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HK$
54.8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HK$
76.8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
》
售價:HK$
139.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HK$
54.8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HK$
86.9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HK$
129.8
|
編輯推薦: |
2019年澳大利亚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获奖作品
澳大利亚原住民作家梅丽莎·卢卡申科作品国内首次引进
热烈 真挚 探索 呐喊
一幅生动展现澳大利亚原住民当代社会生活的画卷
一个简单与复杂交织、畏惧与勇气并行的探索故事
|
內容簡介: |
作者以鲜活、犀利又带有黑色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原住民在当代社会中的生活,以及原住民文化与传统与现实激烈碰撞的画面,主题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得以深入的表述。这本书的本意是向权力诉说真相,讲的是原住民社区中代际之间的创伤及其导致的家庭暴力,描述的是居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乡村、处在下层阶级的原住民的生活。是一个让人很难直面的故事,同时又是一个充满蔑视和挑战的故事。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梅丽莎·卢卡申科 Melissa Lucashenko
澳大利亚当代文坛著名作家。1967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990年毕业于格里菲斯大学公共政策专业。1997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屡屡获奖。曾获得澳大利亚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成为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此殊誉的原住民作家。同时是一位以犀利的笔触著称的杂文家,于2013年发表的评论文章曾荣获澳大利亚新闻摄影荣誉“沃克利奖”。
译者简介:韩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文学硕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文学博士。1996年供职于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SBS,担任字幕部主管和总字幕师,为澳大利亚观众翻译300多部中文电影和电视节目,并主持中央电视台电视片《中国通史》英文版的翻译与制作。目前供职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担任翻译研究教授、澳中文化与艺术研究院院长。
|
目錄:
|
献词
感谢词
报刊引语
欧文·艾迪生,1943
部分>>>少之又少
章 ...003
第二章 ...023
第三章 ...039
第四章 ...055
第五章 ...070
第六章 ...094
第七章 ...107
第八章 ...121
第九章 ...134
第二部分>>>不奋斗,就失败
第十章 ...147
第十一章 ...158
第十二章 ...175
第十三章 ...194
第十四章 ...202
第十五章 ...219
第十六章 ...231
第十七章 ...248
第十八章 ...258
第十九章 ...273
第二十章 ...282
第二十一章 ...286
第二十二章 ...301
第二十三章 ...312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梅丽莎·卢卡申科访谈录 ...317
后记 ...332
译后记 ...333
|
內容試閱:
|
译后记
