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汉中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以汉中地方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汉中地方文献编年”编制为基础,系统考察和梳理了从春秋时代至2019年年底汉中地方文献及方志文献演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各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文化特征;对五十余部汉中珍贵地方文献,进行了多学科角度的深度解读和地方文献案例型研究;结合汉中地域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充分考虑了基于面向未来发展的必要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创制了与之相关的文创方案十余个,解决了一系列汉中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什么?”和“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的基本问题,并结合汉中地方文献与地域历史文化予以了方案性呈现,旨在地方文献学应用研究领域展开有价值的探索性研究。
|
目錄:
|
目录
绪论(1)
章汉中区域之自然与人文概述(11)
节汉中自然地理概述(11)
一、汉中自然地理的空间结构(12)
二、秦岭(13)
三、大巴山(14)
四、汉江(14)
五、汉中盆地(16)
第二节汉中人文历史述略(17)
一、几块石头磨过(18)
二、青铜耀天汉(19)
三、《诗经》“二南”之发生(21)
四、汉中人口规模的历史演变(22)
五、汉中行政建制的历史变迁(25)
六、汉中地域文化类分(29)
第二章汉中地方文献的历史分期及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机理(30)
节汉中地方文献探源(30)
一、《诗经》渊源及其价值分析(31)
二、活态的《诗经》文化(31)
三、汉中地方文献源头:《诗经 大雅 旱麓》(33)
第二节汉中地方文献生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机理分析(34)
一、中华传统文化、国家文献与汉中地方文献(35)
二、汉中自然地理空间与汉中地方文献(35)
三、历史名人与汉中地方文献(37)
四、重大历史事件与汉中地方文献(38)
五、历史文化遗存与汉中地方文献(38)
六、文化商旅与汉中地方文献(39)
七、宗教文化与汉中地方文献(40)
八、封建职官制度与汉中地方文献(41)
九、民国报刊与汉中地方文献(42)
十、红色文化与汉中地方文献(43)
十一、汉中地方文献的责任者分析(44)
十二、汉中地方文献的“簇类”现象(44)
第三节汉中地方文献历史分期(45)
一、期——西周至北周时期(45)
二、第二期——隋唐至清末(46)
三、第三期——民国时期(47)
四、第四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48)
五、总结(50)
第三章汉中方志文化流变考述(51)
节汉中方志文化的起源与成熟标志(51)
一、汉中方志的起源(51)
二、汉中方志文化走向成熟之标志(53)
第二节隋唐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汉中方志文化(55)
一、隋、唐、宋、金、元时期汉中方志发展(56)
二、明、清时期之汉中方志(59)
三、民国时期汉中方志文化概览(65)
四、当代汉中方志文化概览(74)
第三节汉中方志文化之历史总结(80)
一、方志文献之科学价值(80)
二、汉中方志文化历史之总结(82)
第四章汉中地方文献重要篇目解读与研究(85)
春秋时代之《诗经 大雅 旱麓》(85)
祝龟之《汉中耆旧传》(87)
常璩之《华阳国志》(88)
郦道元《水经注》之“沔水”篇(89)
甄鸾及其系列数学著述(91)
岳震川之《赐葛堂文集》(94)
严如熤之系列著述(95)
童颜舒之《禹贡通释》《灙源堂诗集》(101)
罗秀书之《褒谷古迹辑略》(103)
周炳垣之《汉南杂咏》(104)
陈才芳之《思痛录》(105)
赵亚曾、黄汲清之《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106)
安汉之《西北垦殖论》《西北农业考察》(108)
黎锦熙之《方志今议》(110)
城固县教育局之《陕西城固县教育概况》(112)
魏席儒之《陕西省第六区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15)
黎琴南之《全县经济调查报告书》(117)
王德基、陈恩凤、薛贻源、刘培桐之《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119)
李承三、林超等之《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12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委员会汉江工作队之《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128)
史念海之《汉中历史地理》(130)
李星之《诗踪别证》(13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考古队之《陕南考古报告集》(133)
陈显远之《汉中碑石》(134)
黄宝生之《陕南文化概览》(135)
郭荣章之《石门石刻大全》《中国早期秦蜀古道考述》(136)
〔意大利〕南怀谦之《世纪回眸:意大利神父南怀谦清末民初中国写真》(139)
曹玮之《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142)
镇巴县文化馆之《镇巴民歌总汇》(144)
冯岁平之《发现汉中》《宁强县大鱼洞墨书题记》(145)
陈良学之《明清川陕大移民》(148)
鲁西奇之《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149)
刘清河主编之《汉水文化史》(150)
胡仪元之《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模型研究:以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为例》(152)
孙启祥之《文化汉中》《蜀道三国史研究》(155)
谭平、梅冬盛主编之《镇巴史话》(158)
吴敏霞之《秦岭碑刻经眼录》《秦岭碑刻的田野调查与价值研究》(159)
刘昌安之《〈诗经〉“二南”研究》(161)
第五章基于汉中地方文献文化创意的探索性研究(163)
节地方文献价值如何“萃取”与“活化”(164)
一、研究心得:聆听历史的回音(164)
二、蓄势待发:我们对汉中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观察(168)
三、文化创意是地方文献“活化”的核心技术路径(169)
第二节基于汉中地方文献的系列文化创意方案(170)
汉中青铜文化广场文化创意方案(171)
“汉中对”主题雕塑文化创意方案(174)
甄鸾纪念馆文化创意方案(177)
城固南乐堡复建文化创意方案(181)
严如熤纪念馆文化创意方案(183)
汉中舆图景观文创方案(186)
何日章石门历险纪念(188)
西北联大汉中办学纪念园文创方案(190)
“山高水长”雕塑小品文化创意方案——黎锦熙与陈迪光纪念(196)
汉中盆地地理考察纪念文化创意方案(198)
汉中市城区引水入城文化创意方案(201)
第三节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汉中全域旅游(207)
一、资源禀赋与汉中全域旅游(207)
二、汉中历史名人塑像(208)
三、汉中市全域旅游问题探讨(218)
四、汉中社会事业发展的其他战略问题(221)
第四节构建地域文化自信(222)
一、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国家战略(222)
二、文化自信与地域文化自信(224)
三、构建地域文化自信(226)
参考书目(229)
附录一调研手记(238)
附录二汉中地方文献编年(281)
后记(333)
|
|