生态学研究方法022
第二章 皮肤微生物031
节 皮肤结构031
一、皮肤的表面032
二、皮肤组织结构032
三、皮肤功能037
第二节 皮肤微生物菌群概述048
一、认识皮肤微生物菌群的里程碑048
二、皮肤微生物菌群049
第三节 微生物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062
一、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062
二、细菌-细菌相互作用063
三、病毒-细菌相互作用064
四、细菌-真菌相互作用064
五、皮肤微生物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065
第四节 影响皮肤微生物菌群的因素066
一、气候(温度和湿度) 066
二、种族和地理区域067
三、年龄067
四、性别070
五、部位071
六、皮脂和汗液072
七、皮肤pH 值073
八、氧和二氧化碳074
九、紫外线074
十、护肤和个人卫生074
第三章 皮肤微生态与健康076
节 皮肤与微生物菌群的相互关系076
一、皮肤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076
二、微生物菌群对皮肤的影响078
第二节 皮肤微生态与皮肤疾病081
一、痤疮082
二、银屑病085
三、特应性皮炎086
四、尿布疹088
五、头皮屑090
六、脚气091
七、体味092
八、敏感皮肤093
第四章 皮肤生态系统与机体生态系统096
节 皮肤-大脑轴097
一、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097
二、皮肤-大脑腺轴100
三、皮肤微生物菌群与神经调节103
四、皮肤瘙痒的皮肤-大脑轴例证104
第二节 肠道-大脑轴106
一、肠神经系统107
二、肠道-大脑轴107
三、肠道-大脑轴与机体健康例证109
第三节 肠道-皮肤轴111
一、肠道微生态与银屑病111
二、肠道微生态与特应性皮炎111
三、肠道微生态与白塞氏综合征112
四、肠道微生态与过敏112
第四节 肠道-皮肤-大脑轴113
一、肠道-皮肤-大脑轴113
二、影响肠道-皮肤-大脑轴的因素115
第五章 益生菌和益生元与人体生态系统119
节 益生菌119
一、益生菌与健康119
二、益生菌作用机制121
三、益生菌安全性130
四、益生菌与皮肤健康131
第二节 益生元134
一、益生元的概念134
二、益生元与健康138
三、益生元配方奶142
四、益生元与皮肤护理142
第三节 合生元143
第四节 后生元144
一、后生元概念144
二、后生元的种类145
三、后生元的作用机制146
四、后生元的应用147
第五节 益生菌、益生元与发酵工程149
一、发酵149
二、发酵技术与发展150
三、益生菌、益生元与发酵153
第六章 皮肤健康与微生态护肤156
节 皮肤健康与衰老156
一、皮肤类型157
二、皮肤衰老157
第二节 化妆品与皮肤微生态163
一、生物技术与化妆品163
二、微生态技术与化妆品166
三、维护皮肤微生态167
第七章 皮肤微生态研究展望169
节 对皮肤微生态的认识,使皮肤问题复杂化169
一、大体微生态将改变对健康的认识169
二、微生态与皮肤健康171
第二节 皮肤微生物菌群与皮肤健康诊断172
一、皮肤微生物菌群作为“菌群指纹” 172
二、皮肤微生物菌群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72
三、皮肤微生物组学在皮肤病预防中的应用174
四、皮肤微生物组学指纹预测模型的机遇和挑战175
第三节 皮肤微生态与科学护肤175
一、皮肤微生态化妆品概念176
二、皮肤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认识176
三、皮肤-肠道-大脑轴为内服外用提供理论依据177
参考文献178
|
內容試閱:
|
地球,非常神奇,居住万物,彼此之间和谐相处,不断繁衍、进化、发展。处在不同生态位的、形态各异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体系。
现代生态学概念的发展,始于16 世纪。1866 年海克尔(Emst 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的定义,阐述了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的诞生。生态学在初期建立和发展阶段,只在个体、种群、群落的水平上阐述生物变化与环境的关系。1935 年,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A.G. 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认为生物与环境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整体。
“生态学”一词,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众人皆知的科学术语。人们认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态性,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生态学”,“微生态”一词稍显陌生。1664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实验室实现了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灭活、检测等,被称为细菌学之父。20 世纪40 年代以后,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遗传物质发现和认识、基因组学技术的出现等,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的主流融合、交叉,使人们充分认识了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微生物在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动物)之间起着转化者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皮肤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割的界面,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有害因素入侵的道天然屏障。微生物在皮肤上定植、生存,起到了一定的协助机体代谢、营养、免疫的作用。皮肤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皮肤直接与外界接触,皮肤微生态遭受外环境的影响较大,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某些群落的丰度容易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皮肤可能出现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病理变化。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它类似的方法,施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从传统护肤理念出发的护肤品对皮肤是友好的,对皮肤微生态也是友好的。
微生态与皮肤健康的关系,不仅仅是生命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也成为临床皮肤医学和化妆品业界研究的核心点,为此,我们特撰写《皮肤微生态》一书,以介绍与微生态相关的基本概念,微生态与皮肤健康的关系,为化妆品皮肤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本书包括七章:章介绍了皮肤微生态及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以助读者了解生态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微生物菌群与皮肤健康、微生物菌群与皮肤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如何建立共生、共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的;第四章,介绍了皮肤微生态与人体系统的关系,对皮肤健康的日常护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第五章,介绍了益生菌、益生元等,以及当前益生菌发酵工程技术,以了解化妆品微生物来源原料的研究和制造。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了当前微生态制剂在化妆品中应用的现状,及未来皮肤微生态的发展前景。
微生态与皮肤健康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科学报道相对较少,微生物制剂在化妆品中应用并不广泛,当然还有许多没有进入作者视野的资料,因此用于本书撰写可参考的素材有限,书中可能出现疏漏、用词不当等,敬请指正。
本书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来记和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杨素珍、贾庆文编著。李燕、韩婷婷、邵丽、王伟、姜姗姗、刘三岭等进行了文献收集和整理,刘玉亮对文稿进行审阅并提出了宝贵建议,特此致谢。
编著者
2021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