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在学术研究中算是一个新的领域。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是指由原住民作者发表的以原住民为题材的作品。据史料证明,件由原住民用英文书写的文字作品是1796年一名原住民写给当时的菲利普总督的一封信。位发表作品的原住民作家是大卫·尤纳庞(David Unaipon),他于1924年5月发表了部原住民文学作品《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传奇故事》。原住民著名诗人吾杰濡·努诺卡(Oodgeroo Noonuccal)1964年发表了部原住民诗集《我们离去》。上世纪70至90年代,原住民文学伴随着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政治运动处在兴旺发展时期,特别是1987年原住民作家莎莉·摩根(Sally Morgan)发表了畅销传记小说《我的位置》,将原住民文学带向一个高峰,引起了读者对原住民故事更广泛的关注。1988年昆士兰大学出版社成立了个原住民文学奖:大卫·尤纳庞文学奖,鼓励和支持原住民作家。
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创作从21世纪起始在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可谓是异军突起,星光灿烂,尤其表现在近二十年来原住民作家屡屡斩获澳大利亚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2000年金·斯科特(Kim Scott)的《心中的明天》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奖,使他成为首位获此殊誉的原住民作家。2007年这项大奖颁给了原住民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小说《卡彭塔利亚湾》。2011年金·斯科特凭借其第三本小说《死者之舞》再次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奖。而继2019年梅丽莎·卢卡申科的《多嘴多舌》捧走大奖之后,2020年迈尔斯·富兰克林奖的桂冠又被原住民年轻作家塔拉·琼·文奇(Tara June Winch)的《屈服》摘取。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优秀的原住民作家活跃在澳大利亚当代文坛。在原住民人口只占澳大利亚总人口3.3%的背景下,取得如此瞩目的文学成就实在令人惊叹。
原住民作家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以表现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人物和生活为主题,深入到远古时代讲述世代传说,同时又勾勒出一幅原住民在当今社会中多样而真实的生活画面和故事。他们对自己文化和传统的切身体验和对历史的深入调查和了解,以及对于人物、场景真实性的把握,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多种文学创作手法将独特的原住民故事展现给读者。理解原住民文学的创作环境和原住民故事的诉求,首先要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和殖民统治对于原住民造成的巨大的影响有所了解。
历史回看:当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于1770年4月19日首次登陆澳大利亚大陆时,宣称这里为“无人之地”,即terra nullius,这是个法律词汇,意思是此地无人所属。因而英国殖民者无视原住民的存在,率先宣布大陆东部为新南威尔士,归属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1788年1月26日亚瑟·菲利普总督率领的英国支舰队,载着首批英国人在悉尼湾登陆,正式在杰克森港建立起个英国殖民区,开启了在澳大利亚的殖民统治。而当时有四百多个原住民民族居住在澳大利亚大陆,祖祖辈辈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在富饶的水域和广漠的土地上自给自足地生活了六万多年。以“无人之地”为由而宣布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就等于是否定了原住民作为人类的存在,将他们与自己国土的不可分割的纽带和作为原住民生存的权利一笔勾销。这使得原住民在澳大利亚殖民统治成立以来的历史中遭受了残酷的屠杀、疾病(尤为突出的是欧洲人带来的天花和流感)、驱赶、分离、同化与歧视。宣布澳大利亚大陆为“无人之地”而没有缔结任何协约也成为原住民两百多年来一直在为自己的家园被掠夺而不断地抗争的中心问题。直到1992年澳大利亚法庭在审理马博(Mabo)一案时宣布之前的“无人之地”的法律概念无效,但至今在澳大利亚宪法中仍然没有承认原住民和托罗斯海峡岛民为这块大陆的原始民族。殖民时期遗留下的负面作用和没有签订条约的历史问题对当今的原住民仍然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1946年联邦政府决定将舰队次登陆澳大利亚的日期——1月26日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但是与之相反,原住民称之为入侵日,并在这一日举行哀悼活动。近年来,对于澳大利亚国庆日的分歧越来越激烈,很多人呼吁、游说政府重新选择国庆日。同时原住民社区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对于宪法的修改,使得原住民作为民族的权益得到根本上的承认和保护。
早年进入澳大利亚大陆的欧洲人认为原住民是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因此对他们采取了屠杀手段。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原住民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的完全蔑视和敌意导致了一系列的消灭、打击与同化的政策和体制的出台,从根本上使得原住民处于被欺压、凌辱和剥夺各种权利的劣势群体的地位,也造成了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多年以来的隔阂。殖民早期对于原住民部落的虐杀使得原住民文化、族群、语言受到重创,甚至遗失,而很长时期以来的历史记述中鲜有如实地提到这些虐杀事件。
为了实现原住民白人化的目的,19世纪早期各州政府通过设立相关法律和政策将原住民驱赶出自己的家园,被迫进入白人管理的教会中心、土著人教养基地以及畜牧场,为白人做劳工。直到今天有很多原住民仍然感受到当年流离失所、与家人分离,生活在被虐待和歧视的环境中带给他们精神、身体的创伤,以及贫穷和缺少教育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过上正常的生活,造成恶性循环的自我伤害、酗酒,以及暴力行为。1910年起,在政府实施的同化政策之下,原住民被视为低劣于白人的种族,原住民的孩子们,尤其是混血的孩子们,被强行从家中带走,送到白人机构或家庭中,在白人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被迫摒弃原住民传统、文化和语言,与家人、传统生活环境完全脱离联系,以期达到融入白人社会的目的。这些孩子们后来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据统计,当时有十万原住民孩子被强行带走,按照当时人口比例,三个原住民当中就有一个同家人分离。
原住民当今的状况:2016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原住民人口约为八十万,使用的族群语言多达一百五十种。由于历史的原因,99%的原住民为混血。按照澳大利亚政府的定义,原住民的身份须符合以下三点条件:必须是原住民或托罗斯海峡岛民的后裔;身份认同是原住民或托罗斯海峡岛民;得到所居住或曾经居住的原住民社区的接纳。如今原住民38%住在各大城市,44%住在乡镇,18%住在边远地区。按人口比例,北领地的原住民人数多,占到33%,而居住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原住民实际人数多,其次是昆士兰州。随着公众对于原住民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同,原住民在社会、教育、就业、健康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及政府也努力在原住民的历史问题上通过协商找到解决的办法,澳大利亚从国家到个人对于原住民的尊重也在各个方面有所体现,例如在对原住民的称谓上。殖民时期,原住民被冠以带有强烈歧视色彩的名词“土人”(aborigines),后来用“土著人”(Aboriginal people)一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土著人”的用法被淘汰,开始使用更为切合实际并带有尊重的称谓“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之后有人对“原住民”没能将原住民民族的多样性体现出来提出质疑。如今官方普遍使用的是民族(First Nations)。对于原住民传统、习俗、信仰的尊重,对于有效、积极保护原住民文化遗产,以及文学艺术的知识版权和正确的使用,政府也都出台了详尽的相关准则和规定。
原住民文学的核心和起到的重要的一项作用是使原住民人性化(humanising),即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展现,使得原住民不只是历史叙述中的抽象概念或数字,或者展览馆里远古时期的展品。读者所看到的是在特殊生存环境下,原住民充满喜怒哀乐、多种多样的人生故事。通过文学作品,原住民带着他们的文化、传统、历史和极为个人化的人生历程走进了读者的世界。读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学,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原住民就生活在我们共享的大千世界当中。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梅丽莎的小说《多嘴多舌》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赢得了文学批评家的好评,带给了她梦寐以求的迈尔斯·富兰克林大奖。在发表《多嘴多舌》之前,梅丽莎发表了六部小说,一部比一部更成功。所以在写《多嘴多舌》时,她已经是文坛老手了。她写小说的目的就是真实地反映原住民所经历的生活,特别是原住民的当代生活。她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她所来自的部落,就是居住在新州北部的邦家仑族,这部小说也不例外,小说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耳闻目睹、来自真实的生活,所以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塑造得非常鲜活。这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将过去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代生活,使得读者看到的是原住民21世纪当下的生活。手机、电脑、电子通讯的当代科技同乡镇传统生活相随相行;书中人物对历史残酷不公的追讨与现代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利益带来的腐败形成了强烈的冲突;而揭开历史遗留下的代际创伤的伤口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将读者带入原住民生活的漩涡。
世代居住在德容沟镇的索尔特家族显然属于社会底层,是镇上为数不多的原住民,但他们跟住在其他镇子的亲戚理查德大舅和靓玛丽姨关系密切如同一个大家庭。一大家人终日在为生计忙忙碌碌的同时,念念不忘祖先和祖先留给他们的福地爱娃岛。家中四个孩子都个性突出,其中反叛精神强的小妹凯瑞和有头脑的小弟黑超人离开了小镇去布里斯班和悉尼大城市去寻求发展,大姐唐娜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消失之后没有再回来,只留下成天梦想倒卖旧车发财但其实是在靠啃老妈混日子的大哥肯尼在家。当从小就被从家中强行带走受尽了苦难的爷爷奄奄一息时,凯瑞和黑超人分别急急赶了回来。但是给爷爷送了终之后,准备按家族传统把爷爷的骨灰葬在爱娃岛祖先的坟边时,他们无意中发现白人市长已将爱娃岛的开发权出售,马上要在爱娃岛上盖一座监狱。这一发现引发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事件展开,其中包括唐娜失踪的谜底。而凯瑞意外地爱上了白人小伙史蒂文,让这个笼罩在黑暗、残酷和暴力中的故事时不时散发着柔和的亮光。
梅丽莎说她写这个故事就是要诉说真实,不仅是历史中残酷对待原住民的真实,更有历史的残酷在原住民个人生命中造成的恶果的真实。在展现真实时,梅丽莎使用了大量的原住民幽默和黑色幽默。她说对于没有权力的人来说,的力量来自于在诉说真实的同时伴随着发自内心的大笑。她机智、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对话,常常让读者在扎心之时又忍俊不禁。梅丽莎同时使用了大量的俚语与俗语,极大地增强了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多嘴多舌》带着读者走进了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传统和他们的当代生活。作为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代表人物,梅丽莎受邀在2021年悉尼作家节开幕式上做主旨发言。她说道,她写作的中心就是展现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的绝非平凡的生活。
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进了镇子,只是她并不是外来人,她是凯瑞,是回来跟爷爷告别的。爷爷多年来倔强地紧紧抓住生命的边缘,但还是架不住生命垂危,即将撒手人寰。癌症,肯尼断定,只能是癌症了,要不然你就是拿斧子也砍不死爷爷。肯尼昨晚电话上说,没救了,你赶紧回来一趟吧,快快快。
凯瑞把摩托车减到二挡,慢慢滑过街口小店,瞅一眼这些白人崽崽们,七八对蓝色的眼珠一看到她立马把他们的毛头都伸了出来。瘦得像麻秆的黑丫头居然骑着一辆锃亮崭新的软尾哈雷。这能不让他们心肌梗塞吗?没错,小子们,你们没看走眼。待会儿一起去土著黑人家看看去。凯瑞看着目瞪口呆的当地人,突然有个冲动,想伸出两个中指对他们说“我操!”,但她抑制住了冲动。接着她骑过土特产店,还有弗兰克的修车行,又骑过了一片空场地,那里长着齐腰高的野草,里面聚集了一代人的烟头,撕破的避孕套包装盒,还有空瓶子。她骑过了镇子上标志性的酒吧,一个多世纪容颜未改,也没有要改的计划。谢天谢地,改也改不出什么名堂。凯瑞骑到主道的另一头时,这个叫德容沟的镇子也就这么大了,人口三百二十。肯尼称这里是“社保中心作弊点”。如今跟从前没什么变化,如果你的需求过于复杂,比如你想要买啤酒,或者草料,还是上周烤的面包,你就得上路,在高速上开车半小时去帕特森小城,简称帕城。
德容沟镇渐渐消失在身后,凯瑞又压低了油门折了回来。她停在了主街与和尚大道之间的丁字路口,先伸展了一下感觉僵硬的一条腿,然后又伸了伸另一条腿,穿着沉重的黑色皮靴,脚尖跷向天空。这两万多大洋的美国技术制作的摩托居然就到了她手里。她伸出穿着靴子的右脚,朝左歪一下,伸出穿着靴子的左脚,朝右歪一下。本想着至少这个下午躲过嚼舌头的人们的视线,看来泡汤了。凯瑞熄了火。寂静一下子从她身边开始向周围扩散。她把头盔上的镜片推了上去,不禁退缩了一下,12月?盛夏的热气从沥青路面扑面而来。才上午十一点钟,脚下的路面已经感到被晒软。她额头上冒着汗,放眼朝空荡的十字路口和远处的田野望去。
“有些日子了。”凯瑞默默地不知跟谁又好像跟所有人说道,“可真是有些日子了。”她尖厉地大笑一声。在这里没法知道一天当中会发生什么,或者谁可能活过今日。在德容沟镇的每一天都他妈如此,或者说,会更惨。
三只乌鸦呼扇着翅膀飞落在她身边,显然是看到了路上压扁的棕伊蛇。看来蛇是在同邋遢包麦卡锡开的装牛卡车的对抗中失了利。
乌鸦盯着凯瑞,特别讨厌地对她发出呱呱难听的叫声,然后转过身,顷刻就把蛇撕成了两半。的那只乌鸦抢到了蛇的头部,蛇的嘴咧开着。乌鸦兴高采烈地带着蛇头跳到路边的草地上。饥饿至极,它把嘴使劲扎进了开始腐烂的蛇头,吸吮软软的蛇脑。当它抬起时,一下蒙了。龇着牙的蛇脑壳死死地卡在了乌鸦嘴上。乌鸦使劲摇晃着头,先是惊恐,接着愤怒,但都无济于事。凯瑞惊奇又紧张地看着这一幕。乌鸦可以解脱出来吗?难道这条蛇在发出后阴冷的嘲笑,用它小但坚硬的脑壳紧紧套住乌鸦的嘴,直到乌鸦被活活饿死吗?德容沟镇上抢吃与被吃的动物们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大打出手。可惜在老伙计弗雷德·麦库宾?的自然风景画中没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不过老家伙也没有这个造化见到这一幕。
另外两只乌鸦留意到了同伴的处境。
“哈哈哈,这是不是基因突变啊?变成了半鸟半蛇。”站在左边的乌鸦嘲笑道。
“你是卡卡卡……卡住了吗?”另一只乌鸦对自己的风趣喜不自禁。
凯瑞想,看来我也不是德容沟镇上被混蛋们死缠不放过的人。
倒霉的乌鸦操着邦家仑族土语抱怨道:“我的嘴废了,你难道不可以帮一下我这只鸟吗?”
凯瑞看了看空无一人的大路。
“你可以帮一下忙吗?不会是城里来的傻蛋只知道呆坐着吧?”
凯瑞又环顾了一下周围。乌鸦愤怒地跳来跳去。
第二只乌鸦插话,不屑溢于言表。
“你有什么用?龇牙咧嘴的,连土话都不会讲!回家的路也不知道!到了卡河,应该直走,你却朝右拐了。看你要多蠢就有多蠢。”
“你他妈怎么知道我从哪里来?”凯瑞反驳道。刚到了镇子五分钟,就有野鸟来管她的闲事。第二只乌鸦用嘴梳理了一下羽毛,自以为是地斜眼看了一下凯瑞。
“我们乌鸦无所不知。鸭嘴兽深更半夜在洞里的一切我们一目了然。野母狗在一轮新月下在狗窝里……”
第三只乌鸦不耐烦了,插嘴道:“闭嘴吧,你懂个屁!让人恶心,真是的。爷爷鹈鹕大嘴鸟告诉我家姨的二表哥,说他看到你在桥上迷了路。你个黑家伙也太牛了吧。”第三只乌鸦鄙视地在沥青地上磨砺它的尖嘴。凯瑞转过头来看着被蛇脑壳套住的乌鸦,把自己的头发从脖子上拢起来扎成一个马尾。的耶稣啊,这酷热有些受不了啊。
“那我帮你飞到这儿来吧。”她拍拍摩托车把手。另外两只乌鸦马上惊恐地尖叫起来。
半蛇半鸟的乌鸦歪着它基因突变的脑袋,操着土语对她说:“讲邦家仑土话!证明你是好人。”
她用邦家仑语回答道:“我的土话说得太烂了。”
乌鸦犹豫片刻。
“骗局!骗局!骗局!”另外两只乌鸦扯着嗓门大叫。
太阳直勾勾地照在四个黑色的头顶上。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凯瑞耸耸肩,踩了一脚哈雷的发动机,发动机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好似一只母狗在长满蓟草的田野里号叫。
“亲们,你们自便吧,我可不想在这里被烤成熟肉。”
半蛇半鸟的乌鸦狐疑地看了她后一眼,呼扇几下翅膀飞上了天。它那两个所谓的朋友也飞了起来,穿过田野,一路上相互挤对,直到停在小溪边上的一棵死桉树上。
凯瑞坐在那里不知所措地沉思了片刻,想着那只乌鸦肯定会在度过不堪的数日之后被活活饿死。但她骑了三个小时的摩托车不是来为了这只死定了的乌鸦操闲心的。她是来跟爷爷后道别的,然后就赶紧开溜,及早回到昆州,离德容沟镇越远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